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桔梗,又称包袱花,铃铛花,为桔梗科,桔梗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桔梗的根。桔梗中含有桔梗皂甙、桔梗酸及远志酸。桔梗中含有16种以上的氨基酸,包括8种必需氨基酸。桔梗中含糖量达16.2%,每百克桔梗根含维生素B20.44mg,另含有桔梗聚糖等物质。桔梗既是常用的中药材,又是人们常食用的蔬菜。桔梗这一宝贵资源还未得到广泛利用,开发桔梗保健食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介绍桔梗即食风味菜的加工技术要点,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桔梗为桔梗科植物。别名苦桔梗,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有白色乳汁。生于山坡草地或林缘。是一种食、药兼用野生蔬菜。桔梗喜凉爽湿润条件,怕积水,耐寒,喜光。适宜生长温度为10-20℃,最适温度为20℃,能忍受-20℃低温。种植桔梗的土壤多为壤土、沙质壤土、黏壤土及腐殖质壤土。土壤忌积水,土壤水分过多,根部易腐烂。桔梗怕风害,在多风地区种植要注意防止风害,避免倒伏。一、桔梗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3.
<正>桔梗为桔梗科桔梗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人药,具有宣肺、散寒、祛痰、排脓的功能。桔梗喜温和气候,耐寒喜阳光,以壤土、砂质壤土、黏壤土及腐殖质壤土为宜,忌积水,怕风害。桔梗,既是贵重的中药材,又可做菜。种植桔梗,每亩可收桔梗(两年生肉质根)鲜品800千克—1200千克,以每千克桔梗5.5元/公斤(鲜品)保护价计,可获收益4500—7000元之间。桔梗适应性强,栽培  相似文献   

4.
桔梗保健饮料的加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桔梗.别名包袱花、铃铛花,为桔梗科桔梗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桔梗的根部。桔梗中含桔梗皂甙、桔梗酸及远志酸等;桔梗含有16种以上的氨基酸:桔梗含糖量达61.2%.每百克桔梗根含维生素B20.44毫克.另含有桔梗聚糖等物质。桔梗既是常用的中药村,又是人们常用的蔬菜。桔梗这一宝贵资源还未得到广泛利用.开发桔保健食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介绍桔梗保健饮料的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5.
桔梗,又称包袱花、铃铛花,为桔梗科桔梗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根部。桔梗中除含有桔梗皂甙、桔梗酸、远志酸、桔梗聚糖外,还含有16种以上氨基酸,包括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桔梗含糖量达61.2%,每100克桔梗含维生素B2 0.44毫克。  相似文献   

6.
桔梗又名苦桔梗、津梗,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干燥根。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脓的功能。该品为药食两用的大宗品种,全国年正常需求量约为500万千克。  相似文献   

7.
<正>桔梗是桔梗科桔梗属植物,别名铃铛花、僧帽花,桔梗一年生株高15~30 cm,2年生株高80~120 cm。桔梗原产我国,地理分布较广,东北、华北、华东、华中以及广东、贵州、云南、四川都有野生桔梗,因此,桔梗有北桔梗和南桔梗之分。主产区为内蒙(赤峰、兴安)和安徽(太和、亳州、宣城),另外还有山东淄博、  相似文献   

8.
采用盐酸水解法比较桔梗不同花色品种氨基酸组成及含量,对育成品种进行质量评价。结果表明,两种花色桔梗品种均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7种为人体必需氨基酸。由此可知,粉花桔梗的人体必需氨基酸总含量高于紫花桔梗,粉花桔梗总氨基酸含量低于紫花桔梗。  相似文献   

9.
HPLC法测定不同采收期及不同桔梗中桔梗皂苷D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寻找和合理利用桔梗资源及控制生药质量,用HPLC法测定春秋两季采挖的桔梗中桔梗皂苷D以及不同部位中桔梗皂苷D的含量。结果表明秋季9、10月份桔梗中桔梗皂苷D的含量最高;不同部位中以根部含量最高,根皮茎叶中有痕量,花果实中未检测到。色谱条件分析柱为Hypersil NH  相似文献   

10.
桔梗叶多糖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农业科学》2016,(7):37-40
以桔梗叶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桔梗叶多糖提取工艺。将桔梗叶烘干粉碎,脱脂脱单糖后辅助超声波技术提取桔梗叶中的多糖,算得提取率。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温度70℃,时间60 min,频率为100 k Hz,功率700W。最佳条件下桔梗叶多糖得率为4.27%。  相似文献   

11.
为探明桔梗的花粉流。以3年生白花桔梗为材料,用重力玻片法、虫媒花粉粒染色法和ISSR分子标记分别对桔梗进行花粉流测定。结果表明:桔梗花粉通过风媒传播最远距离为1.5 m,在距离中心株0.4~0.6 m载玻片检测到的花粉数目居多;不同方向的植株柱头上均可以检测到染色花粉,且花粉传播距离远近不同,桔梗花粉通过虫媒传播最远的距离为9.8 m;ISSR分子标记对白花桔梗进行花粉流测定,测得白花桔梗父本的花粉能够有效的传给正西方向7.0 m处的母本和西北方向3.0 m处的母本。用这3种方法测定桔梗花粉流,为桔梗育种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桔梗又名铃铛花、梗草,为桔梗科桔梗属植物。桔梗为常用中药,根供药用,具有宣肺、散寒、祛痰、排脓等功能。用于治疗外感咳嗽、咳痰不爽、胸闷胀气、支气管炎、肺脓疡等症。无公害种植技术如下:1.生长习性:桔梗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性喜凉爽湿润气候。  相似文献   

13.
不同地区桔梗中总皂苷含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程昆木  赵玉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323-22324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地区生产的桔梗中总皂苷的含量。[方法]以桔梗皂苷为考察指标,采用超声水提法提取5个产地的桔梗中的总皂苷,并采用比色法测定其含量。[结果]5个产地的桔梗总皂苷得率大小顺序为安康〉商洛〉通化〉安国〉淄博;其中安康的桔梗总皂苷得率最高,为5.10%;淄博的总皂苷得率最低,为3.04%。5个产地桔梗待测液的纯度大小顺序为安国〉商洛〉通化〉淄博〉安康;其中安国的桔梗待测液纯度最高,为65.55%,安康的桔梗待测液纯度最低,为53.38%。[结论]不同地区生长的桔梗总皂苷的得率及纯度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栽培密度对桔梗质量的影响,找出合适延边地区桔梗栽培的密度,为生产高产优质桔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株距和行距的不同处理对桔梗质量的影响,确定了适合桔梗生长的最佳栽培密度。[结果]结果表明,1年生和2年生桔梗均在株距为4cm和6cm时,根长较长,侧根数较少,且侧根数随着行距和株距的增加而增加,适合于1年起获的蔬菜用桔梗的最佳栽培密度为6cm×25cm,适合于2年起获的药、蔬兼用的桔梗的最佳密度为6cm×20cm和6cm×25cm。[结论]1年生桔梗的最佳栽培密度为6cm×25cm,2年生桔梗的最佳密度为6cm×20cm和6cm×25cm。  相似文献   

15.
特克斯县自2006年引进桔梗等中药材试种成功。种植的桔梗不仅产量高,而且产品药用价值高。目前桔梗种植面积扩大到上千亩。桔梗为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肥大肉质,长圆锥形或圆柱形,外皮黄褐色或灰褐色。以干燥的根  相似文献   

16.
桔梗别名为土人参、铃铛花,为桔梗科桔梗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桔梗是药食兼用品种,以地下根茎作药用,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脓之功效.用桔梗加工的桔梗菜、桔梗丝、桔梗果脯等保健食品不仅味美可口,且有医疗保健之功效,深受城乡人民喜爱.桔梗又是一种出口创汇产品,主要出口到韩国、日本、美国等世界各国,具有较高的食用、药用和经济价值.因此,适当发展桔梗生产,是促进当地的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发家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现将其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桔梗是一种药食兼用植物,随着技术进步和桔梗系列产品的开发,桔梗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从品种选择、园地选择、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采收加工、留种等方面介绍了桔梗无公害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桔梗种植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LED不同光质对洋桔梗组培苗淀粉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洋桔梗组培苗生长是洋桔梗组织培养环节中很重要的环节。该试验以洋桔梗组培苗为试验材料,将试验材料分为8组,研究不同光质对洋桔梗组培苗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LED处理中1 RB光照下的洋桔梗组培苗淀粉含量最高,为2.313 7 mg/g,2 RB光照下的洋桔梗组培苗淀粉含量最低,为1.008 7 mg/g。因此,组合光1 RB较传统光源荧光灯更能促进组培苗淀粉生成,该试验结果可为洋桔梗组培苗培育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桔梗的种质资源研究和新品种选育提供试验依据。[方法]用超声法提取总皂甙,以桔梗皂甙D为标准品,用比色法测定3个不同采收时期的25份桔梗种质资源根的总皂甙含量。[结果]10月份采收的二年生桔梗根的总皂甙含量最高,8月份采收的次之;10月份采收的一年生桔梗根的总皂甙含量最低,3个时期采收的25份种质资源的总皂甙含量平均值依次为3.307%、2.750%和2.524%。其中3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最高的是"美里紫",为3.517%;最低的是"朝鲜白花1",为2.499%;紫花桔梗中最低的是"吉林长春",为2.630%。[结论]桔梗种质资源间总皂甙含量的差异较大,紫花桔梗的总皂甙含量高于白花桔梗;紫花桔梗种质资源之间总皂甙含量差异也比较大。  相似文献   

20.
<正>桔梗是常用大宗药材,药食兼用,又是出口的大宗品种。据统计,鲜桔梗内销及出口年用量达3000~5000吨,干桔梗年需求量1500~2000吨。由于桔梗连续6年低价,种植面积逐年减少。目前,鲜桔梗价格为8~10元/千克,干桔梗价格50~55元/千克,且货源极少。预计桔梗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将在高价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