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思茅松景洪大渡岗居群的核型变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思茅松主产区的思茅居群为参照,对景洪大渡岗居群的核形态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为:(1)二者的间期核构形都为复杂染色中心型,前期染色体属于中间型,核型公式均为K(2n)=24=24m,核型不对称性都属于1A型;(2)二者在次缢痕数目及其分布上有明显差异。思茅居群仅有1对染色体具有次缢痕,位于第3对染色体上臂上,景洪大渡岗居群有4对染色体具有次缢痕,分别位于第1、3、6对染色体短臂和第2对染色体长  相似文献   

2.
以思茅松主产区的思茅居群为参照,对景洪大渡岗居群的校形态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为;(1)二者的间期核构形都为复杂染色中心型,前期染色体属于中间型,核型公式均为K(2n)=24=24m,核型不对称性都属于1A型;(2)二者在次缢痕数目及其分布上有明显差异。思茅居群仅有1对染色体具有次缢痕,位于第3对染色体长臂上,景洪大渡岗居群有4对染色体具有次缢痕,分别位于第1、3、6对染色体短臂和第2对染色体长臂上。综合前期对思茅松4个不同居群染色体核型的研究,建议研究思茅松各居群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及从等位酶位点和DNA水平上深入研究思茅松居群的遗传结构与分化。  相似文献   

3.
长红木是近年来发现的一个 木新变种,取其茎尖用MS培养基进行组培,找出了较适合长红木增殖的激素种类为BA与IBA的搭配,最佳浓度为BA1.0~1.5mg/L,IBA1.0~1.5mg/L,用1/2MS+NAA1.5mg/L+0.1%活性炭进行生根培养,平均生根率达71%。经核型分析,在自然条件下栽培的长红木苗和组培苗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核型都相同,其核公式为2n=2x=24=16m+8sm。  相似文献   

4.
长红Ji木快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红Ji木是近年来发现的一个Ji木新变种,取其茎尖用MS培养基进行组培,找出了较獗工Ji木民IBA的搭配,最佳浓度为BA1.0-1.5mg/L,IBA1.0-1.5mg/L,用1/2MS+NAA1.5mg/L+0.1%灰进行生根培养,平均一根率达71%。经核型分析,在自然条件下栽培的长红Ji木苗和组车体 的染色体数目、核型都相同,其核公式为2n=2x=24=16+8sm.  相似文献   

5.
碧桃染色体核型分析郭振怀,赵桂琴,闫景慧(河北农业大学园艺系,保定071001)(唐山市园林绿化管理处,唐山063000)关键词碧桃,染色体,核型中图分类号S662.102;Q343KARYOTYPEANALYslSOFPRUNUSPERSICAVA...  相似文献   

6.
管启良  俞仲辂 《林业科学》1993,29(5):389-392
香榧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树种,雌雄异株。根尖细胞染色体分析表明:雌株有一对异形性染色体,异配性别,属ZW型;雄株是同配性别,属ZZ型。雌株的核型为2n=2x=22=22m(2SAT+ZW),雄株的核型为2n-2x=22=22m(2SAT+ZZ)。雌株的体细胞中只有一条最短的Z染色体,间期核的两个染色中心的差明显。雄株有一对最短的Z的染色体,间期核的两个染色中心的大小相同。根据这些特征,植株的性别可...  相似文献   

7.
应用去壁低渗法对2个酸枣类型的染色体数目,核型等研究的结果表明,它们的染色体数目为2n=2x=24,酸枣属于小梁色体植物,两者核型类型均属1B型,本研究不仅丰富了酸枣的核型资料,并且首次发现酸枣的核型中存在高等植物少见的1B核型。  相似文献   

8.
福建柏变异类型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兆丰  周东雄 《林业科学》1995,31(3):215-219,T001
论述了产于福建中部地区的福建柏的核型分化,四个居群的染色体数目为2n-22,但它们之间的核型组成不同,发现具园柱状树冠的变异类型具有4个随体染色体,而具宽塔状树冠的普通类型则仅具2个随体染色体,作者推测福建柏树冠和育性的变异可能与核型的改变相关,同时指出该新变异类型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对该新的遗传资源应加以保护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北京栎属8个种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北京地区栎属(Quercus Linn.)中的北京槲栎(Quercus aliena var.pekingensis Schott.),锐齿槲栎(Q.aliena var.acuteserrata Maxim.),辽东栎(Q.liaotungensis Koidz.),蒙古栎(Q.mongolica Fisch.),夏栎(Q.robur Linn.),栓皮栎(Q.variabilis Bl.),麻栎(Q.acutissima Carr.)和槲树(Q.dentata Thunb.)8个种和变种的染色体核型,染色体数目均为2n=24,由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和近中部着丝点洒色体组成,染色体长度在1.14-3.18微米之间,通过核型分析,将该属8个种(变种)分为三个类型:(1)栓皮栎型,2n=24=20m 4sm.(2)夏栎型。2n=24=14m 10sm,(3)槲栎型,2n=24=22m 2sm,其中3种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0.
在罗平县江外林场进行杉木不同造林技术措施试验。试验表明,全垦整地,全面松土抚育(A1)及施肥(B1)是促进杉木幼林速生丰产的重要因素,显著性检验分别为F=38.44、13.25>F(0.01)=10.56。A1B1组合较之A2B2组合4年生幼林(不包括苗龄)平均材积生长大5.22倍。根据试验结果及现行造林投入水平得出A1B1C2D2的优化组合造林模式在生产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缅甸卡西亚松松脂的化学组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产自缅甸的卡西亚松松脂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和鉴定.鉴定出24种主要化合物,占总量的94.4%,其中单萜类5种,占41.39%,倍半萜类5种,占11.28%,二萜类14种,占41.73%.与我国云南地区生产的思茅松松脂比较,单萜和二萜类的主要化学成分组成差别不大,含量相近;倍半萜的主要化学成分差别较大,所含的β-依兰烯是卡西亚松松脂的化学组成特征物质.  相似文献   

12.
采用9种不同基质,研究其对思茅松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质插穗生根率不同,从生根率来看,不同的基质,以珍珠和河沙最好,壤土其次;从根系质量盾壤土最好,腐殖土最差。  相似文献   

13.
思茅松无性系种子园结实习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设于西双版纳普文试验林场的思茅松无性系种子园进行了其结实习性的研究。结果表明:(1)思茅松从开花授粉到球果成熟的历期近两年。(2)思茅松林木的球果主要分布于树冠中层,其分布率为65.2%。(3)思茅松无性系种子园不同无性系的结实率有很大的差异,且结实率均较低;在球果重、平均球果产种数、种子重及出种率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而在果长、果径、种子千粒重等方面变异较小。(4)不同产地的思茅松优树结实有所差异。思茅曼歇坝产地的优树结实状况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4.
思茅松人工幼林留阔抚育方式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景谷县文朗试验林场的思茅松人工幼林内,进行了3种保留林分中阔叶树抚育方式的试验。通过与常规抚育方式作比较,研究了不同留阔抚育方式,对林地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对思茅松幼林的生长和抗松梢螟虫害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思茅松人工幼林的留阔抚育方式对幼林期思茅松的高、径、冠幅生长和生物量的积累影响不大;在3年生前不会引起林地土壤养分下降,并能使林分保留较多的物种,保障思茅松人工林中的生物多样性,有效阻止松梢螟对思茅松幼林的入侵,减少林内松梢螟的数量。因此,思茅松幼林期的留阔抚育方式可在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15.
思茅松人工林幼林期施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定植3年的思茅松人工幼林进行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对思茅松高、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需N、P、K肥配合施用。在一般立地条件下,思茅松追肥较为合理的施用量为:尿素50g/株;过磷酸钙200g/株,硫酸钾50g/株。此外,合理施肥能够保持甚至提高土壤养分含量。  相似文献   

16.
思茅松人工林主要虫害及其持续控制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经调查发现,危害思茅松人工林的主要虫害有9种,其中针叶害虫有7种,枝梢害虫有2种。据此阐述了此9种虫害的危害特性及分类治理措施;通过对造成思茅松人工林大面积虫害发生的原因分析,从营林措施及防治技术两个方面提出了思茅松人工林虫害的持续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17.
以思茅松1 a生母树不同质量穗条为材料进行扦插对比试验,分析不同穗条长度、穗条有无次生叶和不同采条位置及木质化程度穗条等对其生根率、不定根数量及不定根平均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思茅松穗条生根基本属于愈伤组织生根型;8 cm穗条生根效果较理想,生根率28.2%;无次生叶的为19.0%;半木质化萌条生根率为73.7%。  相似文献   

18.
采用广东台山红岭湿地松种源材料,以思茅松为对照,对湿地松在云南省双江县的育苗和苗木生长情况以及造林和造林后苗木生长情况进行了初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 a生湿地松苗木高生长和粗生长均比同龄思茅松要快,而2 a生及3 a生湿地松苗木高生长和粗生长均比同龄思茅松慢;二者在造林成活率上没有差异,造林保存率上湿地松较思茅松要高.  相似文献   

19.
基于生活力不同的种子在“吸水-干燥”过程中保水能力不同的种子生理理论;利用思茅松种子失水率与发芽率的对应关系,建立了y=143-5.1χ线性回归方程.可在短时间内(1天)估测出思茅松种子的发芽率,其误差不超过GB2772-1999的容许差距.  相似文献   

20.
应用思茅松人工林解析木所获的基础数据,建立了其林木胸径断面积生长量的Logistic曲线回归方程:y=202.134/(1 45.92 e-0.5101 t),依据此回归方程的几何特征,对思茅松人工林取样林分的林木胸径断面积生长量、断面积连年生长量的变化特点作了分析。进而确立并论述了以林木胸径断面积连年生长量确定思茅松人工林初始抚育间伐期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