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4 毫秒
1.
蚕桑产业是发展我市农村经济的特色支柱产业。近几年来,经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现已发展到10万亩桑园规模,其中新栽桑园累计达4万亩,初步形成了区域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产业特色。下面就我市蚕桑产业基地建设的做法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宁南县自上世纪70年代发展蚕桑以来,历届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围绕"投入与发展并重,创新与升级齐行"的工作理念,不断夯实产业基础,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积极探索和推行新型蚕业生产模式,打造"产业优势突出,产品质量优异,现代气息浓郁"的优质茧丝基地。截至2013年,养蚕区域已遍布全县25个乡镇,带动全县2.5万户、10.2万农业人口从事蚕桑生产。全县桑园13333.33hm2,年养蚕25.5万  相似文献   

3.
李要君 《四川蚕业》2013,(4):30-30,33
<正>现代蚕桑产业是珙县农民长期稳定增收的特色支柱产业。因此,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有力措施,全方位推进发展,倾力做强做大蚕业产业,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善于探索,勇于创新,坚持规模发展,科技增效的原则,全力推进"三高蚕业"示范。1面对现实探索途径  相似文献   

4.
刘波 《四川蚕业》2012,40(3):43-44
<正>我市蚕桑资源丰富,是全省优质茧丝生产基地之一,蚕桑产业曾一直是我市传统优势产业,在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农民收入增加和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受国际金融危机导致茧丝价格下滑及"5.12"地震灾后重建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我市蚕桑产业严重萎缩,曾一度跌入历史低谷。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市蚕桑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傅志康 《四川蚕业》2010,38(1):1-4,31
<正>为了加快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步伐,建设特色效益农业产业基地,突出抓好2010年的蚕业工作。笔者认真总结2009年我省蚕业工作的经验,全面分析我省加快发展现代蚕桑产业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研究提出了2010年蚕业工作思路、目标和任务。  相似文献   

6.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为我国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蚕桑产业是永川区农村传统产业,为农民脱贫致富作出了积极的贡献。随着我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蚕桑产业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蚕区不断萎缩,生产规模徘徊不前,传统的生产方式越来越不适应形势的变化,加之统筹城乡发展的推进,蚕桑产业发展面临新的任务和要求,我们必须创新思路和方法,积极探索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途径,使蚕桑生产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单纯地注重数量扩张,向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土地产出率、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蚕桑生产效益的提高转变;向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持续发展能力,实现蚕桑产业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统一转变。1永川蚕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蚕桑业是我区农村经济传统骨干产业,永川是重庆市主要的茧丝绸生产、加工和贸易基地。全区现有桑园2 667hm2,其中投产桑园占3/8,退耕还林闲置桑园占5/8。有养蚕农户7 000余户,年养蚕3万张,产茧900t,蚕桑产值1 200万元。...  相似文献   

7.
石泉县池河镇是西北五省蚕桑第一大镇,迎来了建设特色小镇的历史机遇。为推动石泉蚕桑产业转型升级,把蚕桑产业融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围绕打造金蚕小镇,多角度、多维度提出了建设和发展意见。  相似文献   

8.
浅谈横县发展“三高”蚕业的技术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横县蚕桑产业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寻找横县蚕桑产业发展中还存在的主导问题,经过分析,针对性提出了发展“高产、高质、高效”蚕桑产业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浙江是全国蚕桑生产主产区,历来居全国前列地位。蚕桑是浙江传统特色农产品,也是浙江省农业十大主导产业之一。进入新世纪以来,通过实施西进工程,推行蚕业法规,创新体制机制,促进了浙江蚕业的健康发展。在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新形势下,蚕桑产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必须通过实施基地园区化、主体合作化、种业标准化、技术省力化、服务社会化、资源循环化等转型升级的措施,促进浙江蚕桑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扶贫攻坚是山西第一民生。作为优势特色产业,蚕桑产业在生态扶贫、增收增绿战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文章分析了山西蚕桑产业的区位优势、发展机遇及发展基础,提出了因地制宜,发展现代蚕业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根据宁南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构建百亿级桑茧丝绸产业发展规划,以及对农村产业经济发展定位,结合本县蚕桑产业发展实际,如何通过产业模式和技术创新来实现规划目标,现就我县加快推进现代蚕桑产业化发展思路与做法与大家  相似文献   

12.
新疆蚕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殷工  李京华 《中国蚕业》2002,23(1):76-78
1 新疆蚕业概况 新疆蚕桑业有着悠久的历史,维吾尔族农民素有栽桑、养蚕、缫丝、织绸和穿戴丝织品的习惯,这里气候温和、水利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适合栽桑养蚕,有着发展蚕桑的独特优势.在"八五"计划期间国家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在蚕桑生产的基础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扩建了蚕种场、开劈建设了原蚕区,新建、改建了共育室并购置配备了养蚕用具,建立起相当规模的养蚕基础设施,形成了蚕桑科研、教育、蚕种、缫丝、织绸、印染等完整的蚕丝产业体系,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13.
同志们: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去年,全区各级农业部门认真贯彻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加快优势农业产业发展的部署,围绕争创全国蚕桑第一大省目标,克服了长期极端干旱、高温酷热天气、特大洪涝灾害的不利影响和经费不足等困难,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取得了辉煌成就.去年全区蚕茧产量跃居全国第一位,实现了全国蚕桑第一大省的奋斗目标.这是我区桑蚕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值得庆贺,值得嘉奖,值得总结.今天的会议,主要是总结"十五"以来我区蚕桑产业的成就和经验,发扬成绩,分析形势,部署抓好"十一五"蚕桑生产工作,明确新目标,落实新任务,为打造全国蚕桑业强省再创佳绩,再立新功,再造辉煌.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4.
"十一五"期间,陕西省蚕桑产业实施"东桑西移"工程项目以来,逐步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运用SWOT分析法对我省的桑蚕产业进行全面分析,根据分析结论提出了调整产业布局,加快茧丝绸体系建设、推进产业延伸,提高丝绸产品升级、积极开拓市场,实施品牌发展战略等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5.
赣州市蚕桑生产历经了市场风浪的冲击,现在重提加快蚕桑产业建设,就是要引起各级的重视,认真分析发展这个产业的有利条件,充分发挥蚕桑生产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作用,抓住当前有利时机,把赣州建成产业大市,把蚕桑生产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6.
“小蚕共育化、大蚕省力化”是我省结合多年发展蚕桑产业实际情况总结出来的经验,既是发展途径,也是发展方向,更是推动现代蚕业发展的有力保证.实践证明,小蚕共育利于发育整齐,提升蚕茧质量;利于节省劳力,提高劳动效率;利于节省桑叶,降低养蚕投入;利于合理利用物资,提高规模效应.近年来,“涪城模式”作为蚕桑产业发展的典范,走出了一条“公司+共育户+农户”的路子,为全省蚕桑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共育户作为这一模式的核心与纽带,无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总结并推广小蚕共育的做法与经验对蚕桑产业提质增效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广西横县桑蚕产业发展状况分析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蚕桑产业是横县仅次于茉莉花产业之后一大传统特色产业,桑园面积由1980年的39.3公顷猛增至2004年的5800公顷,增长了147倍多;鲜茧产量由22吨增加到1.41万吨,增长了640倍;种桑养蚕已成为横县各乡镇农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2005年横县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桑蚕业发展的决定》,提出要把蚕桑产业打造成为横县继茉莉花之后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支柱产业,明确提出了2005年全县桑园要达6666.7公顷,“十一五”期间桑园面积力争发展到1.0万公顷,蚕茧产量1.6万吨,成为我区乃至我国最大的优质蚕茧产区之一。尽管横县蚕桑产业近年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并涌现出了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乡镇——蚕茧生产第一大基地云表镇。然而,在这繁荣景象的背后,仍存在着蚕茧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蚕桑生产国,蚕业是重要的农业项目,但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和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为进一步提升蚕业发展水平,做好产业转型升级非常关键。主要从创新体系建设、发展方向的转变和产品特点的转变三个方面来论述中国蚕桑产业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9.
《蚕桑通报》2015,(2):54
<正>浙江省蚕桑学会、江苏省蚕桑学会和农业部现代农业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病害防控功能实验室研究主办,浙江大学(长兴)农业科技园承办,浙江大学-湖州蚕桑产业联盟、浙江大学蚕蜂研究所、浙江省蚕种业协会协办的"第四届江浙两省安全养蚕学术研讨会"于8月18日在安吉召开。江、浙两省重点蚕桑市县、蚕种生产单位,华南农大、广西蚕业管理总站等单位代表,以及农业部现代农业蚕桑产业技术体系蚕  相似文献   

20.
现代蚕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宜宾特色效益农业的亮点。在特色农业产业中,蚕桑产业具有建设周期短、收获时间快、产业链条长、综合效益高的特点。尤其在宜宾南部喀斯特地貌山区和丘陵地区,将现代蚕业与石漠化治理、蚕桑循环经济产业、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