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产养殖》2011,(9):9-9
鱼类终身生活在水中,投喂时给鱼类选食场、搭食台,养成鱼类固定摄食的习惯,不但能够节约饵料,提高饵料利用率和经济效益,还能观察到鱼类的摄食、活动、病兆及生长情况,方便管理。不同的养殖品种,具有不同的食性,搭设食台的方法也有所不同,但从总体上来说,食台有浮性和沉性两种方法之分。搭设食台的材料主要有竹竿、木棒、芦席、竹席、聚乙烯编织布等,  相似文献   

2.
一般的甲鱼食台均是用木板制成,固定在围墙边,向下倾斜,喂食不太方便,且受阴雨及曝晒等,易腐烂开裂,食料也易变质。我们经过多次试验观察,研制出一种新型的多功能甲鱼食台。这种新型食台用塑料工艺挤压成型,不含水,重量轻,耐高温,无毒无味,防腐防晒,经久耐用。新食台为半圆形,全长3米,宽0.80米。食台按功能分为两部分,中间为投食部分,长l.2米,宽0.7米,两端为甲鱼晒壳及遮阳的部分,各长0.7米、宽0.8采。食台可载重饲料4公斤左右,可满足100公斤甲鱼需要。通过我们的使用,表明这种多功能新型食台的主要优点如下。1…  相似文献   

3.
1食台的种类从食台的构造讲,可分为平面食台和兜形食台两类。其中平面食台主要有圆形、椭圆形或矩形等常见形状;兜形食自主要有抽屉式、框式、箱式等常见样式。从食台的活动性能谈,食台又可分为定置食台和活动食台两类。根据食台在养殖水体中的架设深度,定置食台可分为浮水定置食台和沉水定置食台(包括贴底食台)两种;活动食台则包括能在水中上下移动的沉浮食台以及在水面平行移动的漂浮食台两种。2食台的制作食台的制作材料包括主体材料和附件。常用的主体材料大致可分成三类:一是席垫类,主要用苇蔑、竹蔑、柳条、有机打包带、藤皮…  相似文献   

4.
水产养殖话食台食台,是水产养殖的人工投饵点,也是养殖水产品的集中摄食场所。食台选择与使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养殖投饲效果的优劣,进而影响到水产养殖经济效益的高低。对于水产养殖来说,食台是个不容忽视的话题。一、食台的种类从食台的结构、造型讲,可分为平面食...  相似文献   

5.
广大养鱼户都知道,饲养鱼类在投喂精料时,都应设置沉性食台,将饲料定时投在食台上供鱼摄食。那么,如何确定每天的投喂量呢?如果能将这种沉性食台改制成活动式食台,即可以观察确定了。  相似文献   

6.
食台是鱼类集中取食的场所,食台浸水过久,积聚和粘附的残饵、鱼粪会腐败分解,生霉发臭,成了害虫、病菌的繁殖温床。所以食台要经常洗刷或消毒。每天在投饲前先用木勺在食台上振动数下,使台面的食物残渣、粪便等污物随水外流,然后再投放饲料。每隔10天左右拆洗食台,经阳光曝晒灭菌后,缚挂于原处使用。此外,要经常用泥耙清除疏散食台底  相似文献   

7.
目前,农村有些养鱼户和联合体,不管投的什么鱼饵,都采用全池遍撒,既浪费饵料,又易污染水质,鱼也吃不好。这都是不知其法造成的。养鱼投饵,确实也有全池遍撒的,如施豆浆或腐熟粪肥养鱼苗或肥水鱼类(鲢、鳙),但养鱼种或成鱼投喂豆饼、花生饼、菜饼、米糠、麸皮等时,就要粉碎用水浸泡和拌湿后投到食台上,不能全池遍撤。投在食台上的好处是:(1) 不浪费饵料;(2)便于观察鱼类的摄食和活动情况,掌握下次投饵量和及时防治鱼病;(3)叶捞除剩饵,减少水质污染。食台是用四根竹木桩把芦席支架起来成台,每台1—2平方米,每2—3亩水面搭一个食台。食台所处水层:一般上中层鱼类的食台,搭在水面下一尺左右;底层鱼类的食台设在近岸4—5尺深的池底。随着水温、季节适当调正,春宜浅,夏秋稍深。  相似文献   

8.
1、柳树叶 每百平方米鱼池用鲜柳树叶2公斤,扎成小捆,放在鱼池进水口或食台附近的水中,树叶腐烂可更换,可防治鱼肠炎、赤皮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大多数鱼病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季节性4月中旬到5月下旬为一年中鱼类发病的第一个高峰期,叫“大麦黄”季节。因此,必须抢在鱼病流行前进行药物预防。具体做法如下: (一)、体外鱼病的预防。①漂白粉挂篓法: 1.草鱼食场漂白粉挂篓法:草鱼喜在水面吃食,食场一般用竹杆或草辫搭成三角形或方形的食台架挂篓只数按食场大小而定,一般每个食场挂3~6只,每只竹篓中装漂白  相似文献   

10.
<正> 精养鲤鱼、罗非鱼投饵方法是否合理,是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增加收入的关键,现就近年来的实践谈以下几点体会:1 在池塘面积不超过十五亩的情况下,一般一个池子搭一个食台就能满足鱼的摄食,食台多了使人难以掌握鱼的数量和摄食程度,易造成投饵料浪费。食台要尽量远离池岸,这样便于投饵,防止将饵料投到  相似文献   

11.
美蛙的天然食性是吃活饵,但人工规模养殖,难以采集到大批量活饵,因此,美蛙蝌蚪变态为幼蛙后,必须驯养其摄食膨化颗粒饲料,并尽量缩短驯食期。据我地经验,驯食应抓住两个要点;一是要将变态蛙撵上食台,二是驯养其摄食人工饲料。基本操作方法如下: 1.科学修建幼蛙驯食池。长方形池为好,长宽比2—3:1。面积为10平方米至15平方米,泥底。池埂为水泥抹面的硬埂,或为拌有5%生石  相似文献   

12.
<正>一、事件描述1.事件:4月一养殖户反映,其池塘施过肥,水色看上去很绿,且经常开增氧机,但草鱼不吃食,花鲢浮头。2.现场询问与调查:池塘条件:面积12亩,水深1.7米,淤泥深度30公分,水源较好,配备叶轮式增氧机1台。放养情况见表1。投喂情况:饲料投喂率1.5%,每天投草约300斤,但鱼不吃食。  相似文献   

13.
2020年10月29日,上午6:25左右笔者接到徐霞客镇开益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老板的电话,说他一只50亩的鱼塘出现严重缺氧状况:大部分青鱼头朝岸伏在鱼塘四周浅滩处,两台3千瓦叶轮式增氧机于4:00自动开启,1台2.2千瓦架设在中间食台四周的微孔增氧机于早晨6:00开启,增氧机四周有少部分鱼.养鱼工人正在抛撒缺氧克星,情...  相似文献   

14.
何杰 《河北渔业》2007,(12):55-56
1饵料的投喂 遵循"四定"投饵法.长期做到定时、定点投喂,会使观赏鱼养成在固定时间到固定地点来等食的习惯,增进了人与鱼之间的感情.注意不要长期使用同一种饵料,不定期地更换饵料不仅可以提高鱼儿的食欲,还可均衡其营养需求,有时要适当添加些生物色素,提高观赏价值.如果条件允许,适当多喂些浮性饵料,毕竟鱼儿到水面摄食可增加光照强度,便于保持体色.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完全采用浮性颗粒饲料驯化养殖加州鲈的技术.方法:在池塘上方搭设饲料台,在水中设置浮性的饲料框,手撒投喂,每隔2~3h投喂1次,同时制造一定的条件反射的声响,以后每天的投喂时间间隔逐渐拉长,投喂次数逐渐减少,通过约1周左右的驯食,加州鲈即形成上浮抢食浮性颗粒饲料的习惯.驯食成功后,日投饵减至2次,以后视天气、水温和鱼的摄食等情况灵活掌握和调整.结果:3亩池塘生产加州鲈成鱼1 737 kg,平均规格579 g,饵料系数为1.12.结论:完全采用浮性颗粒饲料驯化养殖加州鲈取得显著成效,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1 .建池方法采用水泥池饲养虎纹蛙具有高产、高效、易养的特点。建池要求水源充足、水质好 ,避风、向阳、安静。池中食台面积占池面积的 1 /5,遮阳网占池面积的 1 /3 ,池高 1m ,水位 0 .2m左右 ,池底进水口向出水口稍倾斜。气候适宜的话 ,一个 1 5m2 平方米的标准池 ,3个月可产商品蛙 1 50kg ,最高可超过 450kg。食台的设置。台面可用水泥板制成 ,下设支撑墩 ,使台面露出水面 2~ 3cm。也可用塑料泡沫板、木板等材料制作 ,四周设桩定位即可。   2 .蝌蚪的饲养管理2 .1放苗 新建的水泥池先用 3 0 0 g/m3的过磷酸钙肥水浸泡 1 5…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鳗苗驯养方法,都是用丝蚯蚓作引食饲料,在池内设食台投饲。7~10天后掺配合饲料,并逐渐过渡到全部用配合饲料。20~30天驯养结束,转入鳗鱼种培育阶段。在驯养阶段,1公斤鳗苗用丝  相似文献   

18.
牛蛙冬季塑料大棚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连续三年利用塑料大棚冬季养殖牛蛙,牛蛙成活率均达到95%,大棚养殖期间。牛蛙增重率均超过150%,效益可观。现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适时建好塑料大棚养殖池10月上旬即可建造设施。首先选定养殖池,以深挖的土池为好,冬季能蓄水1米左右;池子为长方形,东西宽南北长;面积宜小不宜大,几平方米、几十平方米最好;坡度宜小,可迫使牛蛙上食台取食。池内设若干个食台,有规则地排列成两行。为方便安装和管理,食台应做成同一规格的长方形,四周用木框、底部用尼龙网做成,边高3~4厘米左右,食台两行中间架设一小木桥,供人棚内行…  相似文献   

19.
从池塘条件、防逃设施、食台设置、苗种放养、养殖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池塘蟹鳖虾鳜高效混养技术。  相似文献   

20.
1999~ 2 0 0 0年 ,作者在苏北地区的洪泽县三河闸管理处进行了长吻鱼危鱼种及成鱼的池塘养殖试验 ,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 ,现将有关养殖技术总结如下。1 条件与方法1 1 池塘条件鱼种培育池和成鱼养殖池条件基本相同 ,池塘为长方形 ,面积 2亩 ,平均水深 1 5m ,进排水方便 ,架设叶轮式增氧机一台。在鱼种放养前 10天 ,用生石灰彻底清塘。为便于鱼种驯食的操作管理 ,在食台周围用夏花网圈围 2 0m2 的水面供鱼种驯食。分别在夏、秋季对长吻鱼危池塘养殖水源水质进行分析 ,结果见表 1。表 1 养殖水源水质指标分析夏   季秋   季上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