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瓜黑星病自1983年首先在我省牡丹江市郊区发生以来,发生面积逐年扩大,全省已有十个市程度不同的发生危害。主要危害大棚黄瓜,其次危害露地黄瓜,一般病瓜率20-30%,严重病瓜率90-100%,使商品黄瓜失去食用价值,减产减收严重,影响市场供应。从1983年开始对该病在田问危害的症状,流行规律和防治技术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2.
菌核病(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v)是油菜上的一种重要病害,近年来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其寄主范围不断扩大,在瓜果蔬菜上发生日趋严重,特别在大棚里更是普发并重.东台市常年种植早春大棚瓜果蔬菜14000 hm2,菌核病主要在西瓜、青椒、茄子、马铃薯、番茄、黄瓜、冬瓜、莴苣、甘蓝等上发生,该病现已上升为早春大棚瓜、菜上的主要病害.  相似文献   

3.
黄瓜灰霉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保护地蔬菜面积的不断扩大,黄瓜灰霉病成为温室大棚的重要病害,由于环境条件适宜,常造成大量烂瓜,发病严重的温室大棚,一般可减产2~3成,甚至提前拉秧,严重影响黄瓜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江苏省海门市黄瓜的栽培面积逐年扩大.黄瓜枯萎病已成为困扰本地区瓜农的一种重要病害,由于黄瓜枯萎病是一种积年流行的土传病害,老病区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为害严重,尤其是早春大棚黄瓜受苗期低温影响,枯萎病的发生更趋严重,有的病株率达50%以上,给该地的瓜农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通过近年来系统观察与调查,对发病原因作了探索与分析,并提出了无公害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黄瓜黑星病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瓜是我国人民的主要蔬菜,具有分布广、种植面积大、产值高的特点,特别是我国北方,塑料大棚、温室等保护地中80%以上种植黄瓜,不仅给农民带来良好的经济收益,而且使消费者四季都能吃上鲜嫩的黄瓜。但自80年代以来,从我国东北三省的部分城市开始,北方不少城市的黄瓜受到了黄瓜黑星病的为害。这种病不仅为害黄瓜茎叶,更主要的是直接加害瓜条,造成大量病瓜、畸形瓜,丧失商品价值。轻则损失15~20%,重的30%以上,甚至毁种,更为严重的是黄瓜黑星病可以通过种子作远距离的传播,直接威胁着全国广大的黄  相似文献   

6.
丰硕 《植物医生》2001,14(1):19
黄瓜灰霉病是保护地栽培土普遍发生的重要病害 ,轻者减产20%~30% ,重者损失50%以上。因此 ,大棚和温室栽培黄瓜必须抓好灰霉病的防治。一、危害症状灰霉病主要危害黄瓜的花、瓜条、叶片、茎蔓。多从凋谢的雌花侵入 ,引起花腐烂 ,长出灰褐色霉层。病害向幼瓜上扩展 ,使小瓜条变软、腐烂和萎缩 ,病部先发黄 ,后长出白霉并逐渐变为淡灰色 ,病瓜生长停止 ,最后腐烂脱落。叶片上多形成直径为20mm~25mm的大型枯斑 ,边缘明显 ,有时病斑长出少量灰褐色霉。茎蔓发病后 ,茎部腐烂 ,瓜蔓折断 ,引起烂秧。二、发病规律病菌随病残体在土…  相似文献   

7.
瓜菜病害严重影响瓜菜的品质与产量。据笔者调查,瓜菜类病害每年在定陶县造成的瓜菜产量损失为20%~30%,高的达50%以上,经济损失严重。如黄瓜霜霉病、茄子黄萎病、韭菜灰霉病、辣椒疫病、番茄青枯病、白菜软腐病等若防治措施不力,防治方法不当,都将会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因此,做好瓜菜种子消毒与土壤处理,预防病害发生,是提高瓜菜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敌敌畏烟剂防治大棚黄瓜瓜蚜的物理增效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任娜  杨修  刘晓英  马春森 《植物保护》2006,32(4):109-111
针对大棚黄瓜生产中存在的主要虫害-蚜虫(瓜蚜)的烟剂防治技术,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温度、湿度和烟剂剂量3因子的不同水平与敌敌畏烟剂防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调节大棚温度和湿度能够达到减少敌敌畏烟剂用量、提高防治效果的目的。其最优方案为:防治时大棚温度保持在28~32℃,湿度为55%~75%,施用有效成分70 g/667 m2的敌敌畏烟剂,能够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瓜蚜致死率可达到96.88%以上。  相似文献   

9.
黄瓜、西瓜和土壤中氯吡脲残留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黄瓜和西瓜样品中氯吡脲残留的气相色谱检测方法。黄瓜、西瓜瓜瓤和西瓜全瓜中的氯吡脲经丙酮和二氯甲烷混合溶液匀浆提取,土壤样品采用加速溶剂萃取仪(ASE)以丙酮作为提取液进行萃取,浓缩萃取液,并经C18小柱净化、浓缩,正己烷定容后,用GC-ECD测定。结果表明,黄瓜、西瓜瓜瓤和全瓜中氯吡氯的最低检出限均为0.001mg/kg,土壤中的最低检出限为0.002mg/kg。添加水平在0.002~0.5 mg/kg,氯吡脲在黄瓜中的回收率为89.2~106.2%(RSD:6.7~10.3%);在西瓜瓜瓤中的回收率为89.4~99.3%(RSD:4.7~11.0%);在西瓜全瓜中的回收率为92.8~101.0%(RSD:5.7~12.3%);在添加水平为0.01~0.5mg/kg时,氯吡脲在土壤中的回收率为81.4~106.8%(RSD:6.9~12.5%)。该检测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净化效果好等特点,完全能够满足黄瓜和西瓜中氯吡脲残留检测。  相似文献   

10.
正漯河市召陵区位于河南省中部,耕地面积2.87万hm~2,农业人口35.9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82.9%,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区。近年来,依托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早春大棚西瓜、露地西瓜、秋延迟西瓜等,种植面积5 333 hm~2,是召陵区瓜农脱贫致富的好项目。但是,在西瓜栽培过程中,如果管理不当,常会出现一些畸形瓜,不但影响西瓜果实的外观,而且影响西瓜的商品性,降低商品价值,给瓜农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召陵区农林局组织技  相似文献   

11.
48 %地乐胺乳油是瓜菜田常用的除草剂 ,如露地栽培的胡萝卜、芹菜、菜豆、大白菜、黄瓜、育苗韭菜等可作为播后苗前土壤处理剂 ,在播种后出苗前 ,每 6 6 7m2 用 4 8%乳油 2 0 0~ 2 5 0ml对水地面喷雾即可。近几年 ,瓜菜覆膜栽培在我市已成为一种主要的生产方式。覆膜方法主要有地面覆膜式、小控棚式、小控棚 地面覆膜式等。生产中 ,凡用地乐胺除草剂的多发生药害。究其原因 ,主要是覆膜栽培在早春进行 ,气温比较低 ,瓜菜幼苗期处在封闭的薄膜中 ;地乐胺有较强的挥发性 ,放出的气体在密封的薄膜中不能散失 ,对瓜菜幼苗产生药害 ,使之逐…  相似文献   

12.
多年来,在晋南地区大棚黄瓜大面积应用黑子南瓜作为砧木嫁接育苗技术,随着栽培年限的增加,黄瓜枯萎病发生危害逐渐加重,目前一般大棚发病率10% ̄20%,严重的高达30% ̄40%,对大棚黄瓜的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危害。为了探索发病原因和总结适合当地的有效防治技术,我们从调查种子带菌入  相似文献   

13.
瓜实蝇犤Dacus(Zeugodacus)cucurbitaeCoquillett犦属双翅目实蝇科,别名黄蜂子、针蜂。主要以幼虫为害冬瓜、南瓜、苦瓜、丝瓜、黄瓜,称为瓜蛆。湖南省会同县历来发生为害很轻。而2003年5月中旬至7月,本县藕塘蔬菜基地100hm2南瓜、苦瓜、丝瓜发生严重,平均瓜被害率达69.5%,特别是老熟的商品南瓜和留种用的丝瓜受害最重,被害率达93%,实属罕见。受害瓜先从产卵孔变黄、变软,最后整瓜腐烂脱落;不腐烂的产卵孔,其周围组织也呈畸形下陷,果皮变硬,瓜瓤、籽粒有臭味,失去食用价值;瓜内常有幼虫几条至几十条,在幼虫弹跳离瓜后瓜便腐烂。分析瓜实蝇…  相似文献   

14.
非杀菌剂化合物防治瓜类病害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两种非杀菌化合物诱导剂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苯基硫尿灌根处理可减少黄瓜炭疽病斑数28.5%,病斑面积减少64.5%;草酸喷洒叶片处理,病斑数可减少30%,病斑面积减少73.7%。经复配的黄瓜诱抗剂施于早春大棚黄瓜,喷施二次对细菌性条斑病,霜霉病及炭疽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37.3%、42.0%、56.1%,对黄瓜植株有明显促进生长期和增产效果,株高叶面积增加10-25%,增产效果达12%。通过对几种非杀菌剂化合物的筛选,已筛选出对西瓜枯萎病能产生抗病性的一种化合物,经复配成KT-乳剂,试验证明用KT-乳剂处理的育苗土育苗,在西瓜第一片真叶期用沾根法接种及在人工接种的病圃中试验,防治西瓜枯萎病的效果可达66-76%。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吡虫啉包衣对黄瓜瓜蚜的防治效果及包衣后吡虫啉在黄瓜植株体内的分布动态,以不同剂量的4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包衣处理黄瓜种子,并测定了不同时间内其对瓜蚜Aphis gossypii Glover的防治效果,同时使用HPLC检测了瓜苗出土后不同时期吡虫啉在黄瓜植株各部位的分布量。结果表明,100 kg黄瓜种子用吡虫啉(有效成分)240 g、480 g和960 g的处理在瓜苗出土35 d后,瓜苗上所接瓜蚜的校正虫口减退率仍分别达到89.2%、92.0%和97.7%。经过吡虫啉包衣处理后的黄瓜种子在出苗后 3~14 d内,植株体内的吡虫啉含量逐渐增加,14 d时达到峰值后逐渐减少; 黄瓜植株不同地上部位中吡虫啉的含量不均匀,其中下部叶片药剂含量最高,其次是上部叶片,茎部最低。  相似文献   

16.
丰硕 《植物医生》2002,15(1):19-19
蔬菜灰霉病是保护地栽培中普遍发生的重要病害 ,棚栽黄瓜、番茄、茄子和韭菜等 ,容易发病 ,轻者减产20 %~30 % ,重者损失50 %以上。因此 ,棚室蔬菜必须抓好灰霉病的防治。1发病症状1.1黄瓜灰霉病的识别黄瓜灰霉病主要危害花、瓜条、叶片、茎蔓 ,多从凋谢的雌花侵入 ,引起花腐烂 ,长出灰褐色霉层。病害向幼瓜扩散 ,使小瓜条变软、腐烂和萎缩 ,病部先发黄 ,后长出白霉并逐渐变为淡灰色 ,病瓜生长停止 ,最后腐烂脱落。叶片上多形成直径为20~25mm的大型枯斑 ,边缘明显 ,有时病斑长出少量灰褐色霉。茎蔓发病后 ,瓜蔓折断 ,引起…  相似文献   

17.
丰硕 《湖北植保》2002,(3):15-16
蔬菜灰霉病是保护地栽培中普遍发生的重要病害 ,棚栽黄瓜、番茄、茄子和韭菜等 ,容易发病 ,轻者减产 2 0 %~ 30 % ,重者损失 5 0 %以上。因此 ,棚室蔬菜必须抓好灰霉病的防治。1 发病症状1 1 黄瓜灰霉病的识别黄瓜灰霉病主要危害花、瓜条、叶片、茎蔓 ,多从凋谢的雌花侵入 ,引起花腐烂 ,长出灰褐色霉层。病害向幼瓜扩散 ,使小瓜条变软、腐烂和萎缩 ,病部先发黄 ,后长出白霉并逐渐变为淡灰色 ,病瓜生长停止 ,最后腐烂脱落。叶片上多形成直径为 2 0~ 2 5mm的大型枯斑 ,边缘明显 ,有时病斑长出少量灰褐色霉。茎蔓发病后 ,瓜蔓折断 ,引起…  相似文献   

18.
日光温室嫁接黄瓜需水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研究了日光温室盆栽黄瓜开花前期、结瓜初期、结瓜盛期及结瓜后期不同土壤水分条件对黄瓜蒸腾量和产量的影响,得出黄瓜的耗水规律、产量与水分之间的函数关系。结果表明:黄瓜对水分的消耗呈现开花前期与结瓜初期少、结瓜盛期多、结瓜后期少的变化规律,耗水高峰出现在盛瓜期;黄瓜总产量与总耗水量之间呈二次抛物线关系,最佳灌水量为399.8mm,最高产量为83028kg/hm2;水分生产函数的敏感指数按结瓜盛期、结瓜后期、结瓜初期、开花前期的顺序依次降低,与黄瓜耗水规律相一致。  相似文献   

19.
保护地黄瓜低温冻害的表现及补救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温是保护地黄瓜早春或晚秋生产中受冻害的重要因素 ,尤其是寒流侵袭或突然降温或降雨 ,都会造成黄瓜受到冻害。表现症状 :黄瓜遇到低温 ,表现出多种症状 ,轻者叶片组织虽未坏死但呈黄白色 ;较重的引起叶片枯死 ,严重的植株呈水渍状 ,后干枯死亡。补救措施 :①通风大棚黄瓜受冻后 ,不能马上闭棚增温 ,应适当放风 ,逐渐闭温 ,使棚内温度缓慢回升 ,让受冻组织充分吸收水分 ,促进细胞复活 ,减少组织死亡。②遮盖受冻后的植株不能直接受阳光照射 ,否则易出现组织失水。因此要在大棚外面覆盖棉被、草帘 ,以减弱阳光照射强度。③熏烟或临时补温若…  相似文献   

20.
灰地种蝇[Delia platura(Meigen)],又称种蝇、瓜种蝇,是西瓜播种后至真叶显露前的主要害虫。种子发芽时幼虫自露白处进入,造成种子霉烂不出苗;幼虫蛀食幼苗的根、茎,使植株停止生长或全株枯死,造成缺苗断垄,甚至毁种重播。早春覆膜西瓜是郓城县主要的经济作物,瓜、棉间作套种是广大农民增加经济收入的重要措施。本县西瓜常年种植面积1.5万hm2。其中早春覆膜西瓜面积1.2万hm2,约占西瓜种植总面积的80%。而每年的瓜、棉间作套种面积均占当年早春覆膜西瓜种植面积的90%以上,是本县早春覆膜西瓜最主要的种植方式。本县早春覆膜西瓜常年在3月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