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重铬酸钾氧化容量法在外加热的条件下(油浴温度为180℃,沸腾5 min),用一定浓度的重铬酸钾—硫酸溶液氧化土壤有机质(碳),剩余的重铬酸钾用硫酸亚铁来滴定,从所消耗的重铬酸钾量计算有机碳的含量。2用重铬酸钾氧化容量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关键技术2.1测定土壤有机质必须采用风干土样,因为灌溉渍水土壤含有低价  相似文献   

2.
正据调查,沁阳市多数农户使用的是复合肥、配方肥、硝酸磷肥、尿素、一铵、二铵等,施肥方式和数量存在盲目性,方法方式不科学,肥料搭配不合理。一、采样与测定方法自2007年开始,泌阳市每年玉米收获后用棋盘式法、蛇形法采集0~20 cm耕层土壤样品,样品风干后过1 mm和0.25 mm筛备用。土壤养分测定采用常规分析方法。有机质用油浴加热重铬酸钾氧化—容量法测定;全氮用凯  相似文献   

3.
东莞林科园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依据对东莞林科园20个土壤剖面的调查取样,用电位法、碱解扩散法、氟化氨一盐酸浸提法、乙酸铵浸提-原子吸收法、重铬酸钾氧化-远红外加热法分别测定了土壤pH、速效N、速效P、速效K和有机质.在分析土壤养分总体特征的基础上,运用系统聚类的方法将东莞林科园土壤划分为6种养分类型:类Ⅰ为低肥力土壤;类Ⅱ为中氮土壤;类Ⅲ为高氮低磷土壤;类Ⅳ为富有机质的缺氮缺磷土壤;类Ⅴ属富磷高氮土壤;类Ⅵ属富氮土壤.其中,前3类是林科园的主要土壤养分类型.所划分的养分类型能反映各网格单元的地形特征及土地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4.
通过连续8年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方式下土壤有机质氧化稳定性的动态变化及其作物产量和肥力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期不施肥七施用常量N、P、K化肥,使土壤易氧化有机质含量明显下降,进而引起土壤有机质总量减少,氧化稳定系数(Kos)升高,土壤供肥能力降低;连续施用增量N、P、K化肥,可使土壤有机质及Kos值保持稳定,但投入成本较高;长期施用有机肥(物)料配施常量N、P、K化肥,可明显提高土壤易氧化有机质含量和有机质总量,降低其Kos值,土壤对养分的供、贮能力增强,肥力提高,同时其作物产量显著高于增量N、P、K化肥处理,不同施肥方式主要影响土壤易氧化有机质含量,对难氧化有机质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
杨代军  黄莺  虎振东 《广西农业科学》2009,40(10):1335-1338
以外加热法作对照,研究了不同氧化剂与土样配比、环境温度等因素对水合热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并分析了不同方法测定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有机质中胡敏酸、富里酸的关系,为水合热法在测土配方施肥领域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采用水合热法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最佳氧化条件是:浓硫酸与重铬酸钾标准溶液体积比为2∶1,土壤称样量为氧化剂消耗量的1/2,23℃左右室温或63~93℃水浴保温氧化30min。  相似文献   

6.
佛山云勇林场3种人工幼林的生长和土壤养分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佛山云勇林场3种林分的生长和土壤养分进行了研究:用pH计测定土壤pH;有机质用重铬酸钾容量法-外加热法测定;水解性氮用碱解扩散法测定;速效磷以NaHCO3提取土样后,用钼蓝比色法测定;速效钾用醋酸钠浸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表明:常绿阔叶混交林的生长情况最好,土壤养分最高;各林地的土壤呈强酸性;土壤有机质、水解性氮和有效磷含量为常绿阔叶混交林地》常绿针阔混交林地》杉木林地,而有效钾含量为常绿阔叶混交林地》杉木林地》常绿针阔混交林地,表明常绿阔叶混交林显著地改善了林地养分状况,常绿针阔混交林对改善土壤养分也有一定的作用.各林地土壤的有机质和各种养分含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1县域土壤养分变化状况 2006年,呼图壁县对土壤大量元素和有机质进行了分析。有机质分析采用油浴加热重铬酸钾-容量法,水解性氮采用碱解扩散法,速效磷采用碳酸氢钠提取-钼锑抗比色法,速效钾采用乙酸铵浸提-火焰光度计法。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8.
两种加热消解方法测定土壤有机质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功能快速消化器加热和油浴锅加热两种方法应用于重铬酸钾氧化-容量法测定土壤有机质,通过化验过程及结果的对比表明,使用多功能快速消化器消解同样准确、可行,操作过程更加安全、快速,便于化验基础相对薄弱的县级土肥站化验室人员采用.  相似文献   

9.
利用微波消解仪的温度控制功能,测出不同微波加热温度下重铬酸钾溶液对土壤有机质的氧化结果。以国家标准物质(GBW07412a和GBW07415a)为样品进行分析后得出,土壤重铬酸钾溶液在130~135℃微波加热5 min后测得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结果准确,重复性好,相对标准偏差1.4%~4.2%。  相似文献   

10.
以渭北旱塬永寿县苹果园土壤和养分管理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法、实验法、比较分析法,对研究区果园施肥问题、土壤肥力现状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果农施肥观念落后、施肥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重化肥轻有机肥,肥料结构不合理、忽视养分配比,农户间施肥量、施肥方法、施肥时期、施肥水平差异较大。通过对36个果园土壤养分测定结果显示,土壤平均有机质13.1 g·kg-1、碱解氮83.9 mg·kg-1、速效磷16.7 { mg·kg-1 },速效钾136.4 mg·kg-1,pH 8.13。土壤总体养分表现为“低有机质、低氮、中磷、较高钾、低微、弱碱”总体上土壤肥力质量较差。建议增强科学施肥意识、增施有机肥,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注意“增氮、稳磷,控钾、补微”,协调养分供应,做到测土精准施肥、适期施肥、改进施肥方法、加强土壤管理,为优质果园土壤培肥、科学施肥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1.
重铬酸钾外加热法和ASI法测土壤有机质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ASI法)与重铬酸钾外加热法测定土壤有机质的结果进行了相关性比较。结果表明,中性和碱性土壤ASI法与重铬酸钾外加热法的测定值呈显著正相关,且两种方法的测试值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系数。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与地统计学原理,使用Arc GIS地统计分析模块研究了长沙周边地区农田根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空间变异情况。结果表明:参照土壤养分分级标准发现长沙农田地区根层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中等;以该研究区域山坡天然土壤为农田土壤对比样,比较各项养分值的高低及相关系数,方法可行,结果也有一定意义;有机质的半变异函数最佳理论模型为球形模型,对半变异函数理论模型及参数进行分析发现有机质空间相关性均较弱,说明其空间变异主要受施肥方式和施肥水平影响;使用普通克里格插值方法,绘制长沙市农田地区根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布图,直观地显示了长沙地区基本农田根层土壤有机质的丰缺状况,可为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及指导。  相似文献   

13.
重铬酸钾容量法中不同加热方式测定土壤有机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油浴加热法[2]测定土壤有机质含量结果为基准,比较30 min 或60 min 100℃恒温水浴加热法和稀释水合热法测定有机质的精确度和准确度,并获得三者的氧化校正系数平均值分别为1.16,1.13和1.33.结果表明,30 min恒温水浴加热-重铬酸钾容量分析法,可达到经典油浴加热法的测定精度和准确度,而且操作简便,是可靠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土壤是农作物赖以生存的基础,土壤养分含量的多少决定作农物产量的高低,其主要的土壤养分有土壤有机质、土壤碱解氮、土壤有效磷、土壤速效钾和微量元素锌,施肥习惯和施肥方法的长期积累是土壤养分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运用GPS进行野外调查采样、室内分析、GIS技术等研究方法,论述了安化县耕地土壤养分含量现状和1982年第二次土壤普查至2006年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分析了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由于种植方式、耕作方式和施肥水平等原因促使该区域土壤养分(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总体有所提高,水田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pH由弱酸性转为了酸性。为指导当地科学施肥、逐步培肥土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于洪区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养分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受农作物的生产量、施肥(投入)、耕种、自然条件的影响,始终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中。本文通过对于洪区土壤养分状况的分析,来探索土壤养分与施肥的关系。于洪区土壤养分状况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有机质处于中等水平,碱解氮丰富水平,有效磷处于丰富水平,速效钾中等。土壤总体中性偏酸,玉米、蔬菜土壤有酸化趋势,特别是蔬菜土壤酸化明显。蔬菜土壤养分状况明显优于水稻争玉米土壤。水稻土壤的有机质争碱解氮水平优于玉米土壤。土壤的有效磷和速效钾水平与施肥水平成呈明显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长期减量施肥对设施耕地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不同种植制度下长期减量施肥对设施耕地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对昆明市晋宁区5个土壤养分监测点施肥和土壤养分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 表明:不同观测点长期常规施肥、推荐施肥(减量)下土壤有机质没有发生明显差异,空白不施肥下土壤有机质明显下降.不施肥与施肥处理相比土壤碱解氮、有效磷明...  相似文献   

18.
以面积为450000m2农田为采样区,使用手持式GPS定位,网格法采集0 ̄20cm耕层土壤样品,实验室测定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的含量。应用传统统计学方法和空间分析方法对土壤养分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养分性质均存在着空间变异性,受常规施肥措施影响较大的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变异相对较大;常规施肥有机质投放较少,变异相对较小;土壤养分性质均存在半方差结构,分别拟合Circular、Pentaspherical、Exponential模型,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均显示中等的空间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王胜涛  宗静  贾小红 《北京农业》2007,(30):113-120
依据北京土壤养分分等定级标准,对2006年北京市密云、平谷和顺义3个区县测土配方施肥测定土壤数据进行了肥力分等,初步掌握了3个区县土壤养分状况,即平谷和顺义的土壤养分水平高于密云,平谷略高于顺义;3区县的土壤有机质水平基本处在中低水平上;土壤全氮养分均处于中等水平;土壤有效磷含量处于极低水平。另外,土壤种植类型和不同区域的种植结构和种植管理的规模化产业化程度对土壤养分的变异性有很大的影响,土壤磷钾养分的变异系数明显高于有机质和全氮指标。  相似文献   

20.
象山稻田土壤中有效微量元素含量及其有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DTPA浸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油浴加热重铬酸钾氧化-容量法、电位法(土液比1.0∶2.5)测定象山土壤中铜、锌、铁、锰、有机质和pH值,研究微量无素与有机质及pH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有效微量元素与pH有相关,部分有效微量元素与有机质呈正相关。通过土壤含量标准评定,划分土壤等级并了解微量元素的丰缺状态,及整个地区的土壤质量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