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农作物秸秆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收获了稻谷、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以后,残留的不能食用的茎、叶等副产品。我国农作物秸秆数量大、种类多、分布广。但近年来,随着秸秆产量增加、农村能源结构改善和各类替代原料应用,加上秸秆资源不清、利用现状不明,分  相似文献   

2.
解读《农作物秸秆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作物秸秆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收获了稻谷、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籽粒以后,残留的不能食用的茎、叶等农作物副产品,不包括农作物地下部分。秸秆是一种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资源,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有一半以上存在秸秆中。我国具有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据测算,2005年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总量约6亿吨。但分布分散、统计困难,利用现状不明,影响了国家政策的制定。  相似文献   

3.
正一、我国农业生物质能资源种类(一)秸秆我国农作物秸秆产量每年近7亿t,而农产品加工业的废弃物则高达8000多万t。近年来,包括草本能源作物、油料作物、制取碳氢化合物植物和水生植物等以提供能源为主的能源作物已逐渐成为农业生物质能的一大资源。考虑到农作物秸秆可获得性的特点,预计我国农业生物质资源可转化为能源的农作物秸秆资源量为3亿t,折合标准煤为1.5亿t。(二)畜禽粪便  相似文献   

4.
玉米秸秆是非常重要的生物质能能源,和传统的矿物能源相比具有明显的特点,在不久的将来,生物质能能源必然会代替矿物能源而占据主导地位。我国的玉米秸秆资源丰富,且分布广泛,但是由于我国农业现代化程度较低,对于秸秆的回收利用率并不高,而玉米秸秆的收集恰恰是秸秆能否回收利用的前提,因此,对玉米秸秆切割装置的研究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2009年5月4日~5月30日,永吉县能源环保站对永吉县玉米、稻谷等农作物秸秆资源的产量、分布、收集方式和利用途径等,对秸秆资源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摸清我县作物秸秆资源状况,并分析未来发展趋势,为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和农业资源总体评价工作提供基础信息,指导永吉县秸秆能源化开发利用工作。  相似文献   

6.
中国主要农作物生物质能生态潜力及时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农业生物质能资源可开发潜力的估算是农业生物质能科学开发利用研究的关键和基础。同时农作物秸秆还田具有维护和增强土壤功能的作用,因此对农业生物质能生态潜力的评估,是实现农业生物质能可持续开发的重要前提。基于此,考虑土壤生态要求,研究不同还田比情景下中国主要农作物的生物质能生态潜力,并对其时空间特性和结构构成进行分析,为中国农业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首先,结合相关历史统计数据,运用线性回归法、文献调研和专家预测等方法,对未来全国农作物播种面积、各省(市、自治区)播种面积占比、主要农作物种植比例和单产进行预测;其次,在分析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秸秆的草谷比、工业比、饲料比和燃烧比进行设计,并从保护土壤功能的角度,结合相关研究文献,运用情景分析法,设计高、中、低三种秸秆还田比情景;最终,从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的角度,对中国主要农作物最终可利用生物质能潜力进行分析说明,并提出相关发展建议。【结果】(1)到2050年,低还田比(0.3)、中还田比(0.5)和高还田比(0.75)情景下中国主要农作物最终可利用生物质能分别为1.62亿吨标煤、0.78亿吨标煤、0.11亿吨标煤,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主要农作物最终可利用生物质能会发生空间、时间和种类构成集聚的现象;(2)在低、中还田比情景下,中国主要农作物最终可利用生物质能主要分布在东北、华东、华中,其中河南、黑龙江、山东、新疆等地占比较大;从时间分布上来看主要集中在8月、9月和10月,从构成上来看主要是由稻谷、小麦和玉米秸杆构成;(3)在高还田比情景下,从空间上来看则主要集中在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其中广西、云南、河南、黑龙江等地占比较大,时间上则集中在1月、2月、11月和12月,在构成上则仅由小麦、豆类、薯类和甘蔗构成。【结论】在主要农作物生物质能开发方面,可优先考虑河南、黑龙江、新疆、山东等地。在构建区域农作物秸秆集散基地、农业生物质能开发利用产业基地、大型秸秆直燃发电基地等大型综合农业生物质能开发项目,可优先考虑东北和华中区域。此外,可通过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管理水平等措施,进一步提高西南、西北地区主要农作物最终可利用生物质能潜力。  相似文献   

7.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可再生生物质能,而目前实际生产中农作物秸秆多被焚烧、废弃田间地头,不仅造成浪费,还污染环境。推广秸秆还田技术,促进小麦、水稻、玉米等秸秆的合理利用,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是节本增效,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2009年5月4日~5月30日,永吉县能源环保站对永吉县玉米、稻谷等农作物秸秆资源的产量、分布、收集方式和利用途径等,对秸秆资源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摸清我县作物秸秆资源状况,并分析未来发展趋势,为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和农业资源总体评价工作提供基础信息,指导永吉县秸秆能源化开发利用工作.  相似文献   

9.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可再生生物质能,而目前实际生产中农作物秸秆多被焚烧、废弃田间地头,不仅造成浪费,还污染环境。推广秸杆还田技术,促进小麦、水稻、玉米等秸秆的合理利用,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是节本增效,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可再生生物质能,而目前实际生产中农作物秸秆多被焚烧、废弃田问地头,不仅造成浪费,还污染环境.推广秸秆还田技术,促进小麦、水稻、玉米等秸秆的合理利用,改菁农田生态环境是节本增效,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2018,(11)
正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玉米、小麦、棉花、水稻等各种农作物秸秆资源十分丰富,据统计,每年全国农业生产带来的农作物秸秆总量约7亿吨。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秸秆处理技术,目前超过50%的秸秆被直接焚烧或丢弃在田间地头。秸秆材料化是合理利用农作物秸秆的一个重要方面。现将秸秆材料化利用的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技术概述(1)技术原理该技术是利用粉碎后的小麦、水稻、玉米等农作物秸秆(或预处理)为主要原料,添加一  相似文献   

12.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可再生生物质能,而目前实际生产中农作物桔秆多被焚烧、废弃田间地头,不仅造成浪费,还污染环境.推广秸秆还田技术,促进小麦、水稻、玉米等秸秆的合理利用,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是节本增效,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陕西省三原县机械化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主要做法及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凯 《北京农业》2013,(27):159-160
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的副产物,秸秆主要由粗纤维、半纤维、碳水化合物和木质素等构成,含有氮、磷、钾、镁以及钙等农作物生长必须的主要营养元素和大量有机质,是一种可供再开发利用的植物体资源。陕西省三原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耕地面积3.47万hm2,主要农作物是小麦和玉米,种植面积分别为2.46万hm2和2.35万hm2,小麦和玉米秸秆产量分别为37.8(含水30%)万t和70.5(含水55%~65%)万t,则全县每年生产可利用农作物干秸秆产量为100多万t。截止2012年底,全县秸秆综合利用机械拥有量3 882台(套),小麦、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分别实现41.1万t、76.9万t。  相似文献   

14.
正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农作物种植面积很大,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中的主要副产物,例如玉米、小麦、高粱等作物,收获之后会产生大量秸秆,秸秆中所含的能力较多,随着农作物单产不断提高,秸秆数量也越来越多,对秸秆进行充分利用,是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传统的秸秆一般用于牲畜饲料、积肥还田、农村生活能源等方面,但也有一部分被浪费。我国科学技术研究不断深入,为秸秆的充分利用、多元化利用也提供了基础和条件,秸秆产沼气是利用秸秆  相似文献   

15.
张芳 《河南农业》2020,(7):31-31
内乡县是一个山地、丘陵、平原各占1/3的农业大县,农作物秸秆资源比较丰富。农作物播种面积为8.20万hm2,主要种类有小麦、玉米、花生等,其中小麦秸秆、玉米秸秆产量占总产量的80%以上。2017年全县农作物秸秆可利用总量为65.87万t。一、秸秆综合利用量从利用数量来看,2017年,内乡县秸秆总产量77.16万t,利用量65.87万t,综合利用率达到85.4%,其中,夏季小麦秸秆综合利用率较高,达到96.2%。  相似文献   

16.
农作物秸秆治理与综合利用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秸秆通常指小麦、水稻、玉米、薯类、油料、棉花、甘蔗和其他农作物在收获籽实后剩余的部分。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有一半以上存在于秸秆中 ,秸秆富含有机质和氮、磷、钾、钙、镁、硫等多种养分 ,是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可再生生物资源。农业产生的秸秆量相当惊人 ,1kg稻米可产生1 .5kg稻草 ;1kg小麦可产生 1 .5kg麦秸 ;1kg玉米可产生 4kg玉米秸秆。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EP)统计 ,世界上种植的各种农作物每年所产生的秸秆多达 1 7亿t ,其中大部分没有得到利用。1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情况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秸秆资源十分…  相似文献   

17.
正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中数量最大的副产品,是一种大量的永续性的宝贵资源。我国是农业大国,玉米、小麦、棉花、水稻等各种农作物秸秆资源十分丰富,每年农作物秸秆总量约7亿吨,但秸秆在作为饲料、肥料、燃料及工业原材料等综合利用方面仅占33%左右,大量秸秆被直接焚烧或丢弃在田间地头,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合理利用农作物秸秆对促进农民增收、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都具有重要意义。现将秸秆固化成型燃料化  相似文献   

18.
农作物秸秆属于农业生态系统中一种十分宝贵的生物质能资源。农作物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对于促进农民增收、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以及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秸秆焚烧的现状,阐述了秸秆焚烧的危害,以及目前我国秸秆资源化利用的主要途径。并就秸秆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阻力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是农业大国,每年在有大量粮食产出的同时,也有大量的农作物秸秆产生。我国农作物秸秆产量大、种类多、分布广,是一项重要的生物资源。据调查统计,2019年全国秸秆理论资源量为8.4亿t,可收集资源量约为7亿t。秸秆品种以水稻、小麦、玉米等为主,其中,稻草秸秆约2.11亿t、小麦秸秆约1.54亿t、玉米秸秆约2.73亿t、棉花秸秆约2600万t,油料作物秸秆(主要为油菜和花生)约3700万t、豆类秸秆约2800万t、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时代的发展,田间堆放的秸秆成了有待于充分利用的资源化的能源。面对农作物秸秆如何利用的问题,本文简要地提出了综合利用的方法措施,以期变废为宝,为农业的可持续循环发展提供参考。1敖汉旗秸秆利用现状敖汉旗有耕地面积380万亩,粮食品种的来源主要是玉米,其次还有谷子、高粱、水稻、杂豆和小麦等。敖汉旗的主要农作物是玉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