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包头市后山地区旱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80%以上,历年的干旱给许多以土地为生的农牧民带来了严重的损失,通过试验农化抗旱制剂在马铃薯的旱地种植中具有较大的增产作用,在今后马铃薯旱地种植中,植物能量与天达2116农化抗旱制剂增产效果效为明显,分别达到20.3%和27.8%。今后应进一步加大推广力度,以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2.
试验研究了2.4%复硝酚钠·萘乙酸悬浮剂抗旱增产效果,结果表明3.75kg/hmz制剂用量对马铃薯各个生育期的生长都有促进作用,能抗旱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当今农业种植技术的提升,农作物的抗逆栽培越来越普及,种植业也在逐渐适应这一发展趋势,低纬高原早春马铃薯抗逆栽培技术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马铃薯抗逆栽培过程中各种技术防控工作必须要做好。本文以曲靖马铃薯抗逆种植为例,对低纬高原马铃薯早春抗逆栽培种植防控技术进行全过程的简要阐述,希望能够为我国马铃薯抗逆栽培的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新农业》2021,(13)
通过集中连片抗旱抗逆技术集成与综合应用,改善旱地保水保肥能力,提高旱作小麦抗旱抗逆能力,示范推广保水剂、抗旱剂、有机肥、叶面肥等抗旱抗逆技术,提高旱作小麦产量,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5.
干旱是农业生产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干旱会影响马铃薯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综述了国内外马铃薯干旱研究情况,论述了马铃薯抗旱机制,以及马铃薯抗旱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马铃薯干旱胁迫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为马铃薯抗旱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为实现马铃薯高产、优质、高效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干旱胁迫作为目前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一直受到众多研究者的关注。而马铃薯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其抗旱性也一直是研究热点。综述了干旱胁迫对马铃薯的影响、马铃薯抗旱生理机制研究进展以及马铃薯抗旱的分子机制,期望为今后马铃薯抗旱研究提供研究方向和理论依据,为进一步提高马铃薯产量和质量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钱坤  王俊  杨书运 《农技服务》2011,28(10):1487+1489-1487,1489
阐述了适应气候变化的战略性措施(优化作物布局、抗逆新品种选育技术和建立农业灾害预警机制)和技术性措施(水肥资源高效利用技术、抗逆新品种选育技术、农田抗旱微集水种植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抗旱覆盖增产技术、农业废弃物再利用技术和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8.
2016~2017年,科右前旗连续2年遭受特大旱灾,平均每年成灾面积300万亩,因旱损失粮食10亿斤以上。为探索出一条规模化的旱作农业生产技术,充分提高自然降水的利用效率,科右前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018年在居力很镇红心村开展抗旱抗逆制剂对比试验研究。通过试验研究探索出:施用抗旱保水剂(处理一)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二)常规种植(对照)。因此,在旱作农业生产中,适当施用抗旱保水剂对提高玉米作物产量和品质有积极意义,建议近一步探索使用。  相似文献   

9.
毕节市马铃薯抗旱栽培集成技术示范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受干旱和落后栽培手段的影响,毕节市马铃薯生产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限制了马铃薯产业化的发展。通过马铃薯品种资源及抗旱性鉴定筛选、抗旱栽培技术研究等,集成了一套适宜毕节市生态生产环境的抗旱栽培技术并示范应用于生产上,根据试验示范结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试图对毕节市今后开展马铃薯抗旱栽培生产积累一定经验和资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抗旱节水栽培技术。[方法]采用盆栽人工控水法对参试74份马铃薯材料进行抗旱性鉴定,测定各材料的抗旱系数、抗旱指标、薯块膨大期叶面积指数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并将薯块膨大期可溶性蛋白含量叶面积指数与抗旱系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白脚板、威芋3号、咪咪洋芋、冀张薯8号、鄂薯7号、毕引2号、克新19号、云薯501、米拉9个品种为高抗旱品种,大方本地洋芋、中薯14号、SO3-753、05-191、SO4-2303、大白花、SO1-198(7)、丽薯6号和春薯4号9个品种(系)为中抗旱品种,其余品种(系)均为低抗旱或不抗旱品种。且马铃薯抗旱系数的高低与叶面积指数相关性较小,而与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有直接相关性。[结论]马铃薯人工控水抗旱栽培是一项节本、增效的技术,这为马铃薯资源抗旱性鉴定和筛选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对分子生物技术在马铃薯育种上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包括分子标记以及转基因等生物技术在马铃薯品质育种、抗病育种、抗逆育种等方面的应用成果,为马铃薯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机械化抗旱栽培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机械化抗旱栽培是现代农业生产条件下进行大面积马铃薯栽培的一项新兴技术,该技术具有抗旱、增产、节本、增效的优点,西吉县是全国马铃薯主产地之一,生产的马铃著因品质优良而享誉国内市场。由于受干旱和落后的栽培手段影响.生产过程中成本高、效率低,影响了产量增加,限制了产业化的发展。西吉县在马铃薯生产过程中是否适宜机械化生产.效果如何以及如何利用现有条件发展马铃薯机械化抗旱栽培技术是问题核心。文章结合马铃薯产业化项目的实施,对马铃薯机械化种植和人工种植进行了试验分析.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试图对西吉县今后发展马铃薯机械化生产积累一定经验和资料。  相似文献   

13.
SLPIN6基因是番茄PIN家族一员,番茄PIN家族是一类生长素运输体蛋白家族,调控生长素极性运输.研究表明,干旱胁迫改变植物生长素极性运输平衡,影响植物抗旱性.团队前期研究发现SLPIN6基因在干旱胁迫时表达量显著上调,可能参与番茄植株抗旱应答调控.为进一步明确该基因抗旱调节功能,试验采用VIGS方法对SLPIN6基因作沉默处理,通过观察番茄植株抗旱表型及测定抗逆生理指标变化,发现SLPIN6基因沉默后番茄植株与对照相比,沉默番茄植株萎蔫程度加重,抗逆生理指标差异明显,表明SLPIN6基因参与番茄抗旱应答调控,具有抗旱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14.
地胖哥是优良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马铃薯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地胖哥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喷施地胖哥,可显著提高马铃薯的产量,起到降低株高、抗逆防倒、提高商品薯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不同药剂对马铃薯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稀释平板计数法,研究了不同药剂对马铃薯田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6种药剂施入马铃薯土壤中使微生物的数量发生了变化,4次测定结果显示,以施入微生物制剂(木酶制剂)的土壤中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增加值最大,表现最好,与对照药剂(50%多菌灵)和空白对照相比,细菌数量分别增加了79.06%、106.07%,放线菌数量分别增加114.24%、101.08%,真菌数量分别增加47.47%、36.26%。木霉制剂处理能促进土壤有益微生物的繁殖,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抑制有害真菌的繁殖,增强马铃薯的抗逆能力。  相似文献   

16.
综合多年多点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经过天达2116浸种和叶面喷施,可以显著提高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抗逆抗病性,缓解除草剂药害,改善了马铃薯的生物性状,从而提高了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7.
用稀土旱地宝、亮盾、宝大森、农用链霉素、硫酸铜、草木灰对马铃薯浸种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稀土旱地宝浸种,能显著提高马铃薯的出苗率,且出苗整齐,生育前期表现出较强的生长优势,使马铃薯的抗病作用明显增强,且能提高马铃薯的抗旱作用,尤其在干旱年份,效果显著,是干旱半干旱区马铃薯种植中进行抗旱保苗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虽然较强,但发生干旱就会对其产量造成较大影响。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通过对马铃薯种子播前进行抗旱处理,不但可以有效提升马铃薯保苗能力,同时对其产量和品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马铃薯种子播前抗旱处理技术,并对处理中各种药剂的效果对比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贵州主栽马铃薯品种抗旱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干旱胁迫条件下,研究贵州主栽马铃薯品种抗旱性差异,并探索马铃薯可溶性糖含量、离体叶片失水速率及叶片含水量与品种抗旱性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会-2品种的抗旱能力最强,费乌瑞它抗旱能力最弱;经方差分析,会-2、威芋3号间抗旱系数差异不显著,但均与黔芋1号、费乌瑞它抗旱系数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贵州4个主栽马铃薯品种抗旱性与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离体叶片失水速率、叶片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顾尚敬  王朝海  陈春燕  周平  王朝贵  顾霄 《安徽农业科学》2013,(36):13858-13859,13861
以盆栽控水为措施,抗旱系数为指标,不抗、低抗、中抗、高抗为等级对69份马铃薯种质资源进行抗旱性鉴定,筛选出18个中抗旱以上的品种资源.通过整薯与切薯播种、不同覆土高度、不同播种深度、覆膜与不覆膜、不同抗旱剂使用量、抗旱播种不同用水量等研究,建立了马铃薯抗旱栽培集成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