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优化洼地绵羊羔羊O型口蹄疫疫苗免疫程序,为洼地绵羊口蹄疫综合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试验采用阻断ELISA方法分析了羔羊母源抗体消长规律、不同剂量疫苗免疫抗体消长规律、疫苗加强免疫不同间隔时间抗体消长规律。结果显示:(1)随着羔羊月龄的逐渐增加,其体内的母源抗体效价迅速降低,3月龄的母源抗体效价已经远远低于完全保护性抗体效价(1∶128);(2)在疫苗免疫后14 d、21 d、28 d、60 d、90 d、120 d、150 d、180 d、210 d,双倍剂量组的抗体效价均显著高于单倍剂量组(P<0.05);(3)在疫苗首免后90 d、120 d、150 d、180 d、210 d,加强免疫间隔1个月组的抗体效价均显著高于间隔半个月组(P<0.05)。确定该羊场羔羊的最佳免疫程序为:羔羊3月龄免疫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双倍剂量,首免后间隔1个月加强免疫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  相似文献   

2.
磺胺二甲嘧啶与乙嘧啶联用治疗经验性感染弓形体的妊娠母羊,15只未经治疗的母羊产下14只活羔和6只死羔,而经治疗的12只母羊产的15只羔羊全存活,且胎盘病变轻微和妊娠期较长,羔羊吃初乳前,体内鼠弓形体抗体价明显较低。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揭示感染JSRV病羊体内检测不到循环抗体的免疫学机理。用地高辛(DIG)标记制备enJS-RV-env探针,原位杂交法检测妊娠70 d的绵羊胎儿(免疫器官初步形成期)、妊娠130 d胎儿(即将出生的)和出生7日龄羔羊的胸腺、脾脏、肠淋巴结和肺脏内enJSRVmRNA表达情况。并利用Real-Ti me PCR法,对enJSRVmRNA在以上组织中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检测组织内均有阳性信号出现,而阴性对照组均没有阳性信号;enJSRVmRNA在胎儿和初生羔羊各免疫器官高水平表达,特别是在妊娠130 d胎儿和初生7日龄羔羊的胸腺和脾脏中表达水平比较高,而在各时期的肺脏组织中都检测到低水平表达。本试验结果为机体对exJSRV的感染产生免疫耐受这一假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4.
为掌握贵州白山羊种母羊接种小反刍兽疫疫苗后羔羊母源抗体的抗体消长规律,分别对2个养殖场的20只母羊进行免疫接种,所产羔羊分别在7、14、21、30、45、60 d采血进行母源抗体检测。结果:羔羊7~21 d时小反刍兽疫平均母源抗体阳性率基本无变化,分别为92%、83%; 30 d时阳性率为76%,阴性率为24%; 45~60 d时阳性率仅为8%,阴性率高达92%。  相似文献   

5.
羔羊指从出生到断奶,三月龄以内的小羊。刚出生的羔羊体质较弱,抵抗力差,必须加强护理,科学饲养,这对提高养羊经济效益尤为重要,笔者就此提醒大家要注意以下要点。1产房要冬暖夏凉,尤其是冬季要保暖,避风、清洁、卫生。及时让羔羊吃上初乳,初乳含有抗体,能增强羔羊体质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初乳中还含有镁,可使羔羊排出胎粪,防止便秘。2保证羔羊的奶量供给,如奶量不足或多羔母羊哺乳困难的,应采用人工哺乳或寄养,人工哺喂可用米粥加红糖,7d后加适量炒黄豆粉,10日龄内每隔2h喂一次,每次每只40mL…  相似文献   

6.
1 影响因素   1.1 母源抗体的影响   雏鸡体内母源抗体所产生的干扰是抑制ND疫苗效果的主要原因.由于雏鸡的母源抗体水平参差不齐,疫苗接种后产生的免疫应答反应也不一致,抗体愈高其抑制力愈强.如当母源抗体为40倍时,雏鸡对ND疫苗接种无反应.……  相似文献   

7.
通过胎盘、初乳或卵从母体所获得的抗体称为母源抗体。母源抗体的存在,可以使幼小动物在早期对某些疾病产生较强的抵抗力;同时母源抗体对疫苗接种后机体的免疫应答也有一定的干扰作用。有研究证明由于母源抗体的存在,直接地影响了雏鸡初次免疫的效果。由于母源抗体对免疫效果的影响作用,近年来对母源抗体消长的研究已有不少报道。禽流感和新城疫是目前影响我国养鸡业发展的主要疫病,通过本试验以了解子代通过母源抗体获得被动免疫力的情况以及母源抗体的消长情况,为在实际生产中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1哺乳期在羔羊出生后,要尽早让羔羊吃上初乳,初乳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含有抵抗疫病的母源抗体,早吃、多吃初乳对增强羔羊体质,增加抗病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母羊生殖器官快速恢复也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1 哺乳羔羊的饲养1.1 尽早让羔羊多吃初乳初乳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和抵抗疾病的母源抗体 ,早吃、多吃初乳对羔羊增强体质和抵抗疫病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对母羊生殖器官的快速恢复也有积极作用。1.2 尽量提前补饲给羔羊早补饲 ,可以促进羔羊消化器  相似文献   

10.
1基本原理 绝大多数猪的母体球蛋白抗体不能通过胎盘进入胚胎或未出生前的胎儿体内,仔猪出生后经吸吮初乳后才可获得母源抗体,并于6~12小时母源抗体的水平达到高峰,其抗体效价仅略低于母体内的效价。随着仔猪日龄的增长,母源抗体水平下降至对感染猪瘟不能产生保护。母源抗体对仔猪提供保护的能力决定于母体抗体水平的高低、仔猪吃进母乳的数量和仔猪本身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1.
<正>结合会理县精准扶贫产业项目实施推进实践,小黑箐乡农技员走访全乡贫困户,发现大多数贫困户养殖的能繁母羊集中于秋冬季产羔,由于前期贫困户对临产母羊、新生羔羊管护不当造成高死亡率,严重影响产业扶贫总体效果,总结我乡黑山羊养殖成功经验,介绍会理地区建昌黑山羊新生羔羊管理技术,供业内参考。1重大疫病免疫为确保能繁母羊具备良好健康度,落实重大疫病免疫是关键,妊娠母羊一旦产生有效抗体,可为新生羔羊提供母源  相似文献   

12.
多年来,人们已认识到母源抗体具有抑制禽体对疫苗反应的能力。由于在种鸡群中采用了产生高水平免疫力的免疫接种程序,在后代雏鸡中便出现了与高水平母源抗体有关的种种问题,从而增加了人们的关注。综观免疫系统的特性及其不同功能,可知母源抗体对免疫应答的抑制效应并不总会  相似文献   

13.
雏鸡白痢病的发生与其抗体消长规律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PS抗原对雏鸡白痢的母源抗体及感染雏鸡的抗体消长规律进行了ELISA检测,结果表明,母源抗体绝大多数在7-10日龄消失,人工感染雏鸡在感染后16天开始出现ELISA阳性反应,19-22天抗体水平明显提高,感染后死亡9只雏鸡几乎都发生在1-19日龄之间,即发生在ELIS检测结果为阴性的阶段。  相似文献   

14.
布特火鸡新城疫母源抗体水平动态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布特火鸡是由英国布特(BUT)公司在90年代末期培育成功的肉用型品种。辽宁丹东地区于1999年引进该品种,并由我院动物科学系立项研究。鸡新城疫(ND)是火鸡与鸡的共患烈性传染病,但两者的母源抗体水平动态变化规律不尽相同。掌握火鸡的母源抗体水平动态变化规律,避开母源抗体水平对疫苗的干扰作用,是确保接种免疫成功的重要条件。目前鸡、鸵鸟的母源抗体水平动态监测已有报道,但火鸡的母源抗体变化规律仍是空白。笔者于2002年6月开始对我院种禽基地饲养的英国布特火鸡初生至成年的母源抗体水平进行研究,为制定肉用火鸡新城疫免疫程序提供了参考依据,现将测定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采用LPS抗原对雏鸡白痢的母源抗体及感染雏鸡的抗体消长规律进行了ELISA检测,结果表明,母源抗体绝大多数在7~10日龄消失,人工感染雏鸡在感染后16天开始出现ELISA阳性反应,19~22天抗体水平明显提高。感染后死亡的9只雏鸡几乎都发生在1~19日龄之间,即发生在ELISA检测结果为阴性的阶段。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仔猪对1型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带菌状况,抗体价的推移和脏器中的抗生素浓度。经补体结合反应,证明带有本病抗体的母猪,其仔猪在10日龄后能从气管中分离到本菌,而无抗体母猪的仔猪则分离阴性。母源抗体在40日龄后消失,肺病变在46日龄时剖检首次见到,说明带菌母猪可引起仔狸在哺乳早期感染,母源抗体消失后,各种应激诱中引起本病发生,给供试猪投用抗生素,气管和脏器中的药物浓度均在最小抑菌浓度下。  相似文献   

17.
1母源抗体 在注射时,母源抗体未降至一定抗体水平,则会出现干扰抗体产生,或者是不能产生坚强的免疫力。母源抗体水平过低,则对新出生的仔猪存在很大的危险性,极易受外界病原的入侵。  相似文献   

18.
为分析雏鸡母源抗体滴度与抗禽网状内皮增生病毒(REV)感染之间的相关性.将蛋用型海兰褐种鸡在用REV弱毒疫苗免疫接种,种鸡均在2周内产生REV特异性抗体.来自免疫REV疫苗种鸡的雏鸡均呈母源抗体阳性,而且母源抗体滴度与对应种鸡的抗体滴度呈正相关性.分别对有母源抗体和无母源抗体的雏鸡人工接种REV低代毒,比较它们的生长速度和对新城疫病毒(NDV)和禽流感病毒(AIV)灭活苗免疫后的抗体反应.结果表明,种鸡提供的母源抗体,不仅可预防REV野毒感染引起的生长迟缓,也可预防REV引起的对NDV和AIV灭活疫苗免疫反应的抑制作用.雏鸡的REV母源抗体水平与对NDV和AIV的灭活疫苗免疫后的抗体滴度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山羊关节炎脑炎的病原及其培养特性、流行病学、发病机理、免疫应答、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类症鉴别和防制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也指出了未感染羔羊体内母源抗体持续的时限及羔羊首次血检的时间。  相似文献   

20.
抗母源抗体干扰的病毒疫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许多传染病 ,幼畜从初乳或家禽从卵黄可获得特异性的抗体 ,这些母源抗体可以预防微生物的感染 ,但同时也干扰疫苗接种后主动免疫抗体的产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目前已出现了许多抗母源抗体干扰的疫苗 ,如痘病毒载体疫苗、以高分子微球作载体制备的口服疫苗、多肽 -免疫刺激复合物 ( ISCOM)疫苗、抗原抗体复合物疫苗、DNA疫苗等。文章着重对母源抗体的由来、免疫抑制原理、母源抗体干扰疫苗接种后主动免疫抗体产生免疫的理论与事实根据、早期抗母源抗体干扰的措施 ,以及作为具有抗母源抗体干扰作用疫苗的可行性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