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脆皮菜肴入口松脆鲜嫩,是近年来较受欢迎的一道工艺菜。其外壳呈半透明状,色泽金黄,其制作关键是在调制脆皮糊。研究了脆皮糊的制作工艺,对制作脆皮糊的原理进行探讨,并对操作要点进行了论述。研究了在制作脆皮糊中,生粉、色拉油及泡打粉的用量对制糊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制糊方法:面粉200 g,生粉40 g,花生油40 g,泡打粉6 g,清水400 g。  相似文献   

2.
在普通曲奇饼干的制作工艺基础上,将低筋面粉中添加紫薯泥、薏米粉,研制出具有紫薯独特色泽和薏米风味的曲奇饼干。以低筋面粉为原料,采用紫薯泥、薏米粉、黄油、麦芽糖醇等主要辅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出紫薯薏米无糖曲奇饼干的最佳配方为低筋面粉40.0g,紫薯32.5g,薏米粉15.0g,双效泡打粉0.6g,黄油17.5g,植物油15.0g,麦芽糖醇22.5g,鸡蛋15.0g。结果表明,最优组合为A3B1C3D2,麦芽糖醇、紫薯、薏米、黄油等用量均对紫薯薏米无糖曲奇饼干的品质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影响大小为麦芽糖醇用量>紫薯用量>薏米用量>黄油用量(A>C>D>B)。  相似文献   

3.
紫薯与燕麦是颇受市场欢迎的食品功能性原料,为研发以紫薯、燕麦为主要原料的烘焙休闲食品,探讨了制作紫薯燕麦饼的配方及工艺,利用正交试验得到最佳配方。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紫薯泥用量150 g,燕麦片用量10 g,低筋面粉用量100 g,黄油用量15 g,鸡蛋用量20 g,白砂糖用量15 g,奶酪用量15 g,食盐用量0.15 g,以上火180℃,下火170℃,烘烤10 min,影响紫薯燕麦饼感官品质的因素依次是紫薯泥添加量燕麦片、黄油、低筋面粉。  相似文献   

4.
贾君  曹淼 《保鲜与加工》2019,19(1):84-88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蛹虫草紫薯曲奇饼干的配方。结果表明,曲奇饼干的最佳配方为:低筋面粉100 g,紫薯粉添加量15 g,蛹虫草粉添加量6 g,绵白糖添加量50 g,黄油添加量70 g,鸡蛋添加量25 g,制得的产品色泽呈淡褐色,甜度适中,组织细腻。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紫薯全粉的加工特性,同时为了提高紫薯薯条的酥脆感,将豌豆淀粉按照不同比例添加到紫薯全粉中,通过加水、和面、揉成团、制条、冷冻、油炸等工艺流程制作紫薯薯条,再利用响应面优化试验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以紫薯全粉为基准,紫薯薯条工艺的最佳条件为豌豆淀粉添加量8.2%,用水量56%,黄油添加量1.5%,白砂糖添加量5%,油炸温度180℃,油炸时间129 s,冷冻时间6 h,在此条件下制得紫薯薯条的感官评分最高。  相似文献   

6.
以白芸豆粉、白砂糖和黄油为主要原料制作白芸豆饼干。以感官评定分数为判断标准,将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相结合,探讨出各成分用量的最适比例,确定了此款饼干最佳配方为白芸豆粉用量50 g,黄油用量30 g,白砂糖用量9 g,全蛋液用量12 g。也研究了烘焙条件,最适烘焙温度上下火165℃,最佳焙烤时间15 min。在最佳配方和烘焙条件下制得的白芸豆饼干感官品质最好,综合感官评分最高为93分。  相似文献   

7.
以面粉、小米粉、豆渣粉为主料,木糖醇为甜味剂制作小米豆渣低糖纤维饼干。以感官评价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各因素的最适条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饼干的最佳配方为小米粉用量15 g,豆渣粉用量15 g,低筋面粉用量26 g,鸡蛋液用量22 g,木糖醇用量20 g,黄油用量22 g,擀压成5 mm厚的面坯后,于上层温度105℃,下层温度115℃的烤箱中烘烤10 min。此条件下可获得色泽焦黄、香味浓郁、口感松脆、硬度适中的小米豆渣饼干。  相似文献   

8.
以三七花为主要原料,以紫薯、山药为辅料,添加奶粉、元贞糖、山梨酸钾研制了紫薯山药三七花糕,探究不同用量对其感官品质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优化紫薯山药三七花糕配方。结果表明,紫薯山药三七花糕的最佳配方为紫薯用量16 g,山药用量10 g,三七花用量0.3 g,奶粉用量3 g,在此条件下制备的糕点气味纯正、口感细腻,具有较好的感官品质。  相似文献   

9.
以山药粉、低筋小麦粉为主要原料生产山药曲奇饼干,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优配方。结果表明,以12%的山药粉添加量添加到面粉中,再以山药低筋粉用量200 g,鸡蛋液用量45 g,黄油用量140 g,绵白糖用量60 g,奶粉用量25 g,于180℃/160℃下烘烤15 min,得到的山药曲奇饼干口感酥脆、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10.
为丰富饼干种类,对以低筋面粉为主要原料,添加马铃薯雪花粉制作马铃薯苏打饼干的工艺进行研究。以感官评分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考察马铃薯雪花粉添加量、黄油添加量、酵母添加量和烘烤时间对马铃薯苏打饼干感官品质的影响,确定马铃薯苏打饼干的最优制作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以100 g面粉为基准,马铃薯雪花粉添加量12 g,水油面团中黄油添加量20 g,酵母添加量2.2 g,其他原料为:高筋面粉20 g,低筋面粉80 g,白砂糖3.5 g,食盐1.6 g,奶粉2 g,鸡蛋液10 g,小苏打0.5 g,碳酸氢铵0.2 g。马铃薯苏打饼干经两次发酵后,上下火220 ℃烘烤13 min。按照最优工艺参数及相关工艺流程制作的马铃薯苏打饼干表面呈浅褐黄色,口感硬脆细腻,组织结构清晰,发酵香味及马铃薯特征风味浓郁。该试验为马铃薯雪花粉应用于休闲食品的研发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紫薯市场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应对市场对紫薯品质,产量的要求,筛选适合原州区种植的高产的优良紫薯品种是当前的主要任务。通过从9个品种的产量和基本成分分析得出,徐紫薯1号产量最高,淀粉含量达到最高56.47%,口感好。广紫薯135号薯形较美观,薯块紫红皮,紫花色肉,耐贮性好,萌芽性好,适口性好,属优质品种。宁紫4号产量较高、适应性强,蛋白质含量4.72%,淀粉含量47.58%,总糖4.57%,粗纤维2.95%。而且均具有抗旱、耐瘠薄等特点,薯块均匀、薯皮光滑、鲜食口感很好,色泽鲜艳、肉质细腻,最适宜薯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2.
栽培因子调控马铃薯、甘薯等作物花青素合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色马铃薯、紫色甘薯等紫色作物富含天然抗氧化活性物质——花青素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为推动紫色马铃薯、紫色甘薯的进一步发展,本研究收集了部分有关马铃薯、甘薯等作物花青素合成和积累的研究报道和数据,对施肥(氮肥、磷肥、钾肥、硒肥、有机肥、复合肥)、种植技术(密度、收获期、覆盖方式、遮荫、海拔高度)、外源物质(糖类、激素类、生根粉)等栽培因子调控马铃薯、甘薯等作物地下部块茎、块根中花青素合成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其研究方向,为紫色马铃薯、紫色甘薯花青色合成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适宜龙岩市种植的紫色甘薯新品种,采取一年多点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金山57”为对照,2014年夏季引进6个紫色甘薯新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从农艺性状、经济性状、鲜产、干产、淀粉产量、品质和花青素含量等方面进行筛选鉴定。结果表明:6个紫色甘薯新品种中,2个品种表现较好。其中,‘龙津薯1号’鲜薯产量最高,为39.11t/hm2,薯干产量9.22 t/hm2,淀粉产量5.53 t/hm2,干物率23.57%,淀粉率14.15%,食味评分80.0分,花青素含量17.66mg/100g。‘福薯24号’鲜薯产量其次,为36.30 t/hm2,薯干产量10.82 t/hm2,比对照增产3.32%,淀粉产量7.11 t/hm2,比对照增产6.77%。干物率29.81%,淀粉率19.57%,食味评分84.7分,花青素含量11.95mg/100g。‘龙津薯1号’鲜薯产量高,干物率和花青素含量指标适宜,可以推荐作为紫色地瓜干加工品种在龙岩市推广种植。‘福薯24号’鲜薯产量较高,食味品质好,干物率和淀粉产量高,可以推荐作为鲜食型和紫色淀粉加工型品种在龙岩市推广。‘广紫薯8号’将进一步观测。‘福宁紫3号’、‘宁紫薯1号’和‘徐紫薯2号’等品种均不适宜在龙岩市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郭琪琳  吴海云  李欢  刘庆 《作物杂志》2020,36(2):41-325
选取3个鲜食型、3个淀粉型和3个紫甘薯品种,于不同生育期采集地上部茎、叶样品,测定其碳(C)、氮(N)、磷(P)含量,研究不同类型甘薯C、N、P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及其随生育期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甘薯叶中C、N、P含量范围分别为391~399、26.3~29.1、2.90~3.10mg/g,茎中分别为421~428、11.6~15.2、4.99~5.77mg/g,其在茎、叶中的差异大于甘薯类型间的差异;茎中C含量随生育期延长略有增加,但茎、叶中N和P含量则随生育期延长而降低,茎、叶中C、N、P含量随生育时期的变化大于甘薯类型间的变化。不同类型甘薯叶中C/N、C/P分别以紫甘薯和淀粉型甘薯最大,说明紫甘薯和淀粉型甘薯有较高的碳同化能力;3种类型甘薯叶中N/P为8.57~9.97,表明N元素是甘薯茎叶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15.
套作条件下种植密度对紫色甘薯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川中丘陵区旱地套作条件下种植密度对紫色甘薯干物质生产的影响,在与玉米套作条件下,以鲜食型紫色甘薯品种‘南紫薯008’为材料,设置5个种植密度,测定紫色甘薯叶面积指数、群体生长率、群体光合势、干物质积累、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在套作条件下,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南紫薯008’群体叶面积指数有升高的趋势,群体生长率、群体光合势、商品薯率、干物质率、鲜薯产量、淀粉产量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而单株结薯数、单株薯鲜重则下降,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和T/R则随生育期的推进不同密度间表现有所差异。公顷种植密度在3.5×104~4.0×104株时,群体干物质积累量、鲜薯产量、淀粉产量和商品薯率均较高。套作条件下‘南紫薯008’最高鲜薯产量为11816.9 kg/hm2,约为其净作产量的42.6%~53.1%。川中丘陵区旱地套作条件下紫色甘薯适宜的种植密度为3.5×104~4.0×104株/hm2。  相似文献   

16.
叶面喷施硒对紫甘薯硒吸收、分配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侯松  田侠  刘庆 《作物学报》2018,44(3):423-430
为研究叶面施硒条件下紫甘薯对硒的吸收利用特征及其品质效应, 于2015年和2016年分别布置紫甘薯叶面施硒田间试验, 设纯硒施用量0、30和60 g hm-2 3个水平, 研究了叶面喷施外源硒对紫甘薯块根产量、不同器官硒含量、块根硒累积量与硒利用率的影响, 并分析了块根中粗蛋白、氨基酸和矿质元素含量随施硒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施硒对紫甘薯块根产量的影响不显著, 但可提高块根中的总硒含量、有机硒含量和硒累积量, 60 g hm-2施硒量下, 块根中的硒含量可达311.3 µg kg-1(干重), 是对照处理的8.54倍; 随施硒量增加, 块根中硒含量和硒累积量显著增加, 块根对硒的利用率下降, 但施硒对块根中有机硒占总硒的比例无显著影响; 紫甘薯块根中的粗蛋白含量随施硒量增加而显著提高, 两个施硒量下分别比对照增加11.67%和29.71%; 60 g hm-2施硒量下, 块根中除苏氨酸外的其他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显著增加, 天冬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等6种人体非必需氨基酸含量显著增加, 胱氨酸含量降低; 施硒还可提高紫甘薯块根中K、Na、Mg、Fe、Cu等元素的含量, 使块根中Ca、Mn等元素含量降低, 两个施硒量对块根中的Zn元素含量均未产生显著影响。本研究结果对富硒紫甘薯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紫薯的营养价值与产品开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紫薯富含花青素类色素和硒元素,其营养价值和应用前景日益引起人们重视。主要阐述了紫薯的营养价值,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紫薯产品的开发情况,同时展望了紫薯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在医疗保健等方面的应用价值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详细介绍了紫色甘薯的营养成分及其药用功能的研究现状,简述了风靡国内市场的紫色甘薯脆片、紫色甘薯软糖、紫色地瓜干等系列产品的加工。  相似文献   

19.
紫心甘薯色素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心甘薯是一种特殊的甘薯品种,含有大量的花青素类色素物质,具有较强的保健功能。针对紫心甘薯的色素提取及其饮料开发进行了研究,分别选用乙醇和柠檬酸溶液作为提取剂,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利用正交实验确定紫心甘薯色素提取最佳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以乙醇为提取剂,当乙醇体积分数为20%,料液比为1∶20,搅拌时间为2 h时,色素提取率最高为0.421 mg/100 g;以柠檬酸为提取剂,当柠檬酸溶液体积分数为0.8%,液料比为1∶40,搅拌时间为1.5 h时,色素提取率最高为0.195 mg/100 g;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乙醇溶液比柠檬酸溶液的提取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