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采用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探寻一种检测黑米中汞的简便、准确的方法,优化了仪器的最佳工作条件,最佳载流浓度和还原剂浓度。结果表明:测定汞的检出限为0.001 8 ng/mL,加标回收率为90.2%~110.8%。该方法简单、省时、灵敏度高,适合于黑米中汞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同时测定海产品中砷和汞方法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微波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海产品中砷、汞的方法,并对仪器工作参数及条件进行了优化和选择。砷和汞的质量浓度分别在0~10ng/mL和0~2.0ng/mL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5和0.9996;砷和汞的检出限分别为0.06ng/mL和0.05ng/mL,变异系数分别为0.58%和1.36%,砷和汞回收率分别为89.40%~103.3%和84.55%~93.01%。应用该方法分析海产品中砷和汞含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粮食中铅含量,选择仪器最佳使用条件,进行检出限、精密度、加标回收率等方法的研究。本方法的检出限为0.003ng/mL,相对标准偏差为0.1%,加标回收率为99.0%~103.4%。采用本方法测定粮食中的铅含量具有灵敏度高、检出限低、快速准确、操作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实验用硼氢化钾浓度、载流浓度、振摇方式以及样品定容后放置时间等因子的研究,探索出粮食中无机砷含量测定的最佳工作条件:硼氢化钾为15 g/L,载流为4%的盐酸,样品定容放置30 min后测定.在此最佳工作条件下,无机砷的最佳线性范围:0~200 ng/mL,r=0.9999,检出限:0.038 μg/L,加标回收率:92.5%~101.9%,测试数据精密度:1.36%~2.42%.结果表明此工作方法能准确、快速、灵敏的对粮食中低含量的无机砷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5.
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通过优化基体改良剂的种类和用量、灰化温度、原子化温度,得到测定大米中痕量砷的最佳的测定条件,利用该方法能准确、灵敏度高地测定大米中的痕量砷。该方法在0ng/mL-50ng/mL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8,检出限为0.81ng/mL,加标回收率为90.2%~112%,RSD为0.8%~7.9%。本方法能有效地测定大米中的痕量砷,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唐鱼饲料中镍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建立唐鱼饲料中镍含量的测定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建立简便、快速、准确的饲料中镍含量的测定方法,通过微波消解、干法消解和湿法消解3种前处理方法结合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饲料中镍的含量,比较分析建立了镍的最佳测定条件,并对各种干扰因素进行了综合考虑。结果表明: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镍的标准曲线r为0.9999,方法检出限为0.012 μg/mL;TritonX-100-乙醇作为基体改进剂;采用微波消解、干法消解和湿法消解处理唐鱼饲料样品后,测得的镍平均含量为6.05、5.76、5.98 mg/kg,3种前处理方法测定镍含量无显著性差异;精密度试验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30%、4.86%、4.96%,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3种前处理方法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3%、94.4%、97.1%,回收率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在3.3%以下。3种方法简便、快速、准确,测定结果令人满意,均可用于饲料中镍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王华  熊升伟  盛强 《粮食储藏》2012,41(5):42-44
介绍了用硅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进口玉米中二氧化硅的含量,选择了最佳检测条件,进行检出限、精密度、加标回收率等方法的研究。本方法的检出限是0.033μg/mL,精密度0.70﹪,样品加标回收率93.61﹪。采用本方法测定粮食中的二氧化硅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操作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原子吸收-石墨炉法检测小麦中铅和镉含量的测定方法。样品中的目标物采用压力消解罐消解的前处理方法。铅含量在0~100 ng/mL范围内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0.997,检出限0.007 mg/kg,回收率96.8%~99.5%;镉含量在0~40 ng/mL范围内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为0.993,检出限为0.004 mg/kg,回收率为76.0%~96.0%。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易行、精密度高,是小麦中铅和镉污染物测定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实现植株中磷元素的快速监测,考察了不同消解前处理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通过比较不同消解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试剂消耗量和所用时间,得出各方法的相对优劣。[结果]以植株标准物质GBW10049、GBW10048和GBW07603为参照对象,微波消解和湿法消解法的结果误差分别为-0.12~0.05和-0.19~0.01,符合质控误差范围要求,采用干灰化法消解样品时,测定结果偏低,相对误差达到了8.2%。在植株中分别添加2个水平磷,微波消解法开展试验时平均回收率为102.3 %~108.3 %,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4%。文章还对影响光谱学性质的因素进行了讨论和优化,最终选择20 min为显色时间。[结论]在最优条件下,磷浓度在0.1~1.0 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90,微波消解-分光光度法能用于实际植株样品中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
微波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鲜肉中汞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一种微波消解样品、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鲜肉中汞含量的方法。研究了酸消解体系、酸度、硼氢化钾浓度、载气流量、灯电流等因素对测定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汞的检出限为0.068μg/L。比较了湿法消化、微波消化两种试样前处理方法回收率的差异,两种前处理方法的回收率分别为77.8% ̄85.9%和97.2% ̄103.4%,微波消化的回收率明显高于湿法消化法。  相似文献   

11.
对传统的磺基水杨酸测定铁含量的方法进行了改进,采用示差光度技术,使测量方法的线性范围向下扩展,在1~20μg/25mL时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用于自来水中铁含量的测定,回收率达89.8%~96.0%。  相似文献   

12.
金针菇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用温度70℃热水提取、sevag法除蛋白、乙醇分级沉淀提取金针菇多糖,以及用硫酸-蒽酮法测定其含量的方法。该方法测得多糖的总收率为金针菇湿质量的0.11%,测定多糖的线性范围为1~16μg/mL,对金针菇多糖含量测得的RSD小于2.24%,回收率为97.6%~102.8%。  相似文献   

13.
采用苯酚—硫酸法,以葡萄糖为对照品,于波长490 nm处测其吸光度,测定总多糖的含量。结果表明,葡萄糖质量浓度为0.02~0.14 mg/mL,与吸收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曲线:Y=5.201 8X-0.002 4,R2=0.999 6;平均回收率为100.55%,RSD=1.70%,测得的总多糖平均质量浓度为0.874 mg/mL。  相似文献   

14.
采用蒽酮—硫酸法,以葡萄糖为对照品,于波长625 nm处测其吸光度,测定总多糖的含量。葡萄糖质量浓度在0.02~0.14 mg/mL内与吸收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02%,RSD=0.116 6%;测得总多糖平均质量分数为16.26 mg/g。采用蒽酮—硫酸法测桑葚乌发粥中总多糖含量,快速准确,稳定性好,可作为该制剂总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5.
通过L9(33)正交试验,确定富硒乳酸菌制作酸奶生产用发酵剂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42℃,加硒量7μg·mL-1,接种量4%。测得发酵剂的活菌数为9.45×108cfu·mL-1,硒的转化率达到84.15%,活力为0.65,符合酸奶发酵剂的质量要求。用此发酵剂生产富硒酸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富硒发酵剂接种量7%,加糖量6%,培养温度42℃,发酵时间4.5h。该酸乳的硒含量达0.49μg·mL-1,转化硒为0.4815μg·mL-1,转化率为98.25%。与普通乳酸菌发酵酸乳相比,该产品硒含量提高了约480倍。  相似文献   

16.
土壤缺硒和人体缺硒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探讨施硒浓度、时期和方式对不同谷子品种产量和籽粒硒含量的影响有重要意义。试验采用大田正交设计,以晋谷28号和晋谷21号为供试品种,分别于拔节期和抽穗期进行土壤施硒和叶面喷施不同浓度(0.00、5.48、10.96、21.92、43.84、65.76、98.64、147.96g/hm2)的亚硒酸钠,研究各因素对不同品种谷子产量和籽粒硒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谷子产量随施硒浓度的升高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施硒浓度为65.76g/hm2时产量最高。籽粒硒含量与施硒浓度呈正相关,随施硒量的增加而增加。谷子产量和籽粒硒含量与谷子品种、施硒时期及方式有关,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抽穗期对晋谷21号叶面喷施浓度为25.41g/hm2的亚硒酸钠是最安全有效的谷子硒强化方案。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食品接触材料纸制品中双酚A,丁羟基茴香醚(BHA)、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2,4,6-三异丁基苯酚(TTBP)、2,2′-亚甲基双(4-乙基-6叔丁基酚)(AO425)共6种抗氧化剂的分析方法。纸制品加水浸泡,然后用乙酸乙酯—正己烷混合溶剂匀浆提取,考察了提取溶剂、提取方法对抗氧化剂提取效率的影响。提取液经毛细管气相色谱柱DM-5(30 m×0.25 mm×0.25μm)分离,氢火焰检测器(FID)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在抗氧化剂添加量为10.0~50.0 mg/kg范围内,双酚A,BHA,TBHQ,BHT,TTBP和AO425在纸制品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2%~104%,82%~103%,83%~102%,85%~104%,85%~104%,84%~104%,相对标准偏差(RSD,n=10)分别为5.3%~6.8%,4.9%~6.7%,4.6%~6.6%,53%~6.9%,4.7%~6.6%,4.5%~6.9%,BHA,BHT,TBHQ,TTBP,双酚A,AO425测定低限(信噪比>10)为10.0mg/kg,线性范围1.0~100.0 g/mL,相关系数大于0.999。  相似文献   

18.
利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鼠尾草属植物中微量的铅和镉,讨论了基体改进剂、灰化温度以及原子化温度三个测定因素,并对共存离子的干扰做了研究,在实验条件优化情况下,测定铅和镉的方法检出线分别为1.97 ng?mL-1和0.550 ng?mL-1,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7.20%~105.6%和94.70%~110.6%,样品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25%~6.8%和0.14%~4.7%,建立了测定鼠尾草属植物中铅和镉含量的方法。结果得出实验样品中丹参铅和镉含量都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仅有贵州鼠尾草和血盆草的铅含量超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