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成都平原区稻茬田油菜直播密度3.0×10^5株/hm^2条件下,选用川农油3号品种,开展了烯效唑浸种、拌种和叶面喷施的大田试验,探讨烯效唑施用方式对直播油菜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菜种子对烯效唑较为敏感,烯效唑浸种、拌种处理,均明显降低直播油菜的出苗率和有效密度;烯效唑浸种处理对油菜成熟期农艺性状影响不大;烯效唑拌种和叶面喷施处理,均可明显降低株高与分枝部位高度,分枝部位茎粗有所增加;推迟喷施时间或增加喷施次数有利于降低株高与分枝部位高度,维持较高籽粒产量。综合比较认为,对于直播油菜,采用叶面喷施烯效唑较好,喷施质量浓度以100 mg/L为宜,喷施时期宜在蕾薹初期或苗期与蕾薹初期进行两次。  相似文献   

2.
油菜应用BN调节剂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油菜品种甘杂1号为材料,研究应用BN-3、BN-4调节剂对促进油菜生长发育的作用,结果表明:喷施BN使油菜生育期提前1-2d,增加角果面积22.99-324.60cm^2/株,增加角果0.6-25.5个/株,每角粒数增加0.9-2.4粒,千粒重提高0.05-0.20g,比不施用BN对照增加产量12.2%-14.7%。以抽薹期BN-36mg/kg和始花期BN-36-8mg/kg浓度的施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油菜素内酯对棉花的增产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利用我国人工合成的24表油菜素内酯喷施棉花,3年试验结果表明,该激素能促进棉花生长发育,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棉株干物质积累,增强抗逆能力。增加结铃数,提高铃重,增产皮棉4.25%~33.07%。其喷施方法以0.05mg/kg~0.10mg/kg浓度在三叶期或现蕾期开始隔半月喷2~3次增产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九二0”植物生长激素对苎麻的增产效果及其原因,于1970~1974年连续在大田进行了苎麻喷施“九二0”的研究,供试品种为黄壳早(深根型)和芦竹青(中间型)。“九二0”为结晶纯品,试验浓度有10ppm、20ppm、30ppm、  相似文献   

5.
油菜花期高浓度(10%~20%)低液量(150kg/hm2)喷施尿素,具有较好的生物学效应。中部叶片叶绿素含量比对照增加6.5%~27.9%,水势提高3.8%~13.3%;叶片长宽厚以及每角长宽、干重和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都有明显提高,产量增加5.1%~13.5%。适宜尿素浓度为15%。  相似文献   

6.
针对杂交小麦不育系繁殖虽经常遇到的保持系抽穗过晚而产生的花期不遇及异交结实率低等问题。对杂交小麦“901”保持系用“九二0”喷施处理,试验表明,适量喷施“九二0”使保持系株高增加,抽穗期提前,从而使不育系结实率增加。喷施量有效范围为15-90g/hm^2,其中以喷施15g/hm^2效果最佳,喷施量太大会产生负效应。  相似文献   

7.
九二0在杂交小麦不育系繁殖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杂交小麦不育系繁殖中经常遇到的保持系抽穗过晚而产生的花期不遇及异交结实率低等问题,对杂交小麦“901”保持系用“九二0”(赤霉酸钾盐)喷施处理。试验表明,适量喷施“九二0”使保持系株高增加,抽穗期提前,从而使不育系结实率增加.喷施量有效范围为15—90g/hm ̄2、其中以喷施15g/hm ̄2效果最佳,喷施量太大会产生负效应.  相似文献   

8.
以豫麦49为供试材料,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开花期喷施表油菜素内酯(epi—BR)对小麦蔗糖代谢及其关键酶活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开花期喷施epi—BR提高了旗叶的叶绿素含量,增加了磷酸蔗糖合成酶(SPS)活性和蔗糖含量;增强了籽粒中蔗糖合成酶(SS)活性,加速了籽粒中蔗糖的降解,进而增加了穗粒数、粒重和产量。在本试验条件下,开花期喷施10.0μg/L的epi—BR的处理小区产量比对照提高了8.6%。  相似文献   

9.
苯磺隆对甘蓝型油菜中双9号的杀雄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过2年3次重复试验,研究了苯磺隆、爱将、水杨酸、胜必定、麦极等5种化学药物叶面喷施对甘蓝型油菜品种中双9号(ZS9)的杀雄效果。结果表明,苯磺隆杀雄作用最好,其它4种药物杀雄效果差或没有杀雄效果。在ZS9抽薹高度达15~20cm、最大花蕾长度1~2mm时进行苯磺隆第1次处理,单株用药量15~20mL,间隔10d左右再进行第2次处理,单株用药量8~10mL,叶面喷施最佳浓度范围为0.075~0.1μg/mL。叶面喷施2次可诱导94%~100%的全不育株,不育持续时间可达21~25d。苯磺隆及其处理方式,有望用于油菜大田的杂交制种。  相似文献   

10.
在对“九二0”较钝感的培矮64S制种时,加入少量0.1%高纯三十烷醇微乳液(“301丰产素”)与“九二O”混合使用,结果表明、三十烷醇对“九二O”具有良好的增效作用,每公顷用225g“九二O”与30小包(共150ml)“301丰产素”混和使用,相当于单独喷施450g“九二O”,从而可以大量节省“九二O”的使用量,降低种子生产成本。高纯三十烷醇作为“九二O”的增效剂,在培矮64S制种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2000年12月17日 ,《人民日报》报道了“中国超级稻”研究取得重大成果的消息 ,作为农技部门 ,如何把这一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这是义不容辞的义务。从这点出发 ,我们想就推广“中国超级稻”问题谈一点认识。一、超级稻的推广意义1.增加总产 ,保障粮食安全“九五”以来 ,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 ,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实现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但是 ,也应该看到 ,中国的农业发展还存在一些严峻的挑战 ,这就是 ,人口不断增长 ,资源不断减少 ,环境不断恶化。根据《中国21世纪人口与发展》的目标 ,我国的人口到…  相似文献   

12.
"清香型"乌龙茶与"浓香型"乌龙茶之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冯廷佺 《中国茶叶》2005,27(5):18-19
乌龙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有"中国特种茶"之称.历史上,乌龙茶消费地区主要集中在闽北、闽南,广东潮州、汕头和我国台湾地区.与之相应适销的乌龙茶花色品种有: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凤凰单枞、冻顶乌龙.自从台资茶叶企业进入内地以来,市场上出现了以内地乌龙茶品种茶树鲜叶为原料,利用我国台湾茶机和初制技术生产的乌龙茶,其香气较传统乌龙茶清香,业界称之为"清香型"乌龙茶.  相似文献   

13.
说“岩韵”     
说起武夷岩茶的品质特征,必然会提到“岩韵”两个字,它是武夷岩茶品质的专用术语,是衡量武夷岩茶品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最常用的两个字。而武夷山外生产的乌龙茶则不用“岩韵”来说明品质的优劣,即使是与岩茶产地近在咫尺之距的地方(建阳、建瓯)也不例外。“岩韵”是什么?“岩韵”一词是从何时开始使用,由何人首先提出,首提者是如何解释“岩韵”的含义?现已无从查证,目前流行的众说不一,有的说有豆浆味,有的说有棕叶味,有人说“岩韵”没人讲得清楚,也有的说“岩韵”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就连高明的茶师也只有说是汤水厚,杯底香浓,茶汤滋…  相似文献   

14.
本世纪全球咖啡产业已经进入“精品”和“4C”等认证时代。中国的咖啡产业历经60余年的规模化发展,特别是云南省近20余年的规模化种植,小粒种商品咖啡豆的质量已经被国内外客商知晓。“十二五”云南的咖啡产业进入大发展阶段,普洱和临沧两市将新增种植面积6.67万hm2。今后各种植区在生产大宗商品豆的同时,可在局部种植生产“精品”商品豆,以提升云南咖啡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增加种植户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5.
茶树新品种名山早和名山白毫在信阳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扶晓  杨洁  高俊峰  郭桂义 《茶叶》2004,30(1):43-45
以福鼎大白茶为对照,对名山早、名山白毫两个新品种在信阳的区域适应性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名山早、名山白毫发芽期与对照相当,均为早生种:抗寒性、抗旱性与对照相当;适制绿茶:产量名山早与对照相当,名山白毫显著高于对照。两个品种均适于信阳茶区及江北茶区推广。  相似文献   

16.
茶树杂交新品系"浙农8-8"、"浙农6-10" 选育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福鼎大白茶×浙农12"、"福鼎大白茶×浙农109"人工杂交后代为育种材料,经系统选种、无性繁殖育成优质、高产茶树新品系--"浙农8-8"、"浙农6-10".品比试验表明:浙农8-8发芽期中偏早,浙农6-10发芽期中等;均适制红绿茶,品质超过或相当福鼎大白茶;两品种小区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春夏茶多酚含量均低于福鼎大白茶,氨基酸含量比福鼎大白茶高,咖啡碱含量浙农8-8春夏茶均比福鼎大白茶高,浙农6-10比福鼎大白茶低;抗寒性两品种与福鼎大白茶相当;抗旱性比福鼎大白茶稍弱;抗虫性比福鼎大白茶略强,抗病性浙农6-10比福鼎大白茶略强,浙农8-8略弱.  相似文献   

17.
“发花”散茶中“金花”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湖南益阳茶厂2008年生产的金湘益砖茶中分离纯化得到一株"金花"菌,接种至2008年一品茯茶的原料上,控制环境条件让它"发花"。从发花散茶中分离到一类"金花"菌,经过继代纯化,选取一株长势较好的"金花"菌作为供试菌株。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菌株的有性型和无性型形态,并在扫描电镜下观察菌株的子囊孢子(有性阶段)和分子孢子(无性阶段),同时结合DNA测序,在分子水平上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根据菌株的表观形态、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DNA序列分析,确认该菌株为冠突散囊菌(Eurotium cristatum)。  相似文献   

18.
一、“茶艺”本义茶艺 ,就是人类种茶、制茶、用茶的方法与程式。所谓“艺” ,其义主要有六 :(一 )种植。《说文》作“” ,或作“” ,种也。《诗经·小雅·楚茨》 :“我黍稷。”《茶经·一之源》 :“凡艺而不实 ,植而罕茂。”(二 )才能 ,技艺。《论语·雍也》 :“求也艺。”朱熹《注》 :“艺 ,多才能。”(三 )艺术。《后汉书·伏湛传》 :“永和元年(136) ,诏……校定中书《五经》、诸子百家、艺术。”(四 )准则 ,限度。《左传》有“陈之艺极 ,引之仪表”语 ,艺 ,准也。《国语》有“贪欲无艺”语 ,艺 ,极也 ,引申为法度、限度。(五 )艺…  相似文献   

19.
20.
通过对龙锦一号田间自然变异产生的转绿型白苗“龙白—1”、“龙白—2”的外部形态特征、产量构成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白苗突变体“龙白—1”形态上与龙锦一号一致,产量持平;而“龙白—2”株高降低,分蘖减少,生物产量明显减少。生育期推迟,减产65.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