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分析当前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农业建设主要问题的同时,就生态农业建设如何与农业结构调整协调提出了摆正“四个关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关于黄土高原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与土地资源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农业、环境建设、自然资源和农业生态经济“专家”系统建设等限制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建设和发展的有关的重大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探讨了其存在的问题和运作设想,以求得在上述几个领域内为黄土高原生态农业、环境保护和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全世界计算机与计算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的日益广泛、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检测与溯源技术的蓬勃发展和我国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共同课题,大会将设立“国际计算机与计算技术在农业中应用研讨会(CCTA)”、“国际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检测与溯源技术研讨会(SMITA)”与“中国农村信息化发展论坛”三个分论坛,旨在研讨计算机与计算技术在农业领域中应用和创新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学习借鉴国际间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检测与溯源技术建设经验和成果,探索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创新思路和发展方向等。  相似文献   

4.
建设农业工程系统“信息高速公路”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我国目前农业工程信息基础设施现状和农业工程学科专业面广、信息量大的特点,提出建设农业工程系统“信息高速公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进一步探讨了建设农业工程系统“信息高速公路”的指导思想和应注意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全国农业工程系统信息网络的设计原则及网络总体构成图。  相似文献   

5.
<正>“三农”即农业、农村、农民,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场所,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这三个方面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作为培养未来社会中坚力量的重要场所,对如何引导学生关注农村地区以及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思政课是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课程,对于培育学生的“三农”情怀具有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课作为高校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有责任和使命去培养学生的“三农”情怀。由于各种原因,很多学生对农村地区和“三农”问题的认识和关注度较低,需要高校思政课尝试寻找一条路径来培育学生的“三农”情怀。需教师在日常授课中,潜移默化地将“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与责任”传授给学生。基于农业强国建设的时代诉求,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山东省莱阳市委、市政府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狠抓了农业的标准化生产,全力打造“生态农业大县”,2007年7月莱阳市被中国绿色食品协会正式授牌为“中国绿色食品城”。这是全国首个获此殊荣的城市。同时,莱阳市也当选为“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单位”。抓好生态农业建设,能搞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合理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  相似文献   

7.
对于发展生态农业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指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快生态农业建设,以构建和谐社会。本文就如何发展生态农业,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作以下探索。  相似文献   

8.
农业科技园区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庆渝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确立了发展以“科技型农业、生态型农业、加工型农业和市场型农业”为中心的产业定位,不断创新发展理念、运行机制、工作举措,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劲动力,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和实践方式。  相似文献   

9.
汉江流域农业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它已给当地社会经济造成了不利影响,从流域农业生态环境基础出发,着重探讨区内农业生态问题的现状,并建议从“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方面加以整治。  相似文献   

10.
近5年来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在国家“三电合一”、“12316三农服务热线”、“金农工程”等信息化项目的带动下,农业部先后搭建了7个省级、78个地级和324个县级的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信息服务范围触及大江南北的各个乡镇村屯。其中,国家共投入项目建设资金近4亿元,成果惠及全国1/3以上农户。  相似文献   

11.
《计算机与农业》2008,(8):I0002-I0002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数字农业工程与技术研究中心是一个从事数字农业技术研究和开发的研究所建制的机构,成立于2006年10月。前身为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计算机研究室(1980-2003年)和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3-2006年)。中心根据国家和上海市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战略,围绕“数字上海”和上海“数字农业”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2.
针对射阳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现状,提出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四个力度”和四个突破“; 一是加大农村产业结构高速力度,在培育新兴主导产业上寻一是加大龙头企业培植力度,在龙头企业建设上寻求突破;三是加大科技进步推进力度,在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份额上寻求突破;四是加大一体化经营力度,在建立合理的利益机制上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本文论述了农业图书馆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发挥其资源优势、设备优势、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建立农业信息示范基地,为“三农”服务。  相似文献   

14.
《农业信息探索》2012,(9):F0003-F0003
研究所现有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土壤肥料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作物营养与施肥”和“资源遥感与数字农业”重点开放实验室),设有“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农业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种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和“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建有实验站(基地)9个、试验协作网3个,是国家发改委甲级农业工程咨询资质单位,全国农业资源区划资料库管理单位,全国农业资源信息中心和国土资源农业利用研究中心的依托单位,也是国家遥感中心农业应用部、农业部遥感应用中心研究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知识产权中心、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协会和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的挂靠单位。研究所编辑出版《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中国土壤与肥料》、《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中国农业信息》和《农业科研经济管理》等学术刊物。  相似文献   

15.
在“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县委遵循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三项伟大革命运动”的教导,领导我们认真落实农业“八字宪法”,积极开展硼肥的科学实验。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分析了农业资源合理利用的基本要求,然后以此为主线,提出了农业资源合理利用机制:1.劳动力资源开发与利用途径;2.农业经营“股份化”的设想;3.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建设的三个阶段理论。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点问题的决定”精神 ,确定我国 2 0 0 0年农业机械化工作任务与工作目标总体上概括为四句话 ,即“围绕一个中心 ,重点抓好十项工作 ,力争做到三个提高 ,努力实现四个目标”。一个中心是指农业生产结构调整。重点要抓好的十项工作是 :1 )认真搞好农业机械化宏观管理所需要的政策、法规、规划和标准体系建设工作 ;2 )积极争取农业机械化发展和宏观调控的资金投入 ,强化监督管理 ;3)重点组织好农业机械化生产 ,推进农机服务的社会化、市场化进程 ;4)抓好农机化科技的创新工作 ;5)切实做好农机安全监理工…  相似文献   

18.
《中国水土保持》1998,(6):23-24
<正> 东胜市水土保持世行项目区位于黄河流域一级支沟罕台川、哈什拉川两大流域的上游地区,涉及东胜市东部5个乡、25个行政村、94个村民小组,有农业人口13600人.项目区总面积588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564km~2,占总面积的96%.这里年降水量400mm左右,年侵蚀模数在7500~12000t/km~2之间.东胜市世行项目区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紧紧围绕“脱贫致富、减少入黄泥沙、改善生态环境”三大目标,针对东胜市项目区地处干旱丘陵沟壑区的实际情况,治理中突出了“以水为突破口”的基本农田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为项目区广大群众稳定脱贫奠定了基础.在具体工作安排上,一是把易受侵蚀的坡耕地改造为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同时大面积退耕还林还牧.在沟道内兴建各类水保工程,充分利用沟道丰富的土地资源,发展坝系农业,以“一坝一塘”为特色,千方百计、多种形式地发展水浇地,提高粮食产量,努力实现高产农业.二是在坡面、不宜发展农业的沟道内营造乔、灌、经、果林,并大面积种植牧草,充分利用丰富的土地资源,在荒沟、荒坡建设“绿色银行”.三是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高农业、林业、牧业的经济效益,发展高效农业,依托城市大力发展加工业、养殖业及城市“菜篮子”工程.  相似文献   

19.
生态农业建设的新尝试及其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保障农业生态资源循环再生和永续利用,使农业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湖南省桃江县从80年代开始进行生态农业建设的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1桃江县进行生态农业建设的做法1.2开展“洞庭湖区滨湖平原农村生态工程”研究和建设...  相似文献   

20.
据农业部信息 ,今年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将在资金投向上作适当调整 ,重点向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农业基本生产条件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方面倾斜。与农业工程有关的内容有 :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方面 :继续组织实施“种子工程”,建设市场信息体系、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环境检测体系。农业基本生产条件改善方面 :由普通农产品生产向优质专用型品种生产、加工转变。继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加强旱作农业示范基地、高标准农田和现代化农业示范区建设。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方面 :切实加强耕地、草原和水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