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试验用H5N1(Re-1株)灭活疫苗和H5N28株灭活疫苗对蛋鸡群进行免疫效果跟踪检测,结果表明H5N28株灭活疫苗首次免疫后21d,只有1个样品抗体合格率达到93.75%,其余样品抗体合格率均在59%以下.H5N1(Re-1株)灭活疫苗首次免疫后21d,抗体合格率93%,首次免疫后21d抗体滴度≥26的达72.7%,二次免疫后21d抗体滴度≥26的达93.3%,三次免疫后4个月抗体滴度100%达到28~211,本试验对指导养鸡户的禽流感免疫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为评价免疫增强剂对猪细小-乙脑二联灭活疫苗的免疫效力提升作用,将免疫增强剂以伴侣形式与疫苗共同混合免疫5~6月龄阴性后备母猪和种公猪,检测其抗体水平。结果显示,免疫增强剂与疫苗混合免疫后1周抗体全部转阳,免疫后1~6月平均抗体效价均显著高于不含免疫增强剂的常规疫苗组,表明该免疫增强剂能够显著提升猪细小-乙脑二联灭活疫苗对后备母猪和种公猪的免疫效力。  相似文献   

3.
对犬狂犬病灭活疫苗(SAD株)的免疫效力及副作用进行了研究,表明SAD株灭活疫苗没有明显的副作用且免疫效果好,持续时间长。所有免疫犬在免疫7 d后均产生中和抗体,疫苗原苗免疫组平均水平达到了6.1 U,与进口同类疫苗相当。在免疫后14 d达到高峰,然后缓慢下降。疫苗免疫后12个月内虽然抗体水平呈下降趋势,但到12个月时,免疫犬的抗体水平仍在0.5 U以上,与进口狂犬病灭活疫苗效果无显著差异。攻毒试验结果表明,免疫12个月以后,疫苗原苗和稀释疫苗免疫组均有80%以上保护率,与进口疫苗保护率相当。  相似文献   

4.
家兔校验猪伪狂犬病灭活疫苗免疫效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2种猪伪狂犬病(PR)油乳剂灭活疫苗免疫PRV抗体阴性家兔,每组免疫3只,并设不免疫兔作为空白对照.定期采血,用乳胶凝集试验和中和试验测定抗体效价.乳胶凝集试验在免疫后7 d检测到抗体,中和试验在免疫后21 d检测到抗体.家兔于免疫后28 d攻毒,免疫组均无明显临床症状,空白对照组全部死亡,证明家兔免疫后乳胶凝集效价≥1:45.3或中和试验抗体效价≥1:8时,可以抵抗强毒的攻击.  相似文献   

5.
用2种猪伪狂犬病(PR)油乳剂灭活疫苗免疫PRV抗体阴性家兔,每组免疫3只,并设不免疫兔作为空白对照。定期采血,用乳胶凝集试验和中和试验测定抗体效价。乳胶凝集试验在免疫后7 d检测到抗体,中和试验在免疫后21 d检测到抗体。家兔于免疫后28 d攻毒,免疫组均无明显临床症状,空白对照组全部死亡,证明家兔免疫后乳胶凝集效价≥1∶45.3或中和试验抗体效价≥1∶8时,可以抵抗强毒的攻击。  相似文献   

6.
使用猪O型口蹄疫合成肽疫苗与猪O型口蹄疫高效灭活疫苗免疫30-40日龄商品猪,免疫采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液相阻断ELISA及VP1结构蛋白抗体ELISA检测免疫前和首次免疫后14d、28d、35d、42d、56d及二次免疫后7d、14d、28d抗体水平。同时,对接种疫苗的实验猪进行免疫应激观察。结果显示:注射合成肽疫苗试验猪未出现不良免疫副反应;采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检测,两种疫苗免疫抗体合格率差异不显著;运用液相阻断ELISA及VP1结构蛋白抗体ELISA进行检测,注射合成肽疫苗试验猪二免7d后抗体水平快速上升,抗体检测合格率达到73%-100%。与注射高效灭活苗组比较表明:合成肽疫苗临床使用的安全性较高,免疫抗体合格率明显优于猪O型口蹄疫高效灭活苗。  相似文献   

7.
将150只维扬麻鸡商品雏鸡随机分为Ⅰ、Ⅱ、Ⅲ、Ⅳ、Ⅴ 5组,Ⅰ、Ⅱ、Ⅲ组对应免疫A、B、C 3种IBD活疫苗和同一种H9亚型AI灭活疫苗,Ⅳ组为免疫对照组,只免疫H9亚型AI灭活疫苗,Ⅴ组为空白对照组。IBD中等毒力活疫苗二免后,定期监测鸡群H9亚型AI灭活疫苗免疫后的HI抗体消长情况,以评价这3种IBD活疫苗对H9亚型AI灭活疫苗体液免疫应答的影响。结果发现,45日龄前(即IBD疫苗二免后23 d前、H9亚型AI灭活疫苗二免后20 d前),Ⅰ组与Ⅳ组、Ⅱ组与Ⅳ组H9亚型AIV抗体水平均差异显著(P<0.05),Ⅲ组与Ⅳ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45日龄后(即H9亚型AI灭活疫苗二免20 d后),试验鸡的H9亚型AIV HI抗体水平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PCV2a/2b灭活疫苗与PCV2b亚单位疫苗免疫效力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猪圆环病毒(PCV)2a、PCV2b基因型全病毒灭活疫苗和PCV2b亚单位疫苗对PCV2b基因型强毒株免疫攻毒保护效力。取3种类型PCV2疫苗,分2次免疫PCV2抗原和特异性抗体阴性的BALB/c小鼠和14日龄仔猪,间隔21d,分别于免疫后14、21和35 d进行PCV2特异性ELISA抗体测定。使用临床分离鉴定的PCV2b基因型强毒株进行攻毒,通过攻毒前后临床观察、体温变化、平均相对日增重及PCV2核酸载量检测等对疫苗免疫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不同类型PCV2疫苗免疫BALB/c小鼠后14 d能检测到PCV2特异性抗体,在35 d时抗体水平持续升高,其中PCV2b亚单位疫苗产生抗体水平高于全病毒灭活疫苗;不同类型疫苗均能刺激仔猪产生较好的免疫应答,其中PCV2b亚单位疫苗刺激机体免疫应答强于灭活疫苗;仔猪免疫攻毒试验表明,3种类型疫苗均可刺激机体产生抵御PCV2强毒攻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免疫组体温变化、相对日增重及PCV2核酸载量检测均与攻毒对照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3种类型疫苗之间差异不显著。试验表明:3种类型PCV2疫苗免疫小鼠和仔猪后均能诱导产生抵御PCV2b基因型强毒攻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反应,有效抵抗PCV2感染和提高猪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9.
使用猪O型口蹄疫高效灭活疫苗与猪O型口蹄疫合成肽疫苗免疫28~35日龄商品猪,采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和VP1结构蛋白抗体ELISA检测免疫前和首次免疫后14 d、28 d、35 d、42 d、56 d及二次免疫后7 d、14 d、28 d抗体水平。同时,对接种疫苗的实验猪进行免疫应激观察。结果显示:注射两种疫苗试验猪未出现不良免疫副反应;采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检测,两种疫苗免疫抗体合格率差异不显著;运用VP1结构蛋白抗体ELISA进行检测,注射合成肽疫苗试验猪二免7 d后抗体水平快速上升,抗体检测合格率达到73%~94.12%。O型口蹄疫灭活免疫抗体不适宜用此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刘清源 《猪业科学》2017,34(6):84-85
为比较猪蓝耳病灭活疫苗与弱毒疫苗的免疫效果,本试验在惠城区某猪场随机选取100头仔猪,分成两组,分别免疫猪蓝耳病灭活疫苗与弱毒疫苗,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的抗体水平,并对两组抗体的S/P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猪蓝耳病弱毒疫苗产生的抗体水平比灭活疫苗高,灭活疫苗免疫效果较差,且抗体持续时间短。本研究为猪场蓝耳病的防控及免疫程序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犬狂犬病灭活疫苗的免疫抗体水平,作者采用间接ELISA方法对犬狂犬病抗体水平进行跟踪监测,分别采取成年犬免疫前及免疫后7、14、21 d时血清进行狂犬病抗体水平检测。结果表明,成年犬在免疫前及免疫后7、14、21 d时,抗体均值均高于0.5 IU/mL的国际标准,而且在免疫后21 d内,抗体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递增。  相似文献   

12.
以新分离的两种不同亚型CPV为毒种制备浓缩灭活苗和未浓缩灭活苗,通过与商品化弱毒苗的比较评价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将CPV-S5(New CPV-2a)与CPV-1401(New CPV-2b)毒株扩大培养后浓缩灭活,制备了两种浓缩与两种未浓缩水溶剂灭活疫苗;将灭活疫苗和商品化二联弱毒苗分别接种5周龄HI阴性幼犬,分别在免疫后7 d、14 d、21 d、28 d测定HI抗体效价;首免36 d后取其中4只犬二免,其他犬进行攻毒。结果显示,各免疫组在第7天HI均高于1∶80,浓缩组显著高于未浓缩组,初步表明CPV灭活苗效果与抗原的浓度有直接的关系;灭活疫苗组与商品化弱毒苗组均差异显著;免疫组的犬均存活,而HI阴性犬死亡,经检测死亡犬CPV为阳性,表明制备的CPV灭活苗产生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均能抵抗强毒的攻击,对犬起到良好的免疫保护;二免后其HI抗体效价极显著提高,有效抗体能维持5个月,更有效的对免疫犬群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3.
在相同饲养条件下,对35日龄仔猪分别使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弱毒疫苗与灭活疫苗进行免疫接种。在接种当天、接种后28d、58d分别检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抗体水平。结果显示,使用弱毒疫苗免疫的试验猪,其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抗体上升速度和抗体水平均优于使用灭活疫苗的试验猪。弱毒疫苗可在接种后21~28d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4个月。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流行地区应该首先考虑使用弱毒疫苗。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猪支原体肺炎(MPS)弱毒活疫苗与灭活疫苗联合免疫的免疫效果,本研究选取40头10日龄猪肺炎支原体(Mph)阴性仔猪,随机平均分为4组。A组肌肉注射灭活疫苗;B组喷鼻弱毒活疫苗;C组肌注灭活疫苗同时喷鼻弱毒活疫苗;D组为空白对照。疫苗免疫后每天观察猪群的整体状态,于免疫后3 d、30 d、90 d、180 d,分别采集鼻腔棉拭子和血液样品,进行应激相关指标以及相关疾病的抗体检测,并于免疫后180 d进行MPS病原检测。仔猪屠宰时称重,采集其完整肺脏,计算其平均增重并进行肺脏病变评分。结果显示:C组猪生长状况最好,猪群支原体感染率低、抗体水平高、平均增重高并且肺脏病变程度低,表明采用MPS灭活疫苗和弱毒活疫苗联合的免疫效果更好,并且未引起严重的应激反应。本研究对MPS疫苗的合理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析来源不同的PRRS灭活疫苗(NVCD-JXA1株)应用于仔猪的免疫效果.方法:抽取来自3个养猪场生产的猪繁殖与PRRS灭活疫苗,对日龄为27~88d的仔猪施行免疫操作.观察仔猪免疫应激反应,并对抗体变化情况进行测定.结果:南京天邦于免疫后2周测出抗体;内蒙金宇于免疫后3个月测出抗体;浙江易邦于免疫后2个月测出抗体.结论:来源不同的PRRS灭活疫苗,免疫仔猪后免疫抗体产生时间不同,抗体维持时间短,但免疫副反应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采用从武汉地区分离的Ⅰ型鸭疫里默氏杆菌,分别研制了油乳剂、蜂胶及黄芪多糖灭活疫苗,并从安全、效果等方面对这三种疫苗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三种疫苗的最佳免疫剂量分别为0.3、0.5、0.3mL/只;攻毒平均保护率为92%、84%、96%;免疫后3~21 d,三种疫苗产生的特异性抗体效价均逐步升高,免疫后10d抗体效价均显著高于免疫后7d(P<0.01),并且此时APS苗的血清抗体水平显著高于蜂胶苗(P<0.05).三种疫苗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其中黄芪多糖灭活苗的效果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17.
5组雏鸡均于 1日龄滴鼻接种相同剂量烟曲霉菌丝灭活疫苗 ,1 0日龄分别肌肉注射烟曲霉菌丝福氏完全佐剂灭活疫苗 0 .1、0 .3、0 .5、0 .7和 0 .9ml。第 1 2 d攻毒感染烟曲霉菌孢子 (5×1 0 9孢子 /只 ) ,测定各组雏鸡免疫保护率、生长发育及肺脏与大脑烟曲霉菌分离率。结果表明低剂量免疫组 (第 1组 )与对照组基本一致 ;中剂量组 (第 2、3组 )能够介导产生血清抗体 ,有效地抵抗强毒株的攻击 ;高剂量疫苗 (第 4、5组 )免疫效果最好。 5组免疫鸡的血清抗体 OD值为 0 .37~ 0 .68,免疫保护率为 45%~ 90 % ,比对照鸡平均多增重 8.3~ 68.75g(36日龄 ) ,肺脏与大脑霉菌分离率分别为 52 .9%~ 1 0 0 %和 2 3.4%~ 44.4%。表明烟曲霉菌丝福氏完全佐剂灭活疫苗的最低免疫剂量为 0 .3ml(50 mg/ml)。  相似文献   

18.
为了了解不同种类的狂犬病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笔者分别使用国产兽用狂犬病灭活疫苗(CTN-1株)和进口兽用狂犬病灭活疫苗(PasteurRIV株)对120条散养犬进行免疫。在免疫前和免疫后7 d、21 d、90 d、180 d、360 d分别采集犬血清,采用ELISA方法检测抗体水平。结果表明,使用国产灭活疫苗和进口灭活疫苗免疫,其在免疫前和免疫后7 d、21 d、90 d、180 d、360 d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86.7%、98.3%、98.3%、98.3%、86%和0、85%、100%、100%、100%、89.7%;免疫前、使用国产疫苗免疫、使用进口疫苗免疫,其抗体平均阳性率分别为0、93.6%和95%。分析表明,两种疫苗比较,免疫抗体产生峰值时间一致,衰减速度同步,免疫效果相当,都能够达到预防和控制狂犬病流行的目的。在犬狂犬病免疫工作中选择国产兽用狂犬病灭活疫苗(CTN-1株)还是进口兽用狂犬病灭活疫苗(Pasteur RIV株)取决于地区对免疫效果和价格两个因素的综合考量。  相似文献   

19.
猪蓝耳病灭活疫苗与弱毒疫苗免疫后的抗体水平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比较猪蓝耳病灭活疫苗与弱毒疫苗的免疫抗体水平,本试验在惠城区某猪场随机选取100头仔猪,分成两组,分别免疫猪蓝耳病灭活疫苗与弱毒疫苗,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的抗体水平,并对两组抗体的S/P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猪蓝耳病弱毒疫苗产生的抗体水平比灭活疫苗高,灭活疫苗免疫效果较差,且抗体持续时间短。本研究为猪场蓝耳病的防控及免疫程序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评价鸭坦布苏病毒病灭活疫苗(HB株)免疫16日龄北京鸭的效力、免疫产生期和持续期。利用实验室制备的3批鸭坦布苏病毒病灭活疫苗(201401、201402和201403批),以0.5 mL/只的剂量分别经肌肉或皮下注射途径免疫16日龄DTMUV抗体阴性北京鸭,首次免疫后14 d按照同样的剂量和途径进行二次免疫。分别于首免后14 d,二次免疫后7、14、42、60d和100 d采血分离血清,用ELISA方法检测抗体。采血后以0.5 mL/只含500 DID50的剂量经胸部肌肉注射鸭坦布苏病毒进行攻毒,攻毒后2 d采血,分离血清进行病毒分离。3个批次疫苗免疫16日龄北京鸭,二次免疫后7 d均可检测到血清抗体,至60 d检测时抗体阳性率在80%以上。三批疫苗二次免疫后7 d即对试验鸭产生保护,保护率可达到60%以上,其中皮下注射途径的免疫持续期为60 d,肌肉注射途径的免疫持续期为100 d。鸭坦布苏病毒病灭活疫苗对16日龄北京鸭采用二次免疫的程序可获得良好的保护效果,胸部肌肉注射途径优于皮下注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