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9 毫秒
1.
为筛选和鉴定耐盐大豆品种,以大庆地区比较常见的主栽大豆品种抗线3号、抗线9号、1133和合丰50为材料,利用含有浓度为0.9%NaCl的1/2Hongland营养液对大豆幼苗进行盐处理试验。观察记录不同大豆品种幼苗的生长发育情况,同时在盐处理0、3、6、9、12、24和48h后分别取大豆幼苗的叶片和根系测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结果表明:抗线3号在短时间内盐胁迫下的生长情况优于另3个品种,随着盐胁迫时间的延长不同大豆品种幼苗都出现明显的盐害现象,生长发育受到严重抑制;抗线3号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高于另3个大豆品种,而丙二醛含量低于另3个大豆品种。  相似文献   

2.
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系)耐盐性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14个高世代小麦品系和连麦2号为材料,采用小麦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抗盐鉴定的方法,比较各品种(系)在不同浓度NaCl条件下的耐盐性差异,包括发芽率、芽长、根数和根长等多项指标.结果表明:高浓度盐分下,小麦根长和根数耐盐指数明显降低,低浓度盐胁迫下部分品系的根数出现增加现象;系统聚类分析和发芽率比较表明发芽率是一项耐盐筛选的理想指标;供试品系中连75028耐盐性最强,连75037、连05082-4次之,连05050-14、连05078-3、连75017、连05114-3、连05096-1、连05049-4、连05075-2和连麦2号耐盐性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3.
采用离体培养方法,利用极早熟品种中薯2号、早熟品种辽铃1号、中熟品种宁薯5号在盐质量分数梯度上的表型差异,确定了筛选马铃薯耐盐品种的合适选择压为O.75%盐.在此质量分数上对107个国内外马铃薯品种的耐盐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宁薯5号、NS880407为耐盐品种,74个品种为中度盐敏感品种,31个品种为盐敏感品种.  相似文献   

4.
粳稻幼苗前期耐盐碱性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出幼苗前期耐盐碱的粳稻品种,以粳稻品种白粳1号为材料,采用6种NaCl和Na2CO3+NaHCO3浓度模拟盐/碱胁迫,以地上百株鲜重、株高、根长、根数和百株地下鲜重为鉴定指标,研究粳稻幼苗前期耐盐/碱鉴定的胁迫条件。结果表明:百株地上鲜重、株高、根长、根数和百株地下鲜重可以作为粳稻耐盐/碱鉴定指标。NaCl 140.57mmol·L-1、Na2CO3+NaHCO30.041 1mmol·L-1可作为粳稻耐盐/碱鉴定的胁迫条件。盐碱胁迫对粳稻幼苗前期地下部分的抑制程度大于地上部分。  相似文献   

5.
以耐盐荞麦品种川荞1号和盐敏感荞麦品种TQ-0808 为试验材料袁研究不同浓度K+和Mg2+对盐胁迫下荞麦种子萌 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K+和Mg2+均对盐胁迫下荞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10 mg/L K+和Mg2+对耐盐荞麦品种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促进效果最好,15 mg/L K+和Mg2+对盐敏感荞麦品种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促进效果最好,且最适浓度K+和Mg2+对盐敏感荞麦品种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促进效果优于耐盐荞麦品种。  相似文献   

6.
不同棉花品种对盐、旱胁迫的光合响应及抗逆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盐胁迫以及盐旱复合胁迫下的棉花多项生理指标,鉴定棉花品种(系)的抗旱及耐盐水平.[方法]以8份陆地棉品种为材料,室内利用1/2Hogland营养液水培幼苗至4~5片真叶时设置对照、11;PEG-6000、1.2; NaCl及11; PEG-6000和1.2; NaCl复合胁迫4种处理48 h后,研究不同处理下棉花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细胞间隙CO2浓度(Ci)、水分利用效率(WUE)、相对含水量(RWC)、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总叶绿素CHl(a+b)等10项生理指标,采用抗旱(耐盐)指数PI、综合抗旱(耐盐)指数RI、主成分分析(PCA)、聚类分析及植物形态评价法相结合对其抗旱性、耐盐性及综合抗逆性进行评价.[结果]8份材料的光合特性及生理指标存在一定差异.基于旱胁迫、盐胁迫及复合胁迫下的10项指标,主成分分析、综合抗旱(耐盐)指数RI值、植物形态评价分析显示,各胁迫下几种方法评价结果基本一致.复合胁迫下的主成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8份材料综合抗逆水平排序如下:新陆中36号> Y1169> 10615-3 >ND359-5 >CQJ-5>KK1543>新炮1号>新陆早26号.[结论]通过主成分分析和植物形态评价分析,对8份棉花材料抗旱、耐盐水平进行了分类与评价,为干旱盐碱化地区的品种选育提供了途径.  相似文献   

7.
干旱胁迫对白菜型冬油菜苗期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8个白菜型冬油菜品种苗期抗旱胁迫下生理指标的变化特性进行研究,了解不同生理指标与白菜型冬油菜品种耐旱性的相关性,筛选耐旱品种或种质。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后,油菜游离脯氨酸(Pro)、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都逐渐增加,丙二醛(MDA)质量分数先降低后增加。MDA与苗期干旱胁迫后幼苗成活率呈极显著相关,POD与幼苗成活率呈显著相关,可作为鉴定白菜型冬油菜抗旱性鉴定的首选指标。综合来看,8个品种中天油7号对干旱反应敏感,表现为不抗旱;陇油7号对干旱反应迟钝,为强抗旱品种;天油2号、陇油9号、天油5号为弱耐旱抗品种,陇油6号、陇油8号、天油8号为中抗旱品种。  相似文献   

8.
以17份菜用大豆品种资源(其中10份为崇明岛地方品种)为试材,利用150 mmol∕L及200 mmol∕LNa Cl溶液进行发芽期和幼苗期耐盐性鉴定,然后用150 mmol∕L Na Cl溶液对其中10份品种资源进行结荚期耐盐性鉴定。筛选出3个耐盐品种‘浙鲜豆五号’‘VS13-2’和‘骨粒青’,3个盐敏感品种‘乌大青’‘苏鲜四号’和‘绿皮豆’。对耐盐级别不同的4个品种‘浙鲜豆五号’‘VS13-2’‘苏鲜四号’和‘乌大青’苗期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浙鲜豆五号’和‘VS13-2’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在盐胁迫前期高于对照,与‘乌大青’和‘苏鲜四号’相比,‘浙鲜豆五号’和‘VS13-2’在盐胁迫的大多数时间点的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相对较高,丙二醛(MDA)含量相对较低。该研究为菜用大豆耐盐种质筛选和耐盐机理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以强抗旱胡麻品种伊亚4号和抗旱系数较低的胡麻品种LY-8号为材料,分析了不同浓度的Na Cl胁迫下的胡麻苗期和成株期农艺性状以及SOD、POD、MDA含量。通过对叶片数、株高、根长等农艺性状分析的结果表明:Na Cl胁迫对胡麻植株的伤害明显,低浓度Na Cl胁迫对不同品种胡麻幼苗的生长均有促进作用,但是随着盐分积累,生长后期对胡麻植株同样会产生伤害,且抗旱性强的胡麻品种同样具有更强的耐盐特性。对生理指标的分析结果表明:伊亚4号苗期和成株期的SOD和POD含量均较LY-8号高,成株期MDA含量较高,而幼苗期则相反。由于耐盐品种具有较高的MDA、SOD含量水平,且保持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更有利于对盐胁迫的适应。  相似文献   

10.
选取15个辣椒品种为试验材料,用150 mmol/L NaCl处理0、5、10、15 d后,通过表型分析筛选耐盐、盐敏感的辣椒品种,并比较分析6个不同盐敏感类型的辣椒品种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15个辣椒品种对盐胁迫表现出不同耐性,高度耐盐的品种为V4(新三樱八号)、V8(南韩天红一号F1)和V17(卡其三樱椒),盐敏感的品种为V3(朝天椒超级808)、V7(柘椒新一代)和V12(抗重茬先锋八号F1),其余品种均为中度耐盐。在150 mmol/L NaCl盐胁迫下,耐盐辣椒品种和盐敏感辣椒品种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均呈下降趋势,但耐盐辣椒品种相应指标的下降幅度小于盐敏感辣椒品种,在盐胁迫后10、15 d,耐盐辣椒品种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显著高于盐敏感辣椒品种;耐盐辣椒品种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呈现上升趋势,盐敏感辣椒品种的脯氨酸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盐胁迫后10、15 d,耐盐辣椒品种的游离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盐敏感辣椒...  相似文献   

11.
棉花品种资源全生育期抗旱性评价及抗旱指标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分析棉花品种资源全生育期抗旱性及筛选抗旱性评价指标,以238份抗旱性不同的棉花品种为材料,设置正常灌水和干旱胁迫两个处理,选取株高、铃数、单铃重及可溶性糖含量等指标,采用抗旱系数、主成分分析、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238份棉花品种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及抗旱指标筛选。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对棉花全生育期生长有显著影响。以抗旱性度量值(D值)为主要参数,以加权抗旱系数(WDC值)和综合抗旱系数(CDC值)作为辅助参数,可以将238份棉花品种资源分为5类,第Ⅰ类(高抗旱型)10份、第Ⅱ类(抗旱型)61份、第Ⅲ类(中等抗旱型)84份、第Ⅳ类(敏感型)78份和第Ⅴ类(高度敏感型)5份。株高、单铃重、衣分及可溶性糖含量对干旱胁迫的反应较其他指标更为敏感,可作为棉花全生育期抗旱性评价的指标。上述结果为优质高产的抗旱棉花品种评价和选育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揭示与陆地棉抗旱性紧密关联的农艺性状及生理生化指标,筛选出抗旱能力强的品种资源,以国内外203份陆地棉品种资源为试验材料,设置干旱胁迫和正常灌溉2个处理,测定不同棉花品种在2个处理下农艺性状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差异,利用灰色关联度、抗旱综合度量值、综合抗旱系数、加权综合抗旱系数等方法,对203份陆地棉材料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性状指标与抗旱综合度量值(D值)间的紧密关系依次为:叶绿素含量>单铃重>衣分>株高>果枝数>始节位>叶面积>始节高>脯氨酸含量>果节数>有效结铃数>单株产量>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单铃重、衣分、株高、果枝数、始节位、叶面积、始节高与加权综合抗旱系数的关联度较大,可作为棉花抗旱性鉴定的重要指标。聚类分析表明,203份种质资源被划分为5个类群:第Ⅰ类为高抗旱型,包含鄂抗棉10、赣棉10、土库曼陆地棉等共12份品种,占5.9%;第Ⅱ类为抗旱型,包含KK-1543、豫棉15、皖棉8407等共62份品种,占30.5%;第Ⅲ类为中等耐旱型,包含晋棉6、新陆中48、鲁棉28等共80份品种,占39.4%;第Ⅳ类为敏旱型,包含豫棉17、17N8、农垦5等共35份品种,占17.3%;第Ⅴ类为高度敏旱型,包含新陆早24、新陆早29、冀棉12等共14份品种,占6.9%。研究成果为棉花抗旱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及材料支持。  相似文献   

13.
为了筛选出适宜长江流域棉区的抗病亲本材料,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引进了中植棉2号、中植棉6号、中植棉8号、新植5号等4份高抗/耐枯萎病、抗/耐黄萎病棉花材料,在抗病性、生态适应性、产量性状及纤维品质等方面与当地主推品种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在长江流域棉区这些材料高抗枯、黄萎病,生育进程没有显著差异,产量稍低于对照,纤维品质优于对照;中植棉2号、中植棉6号产量与对照相当,综合性状较好,可作为抗病亲本材料加以利用,通过调整其栽培模式在长江流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了解黄淮麦区旱肥地小麦节水新品种系的抗旱性,有利于小麦推广和在育种中的应用。以50份近年黄淮旱肥地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在15%PEG-6000(聚乙二醇)溶液模拟干旱胁迫下,测定种子发芽率、苗高、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并进行抗旱性评价和分类。结果表明:胁迫条件下小麦种子发芽率、苗高与其苗期抗旱性显著相关;50份材料分为4类,分别为4份高抗旱型种质(D值为0.8255~0.9980),10份抗旱型种质(D值为0.6516~0.7270),28份干旱敏感型种质(D值为0.4941~0.6354),8份干旱高敏感型种质(D值为0.3079~0.4676);相较于平均隶属函数值评价抗旱性,采用D值大小评价并结合最长距离法系统聚类分析,可以比较合理、直观地呈现分类结果。据此,实验明确了在15%PEG-6000胁迫下,发芽率、苗高可以作为评价苗期抗旱能力的主要指标;区分了50份不同品种系的抗旱性,可为抗旱节水品种选育、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综合评价陆地棉的耐盐碱性并筛选出关键鉴定指标,以90份不同来源的陆地棉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逐步回归法对不同品种萌发期、出苗期和苗期的耐盐碱性进行综合评价,并筛选鉴定指标。结果表明,苗期受到胁迫,棉花下胚轴、株高、叶片数及第1片真叶面积降低,出苗率和叶片SPAD值升高。相关分析表明,株高与出苗率显著正相关,与下胚轴长、叶片数和第1片真叶面积呈极显著正相关。对90份品种的综合评价D值排序,军棉1号的D值最高,耐盐碱性最强;中棉所49的D值最小,耐盐碱性最弱。根据D值进行聚类,将90份品种划分为4类:强耐盐碱品种3份、中耐盐碱品种18份、弱耐盐碱品种52份和盐敏感品种17份。依据最佳回归方程筛选出4个关键鉴定指标:出苗率、叶片SPAD值、第1片真叶面积和株高,为棉花进行初步的耐盐碱性鉴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6种不同盐浓度梯度下,对新疆1979年以来常用的27个棉花品种(系)种子发芽势、发芽率进行测定.用耐盐浓度、耐盐半致死浓度、耐盐极限浓度进行耐盐性分析,并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进行耐盐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各品种(系)的发芽势、发芽率随盐浓度的增加逐渐降低,相对盐害率逐渐增加,不同品种(系)对盐胁迫的反应不同.以150 mmol·L-1 NaCl作为划分耐盐级别的临界浓度,27个棉花品种(系)种子萌发阶段耐盐性极强的占33%,强耐盐的占37%,中度耐盐的占26%,弱耐盐的占4%.说明,适合在新疆棉区生长的棉花品种(系)在萌发阶段的耐盐能力差别不大.根据耐盐性综合评价,种子萌发阶段耐盐性极强的品种为新海17号、新海16号、中棉43号、豫棉15号、新海20号、新陆中20号、新陆早12号、新陆中10号和中棉42号.  相似文献   

17.
甘蔗常用亲本及其衍生品种的抗旱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为获得抗旱性强的甘蔗亲本及其衍生品种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已建立的甘蔗抗旱生理鉴定技术对38个中国常用甘蔗亲本及其衍生品种进行盆栽人工水分胁迫抗旱性评价。【结果】通过聚类和判别分析将其抗旱性分为3类。 【结论】抗旱亲本桂糖11及其衍生的品种云蔗89-351、桂糖89-5表现较强的抗旱性;中高抗亲本CP72-1210和新台糖1号衍生品种的抗旱性取决于另一亲本的抗旱性,与抗旱性强的亲本粤农73-204、湛74-141衍生的品种粤糖93-159、福农95-1702和福农91-4621表现为较强抗旱性,选择不抗旱亲本科5和闽糖69-243组配组合选育的福农91-4710和福农94-0403的抗旱性为中低抗;不抗旱亲本选15衍生的品种闽糖92-505等基本不抗旱。其它亲本种质如斑茅、福农81-745、崖90-33和崖73-512等经鉴定为抗旱种质或亲本。  相似文献   

18.
在大田罩笼接虫条件下,考查了52个棉花种质对棉红铃虫的抗性。通过灰关联聚类分析,在r=0.95时,52个供试棉花种质可分为4类及4个独立种质。根据4类种质抗性鉴定指标数据的平均值,给出了各类种质的抗性特点。对具有一定抗性的2类和一独立种质逐一进行抗性评价,结果有5个种质属于抗性种质,7个种质有一定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新疆棉花黄萎病抗性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对新疆生产上主栽以及参加生产示范的棉花品种(系)的黄萎病抗性进行鉴定,为棉花生产提供指导.[方法]利用发病均匀的自然病圃对棉花品种的黄萎病抗性进行鉴定.[结果]通过对南、北部棉区的主栽以及参加生产示范及常规区试的120份棉花品种黄萎病抗性鉴定发现,抗黄萎病的棉花品种较少,主要以耐黄萎病和感黄萎病品种为主.只鉴定出一个抗黄萎病品种01 -2,其病情指数较高为20.0,达到抗病与耐病的临界值.耐黄萎病品种较多占到44.2;,包括81-3等种植多年的老品种.[结论]目前新疆棉花以耐黄萎病品种为主,缺乏抗黄萎病品种,亟需培育新的抗病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