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探索北方地区异育银鲫"中科3号"(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var.CASⅢ)提早繁殖的可行性,在4月初池塘融冰后,从越冬池塘挑选个体重400 g以上的母本异育银鲫"中科3号"400尾和个体重1 500 g左右的父本兴国红鲤80尾,移入阳光温室内分池强化培育,促使亲鱼性腺快速发育。通过阳光温室提温和人为调控,将温室内池塘水温控制在18.1~22.3℃,高出室外池塘水温5.4~13.6℃。经过22 d强化培育,人工繁殖催产率、受精率、孵化率分别为100%、87.3%、88.8%,共生产水花456.0万尾,每尾雌亲鱼生产水花1.14万尾。异育银鲫"中科3号"提早繁殖较室外池塘自然环境中人工繁殖提前半月左右时间,为延长异育银鲫"中科3号"养殖时间,提高出池规格和增产增收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2.
正安徽小老海实业集团位于芜湖市,2015年与中国科学院桂建芳院士合作建立了"安徽省水产院士工作站";2019年获农业农村部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水产良种项目立项,通过种质资源场建设,培育异育银鲫"中科5号"。公司拥有养殖水面1500亩,工厂化室内循环水繁育车间22600米~2,孵化设备120套,一个批次可繁育异育银鲫"中科5号"水花鱼苗3.6亿尾,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重要的异育银鲫"中科5号"扩繁基地。到目前已生产异育银鲫"中科5号"水花鱼苗3个批次约10亿尾。  相似文献   

3.
<正>2011年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郑州站将异育银鲫"中科3号"引入河南,在郑州站几个示范片开展了池塘养殖试验。"中科3号"引进的第一年长势不好,一些养殖户不愿意进行饲养,从第二年开始,"中科3号"生长快、个体匀称、不繁殖的优点逐渐显现。尤其近两年鲤鱼价格持续低迷,坚持养殖异育银鲫"中科3号"的养殖户得到了实惠。现将洛阳地区开展的"中科3号"高产、高收益养殖模式进  相似文献   

4.
正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历经多年选育的异育银鲫第三代新品种,其遗传性状稳定,有不易脱鳞、生长速度快、出肉率高、发病率低等优点。目前异育银鲫"中科3号"已在全国大部分地区推广养殖。2020年4月底,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济南综合试验站引进异育银鲫"中科3号"乌仔40万尾,在高青县低洼盐碱地基地开展大规格苗种培育试验,  相似文献   

5.
以异育银鲫"中科3号"的二、三龄鱼作母本,兴国红鲤作父本,在室内人工催产、授精、孵化出异育银鲫"中科3号"子代,经养殖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三龄亲本的催产率、受精率和孵化率分别为79%、70.2%及83.8%,二龄为48.6%、50.1%、72.5%。三龄亲本子代养殖面积60亩,总产量46200kg,亩产770kg,平均规格为100g/尾;二龄亲本子代养殖面积60亩,产量43890kg,亩产731.5kg,平均规格为95g/尾。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异育银鲫"中科3号"规模化人工繁殖技术,用该鱼作母本,建鲤作父本,进行了两批次的人工催产及人工授精试验。试验结果:第一批次催产雌亲鱼500尾,雄亲鱼40尾,在水温18.2℃时,催产率74.2%,受精率63.5%,孵化率83.6%;第二批次催产雌亲鱼900尾,雄亲鱼90尾,在水温21.5℃时,催产率95.8%,受精率86.2%,孵化率85.2%。两批次共获得异育银鲫"中科3号"水花1000余万尾。结果表明,亲鱼的成熟度和催产水温对催产率均有一定影响,催产水温在20~22℃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盐碱池塘的利用率和农(渔)民的经济收益,在北方盐碱池塘进行了异育银鲫"中科3号"的健康养殖试验。于2014年5月份放养15万尾夏花,经过4个多月的养殖,收获秋片8 200 kg,成活率达到85%以上,投入产出比1∶1.35。试验结果表明,异育银鲫"中科3号"能够适应盐碱池塘的养殖模式,可以在北方盐碱池塘广泛养殖。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9月中旬,笔者所在研究团队接到眉县一养殖户求助电话后,及时到达养殖现场,成功诊断并治疗了一例异育银鲫"中科3号"病毒性出血病。现将具体情况和防治措施总结如下。一、养殖情况眉县首善镇某渔场养殖异育银鲫"中科3号"50亩,水深2.0米,放养密度2000尾/亩,平均规格510~760克/尾。池塘设置有增氧机和拦鸟网,  相似文献   

9.
"中科3号"异育银鲫具有遗传性状稳定;体色银黑,鳞片紧密,不易脱鳞;生长速度快,比高背鲫生长快13.7%~34.4%,出肉率高6%以上;发病率低等特点。从2013年至今,天津市蓟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先后引进"中科3号"异育银鲫水花共计1800万尾进行苗种、成鱼养殖试验、示范,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为拓展本地区的养殖种类范围,河北省廊坊地区引入异育银鲫"中科3号"、长丰鲢淡水养殖新品种,开展试验性养殖,试验的养殖模式为主养新品种异育银鲫"中科3号",搭配品种为草鱼、青鱼,长丰鲢。异育银鲫"中科3号"和长丰鲢在廊坊地区进行移植驯化,拓展了本地区的养殖种类范围。通过试验,该鱼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饲养成本低。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培育的异育银鲫第三代新品种,长丰鲢是长江水产研究所采用人工雌核发育、分子标记辅  相似文献   

11.
<正>异育银鲫"中科3号"具有不易脱磷、生长速度快、出肉率高、成活率高等优点,深受养殖户的喜爱。本试验主要是2014年通过对异育银鲫"中科3号"和普通鲫鱼的生长进行观察,总结其生长动态并分析比较,为异育银鲫"中科3号"在崇明地区养殖推广提供基础资料,本试验在崇明县绿华养殖场进行。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试验池为一口面积  相似文献   

12.
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经多年培育的异育银鲫新品种( GS01-002-2007),具有生长速度快、出苗率高、不易脱鳞、碘泡虫病发病率低等优势,已在湖北、江苏、广东等省得到推广应用.江都市水产管理站、江都市渌洋湖水产养殖场于2008年和2011年开展了异育银鲫"中科3号"半人工繁殖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技术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1.新建福瑞鲤培育基地及繁育基地各1个,扩繁推广福瑞鲤、异育银鲫"中科三号"、良种草鱼、长江原种鳙鱼、长丰鲢等大宗淡水鱼新品种苗种6030万尾、示范面积14400亩,新增核心示范区500多亩、示范片2000多亩,增幅较大;2.鲤鱼良种选育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完成了鲤鱼新品系F2育种值评估、配对繁育及8个家系的种质鉴定,并于9月通过了查定和现场测产;3.开展了异育银鲫"中科三号"、福瑞鲤、良种草鱼、长丰鲢的养殖试验、"鱼菜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为配套杭州市池塘内循环"水槽式"流水养殖示范点对优质鲫鱼鱼种的需求,杭州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在位于杭州市富阳区东州街道的五丰岛上新设立了一个异育银鲫"中科3号"鱼种培育示范户,总面积6.5亩池塘放养异育银鲫"中科3号"水花270万尾,经30天左右培育,共捕获夏花鱼种234万尾,培育成活率86.67%。现将培育情况小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池塘主养异育银鲫“中科3号”成鱼高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南昌综合站新干示范基地2010年从湖北黄石市引进异育银鲫"中科3号"乌仔30×104尾,当年养成规格50g/尾的鱼种。2011年对鱼种进行池塘成鱼高产养殖试验,经过300d的养殖,取得667m^2产765kg,出塘规格420g/尾,成活率85%以上,667m^2均利润2276元,投入产出比为1:1.3的养殖效益,达到高产高效目的。  相似文献   

16.
正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我国科研人员从筛选出的少数银鲫优良个体经异精雌核发育增殖、多代生长对比养殖试验评价培育出来的异育银鲫第三代新品种,2008年获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颁发的水产新品种证书。选育出的异育银鲫"中科3号"肉嫩味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近年来,异育银鲫"中科3号"在全国各地得到大面积推广,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很受欢迎的名优鲫鱼养殖品种,也是农业部公布的适宜推  相似文献   

17.
2008年我们引进异育银鲫"中科3号"后,为了保证亲本质量,克服单独进行异育银鲫"中科3号"亲本培育成本高,同时规避鳜鱼成鱼养殖风险,逐步探索出异育银鲫"中科3号"亲鱼和鳜鱼混养技术。一、养殖环境条件1.池塘条件池塘应选择东西向、长方形,通风、向阳、面积10~20亩为宜,池底平坦,塘埂无渗漏,池底淤泥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我们在宁夏贺兰县选取三个示范点开展宁夏地区异育银鲫"中科3号"主养高产模式试验,旨在探索适合宁夏地区推广的异育银鲫"中科3号"主养高产模式。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养殖环境及池塘条件试验点为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银川综合试验站示范基地,分别是贺  相似文献   

19.
正2018年5月15日,从福建省顺昌县农业局获悉,2018年年初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从湖北引进,保存在福建省顺昌县兆兴鱼种养殖有限公司的水产新品良种异育银鲫"中科5号"亲本,经过驯养、选育和人工催产繁育,已成功繁育出680多万尾水花鱼苗,即将上市供应。目前,水产新品良种异育银鲫"中科5号""人工繁育批量生产工作还在有条不紊进行中。据介绍,水产新品良种异育银鲫"中科5号"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所桂建芳院士团队最新培育  相似文献   

20.
<正>异育银鲫"中科3号"是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主推的新品种,为了探索该品种在崇明地区养殖的实际效果,掌握该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合理的放养模式、饵料投喂技术、病害防治技术、掌握试验数据,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上海综合试验站崇明县试验片实施了本项目。经过对2013年项目实施情况的汇总分析,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一、试验准备为了使项目具有可比性,项目组在绿华水产养殖场设池塘2口,面积均为8亩。试验塘主养异育银鲫"中科3号"、对照塘主养本地鲫。试验塘与对照塘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