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西北地区玉米种植的现状进行分析,分析表明,西北地区玉米制种基地存在基础设施落后、制种企业规模参差不齐、科技创此能力差、种子生产组织化程度不高等若干问题,针对这些现状与问题,提出加强基地制种监管、加强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玉米生产技术、严格实施订单合同管理等建议,为发展西北地区玉米制种基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强化甘肃省玉米制种基地管理的思路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地建设、管理和保护事关农作物种子供应安全和现代农作物种业健康发展。《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建立优势种子生产保护区,实行严格保护。加强西北、西南、海南等优势种子繁育基地的规划建设与用地保护"。甘肃作为全国三大核心制种基地之一,玉米制种产量占全国大田需求量的60%左右。当前制种基地管理存在执法手段落后、能力薄弱、秩序不规范、制种质量不断下降等问题,影响了玉米制种四化基地建设进程。围绕全面  相似文献   

3.
正种子基地管理和建设是今年种业发展的突出亮点。今年上半年,甘肃省切实组织力量,加大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同时,加强生产企业风险评估,严格市场准入,优化了发展环境。积极开展相关调研,制定基地发展规划,加大基地建设投入,积极推进了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建设和管理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是在玉米基地管理上,国家级(张掖)种子基地以农业部抓总,甘肃省各级政府齐抓共管的管理体系的强大效能开始显现,不仅有效保证了基地的建设质量,规范了制种市场,保障了农民的利益,更为全国其他地区建设"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集约化"基地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管理模式创新:效率更高了农业部和甘肃省政府成立了全国唯一的"国家级种子基地(张掖)管理协调领导小组",将基地  相似文献   

4.
凉州区玉米杂交制种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基础条件、农户、企业和种子管理4个面分析了凉州区玉米制种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玉米制种基地建设;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收入;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加强管理强化自律,促进种业健康发展等对策。  相似文献   

5.
2013年甘肃省玉米制种生产形势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2013年甘肃省玉米制种生产形势的基础上,指出了玉米制种生产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利用国家产业政策、提升基地生产能力、培养现代企业、提高种子标准化生产、加强种子行业监管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根据巍山县基本状况,采取强化制种技术、加大制种基地管理力度、加强基地环境保护这三项关键技术措施来确保玉米制种质量。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制种工作者要科学、灵活地运用各种技术措施,以达到进一步提玉米杂交制种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我县玉米制种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从加大对种子产业的投入、支持制种企业自主创新、注重制种人才队伍建设、支持企业建立稳定的生产基地四个方面来保障制种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工作措施。  相似文献   

8.
生产出高产、优质的玉米杂交种子是种子企业和制种户共同追求的目标,制种基地的选择作为玉米制种工作的前提,决定着制种工作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制种户的切身利益和种子企业的发展。因此,玉米制种基地的选择必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油菜杂交制种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天祝县发展油菜杂交制种的思路是:加强合作,发展订单农业;加强制种基地管理,把好种子生产质量关;加强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保护农民制种积极性;建立质量检测体系,确保种子质量;加大政府投资力度,推动油菜制种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何树文  华珍慧  伍东 《甘肃农业》2010,(3):33-33,36
通过对张掖市玉米制种基地病虫害发生情况调查,分析了防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今后防治的建议是:加大监测力度,提高预警水平;强化科技宣传,推动技术普及;开展技术培训,提高防治水平;加强市场监管,确保安全用药;加大经费投入,创新防控技术;建立制种保险制度,确保玉米制种基地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杂交水稻制种基地有关情况的调查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安徽省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的情况调查;明确了安徽杂交水稻制种现状,制种面积将有扩大的空间,制种技术研究进展良好,但也存在制种基地设施薄弱、生产成本较大、政策支持不够等不足,建议加强制种基地农田水利建设,加大对种子生产补贴和设立风险资金等措施,确保杂交水稻生产持续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张家口市玉米杂交制种从1978年开始发展,到1995年发展到最大面积2.2万hm2,然后逐渐减少,到2011年仅剩下0.15万hm2。杂交玉米品种从1978年引进的少数几个发展到目前的几十个,呈多元化趋势。在分析面积和品种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张家口市玉米制种产业存在的资源、技术、加工等优势以及基地市场混乱、农民素质较低等问题,进而探讨发展玉米制种产业的思路,比如规范种子生产基地、改进玉米制种生产方式、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等。  相似文献   

13.
甘肃现代制种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省农作物制种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技术力量和区位优势,目前杂交玉米年制种产量已占全国大田玉米用种需求的60%左右,已成为全国三大现代种业制种基地之一,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保障国家供种安全及国家粮食安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中提出建设甘肃国家级杂交玉米制种基地,提高良种繁育和供应能力;《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中首次明确了农作物种业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明确要求加强西北等优势种子繁育基地的规划建设与用地保护;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加强西北等优势种子繁育基地建设,鼓励种  相似文献   

14.
拜城县作为新疆玉米杂交制种生产基地之一,玉米制种面积逐年在扩大,今年全县玉米繁种面积已达到了4万多亩。由于繁种生产程序较多,在玉米杂交制种过程中,往往放松后期田间管理,这样既影响了制种田的产量,又影响了种子质量。为了提高种子的商品性,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强玉米杂交制种田的后期管理非常重要。为此,对玉米制种田的后期必须加强以下几方面的管理:  相似文献   

15.
针对制种基地种子千粒重偏低,产量不高等问题,在杂交玉米制种中应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结果表明,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应用在杂交玉米制种中,不仅显著提高了制种产量,而且对种子质量的提升也起了明显作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杂交玉米制种中,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6.
对山西杂交玉米制种产业现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素有“农业小省,制种大省”的美称,杂交玉米制种业已成为山西特色农业亮点产业之一。通过分析影响杂交玉米制种产业发展的品种保护、特殊气候、非法套购、无序竞争和政策影响等因素,提出了加大科研创新力度、加强种子管理工作、加快企业改制步伐、探索新型生产模式、加强信息指导服务等项措施,以进一步确保山西种子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笔者从第八届全国种子双交会上获悉,2011年全国主要农作物种子供应充足,今年两杂种子上涨超出预期,明年两杂种子价格仍呈上升态势,玉米单粒播种子和精品种子市场份额继续扩大。异常的气候加大了制种的风险和成本,制种基地比较效益低、风险抵御能力差、管理难度大等问题依然存在,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8.
玉米制种的花期管理是保证种子纯度的关键环节,直接决定着玉米杂交种子的质量和利用价值.制种基地技术员作为制种基地的管理者和组织者,只有以认真负责的丁作态度、适宜的工作方法和合理的技术措施,充分利用基地的人力和物力资源,狠抓花期管理,才能生产出高品质玉米杂交种子.  相似文献   

19.
为了保障玉米杂交制种基地管理的规范化与科学化,需要提高种子的质量、完善检测程序,通过制定杂交玉米制种基地生产质量管理措施,促进农业生产整体稳定的发展。文章就杂交玉米制种生产基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希望可以提高杂交玉米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在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域内注册的近百家种子企业中,注册资金在500万~1000万元的就有25家,其中有2家是国家级制种产业化龙头企业,目前已成为新疆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全国最大的西甜瓜制种基地和加工番茄制种基地。玉米制种、西甜瓜制种、蔬菜制种平均60%外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