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立足延边少数民族地区农业发展实际,构建延边地区现代农业开发进程评价指标体系,对延边地区现代农业开发进程进行现实测评,探讨延边地区当前农业发展不足以及今后发展途径,以推动延边地区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延边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延边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现状,综合得出延边地区特色农业在生产方面呈现较为稳定的发展趋势,但延边地区特色农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针对延边地区特色农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3.
延边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延边地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优势的基础上,分析了延边地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为了提高延边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应该树立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理念;推动农业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4.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人类所面临的共同课题,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核心。本文在分析吉林省延边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指出延边地区进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延边发展设施农业的必要性、优势,提出了普及设施农业是延边地区加速实现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正>金秋时节,硕果丰收,延边苹果梨栽培系统成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是在吉林省62个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延边地区首次获得该荣誉。1921年,朝鲜梨树种引入中国延边地区并成功嫁接成苹果梨,经过几代延边人的精心选育,如今延边苹果梨已成为优良的寒地梨品种。2002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确定延边苹果梨为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全国各地的苹果梨都发源于此。延边苹果梨  相似文献   

7.
延边农业经济虽然自1997年开始出现总量持续增长,但农民收入却发生徘徊不前的异常现象。根据对延边农业1997~2001年间的运行所做的宏观评价,本研究认为农业结构调整步伐迟缓、农业收入结构不合理、农村总费用持续增长、地区间农村发展差异大等是延边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8.
在2013年吉林省星级休闲旅游农业企业和2014年延边州旅游局提供的延边乡村旅游等级经营单位名录基础上,通过大量的网络调查和实地考察选取延边地区93个优秀的观光农业资源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定性分析方法将延边地区城郊观光农业资源分为7类。采用区位熵、最近邻分析模式和泰森多边形分析模式、地理集中指数法分别对延边地区城郊观光农业的空间分布差异性、空间类型、空间集中性进行了分析。基于延边地区省道、国道、高速公路公路网进行交通缓冲区分析,得出在最大半径缓冲区内的资源占总资源数的84.9%。最后提出9条延边地区城郊观光农业旅游线路。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阐述延边地区的特色与优势的基础上,分析了延边国家农业科技园规划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原总体规划中存在缺乏品牌意识和区域特色、中心区和核心区空间布局不合理、周边辐射作用不明显、缺乏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理念等问题。延边国家农业科技园的发展应突出地区特色,以生态和民俗为主线,打造"延边品牌";突出区位优势,以"先导区"和"一带一路"为依托,辐射东北亚;以生态型产业为龙头,建设综合性"高效农业产业园";加强与朝鲜的沟通合作,促进该地区的生态安全和政治安全。  相似文献   

10.
我们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位于吉林省东部长白山脚下、海兰江畔的龙井市。其前身是1935年始建的伪间岛省“劝农模范场”,1948年由吉林省人民政府接管,改名为“吉林省延边水田试验场”,1950年改称“延边专署龙井水田试验场”,1955年改为“吉林省延边地区农业试验站”,1959年11月26日起归属于延边州人民政府,更名为“延边农业科学研究所”,1996年5月经吉林省科技厅和延边州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简称延边农科院。  相似文献   

11.
观光农业是以农业项目为依托,以城市游客为服务对象,通过规划设计来满足游客观光、休闲、娱乐、体验等需求的现代农业.在实际调研的数据和案例资料的基础上,针对观光农业中"农家乐"这一具体的发展方式,运用管理学中"SWOI"分析方法进行组织评价,分别对它内部的优势和劣势、外部的机会和威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为促进"农家乐"的良好发展,相关部门应该建立健全辅导员制度,在一定区域内建立服务规范并开展培训,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多方力量努力解决农户的融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以“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一经济一社会复合系统理论”为指导,建立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指标体系及其系统评价的模糊数学模型和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力图为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极其评价提供可借鉴的理论方法与应用模型,促进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农业经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广东三水市种植业系统的能值分析及其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应用生态系统能值分析理论方法,定量分析广东省三水市种植业系统的物流和能流。结果表明:1997 年三水市种植业系统的经济投入明显高于广东省平均水平,与一些发达国家相近。其中人力和化肥投入分别占经济投入的45.6% 和22.8% ,这与充分利用耕地(复种指数达307% )和多样化种养模式(基塘系统占总耕地30% )是分不开的。今后应加强物质能量多级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扩大有机肥源、减少化肥的投入,走持续发展的农业道路。  相似文献   

14.
农业科技园区产业集群优势效应分析及策略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分析了农业科技园区产业集群的理论基础及其技术创新优势、竞争优势和空间区位优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育农业科技园区产业集聚优势效应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15.
官琳琳  门可佩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449-15451
简述了中国农村的现状,介绍了聚类分析的原理。根据相关统计资料,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中国各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可划分为4类:第1类为北京、上海,此类地区综合经济实力处于全国前列;因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也位于前列;第2类为天津、江苏、浙江,3省具有优越的农业生产条件,农业基础较好,农村居民收入来源稳定;第3类为辽宁、山东、福建、广东,4省均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适宜于农作物生长,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相对较高;其他各省(区)归于第4类,由于受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农业产值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均较低。  相似文献   

16.
彭阳县井灌区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分析了宁夏彭阳县井灌区目前正常运行的灌溉机井的基本情况、效益运行管理情况、存在问题,提出加强井灌区水利设施管理的建议,旨在推广井灌区现代设施农业,促进现代农业更好、更快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7.
干旱缺水是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农业节水灌溉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水投入,取得尽可能多农作物产品的一种农业高效用水模式;对农业节水灌溉经济效益的分析和计算从理论上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供相关人员参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垦区是荒漠、半荒漠人工垦荒绿洲灌溉农业区,缺水问题尤显突出。要使垦区农业经济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必须发展节水农业,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提高单方水的生产效率,节水扩灌,改善农业生产技术措施,提高粮、棉、果、牧的产量和品质;只有通过农业节水才能满足“生态维护用水”的需求,防止生态脆弱区生存环境的进一步恶化,降低各种自然灾害(大风、沙尘暴、浮尘等)发生的频率,减少农田沙化的进度。  相似文献   

18.
分析宁南山区盐池县旱作区农业资源的基本条件和特点,提出干旱山区农业资源利用的基本目标,技术区相继实施要点,为干旱山区农业生产提供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9.
邢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419-21420,21431
利用模糊数学中的动态聚类分析方法,以黑龙江省为例对农业经济类型划分进行了分析,克服了传统方法的不确定性,实现了农业生产决策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20.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评估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已有相关数据,建立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定量评价方法-主成分分析法,并对河南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估分析和横向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