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茶尺蠖发生规律与无公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尺蠖是我省为害茶树主要害虫之一 ,以幼虫咀食嫩梢。发生严重时 ,老叶、嫩茎将被幼虫食尽 ,严重影响茶叶产量 ,并且树势衰弱。目前绝大部分茶场和茶农多采用化学农药防治。化学农药不仅污染茶园生态环境 ,而且在杀死茶尺蠖的同时 ,也杀伤了大量天敌 ,还存在农药残留问题。因此 ,根据茶尺蠖发生为害的特点 ,采取相应的无公害防治措施控制其发生为害 ,将对茶叶生产起到积极推动作用。1 茶尺蠖发生规律1 1 茶尺蠖大部分以蛹在茶树根际表土中越冬 ,少数以幼虫在茶丛中越冬。越冬蛹大部分处于滞育状态 ,抗逆力强 ,死亡率低 ;其越冬后羽化率的…  相似文献   

2.
茶尺蠖和灰茶尺蠖是茶树上的两个近缘种害虫,由于其形态十分相近,不易区分,成为了茶园害虫的1对"双胞胎"。本文从茶尺蠖和灰茶尺蠖的地理分布、成虫翅鳞片上纹路和幼虫背板斑纹等几个方面介绍了两者的区别,有利于茶叶生产者通过简易方法区分两近缘种。  相似文献   

3.
4.
为害茶树的尺蠖种类及主要种的习性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尺蠖俗称拱拱虫、量尺虫、造桥虫。尺蠖食性极杂。据报导,全世界已发现尺蠖12000多种,我国有1000余种,为害茶树的尺蠖有报导记载的亦有25种之多。尺蠖是茶树重要食叶类害虫,防治尺蠖类对茶叶生产有重要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5.
科技简讯     
茶尺蠖防治标准茶尺蠖(Boarmia obliquahypulina Wehrli)是浙江、江苏、安徽等省茶树主要食叶害虫,对茶叶生产影响颇大。为了经济有效地防治茶尺蠖(既减少防治次数,又能将茶尺蠖控制在经济为害水平以下),作者于1983~1988年对茶尺蠖防治标准进行了研究。 (一)几项技术参数的研究 1.茶尺蠖幼虫食叶量和鲜叶产量损失试验。根据室内1731头幼虫食叶量测定,1头幼虫一生食叶量为0.61±0.06克,其中4龄和5龄期的食叶量约占总食叶量的  相似文献   

6.
茶尺蠖绿色防控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尺蠖是我国茶园重要的食叶性害虫之一,严重发生时可将茶树吃成光杆,甚至直接导致茶树死亡。茶尺蠖在我国多个省份大面积发生,常给茶叶生产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近年来,关于茶尺蠖的种类厘清、挥发物引诱剂、性信息素鉴定和其他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报道大量涌现。本文在归纳和总结上述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害虫防控方面的发展趋势,对未来茶尺蠖防控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茶尺蠖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油桐尺蠖幼虫龄期及取食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桐尺蠖(Buzura Suppressaria Guenee)又称大尺蠖,是为害茶树的主要尺蠖蛾类害虫,在浙江年发生2~3代,主要为害夏、秋茶。由于幼虫有明显的暴食期,在种群密度大的时候往往会造成灾害。关于幼虫的取食量,王问学等(1982,昆虫知识)曾以梧桐树叶为饲料作过取食叶面积的测定,但以茶叶为饲料的取食量测定未见详细报道。笔者1982年用茶叶对该虫进行了饲养观察,现将主要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8.
大戈尺蠖(Ectropis sp)属鳞翅目,尺蠖蛾科。是近年来我省部分茶区的茶树主要害虫之一,其以幼虫咀食茶树新梢成叶,降低茶叶产量和影响茶树生势。现将初步观察结果整理如下: 一、分布与寄主: 分布:该虫目前主要分布在粤北茶区。  相似文献   

9.
茶尺蠖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尺蠖(Ectropis obliqno Prout)属鳞翅目,尺蠖蛾科,中国各茶区均有发生,是浙、苏、皖茶区重要茶树害虫之一。以幼虫食叶为害,严重发生时,茶树叶片及嫩芽全被吃光,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导致茶树早衰、耐寒力差、冬季易受冻害。为了控制该虫,目前各茶区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但是,化学农药不仅污染茶园生态环境,而且在杀死茶尺蠖的同时,也杀伤了大量天敌,并造成农药残留,使“3R”问题(农药残留量Residue,害虫抗药性Resistance,害虫再猖獗Resurgence)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10.
尺蠖蛾类就是通常所见的拱背虫、拱拱虫、造桥虫、量寸虫等。以幼虫为害茶叶,发生多时,几天之内,能将整丛或整片茶树叶片全部食光。有的种类(如灰尺蠖)在叶片食光后,还啃食茎干皮层和嫩梢。严重影响树势和产量,不但当季无茶可采,而且树势衰弱,耐寒力差,遇上霜冻,地上部被冻坏甚至干枯死亡,也影响来年或下季产量。近年来此类害虫的危害,日益加重,有些种类(如大尺蠖、茶尺蠖)已上升成为发展茶叶生产的劲敌。  相似文献   

11.
正茶叶是缙云农业四大主导产业之一,产茶历史悠久,现有茶园面积5.8万亩,随着茶树种植面积的扩大,害虫种群数量不断增多,发生危害茶树的害虫已上升至50种,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茶叶的生长以及产量和质量的提高。近几年,小贯小绿叶蝉、茶橙瘿螨、黑刺粉虱和茶尺蠖等主要害虫,严重影响了茶树生长,造成茶叶减产。为了有效地控制茶树主要害虫,有效提升治理虫害的效果,现介绍缙云县茶树  相似文献   

12.
木橑尺蠖(Culcula panterinaria Bremer etGrey)是近年来浙、皖、苏、川等省部分茶区发生的一种茶树害虫,其食性杂、食量大,一旦暴发可造成茶树光秃,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为了有效地防治这种害虫,确保茶叶产量和质量,近年来,作者对该虫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进行了测定,其结果可供各茶区在测报该虫时参考。  相似文献   

13.
《茶叶》1960,(3)
茶尺蠖,生活周期短,繁殖率高,蔓延迅速,对茶树的危害较为严重,它是浙江等省茶区主要的害虫,杭州地区一年要发生六代,因此历年都遭受一定的損失。仅据1939年資料,紹兴由于此虫为害,全县茶叶产量损失达4000担,1954年杭州尤井茶区,茶尺蠖发生猖獗时,茶树吃得光枝,严重影响茶叶产量。  相似文献   

14.
据了解,近年来茶树黑刺粉虱在韶关市乐昌县的广北、乐昌、沿溪山茶场严重发生,猖獗为害。其以幼虫寓居茶叶背面刺吸为害,并排泄“蜜露”诱致煤病流行发生,致使茶树一片乌黑,严重阻碍光合作用,影响茶树生势,芽叶稀瘦,叶落枝枯,对茶叶生产威胁极大,是茶园毁灭性害虫之一。目前,茶树黑刺粉虱发生、蔓延之快,为害面积之大,造成损失之重,在我省尚属罕见。  相似文献   

15.
苏特灵对茶尺蠖等害虫的药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商建农  胡新光  倪老虎 《茶叶》2002,28(1):36-37
苏特灵 (茶叶专用型 )粉剂由北京科瑞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研制 ,辽宁生物农药厂生产的 BT类菊酯复配型杀虫剂 ,为明确其对茶树主要害虫的防治效果 ,杭州市茶叶科学研究所在田间养虫室内进行了该药对茶尺蠖和茶黑毒蛾幼虫的击倒试验 ,并在浙江三明茶业有限公司租赁茶园内进行了茶尺蠖幼虫田间小区药效试验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药剂苏特灵粉剂 (北京科瑞森生物工程公司生产、提供 ) ,BT含量为 80 0 0国际单位 /毫克。对照药剂千胜 BT (武汉科诺生物农药有限公司生产、市售 ) ,含量为 1 60 0 0国际单位 /毫克。1 .2 …  相似文献   

16.
大鸢尺蠖和灰茶尺蠖各龄幼虫食量观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鸢尺蠖(Ectropis excellens Butler)和灰茶尺蠖(E.grisecens Warren)1974年与1978年先后在湖南长沙高桥茶园大发生,局部茶园茶树叶片被食光。为探讨防治此二种尺蠖幼虫的关键时期,作者先后对大鸢尺蠖、灰茶尺蠖幼虫各龄取食量进行了观测。  相似文献   

17.
概述大黑胡蜂(Vespula Lewisi Cameron)在10~11月上旬一直进行活跃的捕虫活动,主要捕捉茶树害虫的艾枝尺蠖3~4令幼虫,据推测每天每巢捕虫量为1000~2000条,对茶园内尺蠖的密度以相当影响。亦可捕捉茶卷叶蛾、赤刺蛾等其它害虫,但很少发生。  相似文献   

18.
茶尺蠖(Ectropis oblique Wehrli)又名拱拱虫,是茶树的主要食叶类害虫之一,以取食茶树嫩叶为主,发生严重时可将成片茶园食尽,严重影响茶树的树势和茶叶的产量。几十年来,主要靠化学农药防治,出现世代重叠现象用辛硫磷防治效果较好,但用的次数多了,产生抗药性,对防治茶尺蠖带来了难度。本课题使用茶核·苏云金进行试验,以茶尺蠖出现世代重叠现象时的常用药剂辛硫磷作为参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木橑尺蠖(Culcula panterinaria Bremeret Grey),据有关资料记载分布在台湾、四川、河北、山西、山东等省。幼虫取食林木、果树、大田农作物、药材等植物。近几年来调查观察,安徽省也有发生,茶树常受其害,如1977年7、8月间该虫在我场暴发成灾,500多亩茶园的茶树叶片被啃吃殆尽。严重地影响了茶叶产量,为掌握木橑尺蠖的  相似文献   

20.
油桐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对实验动物的毒性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桐尺蠖是茶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在某些茶区油桐尺蠖的危害已对茶叶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治虫的结果,不仅增加了茶叶的生产成本,而且造成自然生态环境的污染,直接影响了人民健康。近年来,人们对于生物防治重要性的认识日益提高。一九七八年六月,谢天恩等在湖北蒲圻羊楼洞茶场分离到一株油桐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