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ndroid手机系统凭借其开放性、灵活性等强大的优势成为手机系统应用开发的必要选择。文章探讨了基于Android手机传感器的林木单株树高测量程序的技术要点及实践过程,并通过实验将测定结果与传统布鲁莱斯(Blume-Leiss)测高器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安卓手机测树APP测量林木单株树高方法的平均误差为3.19;布鲁莱斯(Blume-Leiss)测高器法测量林木单株树高的平均误差值为3.70。安卓手机测树高APP方法的平均误差值精度比后者提高了62%。  相似文献   

2.
基于二维码的小班数据更新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二维码为媒介,基于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库,搭建内外业一体化的小班数据更新系统。该系统主要分为PC端子系统和移动端子系统,在PC端可以实现模型更新、智能查询、统计分析、动态发布、二维码制作等功能,借助这些手段能够了解森林资源的变化情况。移动端子系统可借助二维码技术方便地进行远程查询、动态对比、及时更新。与传统森林资源调查模式相比,该系统可大大提高小班数据的更新、查询、分析效率,为智慧林业建设提供一种创新的探索模式。  相似文献   

3.
根据林业信息系统数据特点,在不改变原始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方式下,提出一种基于WebSer-vice的异构数据集成模型,利用GML进行空间数据集成,使用SVG实现空间数据可视化,建立GMLSVG的WebGIS应用模型,该模型能较好地实现异构数据源统一、透明的访问,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和一致性,为林业多源异构空间数据的集成提供解决方案,有效地实现林业信息异构数据的共享。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林业有害生物信息的管理水平以及远程诊断的可靠性,笔者以江西省为例,开发了一套省级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系统。系统是基于计算机、网络、3S技术、信息管理系统等技术,通过对林业有害生物监测数据的处理,实现对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的实时监测、定位跟踪、汇总分析和远程诊断,达到各级森防部门对监测数据的共享和信息的实时管理,实现监测预报信息集中化、精细化、图形化管理,提升监测预报准确性和科技水平,强化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林业外业调查中经常需要使用地形图、卫星影像图。目前市面GPS导航软件能够显示谷歌影像、天地图等卫星遥感图像,但能够自由加载离线影像或矢量数据的移动端森林资源数据采集软件还不多见。随着手机越来越智能化和移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日益成熟,林业工作者对移动端森林资源信息系统的需求越来越明确,外业调查数据采集系统的实现也越来越简单。文章探讨了相关技术,简述基于Android和UCMAP平台的移动端林业外业调查信息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木材加工车间环境及其监控现状的分析,提出并构建了基于LonWorks现场总线技术的车间环境监控网络系统.该系统可完成对车间内噪声、粉尘浓度、甲醛浓度、温湿度及火灾的实时监测,并实现了系统的本地集中管理和远程网络监控功能.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也逐渐应用于林业管理模式中。由于互联网技术在林业管理中的优势被充分发挥了出来,使得其能够更加高效地对森林资源进行全方位监控,最终实现森林资源的信息化监控。基于此,以“互联网+”技术为主,设计出了一种信息化林业生态监测管理系统,实现了对林区管护人员的在线管理以及森林火灾预警、监测与管理,从而能有效提高我国信息化林业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智能视频监控系统融合了GIS技术、GPS技术等信息技术,并有效结合了林业管理知识及林火防治经验,能够实现林业防火办信息的流转、林火安全的实时管理以及森林气候的监测及数据更新,在林火灾后评估方面具有诸多显著性优势,使林业防火业务走向智能化、数字化和可视化的发展道路。详细探讨了智能林火视频监控系统,介绍了其工作方式,专门针对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具体构成及各部分功能进行了深入细致地分析。  相似文献   

9.
表型技术在林木育种和精确林业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缺乏有效的表型采集与分析能力已成为林木育种研究领域的瓶颈,其关键难点是生成准确的表型数据,以便正确解释获得的结果。在精确林业中面临的核心挑战是实现自动化、大范围、快速实时的表型性状分析。长久以来,林木遗传育种和精确林业监测要花费大量的人力收集常规表型数据,传统的表型研究方法具有效率低、维度低、通量低、精度低、劳动量大、主观性强等缺点,无法满足挖掘"基因型—表型—环境型"内在关联、揭示特定生物性状形成机制的科研需求。因此,亟需在林业上发展并应用非破坏式、自动化、高通量、高精度的表型监测技术。现代表型技术使用搭载多种类型成像传感器的系统,自动收集林木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等大量表型数据,实现对大批量林木个体的生长监测。另外,无损测量的特点使对同一林木个体进行连续监测得以实现,从而获取林木生长相关的表型性状,如在胁迫研究中,表型技术能明晰林木对胁迫的响应模式及其对胁迫的抗性。利用新型传感器技术对遗传测定群体进行准确、高通量、无损式、快速高效的表型信息采集,对于加快林木遗传改良进程、实施精确林业战略、挖掘优良种质、提高森林质量和抗逆能力至关重要。本文回顾林木表型技术的发展,介绍了基于个体和基于林分(群体)的林木表型技术的应用领域和研究内容。详细分析可见光相机、荧光成像仪、近红外成像仪、高光谱成像仪、热红外成像仪和激光雷达扫描仪等各成像传感器的测量参数、频谱范围、成像原理、优缺点,以及在林木表型信息采集上的应用现状等。林木表型技术的研究趋势为:1)构建新型采集平台获取林分和个体的关键表型性状以提高精度及通量;2)利用环境监测技术,分析林木在温度、湿度、水分、光照等非生物胁迫下的表型反应,以进行抗逆良种选育;3)利用生物胁迫下的表型变化分析推动精确林业中的病虫害监测、分类、识别和防治等;4)利用高通量表型技术与全基因组选择、数量性状位点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相结合以鉴定基因的功能,提高选择的准确性。表型技术的应用将实现快速实时、高质量、高精度、高通量的采集林木数据,从而提高育种效率,优化精确林业实践,加速林业信息化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0.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的兴起,为变革创新林业管理模式提供了条件。文章基于智慧林业巡检管理服务平台构建,以物联网、大数据、RS、GPS、GIS等技术为支撑,建立"智能+手机App"的巡检管理方式。以林业资源管理、护林员管理和培训、林区灾害监测预防为主线,解决传统巡检模式落后、巡检考核方式单一、平台使用感不强等问题,实现林业部门对森林资源的全面监管和提供服务,完成主要的巡护巡检工作。同时,借助相关林业数据构建灾害预测模型,形成灾害预测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