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覃敬东  张桂荣 《养猪》2004,(5):32-32
覃敬东和张桂荣选择广西罗城县龙腾瘦肉型猪场健康的经产二元杂种母猪62头,随机分成试验Ⅰ组(20头)、试验Ⅱ组(22头)和对照组(20头)。试验Ⅰ组分别在产前20~30天和产后3日内各注射10毫升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由上海同仁药业公司上海兽药厂生产),含硒10毫克、维生素E500国际单位。试验Ⅱ组从产前20~30天至产后哺乳期内,在母猪饲粮中添加亚硒酸钠维生素E粉(由上海公益兽药厂生产)1克/千克,日喂饲粮3千克/头,每天每头母猪得到亚硒酸钠1.2毫克、维生素E15国际单位。对照组饲喂试验组同批饲料,不做其它处理。母猪、仔猪饲养管理一致,仔猪7…  相似文献   

2.
为防治鸡鸭缺硒病,我们采用氢氧化铝亚硒酸钡注射的方法,对鸡鸭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肉鸡注射1~3mg/只氢氧化铝亚硒酸钡,血硒在体内可维持60天以上;肉鸭注射1.5mg/只,血硒在体内维持50天以上,制剂注射后24小时血硒开始升高。这种制剂具有吸收快,体内维持时间长,注射剂量小的优点。肉鸡、鸭注射后,在10~60天内增重幅度分别为16.4~30.03%及16.72~24.71%。长效注射剂首次用于预防临床及亚临床缺硒病,预防率达100%,安全性好,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甘肃省畜牧兽医研究所畜禽缺硒病研究课题组,近年来研制出一种防治雏鸡(鸭)缺硒病的新药——硒弹丸。该药通过肌胃投服,72小时后,血硒开始升高,有效浓度在体内维持75天以上。经临床对4万多只雏鸡(蛋用、肉用)、雏鸭试验观察,证明该制剂具有吸收快,体内维持时间长,药效稳定、使用简便、价格便宜等特点。适用于4~75日龄雏鸡(鸭)。硒弹丸系采用亚硒酸钠或硒酸  相似文献   

4.
王金宝同志在贵刊1993年第2期发表的文章中主张仔猪出生后第2天注射0.1%亚栖酸钠5毫升……。我认为对出生后第2天的仔猪,一次注射0.1%亚硒酸钠5毫升,其注射剂量不妥。如果按此剂量注射给出生后第2天的仔猪,将因剂量过大发生中毒而死亡。据有关资料报道,应用亚硒酸钠注射液的用量,每千克体重不超过1.5毫克,此剂是较高中毒量,已接近最小致死量。  相似文献   

5.
奶牛受胎率直接影响到奶牛的饲养经济效益,为了进一步研究硒和维生素E对奶牛受胎率的影响,我们在龙镇农场(缺硒地区)选择了100头奶牛进行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将试验牛平均分为2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头,于2004年2月至2004年10月对两组牛分别按常规进行直肠把握输精。试验组在输精前1周肌注0.1%亚硒酸钠注射液40毫升,输精完毕后1小时内再肌注0.1%亚硒酸钠注射液40毫升和维生素E注射液250毫克,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2 ̄3个月后进行妊娠检查。奶牛配种输精前后注射亚硒酸钠和维生素E能明显提高受胎率。试验组确定妊娠48头,比对照组妊娠…  相似文献   

6.
亚硒酸钠对禽流感灭活疫苗免疫效果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禽流感病毒(AIV)H9N2油乳剂灭活疫苗中分别按每头份疫苗加亚硒酸钠0、0.05、0.10、0.20、0.40mg,分别免疫7日龄AIV疫苗非免疫鸡。免疫后不同时间,各含亚硒酸钠疫苗组鸡的HI抗体水平均高于不合硒疫苗组,以含亚硒酸钠0.20mg/头份组鸡的抗体上升快、达高峰值时间早、维持高抗体水平时间长。经对免疫鸡的红细胞免疫花环(RBC—C3bRR)促进率及抑制率测定,表明亚硒酸钠能显著提高试验鸡的红细胞免疫花环促进率,而红细胞免疫花环抑制率变化各组差异不明显,以含亚硒酸钠0.20mg/头份组的作用最好。  相似文献   

7.
据资料介绍,我省东部地区缺硒所引起的奶牛生产水平下降较为广泛。经化验测定:建三江地区土壤含硒量平均0.2070ppm,仅是标准值的41.4%,易造成饲草、饲料严重贫硒,再加上饲草保管贮存不当,许多粗饲料含维生素E很少,导致奶牛正常的生产水平得不到发挥。为探讨本地区绐奶牛补亚硒酸钠维生素E,增加奶牛产奶量,特做如下试验。 1 试验方法在建三江青龙山农场3队、11队,选择年龄、体质、产奶量基本相同奶牛40头,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分成试验和对照2个组,每组20头。做好产奶记录。试验组每头奶牛在1991年5月1日开始注射上海兽药厂出品的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35毫升(每毫升内含亚硒酸钠1毫克,维生素E50  相似文献   

8.
硒是家禽体内必需微量元素之一。东北地区土壤里缺硒 ,饲料中缺硒常引起畜禽缺硒症 ,在定期补硒时 ,由于用药量过大或药量少时间长 ,容易引起亚硒酸钠中毒的发生。1 病因肉鸡雏缺硒发病率高于蛋鸡雏的 2倍。某养鸡户抓 10 0 0只肉鸡雏 ,10日龄饮亚硒酸钠 ,因对毫克和毫升没弄明白 ,用药过量 ,发生硒中毒 ,死亡 85只 ,急来就诊。2 症状饮用亚硒酸钠后 ,病鸡雏精神沉郁 ,低头闭眼 ,羽毛松乱 ,食欲减少或废绝。运动失调 ,站立不稳 ,不愿活动 ,常蹲于热源处 ,反应迟钝 ,喙根部青紫色 ,趾、腿呈黄白色 ,全身发紫 ,死前有的口流红色液体。3 剖…  相似文献   

9.
试验研究了高硒母猪日粮条件下注射亚硒酸钠对哺乳仔猪生长性能及血硒水平的影响。试验选用产次及产仔数相同的健康大约克夏纯种母猪12头,饲喂相同的硒水平为0.5 mg/kg、维生素E水平为61.2 mg/kg的泌乳期日粮,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母猪所产的同窝仔猪作为一个重复,试验期28 d:对照组仔猪于3日龄注射生理盐水1.5 ml/头,试验组仔猪于3日龄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E 1.5 ml/头,试验期间仔猪不进行补饲。试验结果表明:1仔猪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E制剂对生长性能影响不显著;2母猪在饲喂硒水平为0.5 mg/kg、维生素E水平为61.2 mg/kg的条件下,随着泌乳天数的延长,乳中硒含量呈缓慢下降趋势;3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E制剂仔猪血浆中硒含量下降的速度较不注射缓慢,但随着仔猪日龄的增大,两者趋于一致;4仔猪不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E制剂,血浆中硒的水平没有降至缺硒临界水平以下。在母猪日粮高硒水平的条件下,断奶前仔猪可以通过母乳途径满足硒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1 前言亚硒酸钠是最常应用的补硒药物,但其毒性较大,安全范围较小。长期反复应用会引起不同程度的毒性,甚至致死。本文旨在研究亚硒酸钠在大自鼠体内急性毒性、蓄积毒性及耐受性,以便为亚硒酸钠的临床药理学研究提供参考。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动物大白鼠,体重180~220克,雌雄各半,随机分组。 2.2 试验药品及仪器亚硒酸钠(药用),西北矿冶研究院实验药厂,批号:910920,配制0.1%亚  相似文献   

11.
亚硒酸钠维生素E可预防奶牛胎衣滞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胎衣滞留的牛对其以后繁殖功能影响甚大,且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试验着添加亚硒酸钠维生素E来预防胎衣滞留,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 材料及方法在上海第九牧场取预产期为2002年10月至11月的奶牛于预产前15天、30天共2次深部肌肉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E(上海生产,规格为每支10毫升,内含亚硒酸钠10毫克,维生素E l 000单位),每次20毫升,共40毫升。輨2 结果2002年10月分娩奶牛9头,胎衣滞留15头,滞留率为15.79%;11月分娩奶牛95头,胎衣滞留头数为9头,滞留率为9.47%。总滞留率为12.63%。200年10月分娩139头,胎衣滞留4头,滞留率为31.65%;11月分娩126…  相似文献   

12.
5—70日龄的仔猪发生白肌病较多,本病的特点是病程短,死亡率高。怎样防治仔猪白肌病呢? 1.预防方法仔猪生后3—7天肌肉注射0.1%亚硒酸钠溶液1—2毫升,间隔10天注射第二次。同时要改善饲养管理,冬季补喂胡萝卜等青饲料和骨粉等。 2.治疗方法发病仔猪肌肉注射0.1%亚硒酸钠溶液2毫升,隔14天按同样数量再注射1次。同时配合肌肉注射维生素E1—2毫升,每天1次,连注3—5天。  相似文献   

13.
硒锌联合应用对奶牛抗氧化功能影响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硒、锌作为畜禽微量元素添加剂的必需成分,在机体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作用。对动物机体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有许多报道,但硒、锌的联合应用对奶牛抗氧化系统的影响尚未见报道,故我们作了如下实验。1 材料及方法选某奶牛场15头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三组,第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第2组在每千克基础日粮中添加亚硒酸钠0-22毫克;第3组在添加亚硒酸钠的同时补加硫酸锌12毫克/千克饲料,分别于0天、30天、60天、90天采集全血进行相关酶和微量元素的分析,并对奶牛的营养及整体状况每隔10天详细检查一次。对GSH…  相似文献   

14.
硒是畜禽维持生长和生育力所必需的微量元素,缺硒易引起畜禽多种疾病,甚至造成大批死亡。但另一方面,硒又是一种剧毒物质,使用时必须十分慎重。在饲料中添加硒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只能用硒酸钠或亚硒酸钠作饲料添加剂。二、硒酸钠和亚硒酸钠是剧毒物质,易引起人畜中毒,应妥善保管,专人负责。三、限制用量:(1)鸡、鸭、猪、羊、肉牛、奶牛的全价饲科中含硒量不得超过0.1ppm(即1公斤混合料中添加硒0.1毫克)。(2)仔猪开食前期料与开食料中含硒量不得超过0.3ppm。(3)火鸡全价饲料中含硒置不得超过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对波尔山羊公羊进行更科学的养殖和更合理的利用,选择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放牧+补饲)3岁波尔山羊公羊16只,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E 4 mL/只(含硒0.46 mg/mL),对照组未注射。试验期30 d,分别在第10天、20天和30天采集血样并测定血清T、E2、FSH和LH浓度。试验结束时采集公羊精液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波尔山羊公羊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后,血清硒水平迅速上升,第20天达到最高峰。试验组公羊血清T和FSH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精子活力明显升高(P0.05),但两组公羊的血清E2和LH浓度、采精量、精子密度没有明显差异(P0.05)。由此可见,缺硒地区给公羊补硒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将胎龄8~8.5个月的妊娠奶牛随机分为三组;所有奶牛均在同等的条件下饲养管理。第一组47头试验牛于预产前30天肌注0.1%亚硒酸钠注射液5~6次,每次10毫升;胎衣不下发生率17%(8/47)。第二组35头试验牛于预产期前15天肌注0.1%亚硒酸钠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富硒益生菌对小鼠肝脏硒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和GPX-1 mRNA表达量的影响,试验将60只昆明系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对照组、亚硒酸钠组和富硒益生菌组,每天分别灌胃纯化水、亚硒酸钠和富硒益生菌、益生菌各0.5 m L,连续28 d,试验结束时测定肝脏硒含量、GPX活性和GPX-1 mRNA表达量。结果表明:富硒益生菌组和亚硒酸钠组小鼠肝脏硒含量和GPX活性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富硒益生菌组小鼠肝脏硒含量和GPX活性显著高于亚硒酸钠组(P0.05);富硒益生菌组和亚硒酸钠组小鼠肝脏GPX-1 mRNA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分别高229%、216%,而富硒益生菌组小鼠肝脏GPX-1 mRNA的表达水平与亚硒酸钠组相比高4.11%。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植物硒———富硒苜蓿、无机硒———亚硒酸钠和生物硒———酵母硒3种硒源对蛋鸡生产性能、蛋硒含量及转化率的影响。选取50周龄健康罗曼蛋鸡300羽,随机分成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5羽。试验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2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5%普通苜蓿粉的试验饲粮,试验3、4组饲喂在试验2组饲粮中分别添加1.60 mg/kg亚硒酸钠和730 mg/kg酵母硒的试验饲粮,试验5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5%富硒苜蓿粉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38 d。结果表明:1)基础饲粮中添加富硒苜蓿能显著提高蛋鸡产蛋率和日产蛋量(P<0.05),显著降低料蛋比(P<0.05);添加酵母硒可显著提高产蛋率(P<0.05),而添加普通苜蓿、亚硒酸钠和酵母硒对日产蛋量和料蛋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2)基础饲粮中添加亚硒酸钠、酵母硒和富硒苜蓿均可极显著提高蛋硒含量(P<0.01),其中富硒苜蓿组蛋硒含量极显著高于添加亚硒酸钠组(P<0.01),却极显著低于酵母硒组(P<0.01);各组蛋硒含量随试验期的延长而增加,3种硒源组蛋硒转化率大小顺序为:酵母硒>富硒苜蓿>亚硒酸钠,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由此可知,蛋鸡饲粮中添加富硒苜蓿,其生产性能略优于添加酵母硒,明显优于添加普通苜蓿和亚硒酸钠;蛋鸡的蛋硒含量极显著高于亚硒酸钠,但极显著低于酵母硒,3种硒源蛋硒转化率大小顺序为:酵母硒>富硒苜蓿>亚硒酸钠。  相似文献   

19.
通过施给亚硒酸钠培植硒富集紫云英 ,研究其对动物组织硒储留及相关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18只黄羽肉鸡随机等分为 3组 ,分别饲喂基础、亚硒酸钠或紫云英硒日粮。结果表明 ,血浆硒含量按基础、亚硒酸钠、紫云英硒日粮顺序呈上升趋势 (P >0 .0 5 ) ,其中喂紫云英硒组比亚硒酸钠组高 2 1% (P >0 .0 5 )。紫云英硒组的鸡肝、肾、脾和胸肌组织硒含量均显著高于亚硒酸钠组 ,分别提高 4 3% (P <0 .0 5 ) ,2 8% (P <0 .0 5 ) ,31% (P <0 .0 5 )和 30 % (P <0 .0 1)。正试期的第 2d和第 10d ,紫云英硒组的血液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比亚硒酸钠组有提高的趋势 ,提高幅度为 6 %和 13% (P >0 .0 5 )。综上所述 ,紫云英富集硒比亚硒酸钠更易于被动物组织存留和利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 L_(16)(4×2~(12))正交表安排试验。将亚硒酸钠按每公斤体重0.05、0.1,0.3mg 加入疫苗以不同水平免疫鸡,同时胸肌补给10mg 维生素 E,60mg铁,50mg 锌。免疫后第五天时0.05mg 亚硒酸钠组,第75天时0.3mg 亚硒酸钠组与对照组相比提高凝集抗体效价非常显著(α=0.01)。而维生素 E 组,或者VE 和 Se 交互组对提高凝集抗体效价均显著(α=0.05)。铁组,或铁与硒交互组对凝集抗体的消长影响不显著。锌对凝集抗体的消长有抑制作用和硒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