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马尾松成龄优树材料由于受到母树生理年龄的强度影响,其萌条应用的途径与范围一直受到限制。经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对成年优树萌条的生产与应用,仍不失为目前马尾松良种繁育与生产中一项富有成效,且具推广应用价值的适应技术。本文对马尾松成年优树不同促萌作业方式与时间的萌条产量、质量及其萌条应用技术进行了详细分析与阐述,试验结果表明:不同作业方式与作业时间,其母树苗条产量与质量差异显著;同时萌条在生产中可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且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
本文总结了福建省马尾松优树选择综合评分法应用的情况,提出马尾松综合评分法选优的具体方法、步骤和优树标准,并对优树选择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对马尾松优树子代从地点间、性状间、早—晚期间等方面进行了相关分析, 结果表明: ①马尾松优树子代树高、胸径、材积等生长性状在性状间保持高度的相关性, 试验点间呈中度以上相关; ②树高、胸径生长早—晚期均能保持相对一致, 用 8 年生时马尾松优树子代的生长表现来预估 13 年生左右时优劣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③造林成活率、虫害与生长性状呈中度、显著的负相关, 选择速生马尾松优树子代造林需解决造林成活率、虫害防治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马尾松是我省的主要用材树种之一,也是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但长期以来,我省马尾松造林所用种苗良莠不分,见种就采,有苗就栽,严重的影响了马尾松群体的遗传品质,为此,我省自1978年开始进行马尾松选优工作,初选出近千株优树,至1985年已复选出马尾松优树86株,并通过嫁接营建了采穗圃和无性系种子园,以便尽快生产高质量种子,逐步实现马尾松造林良种化。下面就营建采穗圃和种子园必须掌握好的嫁接技术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5.
马尾松优树子代家系生产力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6片13年生马尾松优树子代家系测定林的研究结果表明,5~13年生时其高、径和材积生长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受中度以上遗传控制。年度间相关分析表明,对8年生以上马尾松优树子代测定林进行选择是可行的。利用材积指标作为丰产性测度对马尾松优树子代家系的生产力水平进行评价,从参试的229个家系中评选出103个材积大于群体平均值的家系,可作为一代种子园疏伐时留优去劣的依据;60个材积大于群体平均值15.0%的优良家系,利用其亲本无性系开展杂交育种工作;34个材积大于群体平均值25.0%的优良家系,可以直接在一代种子园中进行单系采种、造林,提高马尾松的经营效益。  相似文献   

6.
马尾松优树选择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湖北省马尾松林现状,认为数量指标与形质指标兼顾,采用标准线法选择优树是一个比较简便,又切实可行的方法,为湖北省马尾松优良林分和优树选择提出了较为合理的标准。  相似文献   

7.
不同地域马尾松优树产脂量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4个不同地域的马尾松林分中选择79株高产脂类型的马尾松优树进行产脂力分析,结果表明:产脂量与割沟负荷率、树冠及树皮厚度相关,特别是树皮厚度对产脂量影响最大;不同产地优树的产脂力系数不同,而对照树的产脂力系数基本相近;松树的产脂力与边材中树脂道的面积大小有关,而与其数量和直径腔大小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8.
应用综合评定及主分量分析方法,对四川马尾松优树的九个数量、形质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划分优树类群,按各类群优树在各区域的比重,并结合区域自然地理,气候条件,提出四川马尾松优树资源区:(1)盆地东南缘山地资源区;(2)盆地东部平行岭谷资源区;(3)盆地北部深丘资源区;(4)盆地西缘丘陵、低山资源区。  相似文献   

9.
马尾松嫁接苗培育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嫁接是马尾松优树资源收集和种子园营建的主要技术措施,如何提高嫁接成活率显得格外重要。通过对嫁接技术及外界影响嫁接成活率的因素探讨,得出如下结论:操作人员不同,技术熟练程度不同,嫁接成活率相差21.3%;粗壮穗条的成活率较细穗高;土壤、空气湿度对嫁接成活率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马尾松种子园嫁接成活率和建园质量,在苗圃地培育马尾松砧木并在苗圃地采用套袋嫁接技术嫁接接穗,成活后,将接株移栽到马尾松种子园定植。笔者主要从砧木的培育、穗条的采集、套袋嫁接方式及嫁接苗处理等方面阐述马尾松苗圃地套袋嫁接技术。  相似文献   

11.
马尾松人工群体交配系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赖焕林  王明麻 《林业科学》1997,33(3):219-224
借助水平淀粉凝胶电泳同工酶分析方法,研究了马尾松一无性系种子园,该种子园附近一人工林,马尾松-优树收集区的交配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种子园的多位点异交率为:0.792(SE=0.062),种子园中心区与边缘区的多位点异交率分别为:0.801(SE=0.075),0.800(SE=0.067);种子园附近人工林的多位点异交率为:0.821(SE=0.188),优树收集区的多位点异交率为:0.431(SE=0.131)。说明该马尾松种子园的异交率较低,这可能成为影响种子园种子产量和种子质量的一个制约性因子。文章讨论了影响群体交配系统的主要因子,分析了马尾松异交率较低的可能原因,并对这一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铁树开花,时有所闻,但马尾松萌英,却极为罕见。近日,笔者在一次上山采集途中,在一片马尾松与栓皮标、荷木的混交林采伐迹地中,发现十几个马尾松树桩竟然萌出了青青的幼苗。此片采伐迹地位于广西林科院树木图西侧山头,面积约叨余亩,萌率的马尾松树桩位于被脚下。每一树桩萌获多则四五丛,每丛2-40株不等人高的达10厘米。更奇怪的是萌蔡树桩均集中于约对平方米左右范围内,此外的松树桩却无一前基。这些树桩年龄不详,估计约20年。树桩大小不一,大的地径可达20厘米,小的8厘米。笔者分析,这些前英树桩均集中于坡脚土层较厚处,土壤…  相似文献   

13.
《湖北林业科技》2015,(5):11-13
为实现区域条件与育种目标的高效组合,将湖南马尾松划分为长衡盆地、南岭北坡地区、雪峰山区、武陵山区四个育种区,并对各区育种目标进行规划。为构建马尾松二代育种群体,提出在一代育种群体优良子代中选择马尾松二代优树的标准和方法,并构建湖南省马尾松二代育种群体。二代育种群体遗传参数分析表明:二代优株树高、胸径、材积遗传力分别为32%,24%,26%,优树性状高度遗传。  相似文献   

14.
不同切根方式对马尾松育苗成本与幼林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尾松是我国主要造林树种之一,随着造纸、人造板、林产化工的迅速发展,马尾松的用途越来越广。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调整林种树种结构,提高马尾松的产量和质量,1995年来,我们对马尾松富根壮苗培育技术进行了探索试验,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经验,并得到了普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以大叶山杨的超级实生苗的当年生枝条、成年优树根部萌条当年生嫩枝和成年优树树冠当年生嫩枝切段做外植体,采用连续继代培养和微型嫁接法进行幼化处理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随连续继代次数的增加及微嫁接后再继代次数的增加,茎条的幼化程度随之提高,徽扦插生根率也在提高。成年优树根部萌条当年生嫩茎连续继代4~5次,微扦插生根率可达100%;成年优树树冠当年生嫩茎连续继代6~7次,微扦插生根率可达100%;用组培苗作砧木微嫁接后再进行微繁,连续继代3~4次,微扦插生根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16.
马尾松采穗圃母株截顶与施肥对穗条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马尾松采穗圆进行不同经营管理方法试验研究,其结果表明施肥与未施肥,不同的截项高度,在萌条数量和质量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马尾松采穗圃的管理应采用施肥、截顶(高度为13cm)等集约措施。  相似文献   

17.
杉木插条苗培育与造林的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杉木插条造林,过去都是砍伐桩萌条上山栽植。这种方法由于对插条的选择不严,优树伐桩的萌条甚少,不能获得较大的增产效果;同时伐桩萌条来源有限,不能满足大面积造林的需要,造林成活率一般也不高。为了获得大量的优质插穗,提高造林成活率,促使杉木速生丰产,几年来,我们营建杉木萌条采穗圃,解决了插穗来源,并利用萌条在圃地扦插育苗,培育扦插苗上山造林,已初见成效。一、营建萌条采穗圃杉木萌条采穗圃是精选杉木优苗,利用其萌芽力强的特性,作为提供优良无性繁殖材料的基地。其特点是:建圃较易,可连年采穗,萌条产量高、质量好,并能保持母树的遗传特性,管理方便,技术容易掌握,繁殖快,成本低,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两种不同插穗进行山杨优树嫩枝扦插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取自根蘖条的幼化型插穗同自树冠的插穗相比,在相同条件下,生根率,新根最大长度,扦插苗成活率均有显著提高,进一步用木段促萌,生产幼化型插穗的方法也取得了成功,从而总结了出一套较为简便经济的山杨优树无性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19.
马尾松高产脂优良家系及优树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试管式松脂收集法对城步县32年生马尾松子代测定林的80个家系进行调查分析。发现马尾松家系内产脂量差异显著,湖南省内马尾松家系明显高于湖南省外家系,湖南省内平均产脂量是湖南省外平均产脂量的2倍。生长性状中胸径与马尾松产脂量相关系数为0.440,枝下高为-0.002,在生长性状中胸径与产脂量相关系数最高,枝下高与产脂量相关性较小。本文根据产脂量选择优良家系,共选出20株湖南省外优树,16株湖南省内优树。  相似文献   

20.
马尾松是湖北省的重要树种之一,现有的大部分优树均在南方各省经测定后引进。为了扩大马尾松的育种群体,丰富我省马尾松优树资源,提高育种水平和林业生产力,1996年10~11月,湖北省林木育种中心组织工作人员在鄂西北的恩施市、来凤县、咸丰县、鹤峰县、宣恩县及鄂西南的宜昌县、枝城县、远安县进行了马尾松选优,并在太子山种子园试验地进行了播种试验。对1年生苗高的方差分析表明:各家系间的苗高生长差异显著,重复间差异不显著。其中以鄂西南的优树家系高生长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