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西农民种桑养蚕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作为自给自足的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从未间断。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种种原因生产发展十分缓慢,而且时起时伏。直到1978年全区蚕茧产量尚不足2500t。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国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以及国家“东桑西移”的有利条件,加上茧丝绸市场的走俏,在政府的引导和群众的努力下,蚕桑生产迅猛发展,特别是最近几年蚕茧产量大幅度攀升。2005年全区蚕茧产量已多达14万t。曾经在国内排不上名次的“小蚕区”,步步登高荣升到全国产茧大省,年产茧量居全国之首…  相似文献   

2.
提高蚕茧质量是我区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秀玲 《广西蚕业》1996,33(1):12-13
我区进入90年代以来,出于茧丝市场看好,尤其是“蚕茧大战”作怪,多家抬价抢购蚕茧,造成茧次价高.加上养蚕收益较快,刺激了农民盲目扩大种桑养蚕,但由于生产条件和技术条件跟不上生产发展的需要,全区蚕茧质量普遍下降,致使缫丝厂因茧次价高,  相似文献   

3.
罗恒成 《广西蚕业》1996,33(2):8-12
我区农民种桑养蚕已有悠久的历史,建国后又有了发展。但生产有的年份上,有的年份下,多年来步履维艰,一直在低水平上徘徊,到1978年,全区年产蚕茧不足2000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蚕丝生产才有长足的发展。从90年代起尤为迅速。1991~1995年五年,全区共产茧8万吨,  相似文献   

4.
桐乡市为全国蚕茧重点产区 ,种桑养蚕作为一项传统主导产业 ,在农民增收、出口创汇、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农村中另星栽桑、单家独户养蚕的形式 ,已远远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一是这种形式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下 ,桑叶、蚕茧产量不稳定 ;二是经受不起国际市场激烈竞争引起的茧丝绸行情的大幅波动 ,茧价下跌 ,影响农民种桑养蚕的积极性 ;三是大部分桑园树龄老化 ,桑叶盛产期已过 ,使土地利用率、土地产出率日益下降 ,影响了蚕桑生产的稳定发展。针对上述情况 ,在…  相似文献   

5.
嘉兴市秀洲区是浙江省的重点蚕区,蚕桑生产是该区的传统优势产业,种桑养蚕有着几千年的历史,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称。十几年来年产蚕茧稳定在4000吨左右,茧款收入在0.8亿元左右。全区现有桑园面积4万余亩,  相似文献   

6.
广西桑蚕生产经过1995~1996年桑园面积下降及蚕茧产量大幅度减产之后,1997~1998两年蚕茧生产虽有缓慢回升,但生产和销售形势一直不太明朗。加上亚洲的金融危机,更使领导心存疑虑.农民也不敢大胆放手发展种桑养蚕事业,使广西种桑养蚕的优势得不到发挥。今年预计我区...  相似文献   

7.
周彩明 《中国蚕业》2006,27(3):61-62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江浙各地蚕桑主产区相继出现一批又一批种桑养蚕大户,户种桑面积少则1 ̄2hm2,多则5 ̄10hm2,从而改变了“户种一亩桑,人养一张种”的传统养蚕方式,在规模化蚕业发展方面进行了不少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诸暨市蚕桑生产历史悠久,种桑养蚕十分普及,1993年养蚕农户3.8万个,饲养普通蚕种8.41万张,生产蚕茧2835t,位居浙江省蚕茧产量第9位。随着工业、家庭企业及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2005年全市经济总量已名列全国百强县市,位居27位,成为全国经济较发达县市。这对传统的蚕桑生产冲击是可想而知的,蚕桑生…  相似文献   

8.
种桑养蚕是一条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高的农村脱贫致富门路之一。在目前蚕茧收购价格比较平稳的情况下,农民种桑养蚕积极性很高,我地区从1986年到现在,桑园面积由5696亩发展到10900亩,平均每年递增23%,蚕业生产在迅速发展,由于普及科学种桑养蚕技术跟不上生产发展需要,养蚕单张产茧还比较低。1989年平均单产只有42.3公斤,亩桑产茧只有61公斤,低于全区平均水平,与高产蚕区相比,相差甚远。为此,我们在积极推广蚕业生产技术,指导蚕衣种桑养蚕的同时,从1989年开始在蚕区作了建立蚕业生产联合体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我区桑蚕茧生产两年连续减产,预计87年产茧6.0万担,比86年7.52万担减20.2%,比解放后最高产量9.45万担减36.5%,减产的主要原因还是政策因素造成的,如前两年蚕茧销路不好,茧价偏低,挫伤了农民种桑养蚕的积极性,去年下半年开始,蚕茧生产形势有所好转,茧价有所回升,特别是今年,虽有关部门规定收购价每市斤鲜茧为2.0元(按茧层率19%计,下同),但各地实际收购价全区平均大约在2.3—2.5元左右,当前农民挖桑情况已基本停止,养蚕积极性有所提高,但由于桑园面积减少.因而今年蚕茧产量仍是减产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一) 我县种桑养蚕有较长的历史。解放前,合江、那务、林尘等地的农民就利用地界种桑,农民养蚕生产的蚕茧只是作加工丝被或织造士丝布。解放后,各级党委、政府加强了对蚕桑生产的领导,我县的蚕桑生产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到1985年,全县的种桑面积达2.8万亩,产茧4.15万担,这一年,全县农民养蚕收入茧款840多万元,地方财政从缫丝工业获税利100多万元。尔后两年,由于桑青枯病的严重危害和蚕茧价格波动等因素的影响,我县的蚕桑生产出现滑坡,到1987年我县桑园面积仅剩下0.87万亩,产茧1.45万担,只有1985年产茧量的34.93%。从1985年  相似文献   

11.
肖丽萍 《广西蚕业》2007,44(2):77-78
目前广西春蚕鲜茧已全面上市。尽管去冬今春茧丝市场行情持续下滑,但农民种桑养蚕热情仍然不减,今春普遍加大了生产投入,加强了桑园管理,加上入春后气候比较暖和,大部分蚕区雨量充沛,桑树发芽早、生长快、叶量多,所以各地养蚕量均有所增加。据农业部门上报的蚕桑生产进度统计数据显示,春蚕第一批(3月底前)全区已发放蚕种83.9万张,比去年同期增长44.39%,预计蚕茧产量将会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区农村桑蚕生产常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广西全区的桑园面积、蚕茧产量仍保持全国首位,从事桑蚕生产的蚕农人数剧增,产业做大之后我区桑蚕生产的各个环节所产生的新问题也很多,特别是原料茧生产环节,问题日益突出,如果不重视这些问题,就会造成我区原料茧的产量和质量难以提高,进而影响到蚕农养蚕的效益和桑蚕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兰桂莲 《广西蚕业》1996,33(2):32-33
我市的农民种桑养蚕已有悠久的历史.但由于过去多按传统的老方法种养.饲养管理粗放,产量、质量都不高,养蚕收入较少。因此.桑蚕生产仅局限于少数村、户,小打小闹.生产规模很小。全市桑园200公顷,年产茧30吨左右,多年来生产在低水平徘徊不前。  相似文献   

14.
阳城县有着悠久的栽桑养蚕历史,蚕桑生产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项支柱产业。目前,全县有桑园4333hm2,年发蚕种6万张,产茧2750t。多年来,发种数量和蚕茧产量一直名冠华北,这一骄人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县委、县政府的持续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特别是随着当今蚕茧价格的一再攀涨和国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东台市是全国重要的优质原料茧生产基地,全市现有桑园1.05万hm^2,2011年饲养蚕种50万张,生产蚕茧1.94万t,行业产值近30亿元,蚕茧产量占江苏省的28%,桑园产茧量、蚕茧质量、单位面积桑园效益、生丝品质等多项指标位列全省、全国前茅。栽桑养蚕已发展成为东台地区高效特色产业,更是成为致富农村、富裕农民的一项传统主导产业,东台蚕业之所以取得良性发展,并经受住市场波动的冲击,主要得益于东台以蚕业合作社为载体,全面推行“八统一”社会化服务,  相似文献   

16.
淳安县是浙江省次贫困县之一,地处浙西山区,集边区、库区、老区、山区于一体,交通相当不便,工业比较落后,二、三产业又不发达,种桑养蚕是该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农民家庭收人的主要来源,蚕业生产的丰歉直接关系到农民生活水平的高低.1994年全县拥有桑园3526.7hm2,年产茧4009t,蚕茧产值7096万元,居农产品产值首位.  相似文献   

17.
广西的桑蚕生产近年来迅猛发展,据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的统计:全区去年桑园已达110万亩(其中投产桑园80万亩),全年养蚕种280万张,产鲜蚕茧8.7万吨(174万担),年产量已超过浙、川、鲁、粤等主产区,已从国内的“小产区”跃升为全国产茧产量第  相似文献   

18.
河口大队是个老蚕区。种桑养蚕历史悠之。据说在清雍正年间已有种桑养蚕,素有“蚕乡”之称。解放后,党和政府鼓动发展蚕业生产,种桑养蚕已成为我大队一项重要的付业生产。近几年来,全大队每年养蚕三千多张,出售鲜茧在千担以上,成为平南县蚕茧生产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四大召开,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始成为我们社会的共识。过去我省蚕茧生产基地,在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冲击下,在八十年代初被迫由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向经济发展较慢的山区转移,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新的蚕茧生产基地已经建立,蚕茧产量已超过解放后最高产量,种桑养蚕并已成为新蚕区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当前又面临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这对我省新蚕区的生产和进一步发展又是一次新的挑战,在目前蚕桑生产状况下,要稳定和巩固我省蚕茧生产基地,必须  相似文献   

20.
周贤满 《广西蚕业》2006,43(4):63-64
种桑养蚕作为我国的一项传统产业,其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已为蚕区的蚕农们所公认。就近两三年来,蚕茧价格相当看好,大大地激发了农民养蚕的积极性,很多地方的桑园面积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猛增。但种桑养蚕需要什么条件,需要多少投资,产值有多高,收入有多大等等问题,养蚕新区的部分蚕农特别是刚想发展种桑养蚕的农民对其还不甚了解。现就种一亩桑养蚕所需要的生产资料、投资及收入核算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