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混养和轮捕轮放是池塘获得高产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主养草鱼丘陵山坳池塘(俗称"山塘")大宗淡水鱼养殖是当前内陆山区主要养殖模式,该类池塘因水面大,池底结构复杂,鲤、鲫、鲢、鳙等混养鱼捕获难度大、效果差,严重影响了养殖产量和效益。笔者与水产养殖户在多年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总结形成了一套针对不同鱼的轮捕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相关技术总结如下。一、池塘和条件1.适用范围草鱼为主的大宗淡水鱼轮捕轮放池塘。  相似文献   

2.
池塘鱼蛙立体养殖技术是在常规池塘养鱼的基础上,通过在池塘中架设网箱,实施牛蛙的无陆地养殖,建立池塘鱼蛙共生系统,实现池塘鱼蛙立体养殖,以综合提高池塘养殖效益,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一、鱼类放养技术池塘鱼类的放养与管理依照常规池塘养鱼高产技术进行,根据池塘条件确定主养鱼类对象,实行多品种鱼类混养、合理密养、轮捕轮放、科学投喂、天然饵料与人工配合饲料相结合,兼顾网箱养蛙技术要求,定期换、注新水,定期进行池塘药物消毒,以保持池水爽、活、肥度适中,促进鱼类健康快速生长。二、牛蛙养殖技术1.网箱的结构与设置 养殖牛蛙的…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安庆市宜秀区结合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合肥综合试验站示范县工作任务,探索了大宗水产品轮捕轮放的池塘养殖模式,目的是充分利用池塘水体,实现商品鱼适时上市销售、降低饵料系数和提高池塘养殖效益。试验池塘亩利润达到5000元以上,现将池塘高产高效养殖过程和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河蟹池塘复合养殖高产高效技术是将河蟹养殖、水草种机、蟹虾混养、鳜鱼养殖、鲌鱼养殖等技术进行组装配套,根据河蟹、青虾、鳜鱼、鲌鱼等生长特点,进行合理的轮养、套养,以提高池塘养殖经济效益的养殖技术.其利用冬季生产空闲季节,进行青虾养殖,开春后先将蟹种与鲌鱼种放入暂养池饲养,待池中水草长成后(4月上旬),将蟹种转入池塘,实行蟹虾混养,不定期将达到上市规格的青虾轮捕出售.6月上旬在池塘中放养规格7 cm左右鳜鱼夏花,待鳜鱼规格达到15 cm左右,将鲌鱼再移入池中.  相似文献   

5.
池塘主养南方大口鲶轮捕套养家鱼的主要做法是:一次放足主养鱼类—南方大口鲶,套养一些滤食性鱼类—鲢、鳙鱼等鱼类,分多次轮捕主养鱼类,捕大留小,不轮放,最后干塘将所有养殖鱼类一次性全部上市。笔者于2007年进行了池塘主养南方大口鲶套养家鱼的养殖试验,取得了高产高效的养殖效果。现将养殖技术总结以下:  相似文献   

6.
草鱼为我国传统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由于其生长速度快,饵料水平要求低,个体规格大等优点,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养殖历史.但是,草鱼病毒性出血病及其"老三病"(赤皮病、烂鳃病和肠炎病)一直制约着草鱼养殖业的发展.随着草鱼出血病四联疫苗开发研究和免疫技术的推广应用,草鱼养殖过程中的主要病害得到了有效控制.近年来休闲渔业的发展和草鱼价格的上涨,池塘主养草鱼在大丰市逐步发展.为探索草鱼池塘主养高产高效技术,养殖户韦龙潭在笔者的指导下,利用16 900 m2池塘进行了主养草鱼高产高效养殖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供相关业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从池塘建设、鱼苗选择、病害防治和驯食等方面总结了地属环鄱阳湖区的江西省国营恒湖垦殖场黄颡鱼池塘养殖技术,分析了黄颡鱼池塘养殖技术综合效益,提出了适合推广的黄颡鱼池塘养殖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
长沙市郊区池塘依赖城市污水以养殖鲢、鳙鱼为主,育种与成鱼水面按三、七比例配套养殖周期长,不但品种单一,而且80%的商品鱼集中在下半年上市,生产发展速度缓慢。为改革这种传统的养殖制度,根据轮捕轮放的原理和不同鱼类的生物学特性以及不同季节,池塘饵料生物的组成,环境因子的差异等提出并采用了“双养一套”养殖法的新养殖制度。其方法是:上半年重点养殖鲢、鳙鱼,下半年重点养殖罗非鱼,年中套养各类夏花鱼种,并把“双养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池塘稳产、高产技术与方法,作者于南昌市地区在1985—1987年期间通过密养、不同品种混养和轮捕轮放等方法,按照“猪(禽)—草—鱼”这一传统模式,采用组合式鱼池,在长江下游的南昌地区创造出适合于当地发展的池塘养殖高产技术,获得了四万亩连片大面积池塘平均亩产376.3公斤(1987)的好成绩。这个产量均是1987年全国池塘平均亩产125公斤的三倍还多一点。本试验由南昌市属的科研、行政和生产三方面合作进行。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牙鲆鱼养殖的新模式,1994年至1996年,我们利用已有的对虾养殖池塘,进行了牙鲆鱼池塘养殖试验,并获得成功,基本掌握了牙鲆鱼池塘养殖的技术要点,制定了可行的管理措施,为开展群众性大面积牙鲆鱼池塘养殖奠定了基础。牙鲆鱼池塘养殖技术和管理措施介绍如下:一、放苗前的准备工作:1.池塘的选择与修整选择水源清新、纳水方便、未受污染的海水池塘作为牙鲆鱼养成的池塘。池塘最好为长方形东西走向,砂底或泥砂底,单地面积20-100亩,一般40-60亩,平均水深1.7m;池塘的两端设有过排水闸,可顺利排干池内积水,有利于牙鲆鱼…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黄颡鱼养殖发展迅速,主要以池塘养殖为主,养殖方式有主养、混养和网箱养殖等,养殖技术也有很大的提升。随着规模化繁育苗种技术的完善和创新,黄颡鱼商品鱼养殖已得到进一步推广。一、池塘主养  相似文献   

12.
王小斌 《内陆水产》2008,33(3):12-13
黄颡鱼是我国一种小型优质经济鱼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在江河、湖泊、水库、沟渠、溪流、塘堰中均能生长,对生态环境适应性较强。近两年来我镇兴起池塘养殖黄颡鱼,这种养殖方式具有投资小,不受面积大小的限制,收益大,生产性稳定等特点。我们在养殖过程中灵活运用传统的“八字精养法”基本原理,在突出“水、种、饵”的基础上,将“密、混、轮”作为健康养殖的技术措施,并加强“防、管”的力度,在养殖过程中严格执行相关标准,确保养殖黄颡鱼达到了高产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池塘养殖业发展概况 从80年代开始,桦川县养鱼业迅猛发展,养殖规模迅速扩大,养殖种类不断增加,养殖技术不断提高。池塘养殖业的发展为解决桦川县“吃鱼难”问题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正>复养技术也称为一年养两茬鱼技术,就是在一年内重复两次养殖,养一茬商品鱼上市后,再养一茬鱼种,产量是传统养殖模式的两倍,大大提高了养殖池塘利用率。福瑞鲤复养技术实现了商品鱼提早上市和淡季上市,鱼价相对较高,避免了秋季商品鱼大量集中上市,提高了养殖效益。一、商品鱼养殖(第一茬养殖)1.池塘条件池塘条件因地理区域而异,要求水源充足,排灌方便,通常单个池塘面积为0.3~0.7公顷,水深为1.5~2.5米,池底淤泥厚度小于20厘米。鱼种放养前应做好池塘的维修、清整、消毒、注水、施基肥及试水等工作。  相似文献   

15.
鳡鱼池塘养殖技术初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根据将当年鳡鱼养成商品规格、成活率90%以上的养殖结果,探讨了鳡鱼的池塘养殖技术.鳡鱼的池塘养殖可用专养和与河蟹的混养二种模式,前期需投喂活鱼苗,后期用鱼块.在鳡鱼体长5 cm左右时进行食性转化较为适宜.养殖的关键技术为食性的转化和及时分养.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池塘养殖发展迅速,为解决当时城乡居民“吃鱼难”的问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池塘养殖已经成为我省淡水养殖的主体,占淡水养殖总产量的70%以上。但我省池塘养殖还存在池塘基础设施较差等突出问题,制约着水产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1池塘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池塘养殖在湖南省水产品生产中起到主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斑点叉尾鮰实用养殖技术(五)商品鱼的养殖斑点叉尾既可在池塘中养殖,也可在江河、湖泊、水库等大水面放养,同时也是流水、网箱及工厂化等集约化养殖方式的重要品种。我国目前斑点叉尾的商品鱼养殖仅限于池塘和网箱两种养殖方式。一、池塘养殖斑点叉尾池塘养殖方法分主...  相似文献   

18.
长沙市郊区池塘依赖城市污水以养殖鲢、鳙鱼为主,育种与成鱼水面按三、七比例配套。养殖周期长.不但品种单一,而且80%的商品鱼集中在下半年上市,生产发展速度缓慢。为改革这种传统的养殖制度,根据轮捕轮放的原理和不同鱼类的生物学特性以及不同季节.池塘饵料生物的组成.  相似文献   

19.
<正>我们在吉林省进行了鲤池塘轮养的技术试验。第一轮养殖从2013年4月25日开始,养殖鲤成鱼,饲养至7月5日出池;第二轮从2013年7月15日开始,养殖鲤鱼种,饲养至10月15日出池。平均每亩产体重230克/尾的鱼种1000千克。两轮养殖总计产鱼1800千克,比单纯的一轮养殖每年每亩可多产鱼600千克以上,每年每亩多盈利4500元以上,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黄颡鱼成鱼池塘主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黄颡鱼成鱼的池塘养殖,探索黄颡鱼池塘养殖的放养密度、驯食、饲料投放、日常管理等养殖技术,从而为开展黄颡鱼的规模化池塘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