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兰枫 《现代农业科技》2007,(9):105-105,107
选择9个超级稻组合在中稻上进行对比试验,通过观察记载,筛选出适宜古田县种植的高产、优质、较抗病的组合,其中产量、品质、抗性等综合性状表现比较好的组合依次为Ⅱ优明86、特优航1号、Ⅱ优航1号、Ⅱ优1273。  相似文献   

2.
高寒山区中稻超级杂交稻品种(组合)比较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筛选出适合高寒山区中稻种植的丰产性好、抗逆性强、米质优、熟期适宜的超级杂交稻新组合,2007~2008年在广西三江县对7个超级稻品种(组合)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7个超级杂交稻品种(组合)的产量较高,均达到7662.0kg/ha以上,其中以Ⅱ优航1号的产量最高,达8743.5kg/ha,其余依次为Y两优1号、中浙优1号、中浙优8号、扬两优6号、新两优6号、Q优6号。从产量构成看,7个超级稻品种(组合)均可在高寒山区作中稻种植,但综合参试超级稻品种(组合)的产量结果、田间表现、抗病性、稻米品质、生长势等因素分析,以中浙优1号、中浙优8号、Y两优1号、Ⅱ优航1号4个品种(组合)最为理想,可作为高寒山区中稻主推品种(组合)。  相似文献   

3.
引进福建省内外通过国家审定的9个超级稻品种,结合龙岩市农科所最新选育的4个两系稻新品种,对其生育期、产量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参试品种中,福龙两优863、Ⅱ优航2号较适宜在龙岩市作晚稻种植,扬两优6号适宜在龙岩市作中稻种植,福龙两优9388和福龙两优8号作晚稻种植有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4.
为了促进安溪县魁斗镇水稻种植的可持续发展,以超级稻Ⅱ优航2号品种为主推品种,于2012~2014连续3年进行高产栽培示范,研究Ⅱ优航2号在魁斗镇的特征、特性、相适的种植技术.结果表明:通过研究Ⅱ优航2号的品种特性,进行相应的技术措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与经济效益;2014年Ⅱ优航2号平均产量614.0 kg/667m2,分别比2012年、2013年的545.5 kg/667m2、575.5 kg/667 m2增产12.6%、6.7%.同时,分析Ⅱ优航2号品种栽培作晚稻的关键措施,并总结出一套适应安溪县魁斗镇的超级稻Ⅱ优航2号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超级稻新品种田间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适合防城港市种植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超级稻品种,2006年早造引进了7个超级稻品种进行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京福优527、Ⅱ优航1号、准两优527三个品种生育性状表现良好,综合抗性好,与对照相比分别增产20.7%、13.1%和13.0%,增产效果达极显著水平,可以进入区域性示范阶段,并可因地制宜推广种植。因京福优527、Ⅱ优航1号两个品种生育期较长,宜作为中稻种植。  相似文献   

6.
旱区超级稻再生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应对钦州市秋冬春三季连旱对水稻生产的威胁,在旱区对7个超级稻品种(组合)进行了再生栽培对比试验。结果显示,早稻平均产量以两优培九最高,其次为Y两优1号、新两优6号;晚稻再生稻的平均产量以两优培九最高,其次为中浙优1号、特优航1号;年均产量以两优培九最高,其次是中浙优1号,其他超级稻品种(组合)的年平均产量也比普通杂交稻(对照)的高。综合各参试超级稻的产量结果、田间表现、稻米品质、生长势与再生能力等因素分析,以中浙优1号、两优培九两个品种(组合)最为理想,可作为今后钦州市超级稻再生栽培的主推品种(组合)。  相似文献   

7.
对5个晚稻超级稻组合进行对比试验,筛选出适合在长沙县种植的晚稻超级稻组合4个,分别为H优518、五丰优T025、五优308、丰优299,可在当地推广。  相似文献   

8.
为确定适宜前作为四季豆的单季晚稻品种,笔者于2008年对几个单季晚稻当家品种进行了适应性高产攻关,结果表明,适宜该种植模式的单季晚稻品种为“Ⅱ优0293”、“Ⅱ优明86”等迟熟品种。  相似文献   

9.
邓理楠 《农家顾问》2011,(12):25-25
以5个早稻和5个晚稻超级杂交稻组合为材料.初步研究了双季超级稻病虫害发生特点和药剂防治技术。结果表明,早稻超级稻福优73、春光1号和晚稻超级稻江四优992、Ⅱ优7599、中优2596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危害较重,晚稻超级稻两优858和中优2596稻飞虱为害较重。所有供试早、晚稻超级稻纹枯病和稻曲病发病较轻。  相似文献   

10.
夏茂镇地处福建省沙县西北部,境内四面高山环抱,中部地势平坦,洋面开阔,是个低谷盆地。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是水稻高产稳产区。常规杂交稻在夏茂镇作双季晚稻种植一般每公顷产量8250㎏左右,高产的可超过9000㎏。Ⅱ优航1号、特优航1号是福建农科院选育的杂交稻新组合,2005年被农业部列为超级稻主导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出适宜江山市地域的具备超高产潜力的单季晚稻组合,并探明其生育特性与产量表现,于2016年开展了单季晚稻不同组合多点大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浙优18、甬优12的产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甬优9号,适宜江山市作单季晚稻种植,并且具备超高产潜力,可以作为单季晚稻超高产栽培优势品种;春优927产量显著高于对照甬优9号,适宜江山市作单季晚稻种植,具备高产潜力,可以选为单季晚稻高产栽培示范品种;甬优1540产量虽然与对照甬优9号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其全生育期较对照甬优9号短,是甬优9号的理想替代品种。  相似文献   

12.
推广超级稻     
“种三产四”水稻丰产工程,就是通过种植新技术的集中应用,使3亩地的超级稻能产出4亩地的产量,从而大幅增加粮食产量,这是袁隆平院士提出的农业增产的创新思路。2008年,蕉城区农技站在洋中镇建立中稻超级稻中心示范片300亩,品种组合Ⅱ优航2号;在赤溪镇建立晚稻超级稻中心示范片200亩,品种组合甬优6号,辐射带动其他乡镇推广了超级稻1.7万亩(其中中稻1.2万亩,双晚0.5万亩)。  相似文献   

13.
为推广适应在海南南部地区种植的水稻新品种,从省内外引进10个水稻新品种(组合)进行大区对比试验,目的是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晚稻品种. 1试验概况 1.1参试品种Ⅱ优明118、博优125、丰优227、博Ⅱ优26、博Ⅱ优629、银花占2号、博Ⅱ优128、粤航1号,以特籼占25(CK1)和博Ⅱ优15(CK2)为对照.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出适应江山市地域的具备超高产潜力的单季晚稻组合,并探明其生育特性与产量表现,作者于2016年开展了单季晚稻不同组合多点大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浙优18”、“甬优12”产量极显著地高于“甬优9号”,适应江山市作单季晚稻种植,并且具备超高产潜力,可以作为单季晚稻超高产栽培优势品种。“春优927”产量显著地高于“甬优9号”,适应江山市作单季晚稻种植,具备高产潜力,可以选为单季晚稻高产栽培示范品种。“甬优1540”虽然与“甬优9号”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其全生育期较“甬优9号”短,是“甬优9号”的理想替代品种。  相似文献   

15.
以5个早稻和5个晚稻超级杂交稻组合为材料,初步研究了双季超级稻病虫害发生特点和药剂防治技术。结果表明:早稻超级稻福优73、春光1号和晚稻超级稻江四优992、Ⅱ优7599、中优2596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的危害较重,晚稻超级稻两优858和中优2596稻飞虱为害较重,所有供试早、晚稻超级稻纹枯病和稻曲病发病较轻。在超级稻大田生长期,选用井冈霉素、苯醚甲环唑、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吡蚜酮、吡虫啉等高效、内吸、环保型药剂,抓住适期施药,可有效控制超级稻主要病虫害发生,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永定县加大了大田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早季烤烟、“六月红”早熟芋、西瓜等作物面积不断扩大,双季早稻调减,单季晚稻面积随之扩大。为了挖掘粮食增产潜力,针对单季晚稻土壤肥力、光温资源等条件优越的特点,对单季晚稻超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据2003—2004年引进Ⅱ优航一号、D奇宝优527、特优175等3个组合进行单季晚稻超高产栽培试验及示范45公顷,经实割测产亩产量分别是675公斤、668公斤、659公斤。现就其超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Ⅱ优航1号是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用Ⅱ-32A与航天育种育成的恢复系航1号配组而成的超级杂交稻新组合,2004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太空超级稻组合具有比其他高产杂交稻明显的根系、分蘖、穗粒优势和增产效果。2004年,我县进行了试验示范,从种植表现结果来看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出适宜顺昌县单季中、晚稻种植的优质稻组合,特选择甬优9号、丰两优1号、嘉优99、中浙优1号、深两优5814与宜优673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5个参试优质稻品种均表现很好,产量均比宜优673高,适宜当地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9.
对5个品种进行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南平市延平区种植的高产、优质、抗病的晚稻新品种。结果初步筛选出Ⅱ优516、川香优2号、闽丰优3301、Y两优1号、Ⅱ优131可作为高产种植品种。  相似文献   

20.
甬优6号系我国第1个通过农业部确认的籼粳杂交超级稻推广品种(农科办[2006]36号公告)。全国推广面积较大的籼粳亚种间三系杂交稻。经省级验收,每667m^2单季最高产量843.03kg,连作晚稻最高产量702.6kg。为2008年浙江省、福建省水稻主导品种(浙审稻2005020、闽审稻2007020)。适宜在浙江省南部稻区作单季晚稻种植和温州地区作连作晚稻种植,福建省作单季和连作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