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除治桃芽有好法桃蚜是桃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多年来果农对除治桃树蚜虫感到棘手,危害轻者落花落果,没有收成,危害重者造成植株死亡。桃树对多种农药反应敏感,喷后易产生药害,使除治桃蚜更加困难。几年来,我站用新农药“桃蚜净”防治桃树蚜虫,效果非常理想。其使用方...  相似文献   

2.
<正> 近年来,桃蚜在山东荷泽地区桃园发生猖獗,全地区12万多亩桃园,因桃蚜严重巍忙而造成重大损失。由于推广菊酯类农药喷布防治难以获得理想的防治效果,我们于1988~1990年进行了久效磷、甲胺磷,辟蚜雾等农药防治桃蚜试验。以期找出控制桃蚜的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三年的试验  相似文献   

3.
桃园蚜虫无公害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地桃树上主要蚜虫为桃赤蚜与桃粉蚜,过去主要采用有机磷农药如氧乐果等进行防治,费用较高,且有农药残留;另外,蚜虫易产生抗药性,长期使用后防治效果较差。2002年后我市建立无公害生产基地桃园,桃园蚜虫采用无公害综合防治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1蚜虫特征与为害规律1.1主要特征桃赤蚜:无翅胎生雌蚜体长约2mm,绿色、黄绿或红褐色;有翅胎生蚜体长1.8~2.1mm,头和胸黑色,腹部中央有黑斑。卵长椭圆形,初为绿色,后变为黑色。桃粉蚜:无翅孤雌蚜长2.3mm,草绿色,体被白粉;有翅孤雌蚜长2.2mm,头胸黑色。1.2主要发生规律两种蚜虫在10月为害农作物与禾…  相似文献   

4.
桃蚜是为害桃树叶片的主要害虫之一。为找出防治桃蚜的理想农药,我们于1980年在益都县云门山园林场,以常州市武进农药厂生产的杀虫灵(原名乙酰甲胺磷)及法国进口农药抗蚜威(Pirimor)进行了防治试验。试验结果看出,喷40%杀虫灵后23小时检查,1500倍、2000倍桃蚜死亡率分别为50%、27.1%,至71小时后,两个浓度死亡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新疆哈密地区设施桃树春季桃蚜的发生危害情况,总结提出了设施桃树春季桃蚜的综合防治方法,以期有效地控制桃蚜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沈瑞 《果农之友》2013,(2):43-43
蚜虫的种类较多,危害桃树的主要有桃蚜、桃粉蚜、桃瘤蚜3种。这3种蚜虫均在桃树发芽展叶时,以成、若蚜群集在桃叶背面及嫩梢上吸食汁液,危害叶片。被害的叶片呈现出黑色、红色或黄色小斑点,使叶片逐渐变白卷缩,严重时引起落叶,削弱树势,影响桃树的产量和花芽形成。因此必须注意及时进行药剂防治。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7.
本地桃树上主要蚜虫为桃赤蚜与桃粉蚜,过去主要采用有机磷农药如氧乐果等进行防治,费用较高,且有农药残留;另外,蚜虫易产生抗药性,长期使用后防治效果较差。2002年后我市建立无公害生产基地桃园,桃园蚜虫采用无公害综合防治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驻马店市桃树种植近几年发展很快,全市集中种植5067hm^2,立春节气以后,桃树病虫害有所发生。以流胶病、桃蚧壳虫发生普遍,桃缩叶病、桃蚜随着气温回升,也陆续发生。从近几年3月初调查来看,在我市早春防治桃树病虫害的主要对象是桃流胶病、桃缩叶病、桃蚧壳虫和桃蚜。  相似文献   

9.
胡慧莲 《河北果树》2023,(3):38-39+41
<正>河北省是桃种植大省,冀中南是桃果品重要产区;桃树常见害虫有桃蚜、梨小食心虫、螨类、桃红颈天牛等,在桃栽培过程中,为了保证树体健康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应充分重视桃树虫害防治工作。通过更新栽培模式,实行物理、生物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绿色防控措施,结合各类虫害发生特点,提高防治成效,减少农药用量,实现降本、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10.
<正>桃蚜是桃树主要害虫之一,近年在山西临猗发生严重。由于气候条件有利于其发生,加之繁殖快、代数多,以及桃农施药不当造成其抗药性增强,防治难度加大。笔者经过几年观察和试验,掌握了该虫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1为害情况桃蚜又称桃赤蚜、烟蚜、腻虫,属同翅目蚜科,既可危害桃树、杏树、李树、梨树、柿树等果树,又可危害烟叶、甘蓝、萝卜、番茄、白菜、辣椒等作物,还是多种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桃树被害后顶芽、叶片变黄并呈现不规则卷缩,害虫排泄的蜜露污染枝梢、叶面和果面,形成烟煤色,影响果实外观及品质。2发生规律据观察,受气温、降雨等气候因子影响,桃蚜在不同年份发生量不同。在临猗县1年发生18~19代,一般春夏季发生14代左右,秋季发生4代左  相似文献   

11.
扑虱蚜防治果树蚜虫试验近几年来,由于果树上的蚜虫对常规农药的抗性不断增强,致使蚜虫的为害逐年加重,尤以苹果绣线菊蚜、苹果瘤蚜、桃蚜最为突出。为了有效地防治果树蚜虫,1996年,我们用2.5%扑虱蚜可湿性粉剂,进行了防治苹果树上苹果瘤蚜、绣线菊蚜,桃树...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一些果农反映自己果园里的桃蚜产生了极高的抗药性,防治起来非常困难。以下是笔者防治桃蚜的一些经验,供参考。桃蚜每年大约发生20代,以卵在桃树枝条腋芽处越冬,来年花芽膨大露红时开始孵化。最初在芽上为害,展叶后转移到叶片背面为害,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是为害盛期。小麦成熟时有翅蚜转移到杂草蔬菜上为害,到10月份有翅蚜飞回桃园交尾后产卵越冬。防治桃蚜应从休眠期开始。在桃树发芽前,喷99.1%敌杀虫乳油或95%机油乳剂100倍液,可杀死  相似文献   

13.
<正>桃蚜(Myzus persica Sulzer),又名蜜虫、桃赤蚜、烟蚜、菜蚜等,属同翅目蚜科,我国各桃产区均有发生。桃蚜食性杂,寄主范围广,危害桃、杏、李等果树和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以及烟草、花卉等,寄主植物多达400余种。目前,菏泽市桃树种植总面积5 946 hm2,总产量10.6万t,经济产值2.79亿元,对推动当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桃产业已逐渐成为推动当地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14.
1)夏收前后病虫发生特点。①5月份是桃、杏疮痂病侵染果实的关键时期,也是后期病果率高低的决定时期。②5、6月份如多雨,桃褐腐病会发生流行。③杏疔病5月份陆续呈现症状。④山楂叶螨、桃蚜(桃赤蚜、烟蚜)、桃粉蚜(桃大尾蚜)、桃瘤头蚜(桃瘤蚜)、李短尾蚜等5月份大量繁殖,为害严重。⑤梨小食心虫1代幼虫5月上旬孵化钻蛀桃梢,2代幼虫5月下旬至6月中旬为害桃梢和桃果,故此时为防治关键时期。⑥桃蛀螟越冬代成虫5月中下旬羽化产卵,亦为防治关键期。⑦以为害桃树为主的桑白蚧(桑盾蚧)5月中下旬孵化,以为害桃树为主的日本球坚蚧和以为害杏、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掌握“桃蚜涂抹剂”的使用技术,检验其防治效果,为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我们于1995年和1996年在东光县古树余桃园“桃蚜涂抹剂”进行了药效试验.供试药剂:“桃蚜涂抹剂”由东光县林业局技术站提供.供试材料;桃树、杏树、李树,4—8年生树龄,干径8—15厘米.试验地土壤为沙壤土,蚜虫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16.
正蚜虫是德州市桃树春季生产中最常见的害虫之一,2016年春天,德州桃树蚜虫发生面积超过40%,污染了新梢、嫩叶甚至幼果,造成落叶落花落果,坐果率大幅下降。为此,笔者对德州市桃树蚜虫危害症状、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对策,供广大果农参考。1危害症状蚜虫主要有桃赤蚜、桃粉蚜和桃瘤蚜3种,以桃赤蚜和桃粉蚜危  相似文献   

17.
通过2005年以来连续6年对北京地区桃树害虫的调查,我们明确了北京地区为害桃树的主要害虫有梨小食心虫、苹果小卷蛾、桃蛀螟、桃潜叶蛾、绿盲蝽、桃下毛瘿螨、桃蚜、桃瘤蚜和红颈天牛,摸清了这9种主要害虫在北京地区桃园的发生规律及为害特点;并结合防治试验,提出了一套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以桃蚜为研究对象,对春季和秋季大白菜上桃蚜的种群动态进行田间调查,通过COMBO POTTER型喷雾塔进行喷雾处理,测定了9种不同农药对桃蚜的毒力。结果表明:桃蚜春季种群密度低于秋季;春季5月底桃蚜种群消失,秋季桃蚜10月底消失;施药24h后,4.5%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对桃蚜毒力最高,其LC50为1.07110mg/L;其次为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65%毒死蜱乳油和2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其LC50分别为1.17656、1.22235、1.30093mg/L;防效较差的为50%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其LC50为4.85809mg/L。  相似文献   

19.
防治桃蚜发生的几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健 《河北果树》2004,(5):38-39
蚜虫是危害桃树的重要害虫(其中以桃蚜为害最普遍),越冬及早春活动主要在桃树上,如果防治不及时或用药不当,就造成叶、果脱落,严重影响花芽形成及桃果产量。因此桃树蚜虫应采用人工防治、药剂防治、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有效地控制蚜虫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正>蚜虫是桃树叶部发生的一类主要害虫,对桃树的危害很大,轻则造成叶片卷曲,影响光合作用,重则导致叶片提前脱落,削弱树势,影响果树产量和果实品质。因此,要及时进行防治。1桃蚜属同翅目,蚜科。别名:桃赤蚜、温室蚜、烟蚜、菜蚜、波斯蚜。分布在全国各地。危害桃、李、杏、梅、苹果、梨、山楂、樱桃、柑橘、柿等植物。1.1危害特点成、若蚜群集于芽、叶、嫩梢上刺吸危害。叶被害后向背面不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