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从发达国家发展家庭农场经验看,家庭农场是世界上农业生产中最可靠、最有效的经营模式。在中国,发展家庭农场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创新之举,也是农业生产走向集约化、规模化和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对现代农业发展有积极的作用。目前我国家庭农场的发展良莠不齐,有成功范例也有失败教训。其原因包括人才、资金、土地转让产权、地方政策扶持力度等不尽相同,致使部分地区对家庭农场的成立还在摸索阶段。据武汉市农业局消息,"十二五"期间,该市拟将家庭农场培育成为新型农业发展的市场主体之一。  相似文献   

2.
家庭农场作为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的有效载体,在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中表现最为活跃、最具生命力,是农业现代化的主体,是农产品商品化生产和食品安全监管的主体,也是未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服务主体。目前,浙江省宁波市家庭农场的特点可以用"起步较早发展快、规模适中效益好"来概括。  相似文献   

3.
发展家庭农场经营模式是农业改革的重要成果,也是未来我国农业发展的趋势和走向,它对发展农业生产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家庭农场的迅速发展,成为该县农村经济新亮点,也成为部分家庭主要的收入来源之一。该文针对龙岩市永定县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主要做法,简要分析了家庭农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9):163-165
黑龙江省农垦区作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生产基地,家庭农场这一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在黑龙江省农垦区早已形成,同时占据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中的重要位置。通过介绍黑龙江省农垦区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利用SWOT分析方法探讨黑龙江省农垦区家庭农场发展的优势、劣势、威胁和机会,最后为黑龙江省农垦区家庭农场的发展提出实质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家庭农场发展中若干问题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家庭农场作为农业生产经营中出现的又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在迅速的发展。浙江省家庭农场的发展水平整体上位于全国前列,但是省内的各个地区家庭农场的发展水平又处于不同的层次,不同发展阶段的家庭农场所遇到的问题也有差异。通过对浙江省家庭农场发展现状进行实地调研,采用问卷调查与座谈会相结合的方法对浙江省家庭农场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发现家庭农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土地流转问题、农业保险制度不完善、设施农用地审批难、融资过程中的抵押担保问题、雇工问题等,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规范土地流转模式、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适当放宽设施农用地使用比例、解禁土地使用权抵押的限制、完善人身保险制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2013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其中,"家庭农场"的概念是首次在中央1号文件中出现。所谓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一、家庭农场的主要特征(一)家庭农场是规模化农业生产家庭农场是规模化农业生产,这意味着家庭农场的土地经营面积要远  相似文献   

7.
80年代初办起家庭农场是农垦的一个创举,也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垦人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可以说,家庭农场实现了农垦农业"第二次革命"。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相互融合的今天,农垦家庭农场面临着许多新的难题。具体体现在:一是家庭农场在工业化进  相似文献   

8.
关于发展家庭农场相关问题的探讨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构建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社会化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是现代农业对生产经营方式提出的内在要求。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流转,其中家庭农场的提出顺应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趋势。家庭农场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农业经营收入为  相似文献   

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7):201-203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家庭农场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模式被广大群众所接受。河南省虽然是农业大省,但是现代化水平较低,大多都是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进行农业生产,所以农民的收入水平也较低。想要从根本上提高农民收入就一定要把土地以家庭形式整合起来,融入社会的力量,专业化的去管理和耕种。主要研究了河南省目前家庭农场的类型、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的建议,为我国河南省未来发展家庭农场提供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10.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其中,“家庭农场”的概念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何发展家庭农场,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1.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其中,"家庭农场"的概念是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什么是家庭农场?农业部的权威解释是: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三河湖镇堤上胡村胡文彬的家庭农场里,我们看到了家庭农场的几个显著特征:一是家庭农场与农业企业  相似文献   

12.
基于山东省422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的调研数据,运用统计分析和似不相关回归模型,实证分析订单农业参与行为对家庭农场绿色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1)参与订单农业的家庭农场采纳绿色生产的比例明显高于未参与订单农业的农场,且与订单方联系紧密的农场采纳绿色生产的比例高于与订单方联系不紧密的农场。2)订单农业能够显著促进家庭农场绿色生产,特别是能够促进家庭农场测土配方施肥和农药废弃物回收。3)农场经营年限、质检追溯、“三品一标”、参与培训等其他控制变量也对其绿色生产具有显著影响。为此,应加快家庭农场采用“农超对接”、“农企对接”等订单农业模式,同时鼓励家庭农场与订单方建立紧密的联系,加大农场绿色生产培训,促进农场绿色生产意识到意愿、意愿到行为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家庭农场属于一种新型农业生产形式,具有规范化、机械化、集约化、规模化的特征,能够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质量的提高,因此,充分发挥家庭农场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在实际生产中,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虽然有了较大发展,但是受人为因素及外部客观因素的影响,依旧存在较多问题。文章主要阐述了家庭农场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作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羽秦 《福建农业》2014,(5):38-41
<正>在国外,特别是在一些欧美国家,以家庭为单位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现象非常普遍。那里的家庭农场一般都拥有广阔的土地,与之配套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也日趋成熟,呈现出机械化程度高,规模化、集约化明显等特征。美国:小农场大运作美国有200多万个农场,多为占地100公顷以上的大型农场。通过科学规划,全国分为10个农业生产区域,每个区域主要生产一、二种农产品。位于相关地带的家庭农场因地制宜、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提高了农业区域分工和专业化程度。美国家庭农场的高生产率离不开先进的农业  相似文献   

15.
家庭农场作为一种新型生产经营模式,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是示范推行农业新科技,进一步提高科技贡献率的有效路径,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综述了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的模式和经验启示,为促进我国家庭农场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家庭农场已经成为未来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方向,而在家庭农场中能否有效地对农业技术进行推广,直接关系到家庭农场能否发展壮大及其农业经营的质量,当前我国各级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的农业经营服务体制、推动科学技术在家庭农场的普及和支撑作用并为家庭农场积极输送和培训新型农业经营者,从而确保家庭农场能够健康、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家庭农场发育的内在机理、政策演化与推进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俏 《广东农业科学》2014,41(22):196-199
家庭农场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仅在形式上体现了对传统家庭经营形式的继承与转化,对农村社会阶层分化的适应与调整,更在内容上反映了农业现代化和社会化的发展需求,是对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创新与发展.国内有关这一经营形式的相关政策在历经一系列的发展变化后开始逐渐明晰,但当前家庭农场在融资、保险、竞争、政策、培训等领域还面临诸多问题.对此,提出了推进家庭农场发育的具体策略,包括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加强对家庭农场的政策支持、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等.  相似文献   

18.
家庭农场这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转型中的中国农村社会既是机遇同时也是挑战.家庭农场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将会产生作用,家庭农场将从人际关系、家庭和生育观、社会结构三个方面对农村社会产生影响.在发展家庭农场的过程中,要加强家庭农场经营者的科技支持、促进家庭农场经济利润合理分配、推进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建设.  相似文献   

19.
家庭农场已经成为未来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方向,而在家庭农场中能否有效地对农业技术进行推广,直接关系到家庭农场能否发展壮大及其农业经营的质量,当前我国各级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的农业经营服务体制、推动科学技术在家庭农场的普及和支撑作用并为家庭农场积极输送和培训新型农业经营者,从而确保家庭农场能够健康、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为了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建立实现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生产组织,就要求在农业经济领域必须走符合中国特色的集约化发展道路。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家庭农场概念,对农业经济的集约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的农业经济发展形势中,家庭农场地位凸显。促进家庭农场的发展,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加大扶持力度,从而做好家庭农场土地流转,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