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末级渠道水费在小屯灌区的试运行,使节水型社会村级用水协会初见成效,也使使用范围灵活,及时,扩大化,管理更主动化。本文就小屯灌区末级渠道水费经一年的运行,使用范围,存在的问题,改正的措施,在节水灌溉发挥的作用作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中宁县灌区现有灌溉面积3.2万公顷,其中自流灌区2.1万公顷,扬黄灌区1.1万公顷。各类渠道7824条,总长3218公里,建筑物13600座,这些水利基础设施为中宁县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2001年至2002年,中宁县在灌区推行了以农民用水协会加渠道承包经营为主要模式的水利管理体制改革,通过两年的运行,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逐步凸现,一是末级渠系水费返还不及时,一些乡镇对农村水费改革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不能严格执行区、市、县农村水费改革政策,水费收缴专用帐户、各类财务手续不齐全,使水管单位无法及时…  相似文献   

3.
刘龙 《甘肃农业》2019,(3):105-108
以黑河流域中游的临泽县蓼泉灌区为例,分析了"两工"取消后农田水利末级渠系运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结合水价改革,对末级渠系水价的构成进行了分析,探索提出了末级渠系水费的标准及相关定额指标,结合末级渠系水费机制在灌区的运用及运行体制变化后出现的反复,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恢复由基层水管单位代管末级渠系水费的运行机制、加快落实农民群众农业水费补贴、加大农田水利设施投入、规范农民用水者协会运行管理等四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党敏 《现代农业》2014,(2):78-79
河套灌区末级渠道存在坡降平缓、水头损失小、泥沙及漂浮物多、开关口频繁、流量变幅大等技术难点,末级渠道量水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探索适于河套灌区特点的量水方法和量水技术已迫在眉睫。本文对河套灌区末级渠道量水技术进行比较,提出适合河套灌区末级渠道量水的设施技术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双牌灌区末级渠系基本情况及运行现状进行了分析,对抓好双牌灌区末级渠系灌溉管理的进行了思考,并对如何搞好双牌灌区末级渠道的节水管理提出了一系列工程技术措施和成立用水户协会组织等方面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1高台县农业水价改革成效高台县从2004年就开始探索水权制度的改革,2012年开始农业水价的综合试点改革,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了末级渠系改造,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充分发挥了灌区工程的效益。1.1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扩大了灌溉面积。通过实施对末级渠系改造,水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了,节省了用水量。同时收费也实施末级渠系水价,水费管理和使用由农民用水协会负责。实行末端水价,收费标准  相似文献   

7.
根据灌区各用水农户的具体用水情况直接对各用水农户进行水费统计和水费的结算处理,通过Internet/Intranet网络系统,对灌区水费结算和统计的整个业务流程进行信息化管理。将实现灌区所有用水用户的有关水费信息和资源的统一管理、统一调整,为灌区水费计收以及灌溉管理提供用水费用数据收集、加工处理、公布监督的先进技术手段,建立新一代的农业灌溉信息资源管理平台、交费消息传递,实现水费计收工作以及使用的透明化、公开化。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新疆哈密地区灌区末级渠系数量相对较多、管理水平较低,本文阐述了新疆哈密地区灌区末级渠系管理要求和目标,在此基础上对新疆哈密地区灌区末级渠系管理体系建设进行探析,以期为实现新疆哈密地区灌区末级渠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根据灌区管理运行机制改革对灌区末级渠系管理的要求,以及构建灌区末级渠系管理模式的目标及应具有的功能,结合对末级渠系管理现状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灌区末级渠系管理改革的政策环境与发展趋向要求末级渠系管理应以农民用水自治的管理体制为核心、以配套完好的农田水利工程体系为基础、以科学合理的水价制度保障、以建立健全工程长效运行机制为目标。灌区末级渠系管理创新模式有效地促进了灌区末级渠系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新疆哈密地区灌区末级渠系数量相对较多,管理水平较低,本文分析了新疆哈密地区灌区末级渠系管理要求和目标,在此基础上对新疆哈密地区灌区末级渠系管理问题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1.
马岳山 《甘肃农业》2013,(3):58-59,62
西营河灌区作为一个古老的灌区,从古至今,有一个庞大的管理组织从事着灌区的管理,目前,灌区末级管理组织———农民用水户协会参与到了灌区的管理当中,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作者主要以凉州区西营河灌区各农民用水户协会发挥的作用及取得的成果,总结了其取得的一些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如用水户协会在解决水事纠纷、提高弱势群体灌溉水获得能力、节约用水、水费上缴和减轻村级干部工作压力等。但农民用水户协会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要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和解决。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灌区末级渠系现状和工程运行管理状况的阐述,论证了灌区实施末级渠系改造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提出了灌区末级渠系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及建议,说明了加强末级渠系管理对于灌区实现节水灌溉,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等方面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郭亚军 《吉林农业》2010,(7):206-206
文章通过对灌区末级渠系现状和工程运行管理状况的阐述,论证了灌区实施末级渠系改造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提出了灌区末级渠系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及建议,说明了加强末级渠系管理对于灌区实现节水灌溉,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等方面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中部地区水利工程末级渠系收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利工程水费的计收存在末级渠系收费混乱的问题,由于乱加价、乱收费、搭车收费严重,挤占了水价正常调的空间,给用水农民造成水价、水费过高的印象,严重阻碍了水价改革的顺利进行。本文在对我省中部地区水利工程末级渠系管理情况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对末级渠系的情况进行了综述,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分析桃花江灌区末级渠系节水改造的重要性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对灌区末级渠系节水改造奖补机制的建立提出建议,认为建立未级渠系节水改造奖补机制是实现灌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是解决目前灌区管理单位经营困境和重点解决末级渠系管理难题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6.
U型渠在小型渠道改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灌区小型渠道进行U型混凝土砌护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运行好的节水措施,本文通过中宁县末级渠系改造试点工程的实施,对小型渠道砌护设计、施工、质量通病等方面进行了技术探讨。  相似文献   

17.
宁夏引黄灌区干渠以下包括支、斗、农渠工程均由地方管理,在近2年推行的农业供水管理体制改革中,将原乡村集体管理的支斗渠交新组建成立的农民用水者协会管理,进一步规范工程及灌溉管理工作.通过对宁夏引黄自流灌区典型渠道末级渠系供水成本的调查测算,对供水成本构成因素进行定量定性的分析,提出改革末级渠系水价政策和加强末级渠水价管理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8.
靖远县中型灌区在全县水利工程中举足轻重,是重要的农业经济区。由于建设标准低、投入不足、水价不到位等困难和问题,运行艰难,急待投资、补贴政策扶持和管理运行机制改革。急需加大中型灌区改造力度,加大节水示范项目投入,适度逐步提高水价,深化末级渠道参与式管理改革,理顺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9.
根据现代化灌区的内涵,结合湖南省大中型灌区工程的现状及基础设施落后、资金投入不足、用水方式粗放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湖南省的灌区现代化建设首先应根据不同的灌区类型和社会经济地域差异进行分类后逐步实施,可通过拓宽投融资渠道、建立灌区资金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加强水费征收、改变灌区管理体制机制、加强灌区信息化模块建设、发展高效节水和生态保护等方式进行。灌区现代化建设标准的确定应与当地经济社会条件相适应,建设过程中应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相似文献   

20.
<正>一、推行群管水利工程水费改革的总体目标群管水利工程水费改革就是在继续改革农业供水管理体制,改造和完善农业灌溉设施特别是末级渠系的基础上,完善农业用水价格管理,将群管工程水价纳入政府价格管理范围,逐步推行农业用水计量收费和面向农民的终端水价制度。因此,要想达到以上目标,进一步加强农业供水管理体制,必须通过积极推选群管水利工程水费改革,逐步建立健全群管组织管理体制,使其负责群管渠系的运行、维护和管理,强化成本约束机制,降低管理成本,同时通过群管组织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因地制宜地积极推广农民用水协会等多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