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嘉育16是嘉兴农科院以“RD95/G93-368”杂交育成的优质早籼品种。1993年秋季配组 ,1996年F6 代定型作二熟茬测产鉴定 ,单产439.3kg/667m2,比对照嘉育293增产8.51%.1997~1998年参加浙江省部分地、市区试和示范 ,1999年列为省优质早籼试种示范品种 ,全省种植1860hm2,湖北、安徽等省试种单位也一致反映较好。2000年浙江省早稻种植面积锐减38% ,而嘉育16推广面积比上年增加47 % ,达2740hm2。2000年4月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一、产量表现1997年嘉兴市…  相似文献   

2.
利用细胞工程育成的高产,抗病早中熟早籼中组1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组1号是中国水稻研究所生物工程系用国际著名良种Basmati370经组织培养结合辐射选育而成的早中熟早税品种。1995年浙江省金华县从中国水稻研究所弓险试种,表现抗性好,茎秆粗壮,抗倒力强,成德率高,后期青秆黄熟,穗大粒多,产量高。1998年7月通过金华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小组的考察审查,1999年3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7~1998年金华县示范、推广面积2500余hm‘。其主要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产量表现1996年中组1号参加金华市早稻区试,平均单产453.8kg/667m’,比对照浙852高3.l%;1997年金华…  相似文献   

3.
嘉育164由浙江省嘉兴市农科院杂交育成的优质、高产、中熟早籼品种。2001年12月和2002年2月分别通过浙江、湖北省品种审定。2000年浙江省种植27hm2,2001年达860hm2,并在湖北等省示范推广。一、产量表现1998年浙江省“9410”联品试验 ,单产516.6kg/667m2 ,比对照浙852增产14.5% ,达极显著水平 ,比对照嘉育293增产0.62%。经浙江省“9410”协作组推荐 ,1999年参加浙江省早籼中熟组区试 ,平均单产405.4kg/667m2,比对照嘉育293仅减产0.36%。2…  相似文献   

4.
为了推动浙江省双季食用稻米优质化和栽培轻型化技术的应用,我们主持开展了水稻双优双抛双千斤(即双季水稻优质品种抛秧15t/hm~2)技术的研究(属浙江省971102164号攻关项目)。从浙江省不同稻区的实际需要出发,1997年在本所试验区试验筛选出了以优质早舢嘉早935搭配特早熟晚粳丙93-390、翻秋早杂K优402和早舢嘉早935等3种模式产量均超过15t/hm’,分别为16.08、15.52和15.29t/hm’,每公顷分别比嘉育293搭配秀水11的手插对照增收3670.5元、1864.5元和1519.5元,实现了早晚稻优质、短龄、省力、高产和高效目标。1998年,为了…  相似文献   

5.
泉农3号是福建省泉州市农科所杂交选育成的中迟熟早舢稻新品种,1996年4月通过福建省审定。1999年6月获科技部、农业部“九五”第二批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后补助”二等奖。该品种种性稳定,具有增产潜力大,适应性广,抗稻瘟病和米质较好等优点。1995年以来累计推广22.5万hm’,其中1998年推广9.3万hm’,成为当年福建省推广面积最大的早稻良种。一、产量表现1994年福建省区试手均单产6514kg/hm’,居迟熟组第一名,比对照7813O增产5.39%。1995年省种子公司在全省组织示范,经验收12个点合计6.99hm’,平均单产7136kg/hm’,比对照78…  相似文献   

6.
中,晚籼杂交水稻新组合—特优898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优898是用龙特浦A与武恢898配组而成的中晚釉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1994、1995年通过龙岩地区晚稻新品种(组合)区域试验,1996年龙岩地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7年参加福建晚稻区试,1998年被推荐参加全国南方中稻区试和华南晚稻区试、至1997年累计示范推广面积达1万hm’。一、产量表现1995年地区区试,平均产量6547.skg/hm’,对照汕优63平均产量6097.skg/hm’,增产450·okg,增7.sl%,达显著水平;1997年参加福建省晚季水稻新品种组合区试,平均产量6046.Ikg/hm’,比对照汕优桂32平均产量5346.skg/hm’增产699…  相似文献   

7.
“47-104”是福建省农科院稻麦所用(卷2×IR58)×(窄叶青8号×龙菲313)杂交选育的早晚兼用型高产水稻良种。1989年安溪县引进试种,表现产量高、抗性强、适应性广。1990年开始示范推广,1995年全县种植13587hm2,占水稻种植面积的41.8%;1990年至1996年全县累计推广65359hm2,平均每公顷产6874.skg,每公顷比原当家品种增产907.5kg,增产15.2%,累计增产稻谷5931.3万kg。至1997年早季,全县累计推广面积达7.33万hm2。本文重点对“47-104”高产稳产因素进行初步分析。一、充分利用本地光温资源“47-104”对温光反应不太敏感…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的水稻生产发展极快,1980年黑龙江省水稻种植面积还只有1783万hm’,到1998年达到156.67万hm’。1976~1980年的5年间,全省水稻平均单产只有2980.5kg/hm’,到1991~1995年的5年间全省水稻平均单产达到5250kg/hm‘,提高76.6%,年递增3.88%。全省稻米生产的迅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水稻科技进步,其中新品种的应用起了很大的作用。(-)黑龙江省水稻新品种应用现状黑龙江省1949~1996年间育成经审定推广并有一定种植面积的水稻品种有119个。这些品种对黑龙江省特定的寒冷地生态环境均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在生产…  相似文献   

9.
武运粳8号(9516)是江苏省武进市农科所以香糯9121/嘉48//丙815复合杂交育成的迟熟中粳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倒伏、抗白叶枯病、抗猪瘟病、纹枯病轻、适应性广、米质较优等特点。是继武育粳3号后的又一个综合性状较突出的中粳新品种。1999年3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1997年试种70hm’,1998年迅速扩大示范达13万hm‘,增产极显著,比武育粳3号增产90Okg/hm‘,增产率在10%左右。1999年成为江苏迟熟中粳主栽品种,种植面积将突破40万hm’,同时被皖中粳稻区积极引进推广种植。(-)产量表现1997~1998年…  相似文献   

10.
特籼占13是广东省佛山市农科所用高产品种特青2号为母本,与高产、优质、多抗良种粳籼89杂交育成的早讪中迟熟品种。1994~1995两年参加广东省早稻区试,表现丰产性突出、米质特优、适应性广等优点,1996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发展势头强劲,1995年全省仅试种5867hm2,1996年迅速发展到40800hm‘,遍及13个地市。其中中山市7O00hm’,占该市水稻』总面积的1巳2%,预计1997年将有进一步的发展。这是广东省继粳舢89之后又~个难得的常现优质品种。1995年参加全国中稻区试,表现较好,1996年复试。(-)主要特征特性…  相似文献   

11.
七袋占是1994年早季平和县农业局从广东农科院引进的早晚兼用型高产优质新品种。同年晚季参加县良种场新品种区试,1995年早晚季在全县示范试种,1996年早季全县种植5千亩,1997年将做为平和县重点示范推广的主要常规品种,现将七袋占主要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简介如下:一、主要特征特性1.产量1994年晚季参加县良种场常规稻组区试,平均亩产586,skg,比对照种79106亩增48.6kg,大田种植亩产480~50Dkg,高可达600kg。2.生育期该品种属中迟熟常规稻,在早季种植全育期130d,晚季种植全生育期110d。3.形态结构株型紧凑,集散适中,叶片直…  相似文献   

12.
从8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南方双季稻区有计划推广种植杂交早稻,经过持续几年的稳步发展,杂交早稻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以江西为例,全省1996年杂交早稻的种植面积达46.67万hm2,占早稻种植面积的35%。1990~1996年,我们开展.了“杂交早稻纹枯病流行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经过室内外试验及大面积示范推广,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杂交早稻纹枯病综合防治策略与技术,累计推广15.22万公顷。(-)综合防治的策略与技术1.充分发挥中抗纹枯病早杂组合的自然控害作用近几年,多数杂交早稻组合由于其丰产及中抗纹枯病等特点,种植面积得…  相似文献   

13.
转Bt基因抗虫棉在山东的生产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推广普及抗虫棉的过程山东是全国产棉大省,也是最早推广转Bt基因抗虫棉的省份之一。1993年山东省开始试种抗虫棉品系,1994年试种面积达到333.3hm2。1995年又通过不同渠道引进了其它10多个品系,种植面积达到10.7万hm2。1997年菏泽引种的抗虫棉品种菏棉3号试种成功,1998年全省的抗虫棉种植面积迅速扩大,达10万hm2以上;1999年河北省审定的美国品种新棉33B大量进入山东,使抗虫棉种植面积达到全省棉花播种面积的73.7%;2000年,抗虫棉品种新棉33B、中棉所29、中棉所30和GK-12在山东审定,抗虫棉面积达到全省棉花播种面积的90%以上;到2001和2002年…  相似文献   

14.
嘉善地处浙江北部,主产粮食。近代大麦种植面积稳定在20万亩,占水稻茬面积50%左右,年产大麦5万多吨,是浙江省大麦生产大县。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全县现有麦芽厂5座,生产的大麦全部用于啤酒原料,因而,品种的选择以优质啤大麦为重点。优质啤酒大麦浙皮4号(原名89~179)是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大麦育种组育成,嘉善从1990年冬少量引进,经多点,多年试验和试种示范,到1996年冬播面积推广到15.78万亩,占全县大麦总面积的75.68%,已成为名符其产的当家品种。该品种1996年5月经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定名,列为优良…  相似文献   

15.
汕优明86是三明市农科所采用珍汕97A与明恢86配制而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1996年新阳镇南芹村单季稻田引进试种6.67hm2,表现良好,1997年扩大种植233.33hm2;1998年全镇大面积推广种植400多hm2。通过3a试种示范、推广认为,该品种生育期适中、丰产性状好、穗大粒多、产量高、抗病性强,适合福建省单、双季稻区推广种植。互主要特征特性1.1大穗高产1997年新阳镇在洋面双季稻区建立333.3Shin’烟后稻高产栽培示范片,其中200hm’种植汕优明86,采用烟沟旱育秧等技术,获得大面积高产。经县、Z镇有关部门联合多点实割测产验收,汕优明86…  相似文献   

16.
特优70是三明市农科所配制的籼型杂交稻新组合。1996年引进大田县良种场参加区试种植。经3a试验、示范表现抗病、优质、稳产。现已在大田县推广种植。1998年大田县良种场单季制种6.67hm2。平均每666.7m2产量251kg,其中2.67hm2平均每666.7m2产量达285kg。现将该组合单...  相似文献   

17.
无性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协优371由浙江大学核农所用协青早A与新371配组育成,1999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金华市自1995年引入,经1995~1998年的区试、生产试验和试种示范,表现出高产、稳产、熟期较早、抗病性强、米质优等特点。一、产量表现协优371于1995年参加金华市晚杂区试,平均产量6438kg/hm2,比对照汕优64增产10.1%,比汕优10号增产5.4%;1996年续试,平均产量7318.5kg/hm2,比对照汕优64增产7.4%;1997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010.8kg/hm2,比对照汕优64增9.3%。从1996年开始,进行多点试种和大面积的示范,协优371产量为7000~8000kg/hm2,不乏单产…  相似文献   

18.
“佳禾早占”是厦门大学生物学系水稻育种组于1989年用[(E94×大粒种)FS×713)×外引30(成熟花粉经r一射线9.3Gy辐照)复合杂交,经多代系统选择,于1996年早季从800多个株系中筛选出米质可与晚米媲美的优质早稻新品种。一、主要特征特性1·产量表现:一般6~6.75t/hm’,ig96年晚季在集美厦大农场试种1.3亩,在单本插的情况下,经厦门市科委组织专家现场实割验收平均每公顷7.125t。1997年参加福建省早季品种区试,平均每公顷5.933t;并在省早季品种区试总结会议上,推荐参加全省示范。同年早季参加厦门市早季水稻11个点区试平…  相似文献   

19.
垦大6号(原代号农大95-3014)是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科研所以农大89-2729为母本,北89-22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该品种1995年出圃,1996~1997年参加本所产量鉴定圃的试验,1998~1999年参加省区域试验,2000年参加省生产试验,2001年初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垦大6号。2000年在黑龙江省良种化工程招标会上招标为中强筋优质家庭用粉小麦品种。1 产量表现该品种1996~1997年在本所的产量鉴定圃中平均产量为4 573.6 kg/hm2,比对照垦红8号平均增产11.0%;1998~1999年在省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为3 288.9kg/hm2,比对照垦红8号和垦红14号平均增产  相似文献   

20.
宣巨华  骆勇 《中国稻米》2001,7(2):27-28
随着育种技术的不断改进 ,一批兼具优质高产和抗病的食用优质米新品种相继育成 ,率先入选浙江省“9410”育种工程并已先后审定推广的嘉育948和嘉早935即为其中之一。我们以浙江省诸暨市稻麦原种场连续6年试验鉴定和试种实践为依据 ,提出高产栽培技术方案 ,藉以指导大面积生产实践。一、种植表现1 .穗部性状优良 ,产量水平较高实践证明 ,一个品种产量的高低取决于产量构成因素穗部性状的优劣。我们每年观察证实 ,食用优质米早籼嘉育948和嘉早935具有适当的有效穗数 ,较大的穗型和较高的结实率 ,经济产量比较理想。嘉育9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