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有关专家对近几年暴发流行的“猪附红细胞体病”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研究后,得出的结论是:虽然不能完全排除有少量附红细胞体病存在的可能性,但近几年猪和多种畜禽及人被附红细胞体大量或严重感染的说法是错误的。目前已经证实的是,同期有数种猪病严重发生和流行,并存在非常严重的混合感染。该结论主要依据如下。  相似文献   

2.
随着养猪业的发展,猪附红细胞体病近几年在流行形式,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表现发病季节时间提前,流行面大,临床症状较重,尤其在夏秋吸血昆虫繁殖旺盛的季节,猪附红细体病大量发生。有的猪场发病率达60%左右,而且造成大批死亡,给养猪户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3.
附红细胞体病是一个全球性的新型人畜共患病,近几年,该病正由典型向非典型性转化,并呈范围扩大趋势。由于目前对其生物学特性、流行规律及致病作用尚不十分清楚。笔者认为,要防治附红细胞体病的流行,预防是关键。  相似文献   

4.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红细胞表面引起的一种传染性血液病,也称黄疸性贫血病、红皮病等,以发热、贫血和怀孕母猪流产为特征.近年来老病新发,在全国许多地方呈暴发性流行态势,福建省各地也有发生,给养猪业造成极大的危害和损失,应当引起兽医界的高度重视.2005年5月福建省建宁县发生猪附红细胞体病,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全县共2 693头生猪发病,死亡687头,98头母猪流产.该病传播速度快、感染面广、仔猪死亡率高是近年来所罕见的.现将建宁县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与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附红细胞体病(俗称血虫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红细胞和血浆中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贫血、黄疸及四肢末端、耳尖、腹下出血,全身发红(故又称红皮病)等为主要特征,该病多呈隐性感染,常见于夏秋季节,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发病率在10%~60%之间,死亡率可达90%。1流行规律附红细胞体病高温高湿条件下易发,特别是在气温达20℃以上,湿度70%左右的多雨期易发。一般认为吸血昆虫可能引起传播,而消毒不严的注射针头和外科手术器械,也能造成机械性传播。易感动物有猪、牛、羊、马、犬、猫等动物…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概况,有效控制该病的流行与发展,减少该病对养猪业的危害,笔者通过对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病原体、流行特点、临床症状、诊断与防治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目的是让广大兽医工作者深刻了解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特点,以此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该病的发生与流行,进而促进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夏秋季节,因气候原因易引起猪的各种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主要有:猪瘟、猪肺疫、猪弓形虫病、附红细胞体病、猪高热病、传染性胃肠炎、仔猪黄痢、仔猪白痢、猪水肿病、猪球虫病等,以上几种疫病有时是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感染。本文就最近邢台市兽医院接诊的病例来解析猪病的流行情况,将猪群常发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提供给大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红细胞表面或血浆中引起的以高热、贫血和黄疸为主要特征的溶血性疾病。猪附红细胞体属于立克次体目无浆体科附红细胞体属,是一种多形态微生物,多为环形、球形和卵圆形,少数呈顿号形和杆状。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均有本病的发生和流行,尤其近几年来,该病已在我国多个猪场出现爆发和流行,给养猪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专性血液寄生物——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疾病,在猪体上称为猪附红细胞体病。本病于2000年左右从山东、河南、江苏、安徽等地引进的仔猪传入我省,初期只有零散发生,从2004年以来,逐年增多,到目前已呈地方性流行,对当地养猪业造成很大的危害,现将几年来我们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附着在猪红细胞表面或游离于血浆中引起的一种猪的传染性疾病。近几年在国内部分省份呈暴发流行。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临床上常与其他疾病同时发生,给诊断造成困难,现将近年来附红细胞体病的各种实验室检测方法进展综述如下.以期待为广大兽医工作者确诊附红细胞体病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我市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有关情况并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笔者会同有关专业人员于2002年10月,对我市的养猪户开展了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调查。初步了解了我市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分布状况、发病规律、流行趋势及经济损失,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发病规律及流行趋势2000年以前,我市尚未发现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病例。2000年7月,大同养猪场的陈某饲养场发现首例病例,随后,在城富、药村、永兴分等地逐渐发现该病病例。2002年以来有流行趋势。个别地方呈暴发流行。该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现,但主要见于高温高湿的7~10月,特别是卫生状况不好,蚊…  相似文献   

12.
猪瘟是猪的一种最重要的传染病,往往给养猪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从目前猪瘟的流行现状分析,流行形式已从频繁发生大流行转变为周期性、散发性流行,常以慢性猪瘟和非典型性猪瘟出现,尤其在饲养环境较差、卫生消毒不严、吸血昆虫繁殖旺盛的季节,易并发猪附红细胞体病,造成猪只大量死亡,经济损失严重。  相似文献   

13.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人畜血液里附着红细胞表面和游离在血浆中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人畜共患病。本病在某些地区血液普查中发现,感染率可高达60%~80%,一般多为隐性感染,但在不利的气候、饲养条件或感染其他疾病时可引起临床发病。近年来随着人与其他动物附红细胞体病例的增多,有些地区猪附红细胞体病呈现流行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动物的红细胞或血浆内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自2001年4月至2005年8月,我县相继发生多起猪附红细胞体病疫情,现就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于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EP)寄生在动物血液里,附着在红细胞表面或游离在血浆中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近年来,不断有猪、牛、羊、兔发病的报道,家畜附红细胞体病暴发流行,已引起畜牧兽医工作者和医学工作者的密切关注。地处边疆地区的双江县近年也发生了黄牛附红细胞体病。  相似文献   

16.
附红细胞体病可造成家畜体质和繁殖能力下降,生长速度减慢,饲料报酬降低,给畜牧业造成严重损失。2007年6—8月间,哈尔滨市个别牛场开始发现此病,应用一般抗生素效果不好,反复率比较高。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哈尔滨市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流行情况,有效地控制奶牛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对哈尔滨市3个奶牛场的奶牛附红细胞体病流行隋况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17.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立克次氏体——附红细胞体寄生于人、猪等多种动物红细胞表面或血浆及骨髓中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 2 0 0 1年 6月到 2 0 0 2年 8月份 ,我县部分乡镇发生猪附红细胞体病。由于本病在我县首次暴发流行 ,基层兽医误诊较多 ,治疗效果不佳 ,给农民群众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疫情发生后 ,我们经过流行病学调查 ,临床症状分析、剖检和药物治疗试验 ,确定为猪附红细胞体病 ,制定了一套防治方案 ,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迅速控制了疫情蔓延和传播。1 流行情况及临床症状各种年龄不同品种的猪都易感 ,尤以种猪、仔猪最易感。本病…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猪附红细胞体病在安徽省的流行情况及各药物的治疗效果,我们对安徽十二个县市的326份猪血样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率非常高,表现正常的猪群阳性率达86.96%,发病猪群和康复猪群阳性率分别为95,92%和92,86%。红细胞附红细胞体感染率从5%-98%不等,80%以上的阳性猪红细胞被感染强度超过50%。药物治疗结果显示,贝尼尔效果最好,治愈率达74.29%,但所有药物彻底杀灭附红细胞体的能力均不强,治愈后易复发。表明附红细胞体具有极大的潜在危害性。  相似文献   

19.
附红细胞体病简称“附红体病”,其临床症状是呈急性黄疽性贫血和全身发红,故又称“红皮病”。病猪感染后可大批死亡.因此给养猪业造成极大的危害,也给兽医人员对猪病的诊断及防治增加了困难。现将该病在流行过程中一典型病例的诊治过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猪附红细胞体病感染率高,并发症多,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对养殖户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近年来,甘肃省秦安县猪附红细胞体病呈局部爆发,小区域流行的特点。通过近几年来对全县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调查研究,以及流行特点分析,治疗经验总结,以及有效防疫措施的开展,该病在当地得到了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