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牛误食栎树叶中毒,又叫牛误食青杠树叶中毒,俗称水肿病,阴肾癀,是由于家畜采食大量栎树嫩枝叶和花而引起的一种中毒病。本病主要在每年4月初至5月中旬,即清明、谷雨和立夏三个节气前后发生,主要发生于牛。该病在省内外均有报道.漳县的东泉、四族、武阳等乡镇为主要高发区,是养牛业的一大危害。  相似文献   

2.
耕牛误食过量栎树幼嫩枝叶而引起中毒,在我县各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上升到该时期各种疾病的首位。据统计,1990~1996年,全县共发病372头,死亡121头,死亡率为32.5%,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该时期各种疾病的38.2%和62.3%,对畜牧业生产...  相似文献   

3.
1992—1995年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毒物学分会和陕西省畜牧畜牧善医总站联合组织在甘肃、辽宁、河南、陕西等4省的124个县(市、区)推广陕西地方标准“牛栎树叶中毒诊断标准与防治原则”,累计防治牛176.13万头。通过四年推广应用,有效地控制了该病发生,减少经济损失1.5亿元,并为制定国家标准创造了条件。(1)“陕标”制定的牛栎树叶中毒的临床诊断要点、临床分型、预防方法和治疗原则。基本适合各省的牛栎树叶中毒的诊断和防治,并取得较明显的防治效果。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明显下降,治愈率显著提高。陕西省商洛地区的发病由推广前的3.08%下降到0.36%,死亡率下降为0.05%,治愈率由56.6%提高到87.7%;汉中地区的发病率由推广前的0.543%下降到0.037%,死亡率由0.132%下降到0.074%,治愈率由75.6%提高为80.08%;辽宁省发病率由4.63%下降到0.1%,致死由43.3%下降为0.06%。(2)牛栎树叶中毒的发病季节各地有所不同,陕西省主要集个在每年的4月中旬至5月上旬,甘肃省为4月下旬至6月下旬,辽宁省为5月初至6月底。此时正值各地栎属植物萌芽长嫩叶的时节;病牛主要分布在海拔600-2500米以之间,生长各种栎属植物的丘陵山区。(3)推广区的栎属植物品种繁多,在甘肃有栎属植物10余种。除“陕标”中明确的槲树、槲栎、栓皮栎、白栎、锐齿栎、麻栎、蒙古栎、小橡子栎、辽东栎、栎树(抱树)外,还有水青冈、椴栎、黑铁匹木等几种。(4)“陕标”中的临床实验诊断方法适用于各省病牛的临床实验诊断。辽宁省在尿液生化检验中应用三免化铁法检验尿酚,建立了简易尿酚到定法,尿酚初期为( )-( ),中期为( )-( ),后期为( ),此法作为现场诊断,可以推广应用。(5)从各省刻定的生化指标分析,尿pH值、尿比重、尿蛋白的各期变化,都与“陕标”基本一致。尿中挥发性结合酚、游离酚、血液中挥发性游离酚的合量及血肌酐值都稍高于“陕标”。(6)药物预防,除高锰改钾法外,河南省研究制出QRS脱毒剂,具有预防和早期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牛柞树叶中毒病于60年代就有发生,柞树林面积约3000万亩,1980年到1992年共发病约7370头,死亡约2943头。近年来发病头数增多,为此按“陕西省牛栎树叶中毒诊断标准与防治原则”进行推广,为制定出我省牛柞树叶中毒前、后生化指标,掌握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组织学变化,于1992年4—5月进行牛人工发病试验,试验证明基本符合陕西省地方标准。  相似文献   

5.
宜阳县上观乡、穆册乡,地处豫西深山区,林间草场面积较大,栎树丛生,农民素有放牧的习惯。从1993-2003年统计情况看,每年4月上旬至5月下旬都有200~300头牛出现不同程度的栎树叶(当地叫青杠叶)中毒,导致大批牛死亡,死亡率高达35%。2004~2007年,笔者连续4年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该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降低,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栎树叶中毒,通称青杠树叶、橡树叶、榨树叶中毒。是牛由于采食或饲喂大量栎树叶后.发生以便秘或下痢、水肿、胃肠炎和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中毒综合征,称为栎树叶中毒。临床上以消化机能紊乱、体躯下部局限性水肿、胸腹腔积液.以及少尿或无尿等为特征,是对养牛业危害较严重的牛病之一。  相似文献   

7.
牛栎树叶中毒病,在商洛市栎林地带历史上就屡有发生,且疗效不高,直接危害养牛业的发展。为了达到彻底预防和控制该病的目的,商洛市1994年以来,按照《牛栎树叶中毒诊断标准与防治原则》(陕西地方标准),主抓四项配套技术推广,宣传群众落实“三不”、“日粮控制”、“高锰酸钾灌服”的预防措施;培训基层兽医提高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水平;对病牛选用特效解毒药物;中西医结合,对症施治;抓点示范,全面推广。使发病乡,发病牛逐年减少,病死率由1993年的39.2%下降到2001年的12.5%,治愈率由1993年的60.8%提高到2001年的87.5%,年均减少损失80余万元,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8.
牛栎树叶中毒主要是放牧牛在初春季节采食栎树叶、枝及果实而发生的中毒,发病牛出现消化机能障碍,部分体躯下垂部位出现水肿等现象,是放牧牛常见中毒病.由于养牛户不了解该中毒病,发现此病中毒较晚,治疗措施导致死亡率较高,对养牛业产生严重威胁,也给养牛户造成很大经济损失.本介绍了2例牛栎树叶中毒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及治疗预防措施,以期为养牛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栎(柞)树嫩枝叶引起黄牛中毒田玉峰,朱瑞清(鸡东县综合乡畜牧兽医站,158225)1994年以来,我县向阳、综合、下亮子和平阳四个乡镇黄牛因栎树叶中毒死亡171头,折合人民币损失35万元。1症状中毒初期:主要表现前胃弛缓症状,病牛精神沉郁,食欲减退,...  相似文献   

10.
水牛栎树叶中毒的调查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县每年4月中旬至5月上旬,水牛发生一种以消化机能紊乱、皮下水肿为特征的季节性的地方病。但是,由于对发病病因不甚了解,治疗上大都采取对症疗法,预防上也缺乏有效措施,因此收效不大。92年,我拈部分国家技干和基层站的兽医,对9个乡38个村121头疑是食物中毒的病牛,进行了诊断、调查。根据发病的特点、临床症状、刻检变化、人工复制病的比较等综合分析、判断,确诊为株树叶中毒,并采取了相应的防治措施.提高了防治病的效果。现将情况报告如下。l发病特点1.l有明显的地域性与季节住此病的发生与当地.陈支树的植被及水牛的饲养管…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硫代硫酸钠治疗牛栎树叶中毒的基本原理。指出硫代硫酸钠做为供硫剂能够结合体内降解的酚类化合物,配合碱化尿液能使酚快速排出。对152头初期病牛进行治疗,治愈率达82—100%。  相似文献   

12.
耕牛青杠树叶中毒报告覃达伦百色地区兽医站533000中图分类号:S85823069今年4—5月,我地区部分县(市)的土山地区发生一种以尿闭、水肿为特征的牛病,死亡率很高,因母牛发病常表现为阴部周围水肿,被群众称之为“肿屁股”病。经我们临床诊断为耕...  相似文献   

13.
2001年4月辽宁省辽中县中观镇王某饲养的羔羊发生腹泻。在治疗时由于呋喃唑酮的用药量过大和用药方法不当,造成41头中毒,死亡38头,死亡率为92.7%,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2011年冬,江苏省泰兴市某养殖户所饲养的山羊因食用腊梅花树叶而出现精神不振、抽搐等中毒症状。主要对该起山羊腊梅花树叶中毒的诊治经过作一介绍,以期为广大养殖同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依兰县地处松花江南岸,水草资源丰富,很适合养殖牛羊。2003年5月,爆发了一种牛中毒病,经省兽医防疫站技术人员诊断为牛栎树叶中毒,现将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家禽痢特灵中毒的病例在临床上屡见不鲜,而猪痢特灵中毒在临床上少见报道。2002年8月13日,磐石市福安街某养殖场饲养的36头商品育肥猪发乍痢特灵中毒,病程历经3d,发病36头,发病率为100%:死亡8头,死亡率为22%。现将中毒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花溪孟关、黔陶、麦坪、久安、石板、青岩、燕楼、马林等乡镇地处海拔1100~1200米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宜栎树生长.这些地方的大部分地区生长着灌栎丛林,由于 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牧地被垦,耕牛放牧面积越来越窄,农民只好把牛赶到林区,任其采食栎树叶,故这些乡镇的耕牛每年农历的“清明”后至“立夏”前是耕牛栎树叶中毒的高发期,给畜牧业生产带来很大损失.为了有效地治疗和预防该病,笔者在接受省兽防站的课题任务后,选择乡镇兽医人员,组成防治小组开展这项工作,现将情况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18.
2006年2月14日,鹤山农场一养猪户饲养的64头育肥猪发生痢特灵中毒,病程历经4天,发病64头,发病率为100%;死亡13头,死亡率为20%,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一、久堆的蔬菜帮叶、树叶和青草不能喂猪。这些饲料久堆发热、发霉腐败或煮熟焖在锅(缸)里过夜,都会使其中的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喂猪后易引起亚硝酸盐中毒。  相似文献   

20.
绵羊硫双二氯酚中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绵羊硫双二氯酚中毒马振兴(陕西省陇县兽医工作站,721200)陇县关山地区某羊场,1990年5月中旬给绵羊灌服硫双二氯酚驱虫时发生了严重的药物中毒,重病羊72只,占全群总数的22.7%,死亡55只,死亡率17.35%。报告如下。一、服药经过该场存栏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