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机械化种植是水稻育苗移栽作业的主要推进方式,其能改变现有落后的水稻种植方式,确保高产稳产,减少种植环节化肥、农药、除草剂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稻谷品质。因此,克服水稻机械化种植过程中的制约因素,解决推进水稻机械化种植面临的问题,以期粮食高产优质,获取水稻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2.
一、目的和意义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的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粮食生产的首位,目前黑龙江省水稻种植面积近5151万亩。由于水稻产量高而稳,水稻产量在我省粮食产量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我省能否实现“两高一优”农业目标的重要保证。水稻施肥是水稻获得高产的重要技术之一。水稻施肥的量级、比例与施肥的均匀度直接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然而目前水稻施肥技术与机具的研究尚未完善,许多地区仍采用人工抛撒施肥或机具抛撒施肥作业。由于抛撒不均,  相似文献   

3.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水稻联合收获机是提高水稻机械化收获的重要装备,工作参数与工作效率直接影响水稻收获质量。在水稻收获过程中根据水稻生长状态,对水稻联合收获机的动态参数,如机器前进速度、割台高度等工作部件参数进行及时调整,提高水稻联合收获机作业效率,实现收获路径优化。针对以上问题,设计一种水稻联合收获机辅助导航系统,并对其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如导航技术、信息采集技术与控制技术等,并进行田间验证。研究结果以期为提高水稻联合收获机工作效率,降低驾驶员劳动强度提供一种新的解决途径与方法,对于全面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向嘉敏 《河北农机》2023,(1):136-138
水稻在我国众多粮食作物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水稻种植对保证粮食生产安全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而近年来,频发的气象灾害给水稻种植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对此,本文围绕着水稻种植展开,阐述并分析了影响水稻种植生长的气象条件,并探究合理的气象服务方式,因此预防灾害问题后出现,保障水稻良好收播,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5.
水稻是云南省的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生产机械化尤为重要。为此,分析了云南省水稻生产机械化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云南省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的思路,以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实现水稻全程机械化的措施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川农场位于桦川县境内,松花江南岸,现有耕地面积25.7万亩,其中水稻面积25.4万亩,是一个水稻生产专业场。在发展水稻生产的同时,我们坚持走水稻生产机械化的道路,截止到2010年,全场已拥有大中型轮式拖拉机945台,水稻插秧机1642台,大中型水稻联合收获机械380台,  相似文献   

7.
水稻工厂化育秧是提高水稻生产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2012年前,钟山县水稻工厂化育秧是一片空白,插秧机仅117台,且利用率低,水稻机插水平仅11.7%,是制约实现水稻全程机械化的瓶颈。  相似文献   

8.
中国水稻栽植机械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国伟 《农机化研究》2006,(9):55-56,64
我国水稻生产历史悠久,在世界粮食生产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选择一种适合于我国水稻种植的机械已成为当前及今后水稻生产中的主要问题。为此,阐述了我国水稻栽植机械化所面临的问题;同时,分析了几种水稻栽植技术模式,以对我国水稻栽植机械的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信息要览     
《浙江农村机电》2008,(6):31-33
机械化助推水稻高产。2008年农业部在水稻产区建设了100个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示范县,水稻主产省区建立了省级机械化育插秧示范县660个,全国共建立育插秧机械化示范点4300个,通过农机化技术与农艺技术的集成配套,重点突破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瓶颈,组装配套机械化耕整、植保和收获等机具,在此基础上开展技术的宣传、培训,组织跨区作业、订单作业等社会化服务,开展机械化生产作业,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实现水稻生产高产、高效、低耗、增收,为各地水稻高产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0.
针对水稻栽培中的水资源管理问题,介绍了水稻栽培水分需求分析,以及全球水资源状况和水稻生产所面临的挑战;阐述了节水灌溉技术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分析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探讨了土壤水分管理和种植方式对水稻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最后总结水稻栽培中的新技术,如精准灌溉、土壤墒情监测、农业遥感等,这些技术可以帮助农户更加科学地管理水资源,提高水稻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合理的水资源管理对水稻生产至关重要,必须采取多种措施来保障水稻的生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0 引言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占世界水稻种植面积的20%,总产量为世界水稻产量的34%,居世界第一位。水稻后期的倒伏除了使产量大幅降低,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外,还使稻米本身的质量下降,影响了水稻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介绍国内外水稻直播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水稻直播技术的优点,阐明水稻直播技术的实施要点。与传统水稻栽培方式相比,水稻直播技术省却了育秧、拔秧、插秧环节,节省了大量时间和人力、财力、物力,使复杂的种植程序得以简化、劳动力得到进一步解放、种植成本大大降低,是传统水稻种植方式的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13.
黄应权 《农业工程》2016,6(4):94-95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已有上千年的栽培历史,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水稻强化栽培技术是促进水稻增产的新型栽培技术,介绍了水稻强化栽培技术的产量优势、杂交水稻的组合选择,并提出了水稻强化栽培技术的具体实施途径,以期能为农业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崔振杰 《河北农机》2012,(5):51-51,57
本文结合唐山地区水稻种植的具体情况,探讨水稻收割机具的选型问题。考虑到唐山地区的水稻种植户生产规模不大和农民进一步提高稻草利用价值的诉求,文章结合水稻收割机具的作业特点,详细介绍了半喂入式水稻联合收割机相对于全喂入式水稻联合收割机的优点。并提出了小型水稻收割机具的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5.
水稻育插秧环节中机械化技术的应用与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面积己超过3000万公顷,为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近年来推广使用了水稻全程机械化技术,实践证明,使用了水稻全程机械化技术,不仅可使农民解脱繁重的体力劳动,还可使水稻增产10%以上。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使用农业机械进行除芒、浸种、播种、出芽、整地、插秧、收获、干燥及米加工等。在实施这项技术过程中,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是使水稻增产增收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6.
水稻抛秧机的选择与使用水稻抛秧栽培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水稻栽培新技术,它具有提高水稻抗寒能力,缩短水稻栽插返青期,增加有效分蘖,实现增产增收等优点,因而自1993年以来被我省水稻产区广泛采用。目前的抛秧作业,主要由手工完成,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抛秧...  相似文献   

17.
杨正坤  张钰 《河北农机》2023,(17):37-39
随着水稻栽培工作的不断建设发展,机械化插秧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保障水稻秧苗健壮、迅速生长发育,节约栽培成本,辅助农民顺利完成水稻栽培及相应的管理工作,促进农机与农技相结合。现阶段贵州省锦屏县的各类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迅速发展。在科技不断发展进步与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背景下,贵州省锦屏县需要注重将农业机械化理念融入水稻栽培工作中,开展水稻的机械化形式高产栽培。因此水稻机械化插秧高产栽培技术分析,在贵州省锦屏县受到广泛关注,相关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大量涌现。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水稻机械化插秧高产栽培技术应用价值与主要栽培流程,深入探讨相关的栽培要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水稻是黑龙江省的主要粮食作物,其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50%,在水稻生产中,水稻种植机械化对其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就重点阐述一下我省的水稻种植机械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山东农机》2011,(2):52-52
2011年1月21日,从农业部在重庆市召开的“2011年全国水稻生产机械化工作会暨育插秧技术培训班”上获悉,“十二五”将加快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在2010年的基础上,水稻机耕水平稳定发展,机收水平每年持续提高3%~4%,机械栽植水平每年提高4%~5%,力争2015年全国水稻栽植机械化水平达到45%,水稻收获机械化水平达到80%,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70%,部分地区率先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相似文献   

20.
水稻机捅秧是当前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关键环节,也是薄弱环节。通过分析近年来康平地区的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应用效果,剖析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从政府、农机管理部门、农机推广部门、农机服务组织及购机户不同层面视角,提出了进一步搞好水稻机插秧工作的对策,为实现康平地区水稻全程机械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