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科学养鱼》2001,(6):48-48
近年来,各地河蟹育苗业发展迅猛,育苗过程中的疾病发生也越来越多,加之相当一部分育苗场技术力量薄弱,没有一套科学的病害防治措施,滥用药物,使育出的蟹苗质量差,甚至育苗失败,给育苗业带来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如何科学地认识、提高育苗质量和成活率、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是育苗工作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挑选优质亲蟹,严格进行消毒首先,挑选体质健壮,体色青绿、腹白、清洁无寄生虫及其它附生物、无外伤、活力强,个体在100克以上的性成熟蟹做亲蟹;其次,在越冬期间应定期检查有无感染病害,并采用0.3毫克/升…  相似文献   

2.
2002年5-6月,在南美白对虾人工育苗过程中,采用对受精卵和育苗用水进行消毒处理的方法,试验组平均成活率为37.69%,对照组平均成活率仅为20.42%。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受精卵消毒法,可以减少育苗期间疾病的发生,是提高南美白对虾育苗成活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河蟹工厂化育苗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在整个育苗过程中,通过水质调控措施,提高单位水体的育苗产量、控制疾病的发生、提高蟹苗的成活率,从而降低成本,促进河蟹育苗业持续发展。根据多年的育苗实践,总结出三方面的水质调控技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着重讲述了南美白对虾在我国北方各省、市人工育苗技术和养殖商品虾的发展变化,尤其对育苗用水的消毒处理,饵料系列的构成管理和投饵量的控制,幼体发育生长,各期的变态特点和在自然海域中分布繁殖特点,人工育苗种苗育成率偏低的原因进行了分项论述,并对育苗和养殖成虾过程中发生的不良现象、各种疾病进行了防治探讨。  相似文献   

5.
<正>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育苗工作者慨叹苗种培育越来越难,特别是今年,我国整个北方地区的育苗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绝大多数的育苗企业蒙受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如何改进传统的育苗工艺,提高育苗成功率已迫在眉睫。笔者根据几年的育苗实践谈一些看法。1 育苗用水处理 我国北方地区的育苗用水一般由自然海区纳入一级蓄水池,由蓄水池入砂滤池,再由  相似文献   

6.
杜恩宏 《淡水渔业》2000,30(1):41-41
河蟹育苗的技术已比较成熟 ,但在整个育苗过程中 ,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疾病 ,引起育苗减产、绝产 ,经过几年的生产实践总结出相应的对策 ,现介绍如下。1 亲蟹的消毒亲蟹在越冬暂养阶段 ,卵表面会沾有大量的纤毛虫 ,丝状菌等 ,若消毒不彻底 ,会引起整个育苗的减产或绝产。亲蟹的消毒方法有三种 ( 1)用孔雀石绿 10mg L药浴 40分钟 ;( 2 )新洁尔灭 5 0mg L药浴 1小时 ;( 3 )制霉菌素 40mg L药浴 40分钟。2 幼体的消毒幼体阶段由于密度大 ,投饵多 ,粪便多 ,水中致病因素增多 ,可导致如下疾病2 1 肠道疾病 显微镜下观察幼体肠道变粗 ,…  相似文献   

7.
罗氏沼虾白肉病发生原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氏沼虾又名淡水长臂大虾,是淡水养殖的一个优良品种,这几年其养殖发展相当迅速,与此同时带动其育苗业的蓬勃发展。但是这几年育苗生产上的病害日益严重,在两广育苗业上危害最大的恐怕要算罗氏沼虾白肉病(暂名)。因目前还没有清其病因病理,没办法对症下药,给育苗生产带来很大影响。笔从事罗氏沼虾育苗生产几年,对罗氏沼虾白肉病的发生与亲虾、气候和水质管理的关系作了一些探索,现作本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河蟹育苗生产中丝状细菌病发生日趋严重,给河蟹育苗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严重阻碍了河蟹育苗产业的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丝状细菌病的发病时间逐年提前,几乎每个育苗生产单位都不同程度地遇到过丝状细菌病的困扰,由此引起的经济损失一年比一年严重.丝状细菌病已经成为河蟹育苗生产过程中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如何防治该病已成为技术人员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万夕和 《水产养殖》2004,25(3):27-29
近年来,河蟹育苗生产中丝状细菌病的发生日趋严重,给育苗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严重阻碍了育苗产业的发展。该病主要发生在每年的3~6月,危害河蟹的卵、大眼幼体及早期幼蟹,导致卵发育停止,幼体运动迟缓,摄食受阻,蝉皮困难而死亡。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丝状细菌病的发病时间  相似文献   

10.
黄金田 《水产养殖》2004,25(4):14-15
河蟹人工工厂化培育已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其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都达到了一个较高的层次,成为一个规模较大的产业。目前河蟹苗的产销趋于平衡,价格也处在一个较合理的市场化水平。然而暴利遮盖问题的年代已不复存在,某些关节上出现问题,就会使育苗业效益产生较大的波动,  相似文献   

11.
广东的对虾养殖起步慢,基础差。1985年,全省仅有对虾育苗室16座,育苗水体1.6万米^3,年育苗3.26亿尾;养虾面积2.9万亩,平均亩产25.5公斤,总产量仅约760吨。在1986年全省沿海水产工作会议之后,在省委、省府以及省经贸委的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大规模创办对虾养殖出口基地,使我省养虾业有了较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河蟹养殖面 积的日趋增多,我省的河蟹青 苗业发展迅猛。但与此同时, 育苗生产中的病害发生也越来 越严重,给育苗业带来了重大 的经济损失。其中,弧菌的感 染是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其发 病快,死亡率高,使育苗工作 者束手无策。因此,如何科学 地认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弧 菌感染的发生已成为育苗工作 者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从 河蟹育苗系统中发病幼体、致 病性弧菌、环境以及三者之间 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出发,探讨 了河蟹育苗中弧菌病的发生以 及相应的防治技术措施。 一、发病幼体 感染弧菌的河蟹幼体一般 体色浑浊,摄…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对虾在人工育苗期的病害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严重,已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对虾育苗业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寻求一种高效、低毒、廉价的防治对虾育苗期疾病的药物,我们进行了用“鱼虾安”防治对虾育苗期疾病的试验。试验药物猗顿牌“鱼虾安”由山西省临猗县兽药厂生产和提供。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饲养蛋鸡投资少见效快,是养殖致富的好门路。近年来我国蛋鸡业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养鸡规模不断扩大.鸡病越来越多,而且也更加复杂。为了预防和控制疾病,在现实情况下不使用抗生素药物鸡群容易发生疾病或不稳定,经常使用药物即使可以减少疾病发生或死亡,但对鸡有不良影响,尤其是对处于产蛋期的蛋鸡影响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随着河蟹育苗业的发展,育苗技术已日趋成熟.针对每年苗种生产中存在的产量和质量不稳定的问题,作者就影响工厂化河蟹育苗生产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规模化种鸡场的消毒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化、集约化养鸡业的迅速发展,市场不断开放,流通逐渐加强,但鸡病也更趋复杂化。尤其某些传染病,鸡场一旦发生,难以控制,往往大批死亡,造成惨重的损失。因此,搞好种鸡场的疫病防治和净化消毒越来越重要。现将种鸡场净化消毒措施介绍如下:1环境净化消毒环境消毒是鸡场综合防治的第一个消毒工序,也是控制疾病传入鸡舍的第一道防线。1.1车辆消毒在鸡场门口应设消毒池,池内放入2%~4%的氢氧化钠溶液,并保持有效的浓度,2-3d更换1次。池内药液的深度以车轮轮胎可浸入1/2为宜,并能使车轮通过两周的长度为佳。…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江苏省赣榆县水产育苗业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1998年,全县78家河蟹育苗场育苗总量2.68万公斤,占全省产量的4O%以上,产值1.3亿元,育苗业成为海洋经济的重点产业和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但在行业发展过程中,苗种生产、销售、信息服务等方面仍存在不少突出问题。为此,县委、县政府确定今年行业工作的重点是切实加强管理,规范市场行为。一是成立了县水产苗种市场管理办公室;二是出台了“赣榆县水产苗种市场管理办法’咖“赣榆县(海水)育苗场合格验收办法”,颁布了“加强水产苗种生产及市场管理的通告”;三…  相似文献   

18.
一、育苗池消毒河蟹育苗池经过冬季清淤曝晒后,在育苗开始前通常以生石灰进行池底消毒,而以漂白粉进行池壁消毒,即先用生石灰每亩200千克进行带水(20厘米左右)消毒,然后将漂白粉以50∶1的比例配制成液体,依次泼洒到土池四壁。要求均匀、到位,以达到杀菌及驱赶敌害的作用。此外,也可用漂白粉替代生石灰进行池底的消毒,即干池或池底略带水,然后每亩用5千克的漂白粉化水泼洒或散撒。这种方法通常用于一茬育苗池进行二茬育苗。主要是利用漂白粉的降解期比生石灰短,可以快速杀菌、分解而后放苗,利用一茬苗池迅速进行二茬育…  相似文献   

19.
河蟹育苗是江苏沿海水产业的一大支柱产业,随着河蟹育苗业的不断发展,河蟹苗种的产量越来越大,为国内淡水大面积的河蟹养殖提供了充足的苗种来源。但是,在近年来的河蟹育苗生产中,病害的发生频繁,并带来较高的死亡率,给育苗业带来了严重的打击。丝状细菌病就是其中的一种。丝状细菌病的病原为毛霉亮发菌,其形如  相似文献   

20.
河蟹蟹苗质量对养殖户养殖河蟹成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购买蟹苗时,大多养殖户还是采用原来的老方法,并且很容易轻信育苗厂家的片面介绍和一些不实之词而信以为真,容易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作者根据多年来的研究结果并综合其他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影响蟹苗质量的主要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对蟹苗质量鉴别技术作具体介绍,以期能促进河蟹育苗业的健康规范和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