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阐述了出境活泥鳅的主要检疫方法,包括产地检疫、实验室检疫、运输工具检疫及检疫处理放行等的措施。根据国际间动物卫生要求,建议加强泥鳅寄生虫病检疫,开展泥鳅疾病研究,提高泥鳅及产品的国际流通性与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泥鳅的人工养殖贾治业泥鳅是一种小型淡水鱼,自古就是我国劳动人民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其特点是肉质细嫩,鲜美可口,别具风味。营养价值也很高,每百克泥鳅含蛋白质18.8克,超过鲢、鳙、鳊等淡水鱼和一些海水鱼;它还富含钙、磷等微量元素。泥鳅深受人们的喜爱,因此...  相似文献   

3.
李明锋 《饲料研究》1998,(12):29-31
1泥鳅的经济价值泥鳅属鲤形目,鲤亚目,鳅科,泥鳅属,是我国常见的一种分布广、数量多的普生型小型食用鱼。泥鳅体肥肉多,肉质细嫩鲜美,有相当高的营养价值,每100g可食部分含蛋白质18.4g、脂肪2.gg、灰分2.Zg、钙51mg、磷154mg、铁3mg、维生素B1、B2和烟酸等,还有多种药用功能。泥鳅不仅在国内畅销,在国际市场上需求量也很大,是我国重要的出口水产品之一。但由于近年来农药及工业废水等污染了泥鳅的栖息场所,资源遭到破坏,泥鳅天然产量大为减少。因此,大力发展泥鳅人工养殖,具有广阔的前景,特别适合于目前农村家庭饲养,…  相似文献   

4.
“天上斑鸠,地下泥鳅。”泥鳅不仅是高蛋白、低脂肪的美味佳肴,还有补血益气、壮阳利尿等药用价值。泥鳅属常年消费品种,无季节性限制。近年来,由于泥鳅的产卵繁殖环境及天然饵料遭到严重破坏,其产量日趋下降,资源锐减,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生产实践证明,泥鳅稻田精养具有稳粮、增粮、增鱼、增收的作用,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现将有关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泥鳅属鲤形目,鳅科。泥鳅因适应性强、疾病少、成活率高,且繁殖力强,已成为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现就泥鳅的池塘养殖、病害防治,以及捕捞、运输等技术要点作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6.
泥鳅的高产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泥鳅属于温水底栖小型淡水鱼类,具有分布广泛、适应性强;1年多次产卵、繁殖能力强;耐低氧,能用鳃和肠呼吸;食性杂,饲料来源广等特性。泥鳅的肉味鲜美,肉质细嫩,营养丰富,被誉为水中人参。近年来,野生泥鳅由于捕捞过度,加上农药、化肥大量使用,致使野生泥鳅数量逐年减少,  相似文献   

7.
泥鳅是一种分布广、群体数量大的小型鱼类,属于底层温水性鱼,常见底泥较深的湖边、池塘、水沟、稻田等浅水水域。泥鳅肉质细嫩,味道清爽鲜美,营养丰富,具有一定药用保健功效,深受消费者欢迎,近几年不仅国内需求量猛增,而且在国际上韩日和欧美市场十分紧俏,因此普及提高泥鳅人工繁殖和无公害养殖技术,发展规模化、集约化泥鳅养殖,对实现农业增效、渔民增收、增加外汇收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泥鳅养殖技术袁大林泥鳅肉质细嫩、营养丰富、肉味鲜美,是群众十分喜爱的水产品。泥鳅还是我国传统的外贸出口商品,积极发展泥鳅养殖,可以改善人民生活、增加外汇收入。泥鳅不仅是一种美味佳肴,而且是一种药用价值较高的营养性补品。据《本草纲目》记载,泥鳅还有暖中...  相似文献   

9.
泥鳅的养殖技术辽宁省昌图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李晓坤泥鳅是一种小型淡水鱼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除食用外,还有其特殊的药用功能。泥鳅体表粘液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解渴,利尿、消肿、通乳等功效。对于肝炎,痔疮,泻痢,皮肤疡痒,跌打损伤,消除老...  相似文献   

10.
1泥鳅 泥鳅对水温的变化相当敏感,当水温降至5℃以下时,泥鳅便钻入淤泥中越冬,越冬期长达2~3个月。越冬期要做好防寒、保温工作,保持水深1.5m以上,使水温在2℃~8℃之间。稻田养殖的泥鳅在越冬前应将泥鳅集中于鱼溜内,并用稻草铺在鱼溜上,泥鳅便会潜入鱼溜底部的淤泥中越冬。  相似文献   

11.
杨草 《饲料研究》1995,(8):33-33
泥鳅的人工养殖目前水产养殖中不少名特小产品由过去天然生产进入了人工养殖,泥鳅被人们视为高蛋白、低脂肪类型的高档营养品,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据测定:每100克鳅肉含蛋白质18.4克,脂肪2.7克,灰分1.6克。同时,泥鳅还具有补中益气、壮阳利水等药...  相似文献   

12.
卫岗  丰培 《江西饲料》2005,(4):39-39
近年来,由于农药的大量使用以及捕捞强度加大等原因,导致泥鳅的天然资源减少,泥鳅的人工养殖已越来越为广大养殖户所看好。由于养殖泥鳅的水域一般较浅,且多为静水状态,水质容易恶化。因此,在病害预防方面,应注意科学合理投喂与施肥,且放养密度要恰当,经常加注新水,以保持水质清新。  相似文献   

13.
1 治母畜缺乳 母畜产后身体虚弱,食欲不振,引起乳汁不足。取鲜泥鳅250~500g煮汤,加入白酒125~250g为引,用于饲喂母猪,每天1次,连服3~5d即可下奶。取鲜泥鳅1~2条,剖肚去杂,瓦上烤黄,研成细末,拌料喂缺乳母兔,效果显著。2 治牛瓣胃阻塞 牛如因饲料饲草品质粗劣、不易消化或饮水不足、运动少以及长期饲喂粉状饲料等,易导致瓣胃阻塞。取泥鳅1000g捣烂,加入捣烂的白萝卜适量,混合喂服;或取活泥鳅10~15条,植物油500mL调服,连服3~5剂,即可见效。3 疫牛复壮 耕牛劳役过度或饲草饲料缺乏导致体瘦虚弱。取鲜泥鳅500g,烘干研…  相似文献   

14.
台湾泥鳅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病害少,近几年养殖热情高涨,但也出现了种苗退化、病害等影响,严重制约了台湾泥鳅的养殖发展,本文介绍目前台湾泥鳅的养殖现状,就管理对策以及病害防治方面对台湾泥鳅养殖管理提出相应对策,以提高台湾泥鳅养殖成活率。  相似文献   

15.
采用常规生化分析方法,对大鳞副泥鳅和泥鳅的胴体率、肥满度以及全鱼、肌肉、皮肤、肝脏、肠道、性腺等部位的常规营养成分以及氨基酸和脂肪酸的组成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大鳞副泥鳅的肥满度、皮肤的粗蛋白质含量和背肌、腹肌、皮肤、肠道、头部等部位以及全鱼的粗脂肪含量显著大于泥鳅,腹肌粗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泥鳅(P<0.05)。两种鳅的肌肉、皮肤、性腺、肠道和肝脏中检测出18种氨基酸和26种脂肪酸。氨基酸含量中谷氨酸含量最高,8种必需氨基酸(EAA)中,色氨酸含量最低,赖氨酸含量最高(性腺中亮氨酸含量最高)。结合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得出大鳞副泥鳅肌肉和皮肤部位的氨基酸评分均小于泥鳅,各部位鲜味氨基酸(DAA)含量均低于泥鳅。两种泥鳅的饱和脂肪酸中棕榈酸含量最高,单不饱和脂肪酸中,油酸含量最高。大鳞副泥鳅肝脏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显著高于泥鳅(P<0.05)。除亚油酸外,大鳞副泥鳅背肌、性腺和皮肤中∑PUFA的含量以及各部位的花生四烯酸含量均低于泥鳅。综上,大鳞副泥鳅的粗蛋白质含量低于泥鳅,从氨基酸和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来分析,大鳞副泥鳅的蛋白质质量略低于泥鳅。大...  相似文献   

16.
泥鳅人工养殖过程中易被忽视的技术要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国内消费者对泥鳅的认可以及泥鳅对韩国、日本等国家的出口拉动作用增强,泥鳅养殖在国内众多省市逐渐兴起,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在许多地区正成为特色产业,成为当地养殖户的致富主渠道.但由于泥鳅人工养殖时间不长,广大养殖户的经验也不足,大部分养殖户仍然依靠以往的养鱼技术养殖泥鳅,容易忽视泥鳅的习性,不清楚泥鳅养殖池塘水质管理,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好苗种和饲料等.针对以上4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对泥鳅养殖进行阐述,以增进养殖户对泥鳅养殖的了解,引起养殖户时这几个技术要点的重视,促进泥鳅养殖成功.  相似文献   

17.
目前,泥鳅在广东等地市场上销售顺畅、价格走俏。野生泥鳅每500克售价9~10元,个别地方曾达到15元左右。 泥鳅是鱼中之珍品,营养价值很高,是药食两宜的滋补佳品。泥鳅的药用价值高。有补气,祛湿、解毒等功效,对肝炎、痔疮、皮肤病及小儿食欲不振等都有很好的疗效。泥鳅蛋白质含量约22.6%,脂肪约2.9%,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味道鲜美、肉质细嫩、食而不腻等特点。但近年来由于大量使  相似文献   

18.
稻田泥鳅是一种生态型养殖方法,稻田中养殖泥鳅能够与水稻生长相互促进,既提高稻田利用价值又能增加农民收入。文章从稻田选择、田块整理、水稻种植、鳅苗放养、田间管理以及疾病防治等方面介绍了稻田生态养殖泥鳅,为泥鳅养殖提供一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靠大面积养殖水产致富。在新疆伊犁河谷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下养殖泥鳅存在诸多问题,使泥鳅产量和质量受到很大的影响,从而无法达到预期效益。作者总结了在伊犁河谷4年的成功养殖泥鳅实践,介绍了泥鳅高效养殖技术,主要包括场址及水域的选择、池塘建设、泥鳅的饲养管理及常见病的防治等,以期为泥鳅养殖生产者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20.
泥鳅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是著名的滋补食品之一。民间用泥鳅可入药治疗很多疾病,如用泥鳅治疗肝炎、皮肤瘙痒、腹水等疾病。泥鳅对环境适应能力很强,适宜在坑塘、稻田、河沟、庭院养殖,所以掌握养殖方法,对于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很有益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