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全国防沙治沙工程实施以来,沙区各族人民为防止沙漠化扩展、治理沙漠化土地、综合开发沙区资源,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地区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正稳步提高。各地涌现出不少典型,取得了许多经验,当然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为了更好地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宏观指导,了解治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九五”期间,使全国防沙治沙工作步入一个规模治理、讲求效益、稳定发展的新阶段,林业部治沙办1996年11月下旬开展了对部分重点县和示范区建设的调查。现将科尔沁沙地翁牛特旗、开鲁县、科左后旗3个…  相似文献   

2.
民林 《甘肃林业》2005,(4):23-23
全国防沙治沙综合县级示范区——民勤示范区,地处民勤县勤锋滩。近年来,示范区建设依托林业重点工程,以机制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创新为途径,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集中连片的原则,按照节水型生态、科技治沙、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的思路,重点推广应用防沙治沙新技术进行沙区产业结构调整与沙产业开发。全国防沙治沙综合县级示范区民勤示范区建设是一项大型生态环境治理工程,  相似文献   

3.
《林业工作参考》2006,(1):20-25
防沙治沙,事关国家生态安全,事关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为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认真落实《全国防沙治沙规划》,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推动沙区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特作出如下决定。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自2002年1月1日起实行,这是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史上的一件大事,是防沙治沙工程的一个里程碑。认真贯彻实施《防沙治沙法》,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是沙区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林业主管部门的一项长期任务。  相似文献   

5.
陈峰 《新疆林业》2014,(6):34-35
防沙治沙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是保护耕地、提高土地质量的重要基础,是改善人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沙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农牧民增收的必然途径,是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生态安全的重大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和静县沙河子在防沙治沙治理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本文将结合和静县实际情况,总结沙河子防沙治沙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一年两次风,一次刮半年,沙子堆平房,毛驴上了房。”这是过去通辽市沙区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开始,通辽市市委、政府坚持把造林绿化、防沙治沙作为改善生态环境、造福人民群众的头等大事来抓。特别是近年来,通辽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机遇,依托“三北”防护林、防沙治沙、退耕还林等一系列国家重点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加快推进造林绿化、防沙治沙步伐。  相似文献   

7.
甘肃河西地区土地沙化治理的对策及治沙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从河西地区沙漠的危害性出发,把防沙治沙作为西部大开发生态环境建设的主题,融传统经验与现代技术把防沙治沙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加速了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改善了沙区人民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8.
在陕西,地处沙区的林场共31个,其中30个分布在榆林市境内。如何充分发挥沙区国有林场在防沙治沙中的骨干作用,我们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充分认识沙区国有林场在防沙治沙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榆林沙区防沙治沙区域优化模式综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回顾了榆林沙区以及我国防沙治沙的经验和成就,论述了目前防沙治沙工作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今后防沙治沙应遵循的生态建设原则。并且根据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将榆林沙区的防沙治沙产业发展模式划分为工农互补模式、节水综合农业模式、波动利用与保护的雨养农牧模式和富集资源与匹配开发模式4类,其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防沙治沙,事关国家生态安全,事关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为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认真落实《全国防沙治沙规划》,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推动沙区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特作出如下决定。  相似文献   

11.
伊盟防沙治沙工程成效显著宁志一,毛云峰伊克昭盟在1978年被列为三北防护林建设重点地区,特别是1991年全国防沙治沙会议以来,把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围建小生物经济圈作为沙区最大的基本建设,实行沙、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取得...  相似文献   

12.
经国务院批准,全国防沙治沙工程建设工作会议9月24日至28日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召开。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为大会写来了贺信,信中说:“防沙治沙是一项造福当代,荫及子孙的社会公益事业”“希望沙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建立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通力合作,扎实工作,为民造福,为国建功。希望沙区广干部群众,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坚韧不拔、开拓进取的精神,为开创我国防沙治沙工作的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3.
绿色要闻     
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8月1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会议听取了国家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有关情况的汇报,提出了防沙治沙工作的奋斗目标:力争到2010年,重点治理地区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到2020年,全国一半以上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得到治理,沙区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到本世纪中叶,全国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基本得到治理。会议强调,目前,要认真搞好防沙治沙布局和规划,突出抓好土地沙化预防工作,加强沙化土地的治理,完善防沙治沙扶持政策,加大科技…  相似文献   

14.
第一条为有效地防止土地荒漠化,改善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沙区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根据国家和自治区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所称沙区是指纳入防沙治沙规划的治理区及自治区人民政府确定的需要治理的沙漠化地区。第三条自治区防沙治沙工作应按照自治区治沙工程规划确定的项目和目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实行“统一规划,分工负责,水利先行,防治并重”的方针。自治区治沙工程规划由林业主管部门会同畜牧、农业、水利、土地等有关部门共同制定。第四条自治区防沙治沙工程在自治区人民政府的统一领…  相似文献   

15.
榆林沙区樟子松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榆林沙区樟子松营造林技术,为榆林沙区樟子松苗木快速繁殖和大面积造林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从而满足防沙治沙、造林绿化工程的需要,具良好的生态、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综合治沙的实践及其讨论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常兆丰 《防护林科技》1998,(4):32-34,94
综合治沙目前在我国正处在提出和尝试阶段。综合治沙是防沙治沙的最佳方案,是今后防沙治沙的基本模式和治沙研究的主攻方向。综合治沙同时兼顾沙害防治、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三方面的关系,是改善沙区生态环境和帮助沙区群众致富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综合治沙方案的建立和实施过程中可以发现以往治沙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防沙治沙技术进步;综合治沙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治沙成本,从而能有效解决我国治沙投入严重不足的问题。综合治沙主要有以下4个基本特征,即:系统性、优化性和层次有序性。综合治沙方案的建立和实施过程可按这样5步进行,即调查分析当地的气候、环境资源背景资料;确定治理目标;调研筛选供方案调用的措施散件;定量分析,建立综合治沙方案;方案的实施。  相似文献   

17.
奈曼旗地处科尔沁沙地腹部,山区、沙区面积占全旗总土地面积的85%以上,是全国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多年来,旗委、政府坚持把造林绿化、防沙治沙作为改善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头等大事来抓,  相似文献   

18.
"十一五"期间,青海省依托林业重点工程,充分发挥科技在防沙治沙中的支撑作用,累计完成防沙治沙面积315.9万亩,为目标任务的210.6%,是青海省防沙治沙工作开展最好的时期。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青海省林业部门在柴达木盆地、共和盆地等严重干旱缺水沙区采用大面积封沙育林(草)、沙生灌木乡土树种育苗造林、节水灌溉、...  相似文献   

19.
我区防沙治沙工程成效显著博文,路明防沙治沙工程是我区重要的三大生态系统工程之一。1991年全国治沙工作会议以来,全区防沙治沙工程治理开发面积2090万亩,占该项工程任务的50%。其中,防沙造林695万亩,封沙育林种草356万亩,治沙造田及改造低产田2...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一个荒漠化大国,受荒漠化影响的范围约占国土面积的50%以上。我省是受风沙危害的省份之一,风沙危害不仅制约我省沙区经济的发展,而且直接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防沙治沙是关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加快防沙治沙步伐,遏制沙化发展,已成为实现环境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