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增施5种功能水溶肥对番茄生长、产量及果实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正常施用氮、磷、钾大量元素肥料的同时,根部冲施不同功能水溶肥,能够增加番茄株高、茎粗和单株叶面积,增强长势;改善果实大小、果形、品质,增加产量.通过对番茄果实性状运用DTOPSIS法进行综合分析可以看出,以处理5(施用悠满多中微量水溶肥)的值最大,为0.6980,说明悠满多施用效果最好.因此,番茄生产上在施用氮、磷、钾大量元素肥料的同时,推荐适当增施中微量元素水溶肥.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增施鱼蛋白有机液肥替代化肥的效果,以每667m2施用高钾水溶肥5.0kg为对照,设置每667 m2施用高钾水溶肥3.5 kg+鱼蛋白有机液肥5.0 L、高钾水溶肥2.0 kg+鱼蛋白有机液肥5.0 L、高钾水溶肥0.5kg+鱼蛋白有机液肥5.0L这3个化肥减量处理,比较分析化肥减量增施鱼蛋白有机液肥对番茄生长、产量和果实性状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每667m2施用5.0L鱼蛋白有机液肥的情况下,减少水溶肥用量会降低番茄的株高、叶长和叶宽,但促进了茎粗、果实纵横径的生长,其中不同处理的果实纵径差异不显著,果形指数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水溶肥用量的减少先升高再降低,以每667 m2每次追施高钾水溶肥3.5 kg和2.0 kg的果形指数最大,但与其他处理没有显著差异。不同处理的平均单穗坐果数没有显著差异,单果质量和果实纵横径的变化趋势一致,每667 m2每次追施高钾水溶肥0.5 kg的小区产量最大。因此,在追求产量的情况下,果实膨大至采收前以每667 m2...  相似文献   

3.
侯秀明 《上海蔬菜》2023,(3):58-59+77
为了探究甲壳素水溶肥对温室番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作者开展了相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甲壳素水溶肥对温室番茄的始花期和始收期影响不大,但可延长采收期,使拉秧期推迟7 d,且施用甲壳素水溶肥的番茄果实大小均匀、无畸形、商品性好、产量高;施用甲壳素水溶肥还可提高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番茄的口感风味佳。甲壳素水溶肥可在温室番茄生产中应用,建议整个生育期施用5次,喷施和滴施交替进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可改善瑞香红苹果单果质量、果形和硬度的优良花粉。【方法】以自然授粉为对照,选用21种不同的花粉对瑞香红进行控制授粉,测定果实生长发育的纵横径、成熟时单果质量、偏斜率和硬度等指标,结合隶属函数和聚类分析对授粉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不同授粉组合的果实单果质量、果实硬度和密度呈现不同程度差异。用舞美授粉后果实单果质量最大,为289.86 g,比自然授粉显著增长20.79%,其次为自由,比自然授粉增长13.66%,扎矮76和杂交优系3授粉果实单果质量变小,分别为183.47 g、169.80 g,粉红女士授粉后果实最小,为156.52 g,分别比自然授粉降低23.55%、29.25%和34.78%,处理间差异显著;用瑞香红授粉后果实偏斜率最低,相比对照显著降低64.88%,金世纪授粉后果实偏斜率最高,显著增加18.73%;不同授粉组合的果形指数无显著差异,用杂交优系3授粉后果实密度最大,为1.34 g·cm-3;用北京1号海棠授粉后果实硬度最大,为10.13 kg·cm-2,自由授粉后果实硬度最小,为8.32 kg·cm-2,比自然授粉显著降低7.75%。【结论】在增加果实单果...  相似文献   

5.
以番茄CM160为试验材料,设育苗期加富CO_2(MC)、结果期加富CO_2(GC)、整个时期加富CO_2(C)处理,不施CO_2为对照(CK),研究不同时期施CO_2对番茄果实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时期施CO_2都能增加番茄的横径、纵径;但使番茄在不同成熟期果实硬度降低;不同时期施CO_2番茄果实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维C含量增加,与CK相比,分别平均提高25.5%~96.4%、13.3%~91.3%、11.3%~80.7%;可滴定酸含量减少,与CK相比,平均降低9.8%~40.4%;不同处理均使番茄开花数,结果数与产量增加。试验表明:无论在什么时期增施CO_2,都可提高番茄果实品质与产量,尤其是整个时期加富CO_2使番茄果实生长最好。但各项指标与在结果期增施CO_2相比差异不显著,苗期加富CO_2比不加富CO_2果实品质有所增加,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亏缺灌溉对草莓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采用负压控水系统将土壤水分控制在不同的水平上, 研究了亏缺灌溉对草莓果实特性、植株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影响。随着土壤水分的降低, 植株的株高、叶片数、结果数、产量和单果质量逐步减少。不同土壤水分处理条件下果实的理化特性明显不同, 亏缺灌溉降低了果实含水量, 提高了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Brix) 、滴定酸度、糖酸比、维生素C 含量。相关分析表明, 果实的鲜样质量、直径与土壤水分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 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Brix) 、糖酸比与土壤水分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以12年生鲁北冬枣和40年生金丝小枣为试材,分别在常规施肥基础上进行增施微生物肥的效果试验,均设增施喷叶型微生物肥处理,于花前、花后、坐果期、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5次喷叶400~500倍液;灌根型微生物肥处理,于发芽前灌根1次,每666.7 m2施3 L,稀释300倍液。结果表明,2个处理对鲁北冬枣比常规施肥的产量显著增加,喷叶型肥处理在提高百叶重、单果重方面的效果显著优于灌根型肥处理,而在果实硬度方面却显著低于灌根型肥处理;2个处理对金丝小枣比常规施肥的单果重、产量明显提升,成熟期延后7~10 d,喷叶型肥处理在提升果枝比、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单株产量方面的效果显著优于灌根型肥处理,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所降低。增施微生物肥后2个品种枣都比各自的常规施肥显著增加经济收入,投入产出比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8.
以大果番茄"CM966"为试验材料,设人工增施CO_2至(1 000±100)μL·L~(-1)、LED补光8 h、以及增施CO_2和补光(增施CO_2(1 000±100)μL·L~(-1)和补光8 h)互作3个处理,以自然条件下为对照,研究设施内增施CO_2和补光对番茄生长、光合特性、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北方冬春季设施栽培高产、高品质番茄提供技术参考。结果表明:补光(L)、增施CO_2(C)和补光增施CO_2处理(CL)下株高、茎粗和叶片数均大于对照。CL处理下净光合速率(Pn)、番茄单果质量、果实横纵茎最大,产量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各处理对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影响不显著,但补光处理显著降低番茄果实的含酸量,增加糖酸比。综上所述,补光和增施CO_2同时处理可显著促进番茄生长和净光合速率的提高,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9.
以口感型番茄农博粉18109为试验材料,采用设施内土壤栽培方式,共设置A、B 2种试验,A为基肥增施不同类型钙肥试验,B为基肥增施不同类型钙肥+叶面肥试验,研究不同钙肥对番茄品质及脐腐病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基肥增施过磷酸钙,番茄的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增加和显著增加4.81%和8.87%;增施钙镁肥番茄的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显著增加8.20%、5.95%和8.49%。在配合喷施叶面肥(氨基酸钙)的情况下,与常规施肥相比,基肥增施硝酸钙,番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提高9.23%;增施钙镁肥,番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分别显著增加7.58%和7.70%,且裂果数显著降低了77.78%,未发现脐腐病果实,产量显著增加43.82%。此外,与常规施肥相比,基肥增施3种钙肥,显著提高了土壤中水溶性钾含量,配合补充叶面肥,土壤中水溶性钙的含量也分别显著提高131.75%、138.10%、146.03%。综上,选择最优处理B3作为口感型番茄生产中的施肥推荐量。  相似文献   

10.
控释肥对红将军和嘎拉苹果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7~2009年以红将军、嘎拉苹果为试材进行施肥实验,研究两种控释肥三种用量(BB控释肥2142g/株、BB控释肥1714g/株、减氮控释肥2142g/株)对叶绿素含量、单果重、产量、果实糖度、硬度的影响,以不施肥和习惯施复合肥(氮磷钾含量16-15-14,2000g/株)为对照。结果表明,叶绿素含量以施控释肥的高于不施肥和习惯施肥的,以株施2142g控释肥的含量最高,不施肥的含量最低;对单果重的影响有相似作用;在单位面积上,施控释肥的对减小大小年间产量差距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1.
亏缺灌溉对樱桃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0,自引:4,他引:40  
通过控制灌溉间隔将土壤水分控制在不同的水平上 ,研究了亏缺灌溉对樱桃番茄产量形成和果实品质的影响。随着土壤水分的降低 ,单果质量和产量逐步减少 ,但亏缺灌溉对结果数的影响不大。亏缺灌溉提高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Brix)、滴定酸度、糖酸比、VC含量 ,并明显提高了水分的生产率。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增施EM菌和生物纳米有机硒肥对番茄种植过程的影响,以番茄多美瑞F1为试验材料,将EM菌和真希生物纳米有机硒肥进行根部淋施和叶面喷施,研究不同施用方式对番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EM菌和生物纳米有机硒肥对促进番茄的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等方面有积极作用,不同施用方式的效果不同,其中T1处理根部淋施EM菌150倍液+真希500倍液3次+叶面喷施EM菌150倍液+真希300倍液2次的施用方式效果最佳,不但能促进番茄生长,提高产量(增产19.83%),增加果实中蛋白质、可溶性糖、维生素C和硒含量,显著降低果实中重金属镉含量,还能改善风味,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以基质袋培番茄为供试材料,研究了在番茄不同生育期追施氮、磷、钾含量不同的水溶性肥料对番茄生长发育、品质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全部追施平衡型水溶肥相比,在番茄营养生长期施用高氮水溶肥、开花期施用平衡型水溶肥、果实膨大期施用高钾水溶肥可以提高番茄产量与品质,降低果实硝酸盐含量,提高肥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不同的授粉方法对设施番茄坐果率、单果质量和品质的影响,在番茄开花期分别采用自然授粉法、激素处理法、蜜蜂授粉法、机械振荡授粉法和熊蜂授粉法等5种方法进行授粉处理,测定了番茄坐果率、结果数量、单果质量、畸形果率和品质性状,比较不同授粉方式下番茄果实生长发育的差异,以期为设施番茄生产者选择适宜的授粉方法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同一穗位不同授粉方法对各穗坐果率均有显著影响,熊蜂授粉、蜜蜂授粉、机械振荡授粉和激素处理4种方法分别比自然授粉的坐果率提高25.46%、23.18%、19.62%和11.42%。不同辅助授粉方法能够有效增加番茄结果数量,各果穗上的表现为熊蜂授粉法蜜蜂授粉法机械振荡法激素处理法CK。熊蜂授粉番茄4~5穗果后期平均单果质量比其它处理及对照提高5.9%~11.8%,而且4种授粉方法番茄1~5穗果的畸形果率比自然授粉法降低9.14~47.00个百分点。各授粉方法的综合效果为熊蜂授粉法机械振荡授粉法蜜蜂授粉法激素处理法自然授粉法。为使设施番茄栽培达到优质高效的目的,并降低成本投入,推荐使用熊蜂授粉法。  相似文献   

15.
生物基水溶肥对温室番茄生长与土壤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生物基水溶肥为研究对象,以常规水溶肥、常规水溶肥+生物基水溶肥、70%常规水溶肥+生物基水溶肥料为处理,研究了不同肥料对番茄植株长势、果实品质与产量以及土壤养分的影响,以期为生物基水溶肥在设施果菜上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施用生物基水溶肥可以明显改善土壤质量,促进植株生长,提高果实品质与产量,施用常规水溶肥+生物基水溶肥相对常规水溶肥(CK)叶绿素含量高出10.84%~27.08%,叶面积增大16.02%~28.68%;施用生物基水溶肥植株根系长为CK的1.17~1.80倍,根表面积增加13.83%~18.83%;施用生物基水溶肥相对于单独施用常规水溶肥土壤pH、EC值分别下降2.02%~2.82%与6.51%~8.12%;施用生物基水溶肥可显著改善土壤微生物数量;施用常规水溶肥+生物基水溶肥果实维生素C含量最高为69.63 mg·kg-1,较CK增加7.97%。相对于CK,施用生物基水溶肥可减少果实硝酸盐含量,增加番茄产量,常规水溶肥+生物基水溶肥667m2产量最高,为5 015kg,较CK增产4.7%。  相似文献   

16.
氮肥对番茄营养功能特征及果实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番茄为试材,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番茄营养功能特征及果实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无氮区相比,各施氮处理均程度不同地提高了番茄的植株高度、比叶面积和果实产量,氮肥梯度与番茄的株高、比叶面积和果实产量呈正相关关系,与叶干物质含量和单位叶面积根量呈负相关关系,而与相对生长率无显著相关性,施氮强度达到一定肥效阈值后,番茄果实产量提高率下降,产量提高不明显。番茄果实产量与株高、相对生长率和比叶面积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与叶干物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与单位叶面积根量则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果表明,适量施氮可促进番茄根叶等营养器官发育,但过量施氮,导致番茄营养生长过盛,抑制了生殖生长,从而导致肥效对番茄果实产量提高作用下降。因此,在番茄生产和管理中,对于番茄幼苗管理,可适当增施氮肥,有助于植物体快速生长和发育,但对于盛果期番茄,应适量施氮,以免肥料浪费和果实产量受到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不同水溶肥复配在设施番茄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瓜菜》2019,(9):38-41
为对比不同种类水溶肥单一或复合施用对设施番茄产量及品质的调节效应和增收效果,以番茄品种‘西润2007’为试材,设计T1(大量元素水溶肥),T2(大量+中量元素水溶肥),T3(大量+微量元素水溶肥),T4(大量+氨基酸水溶肥),T5(大量+腐殖酸水溶肥)5个处理,以常规施肥(尿素+硫酸钾)为对照,测定了番茄产量、果实维生素C含量、番茄红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有机酸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水溶肥可促进番茄增产0.3%~15.1%,以T2处理667 m2产量最高,为7 306 kg,比对照增加958 kg;采用隶属函数法对果实的营养品质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排序为T5>T2>T3>T4>T1>CK;T5处理667 m2投入最多,为1 425元,是对照的2.8倍,T2处理667 m2纯收入最高,为20 605元,比对照高出2 067元。综合番茄的产量、品质和效益指标,在番茄开花期和坐果前期应主要追施大量元素+中量元素水溶肥,促进番茄植株健壮和产量形成;在结果盛期应主要追施大量元素+腐殖酸水溶肥,促进番茄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半免耕对番茄抗病性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番茄‘富贵六号’为试材,研究了传统栽培和半免耕栽培2种不同栽培方式下番茄对青枯病、病毒病的抗性和对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酸度、pH值等4个品质性状的表现。结果表明:传统栽培的番茄植株2种病害引起的死亡率显著高于半免耕栽培的番茄;半免耕栽培与传统栽培的番茄品质差异不显著,即栽培方式对番茄品质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不同授粉方式对日光温室番茄产量、品质及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辅助授粉是日光温室番茄栽培的重要环节,本试验比较、分析了生产中常用的熊蜂授粉、振动器授粉和激素蘸花等3种授粉方式对日光温室番茄产量、品质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熊蜂授粉处理的番茄坐果率、单果质量、单株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均显著高于振动授粉和激素蘸花处理,而畸形果率显著低于振动授粉和激素蘸花处理,且减少人工投入,是日光温室番茄最佳的授粉方式。  相似文献   

20.
以具有单性结实基因型的Severianin(pat-2/pat-2)和Monalbo(pat-2/pat-2)及其非单性结实的姊妹系Monalbo(+/+)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4种不同授粉处理下的坐果率、单果重、产籽量及单株产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具有pat-2/pat-2基因型的番茄材料在不授粉条件下仍能坐果且果实正常膨大,而普通基因型番茄材料则不能坐果;但在正常授粉条件下,pat-2/pat-2型番茄产籽量低于其普通型姊妹系;就同一pat-2/pat-2型番茄而言,未经授粉的坐果率、单果重、单株产量等方面的一项或两项仍在不同程度上低于其正常授粉处理,其差异幅度及表现形式因材料不同而异;蕾期授粉可对pat-2/pat-2型番茄材料的坐果和产量产生较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