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江苏省种子管理站统一试验方案指导下,2015年8~11月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泰兴综合试验站以泰州市旱地作物研究所为依托单位,开展江苏省荞麦新品种生产试验。试验表明:参试品种平均产量变幅在84.63~99.08 kg/亩,苏荞JS-GZ平均产量为99.08 kg/亩,居第1位,比对照品种增产17.55%;苏荞1号平均产量为95.45 kg/亩,居第2位,比对照品种增产12.45%。与对照品种相比,苏荞1号早熟1 d、苏荞JS-GZ早熟3 d。  相似文献   

2.
2013年泰兴市荞麦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13年泰兴市荞麦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苏荞GZ-JS、川荞2号可分别作为甜荞或苦荞生产用种在泰兴地区种植,其他生态条件相似的地区可作为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大同地区适宜苦荞品种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筛选适应大同地区生态条件的高产苦荞麦品种,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在大同地区分别对‘黑丰1号’、‘六荞2号’、‘威宁3号’、‘湖南3-1’、‘西农9909’、‘六荞1号’、‘湖南1-2’、‘晋荞麦2号’、‘湖南3-2’、‘黑粒苦荞’、‘白苦荞’、‘黑苦荞’、‘苦荞’、‘黑绿荞’和‘额洛乌起’15个苦荞麦品种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苦荞’、‘晋荞麦2号’和‘黑苦荞’3个品种生育期适中、产量高,较适宜在大同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苏荞1号是从地方品种泰兴荞麦原始群体中选择优良单株,经过多次混合选择而育成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荞麦新品种,全生育期66~68 d,属常规中熟荞麦品种,比对照品种泰兴荞麦早熟1~2 d。该品种平均株高88.5~89.6 cm,长势较强,株型紧凑;抗旱耐涝,较抗倒伏,耐瘠,抗病;白花,籽粒三棱形,褐色,饱满;平均主茎节数11.4~12.6节,主茎分枝4.7~5.1个,千粒质量17.7~19.8 g,单株粒质量1.86~1.91 g,平均产量在1 432.5~1 719.0 kg/hm2;籽粒蛋白质含量12.6%,黄酮含量0.14%。苏荞1号于2015年通过江苏省品种鉴定,适宜在江苏省荞麦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在江苏省种子管理站统一试验方案下,2014年8~11月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泰兴综合试验站以泰州市旱地作物研究所为依托单位,开展江苏省荞麦品种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平均单产变幅在58.74~114.64 kg/亩之间,平均单产位居前2位的品种(系)是苏荞1号、苏荞JSGZ,产量分别为114.64 kg/亩、102.93 kg/亩;倒伏程度分别为2级、3级;倒伏面积为0、2%,田间立枯病发病株率为0、3%;与泰兴荞麦(CK)相比,蛋白质分别高出0.5 g/100g、0.9 g/100g,黄酮分别高出0.01%、0.03%。经方差分析,参试品种间、各试点间及品种试点互作效应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宜宾市大蒜生产中品种产量不高、品质不佳等问题,筛选出适宜在宜宾市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优质大蒜品种,助推宜宾市蔬菜产业发展,引进了‘鲁蒜1号’‘嘉祥紫皮蒜’‘金乡大蒜’‘鲁蒜2号’‘云南紫皮蒜’等12个全国优质青蒜品种,分析和评价了不同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和营养指标等。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大蒜的7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在3.27%~13.95%之间;同一播期,‘鲁蒜1号’的生长量较大,而本地‘红脚蒜’较小;‘鲁蒜1号’的营养品质显著优于其他品种,营养价值较高;‘鲁蒜1号’的产量高于其他品种,且差异显著。由此可见,‘鲁蒜1号’符合优质大蒜品种的要求,可以替代本地大蒜品种‘红脚蒜’,可作为引进品种在宜宾市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在望都御香坊食品公司辣椒基地引进簇生新品种3个:‘汇中高辣王1号’、‘汇中高辣王2号’、‘焰火223’,进行田间抗性调查和测产试验。结果表明:‘汇中高辣王2号’产量高,干椒产量为4952.7kg/hm2,优级品率高,可达到92.23%,抗倒伏能力强,可作为一次性采收红果种植模式的推荐品种。‘焰火223’早熟性好,增产潜力大,该品种不抗倒伏,虽然倒伏不影响红果品质,但延迟青果成熟,生产中需搭支架防倒伏,可作为随红随采高效种植模式的备选品种。  相似文献   

8.
苏荞2号是以威甜1号为母本、纯甜4202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抗倒伏的荞麦新品种。介绍了苏荞2号的选育经过,并对其特征特性,包括农艺性状、品质、抗逆性和产量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其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密度和施肥水平对春播荞麦苏荞2号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为江苏地区生产实际提供理论依据,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泰兴综合试验站采用2因素(密度、施肥水平)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种植密度与施肥水平对春播荞麦苏荞2号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对苏荞2号生育期的影响很小;施肥水平对苏荞2号生育期的影响较大,且随着施肥水平的增加,荞麦成熟期延迟,生育期延长。密度和施肥水平对春播苏荞2号产量的影响显著,2因素互作对产量影响极显著。密度和施肥水平对苏荞2号植株性状有较大的影响,在低施肥水平下,苏荞2号的株高、主茎节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质量随着基本苗数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后降的趋势;主茎分枝数和茎粗随着基本苗数的增加先表现平衡后随之下降。在中等施肥水平下,苏荞2号的主茎分枝数、茎粗、单株粒质量和千粒质量随着基本苗数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后降的趋势。在高施肥水平下,苏荞2号的单株粒数和单株粒质量随着基本苗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后降的趋势。在3种密度条件下,苏荞2号的单株粒质量和千粒质量随着施肥水平的增加表现先增后降的趋势。在低密度条件下,苏荞2号荞麦的单株粒数随着施肥水平的增加表现先增后降的趋势。在中等密度条件下,主茎分枝数随着施肥水平的增加表现为先上升后平稳的趋势;主茎节数随着施肥水平的增加表现为先平稳后上升的趋势。在高密度条件下,主茎节数、单株粒数、单株粒质量、千粒质量随着施肥水平的增加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适宜的种植密度与施肥水平相配套能使荞麦获得理想的群体结构和植株性状,从而获得高产。江苏地区苏荞2号春播高产栽培的最适密度为150万株/hm~2,高效复合肥最佳施用量为375 kg/hm~2。  相似文献   

10.
旨在挖掘和利用优异的荞麦种质资源,筛选适合陕北丘陵沟壑区种植的荞麦品种,为生产、加工应用提供依据。本研究以引进征集的7个甜荞品种资源为试材,通过连续3年不同区域试验,对其物候期、农艺性状、抗逆性和经济产量等进行鉴定与评价。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生育期为68~76天,均属于早熟品种;株高为124.5~143.6 cm,主茎分枝为3.3~4.4个,主茎节数为12.2~14.3节,花色为白色和粉红色,粒形均为短棱锥,粒色均为棕色,除‘TQ17-01’成熟籽粒颜色一致外,其他各品种成熟籽粒均有5%~10%的异色率;均表现较强抗旱性和适应性;参试品种单株粒重为7.0~12.9 g,千粒重为21.0~27.6 g,产量1315.0~1742.3 kg/hm2。通过鉴定评价,筛选出‘TQ17-03’(‘西农T1351’),‘延甜荞1号’(CK)和‘TQ17-05’(‘安塞坪桥荞麦’)3份优异资源,其中‘TQ17-03’花、茎、叶呈鲜红色,观赏期长,在文化旅游区可作为观赏植物种植;‘延甜荞1号’品质较好,适应性强,适用于加工制造风味小吃和食品;‘TQ17-05’单株粒重高、千粒重高、...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出适合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种植的小麦品种,从而优化当地小麦品种结构,促进当地农民增收、粮食增产、农业增效,特于2021年—2022年进行了小麦品种展示试验。结果表明,‘国红9号’的千粒质量较轻,全生育期较长,不利于稻麦茬口调节,不适宜在金坛区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盐麦1号’虽然全生育期偏长,但是产量表现尚可,可在金坛区继续进行试种;‘扬麦33’‘金单麦1号’‘镇麦15’这3个小麦品种的产量、抗逆性表现均较好,且全生育期适中,可在金坛区进一步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出适宜平凉市种植的荞麦品种,在平凉市崆峒区旱塬地对引进的10个荞麦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苦荞品种云荞2号折合产量最高,为2 901.75 kg/hm2;苦荞品种平荞6号次之,折合产量为2 266.80 kg/hm2;甜荞品种定甜荞1号折合产量居供试甜荞品种的第1位,为1 930.05 kg/hm2。以上3个荞麦品种可在平凉地区示范推广,云荞2号可作为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出适合上海市金山区周年水培生产的优质高产生菜品种,现通过引进优良生菜品种‘生菜530’‘申选1号’‘生菜T1-668’‘新大利’‘申选4号’,在金山区朱泾镇进行了生菜品比试验。结果表明,生菜‘申选4号’的生长期为25d,株高适中,不易徒长,茎秆粗短,耐高温抽薹,每667 m2产量为1 084.6 kg,丰产性好,可在金山区进一步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出适宜上海市浦东新区立架栽培的小型西瓜新品种,特开展了5个小型西瓜新品种的立架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红小鲜’表现为植株长势旺盛,病害发生轻,果实口感非常好,该品种可在浦东新区进行示范推广;‘京美1K01’‘苏梦7号’表现为果实中心糖含量高、肉质脆、鲜甜、水分多、口感好,这2个品种可在浦东新区进行小面积示范种植;‘圣女红六号’‘苏梦6号’表现为植株长势强,抗病性较好,果实口感稍差,这2个品种可在浦东新区进一步试种。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出适合上海市浦东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甜瓜新品种,特于2022年春季进行了甜瓜新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东方蜜7号’的植株长势中等,果实风味佳,‘苏甜碧玉’的植株长势较好,果实大、外观漂亮、产量高、风味佳,但果实发育期偏长,这两个品种可在浦东新区进一步进行示范种植,但‘苏甜碧玉’的种植密度宜适当降低;‘明珠6号’的植株长势相对偏弱,但果实较有特色、风味佳,该品种可作为特色品种在浦东新区进行搭配种植。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来自国内6 个育种单位的12 份莜麦(裸燕麦)品种在冀北坝上的区域适应性,连续进行了3 年适应性试验,通过对试验品种的主要性状以及籽实产量和生物产量的变异系数、方差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定莜1 号’、‘坝莜3 号’和‘坝莜1 号’的生物产量对环境敏感,‘草莜1 号’、‘坝莜1 号’和‘晋燕14 号’的籽实产量对环境敏感,‘坝莜3 号’、‘定莜1 号’和‘晋燕13 号’的株高对环境敏感;年度间籽实产量和生物产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品种间籽实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生物产量差异不显著。认为‘晋燕14 号’、‘白燕2 号’、‘宁莜1 号’、‘花早2 号’、‘坝莜1 号’和‘白燕11 号’适宜作为粮用型品种应用,‘坝莜3 号’、‘晋燕13 号’适宜作为草用型品种应用,‘坝莜1 号’、‘白燕2 号’、‘宁莜1 号’和‘晋燕14 号’宜作为粮草兼用型品种应用;早熟品种‘白燕2 号’,中早熟品种‘晋燕14 号’,中熟品种‘坝莜1 号’和中晚熟品种‘坝莜3号’是最适宜张家口坝上种植的裸燕麦品种。  相似文献   

17.
以‘红铃1号’、‘红铃2号’、‘穗中红48’、‘广蜜’、‘红日1号’和‘红日2号’等11个非转基因番木瓜品种在广州市南沙区万顷沙镇进行品种比较试验,推荐适宜当地种植的非转基因品种。结果表明:比较适宜在围田区种植的有大果型‘红铃1号’,中果型‘广蜜’和‘78#’,小果型‘红日1号’、‘红日2号’和‘181#’。  相似文献   

18.
为掌握‘沪早香软1号’等4个优质稻品种(系)在上海市奉贤区种植的适应性、产量和品质表现,特于2021年开展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在重点考虑产量和外观品质时,宜优选‘南粳46’作为优质稻种植品种;在重点考虑食味品质时,宜优选‘沪软1212’作为优质稻种植品种,但需重点防治水稻纹枯病和稻瘟病;在重点考虑新米早上市时,宜优选‘沪早香软1号’作为优质稻种植品种,但需控制其种植规模。  相似文献   

19.
为科学评价和充分利用花生新品种,本研究运用隶属函数法对12个花生品种品质的5项主要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隶属函数值不低于对照‘花育33号’的品种有3个,分别是‘中花224’、‘云花1号’、‘花育9122’,这3个品种综合品质较优,适宜在北方地区种植推广。其中,‘中花224’油酸含量大于75%且O/L>10,可作为优质高油酸花生种质资源利用;‘云花1号’粗蛋白含量相对较高,具有较好的营养品质,可作为优质鲜食花生品种;‘花育9122’含油量较高,可作为油用加工型花生品种。  相似文献   

20.
为比较不同生姜品种品质差异,选取8个生姜优良品种作为试验材料,统一种植在河北省唐山师范学院试验田中,收获期留取根状茎,测定品质指标及产量,并对各指标进行隶属函数分析,对其营养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生姜品种在唐山地区品质表现各不相同,其中,‘冀姜1号’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冀姜18号’多酚含量最高,而‘山东昌邑大姜’可溶性糖、多糖、姜辣素、姜黄素、黄酮、维生素C含量均最高。隶属函数综合评价表明,在唐山地区生姜品质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山东昌邑大姜’>‘冀姜18号’>‘冀姜7号’>‘冀姜1号’>‘安徽铜陵生姜’>‘冀姜5号’>‘冀姜2号’>‘山东娃娃姜’。产量高的品种为‘冀姜5号’‘山东昌邑大姜’和‘冀姜2号’。研究结果为冀姜新品种的选育及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