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香梨生长季果实和叶片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库尔勒’香梨为试材,研究了其在生长发育期间果实和叶片中N、P、K、Ca、Mg元素的含量变化,旨在为‘库尔勒’香梨合理施肥提供指导.结果表明:随着果实生长发育,香梨叶片中P、K、Ca含量呈下降趋势,Mg含量呈上升趋势,N含量波动较大,P与Mg呈显著负相关,K与Mg呈负相关;香梨果实中N、P、K、Ca、Mg含量随果实生长逐渐降低,N与P、K、Ca、Mg呈显著正相关,P与K呈显著正相关,K与Ca呈极显著正相关,Ca与Mg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基于库尔勒香梨叶片营养分析的诊断施肥综合法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低产果园和高产果园的库尔勒香梨叶片为试材,应用诊断施肥综合法(DRIS),测定和统计分析了叶片营养元素含量,以期建立库尔勒香梨营养诊断指标,为指导科学施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筛选出N/Mg、N/Mn、N/Cu、P/Mg、P/Fe、P/Mn、P/Cu、K/Mn、K/Cu、Ca/Mg、Ca/Mn、Ca/Cu、Mg/Fe、Mg/Cu、Mg/Zn、Fe/Mn、Fe/Cu、Fe/Zn、Mn/Zn和Cu/Zn作为库尔勒香梨营养元素诊断的DRIS参项,并初步提出DRIS标准;通过DRIS指数计算,20a树龄库尔勒香梨低产果园的养分平衡总体水平较低,需肥顺序为PNCaKZnFeMgMnCu。  相似文献   

3.
以冷藏后的库尔勒香梨健康果和发生顶端腐烂的果实为试材,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方法,分析比较了健康果与发病果不同部位的Ca、Mg、K含量,以探讨这种病害发生的原因。结果表明:库尔勒香梨果皮、果肉、果心中Ca、Mg、K含量差异显著。患病果果皮和果肉中的Ca含量明显低于健康果,且顶部Mg、K含量低于健康果,但其差别小于Ca含量的差别。因此,库尔勒香梨萼端腐烂可能与果实果皮、果肉组织缺钙,以及顶部果皮缺Mg有关。  相似文献   

4.
库尔勒香梨萼端黑斑病发生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2009年,在新疆库尔勒地区,香梨在贮藏期发生一种此前极少发生的病害,即萼端黑斑。为了探明该病害的发生原因,对香梨健康果与萼端黑斑果果实品质、矿质元素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同时对黑斑病果进行病原学鉴定。结果表明,香梨萼端黑斑病果实较健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且病果中公梨(花萼宿存或未脱落净的)所占比例高达80%;矿质元素测定结果表明,病果中Ca含量低于健果,而N/Ca、K/Ca均高于健果,且果实花萼端钙含量最低,氮含量以及N/Ca、K/Ca最高。柯赫氏证病法结果显示,分离得到的枝孢霉属(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和链格孢属(Alternaria alternata)真菌为非致病菌。初步认为,库尔勒香梨萼端黑斑病是一种由于果实品质下降和N/Ca、K/Ca失调及缺钙引起的生理性病害。  相似文献   

5.
在田间条件下,利用CIRAS-2型光合仪研究了氮、磷、钾不同缺素处理对库尔勒香梨坐果期光合特性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香梨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表现为双峰曲线,具有光合“午休”现象.气孔导度和气孔限制值的日变化与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基本保持一致,呈双峰型.胞间CO2浓度日变化与净光合速率相反,呈双谷型.蒸腾速率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型,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则呈单谷型.施肥对香梨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和光合特性均有显著影响.不同缺素处理下,香梨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指数施肥效应均表现为N>P>K.光合特性施肥效应各不相同,净光合速率K>P>N,蒸腾速率N>P>K,气孔导度K>N>P,水分利用效率N>K>P.  相似文献   

6.
配方施肥对库尔勒香梨果实及土壤矿质营养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6年生库尔勒香梨树为试材,分析连续2年配方施肥对香梨果实及土壤矿质营养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香梨果实中矿质营养的含量,在配方施肥1年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相同施肥年限下,配方施肥2的果实中矿质营养的含量,N、K、Ca、Zn含量最高,P含量配方施肥2与配方施肥3差异不显著;配方施肥1年,各配方处理后土壤中碱解N、速效P、速效K、交换Ca、Mg的含量有不同程度增加;连续2年配方施肥处理,土壤中矿质营养含量有普遍增加趋势。配方施肥处理能提高果实、土壤营养元素的含量,其中配方施肥2年效果明显。各处理之间有着显著差异,施肥效应表现为:配方施肥2配方施肥3配方施肥1CK,配方施肥2年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五种杀菌剂对库尔勒香梨腐烂病的防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库尔勒香梨腐烂病菌田间发病枝条为试材,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刮除病斑后涂抹药剂的方法,研究了5种不同杀菌剂对库尔勒香梨腐烂病菌的影响。结果表明:室内毒力测定中阿米妙收、银典和世高的防效较好,其EC50值分别为0.0193、0.0312、0.0563μg/mL;凯润和好力克防效次之;田间防治时阿米妙收50倍、凯润50倍防效最好,病斑愈合宽度和治愈率分别为17.1mm、93.6%和16.8mm、90.0%;好力克20倍防治效果次之,病斑愈合宽度和治愈率分别为9.3mm、82.4%;银典防效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8.
腐烂病是库尔勒香梨主要病害。在防治该病的长期实践中,科技人员发现,梨树主干基部的腐烂病最主要的致病因素是香梨优斑螟蛀入。二年生枝条腐烂病主要致病因素是伤口保护不当,剪锯口直接感染病菌致病。根据这一规律,他们提出了用先治虫再治菌的方法来防治香梨腐烂病。首先将防治优斑螟的杀虫剂注射于主干皮下,结合应用悬挂糖醋液的方法,杀灭、诱杀害虫,1周后再刮治腐烂病斑,之后涂抹杀菌剂和843康复剂。实践证明,该方法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定不同树龄‘库尔勒香梨’园的推荐施肥方案。【方法】以‘库尔勒香梨’为试材,在库尔勒市大致等间距选定100个香梨园,运用GPS定位技术进行田间调查与采样,并结合室内养分测定,分析不同树龄段‘库尔勒香梨’园土壤养分分布特征,并根据养分平衡法和地力差减法制定了不同树龄‘库尔勒香梨’园的推荐施肥方案。【结果】随着树龄的增加香梨园土壤碱解氮含量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树龄8~10 a(年)香梨园土壤碱解氮含量属于5级缺的水平,树龄12~15 a、16~20 a、22~25 a香梨园土壤碱解氮含量属于4级平的水平。随着树龄的增加香梨园土壤有效磷含量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不同树龄段的‘库尔勒香梨’园有效磷含量均属于3级平的水平。随着树龄的增加香梨园土壤速效钾含量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树龄8~10、12~15 a香梨园土壤速效钾含量属于3级平的水平,树龄16~20 a香梨园土壤速效钾含量属于1级丰的水平,树龄22~25 a香梨园土壤速效钾含量属于2级丰的水平。【结论】树龄8~10 a果园目标产量下氮(N)、磷(P2O5)、钾肥(K_2O)推荐施用量分别为76、80、20 kg·hm~(-2)。树龄12~15 a果园目标产量下氮(N)、磷(P2O_5)、钾肥(K_2O)推荐施用量分别为158、258、30 kg·hm~(-2)。树龄16~20 a的果园目标产量下氮(N)、磷(P_2O_5)、钾肥(K_2O)推荐施用量分别为232、374、38 kg·hm~(-2)。树龄22~25 a的果园目标产量下氮(N)、磷(P_2O_5)、钾肥(K_2O)推荐施用量为300、476、50 kg·hm~(-2)。  相似文献   

10.
库尔勒香梨腐烂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烂病是塔里木垦区库尔勒香梨的主要病害。枝干染病后,轻者树势变弱、生长缓慢、产量和品质下降,重者枝干枯死,甚至整株死亡。2004年农二师塔里木垦区部分果园病株率达20%~30%,严重影响果树生产:为此,笔者对腐烂病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并采取了有效措施,较好地控制了腐烂病的发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11.
以库尔勒香梨叶片为试材,通过田间试验,对22年树龄的库尔勒香梨设置不同有机肥(生物黑炭、羊粪)的施肥处理,研究不同有机肥施用对库尔勒香梨叶片营养元素与果实产量、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能提高香梨叶片矿质营养元素(N、P、K、Ca、Mg、Fe、Zn、Cu、Mn)的含量,提高香梨单果重和产量,改善果品品质;随着有机肥施用量的增加,各项指标也随之改善,其中以施用黑炭27 000kg/hm2或羊粪27 000kg/hm2的效果为最佳,不同种类有机肥表现为羊粪较黑炭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不同树龄‘库尔勒香梨’园土壤养分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土壤养分在不同树龄‘库尔勒香梨’园中的分布特征,明确土壤养分丰缺状况和果园土壤肥力障碍因素。【方法】选取不同树龄(8~25 a)‘库尔勒香梨’园,采集0~30 cm土样,测定土壤中有机质、速效养分和微量养分含量。【结果】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铁和有效锰含量随着‘库尔勒香梨’树体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但随着树龄的增加不同树龄段间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含量差异性逐渐减小,有效铁、有效锰含量差异不显著;有效磷、有效锌含量随着‘库尔勒香梨’树体种植年限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但随着树龄的增加不同树龄段间土壤有效磷、有效锌含量差异不显著;速效钾、有效铜含量随着‘库尔勒香梨’树体种植年限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但随着树龄的增加不同树龄段间土壤速效钾含量差异显著,有效铜含量差异不显著;【结论】不同树龄段‘库尔勒香梨’园土壤肥力总体水平都较低,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有效铜含量属于平的水平,速效钾、有效锌含量属于丰的水平,有效铁、有效锰的含量属于缺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探讨多效唑对'库尔勒香梨'枝条生长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为有效控制'库尔勒香梨'枝条徒长和提高抗寒能力奠定基础。于盛花后25 d对'库尔勒香梨'新梢喷施不同浓度多效唑,定期测定枝条内源ABA、GA、IAA、ZR含量,分析不同浓度多效唑对其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不同浓度多效唑后,'库尔勒香梨'枝条内源ABA含量均呈逐渐增加趋势,GA含量呈现"下降—升高—下降"趋势,IAA含量呈"上升—下降"趋势,ZR含量呈"上升—下降"趋势,ABA/GA值呈持续上升趋势,同时提高了枝条抗寒性;1 500、2 000 mg/L多效唑的施用可提高休眠期'库尔勒香梨'枝条内源ABA含量及ABA/GA值,降低枝条内源GA含量,同时对控制'库尔勒香梨'枝条徒长及提高抗寒性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因缺铁而引起的叶片失绿黄化是新疆塔里木盆地钙质土壤栽培的‘库尔勒香梨’一种严重的生理性病害。通过分析‘库尔勒香梨’叶片黄化与木质部汁液p H值以及铁素含量的相关关系,探索基于质外体p H和铁素分析进行‘库尔勒香梨’黄化症早期诊断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微电极测定了‘库尔勒香梨’木质部质外体汁液的p H值,并分析了不同部位木质部汁液和叶片中总铁和有效铁含量。【结果】‘库尔勒香梨’各器官木质部质外体汁液的p H值在生长季大多保持在5.0~6.0,属正常生理范围。正常树的木质部汁液p H值略高于黄化树(5.6%),但与铁失活关联度不大。同一采样部位总铁的浓度在黄化树和正常树之间无显著差异。整个年生长季,正常树各器官的有效铁含量均极显著高于黄化树。【结论】叶片质外体p H值为叶面铁肥配制和黄化症诊断提供了重要参数,而‘库尔勒香梨’其他器官质外体p H值对黄化症诊断无直接参考价值。在‘库尔勒香梨’黄化病营养诊断时,总铁含量不能准确表征‘库尔勒香梨’植株叶片的铁营养水平,采用叶片有效铁含量作为量度指标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N、P、K元素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的影响,使用不同浓度NaNO_3、NaH_2PO_4、KCl试剂处理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进行培养,观察其菌落生长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药剂提供的N、P、K元素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既有抑制作用,又有促进作用,N元素中浓度为1.00 g/L处理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为21.28%;P元素中浓度为3.30 g/L处理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为27.89%;K元素中浓度10.00 g/L处理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有些抑制作用,抑制率仅为2.28%;3种元素的不同浓度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的影响效果差异大。N、P整体抑制效果明显优于K的抑制效果,所以N、P更适合于做抑制效果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库尔勒香梨园土壤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有效性与土壤pH之间的关系,为建立库尔勒香梨优质高产的土壤养分管理系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25 a树龄库尔勒香梨园树体冠幅内(离树干1.00 m)、冠幅边缘(离树干2.00 m)、冠幅外(离树干3.25 m)对土壤进行采样,测定分析不同取样点0~60 cm 土层微量元素锰的全量、有效量及土壤pH,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方法和Pearson相关分析法,研究分析香梨园土壤锰的分布特征及其有效性与土壤pH的关系.[结果]25 a树龄库尔勒香梨园,土壤全锰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在不同取样点且不同土层间没有显著差异.整个香梨园土壤有效锰含量处于中等水平,并且随着土壤剖面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少.虽然在不同取样点(冠幅内、冠幅边缘、冠幅外)土壤有效锰含量差异不显著,但在0~20 cm 土层土壤有效锰含量显著高于20~60 cm土层土壤有效锰含量,说明库尔勒香梨园土壤微量元素锰的分布具有层次性和典型的表聚性.土壤有效锰含量与土壤pH之间存在极显著(p<0.01)的线性负相关关系,即土壤微量元素锰的含量随着pH的增大而逐渐降低.[结论]在库尔勒香梨园土壤养分管理中,应根据果园土壤养分的分布特征及有效性,进行合理施肥和田间管理,建议施用生理酸性肥料或者增加有机肥的使用量来调节土壤pH,提高土壤锰的有效性,以此实现库尔勒香梨园土壤养分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不同浓度氯化钾对洛川苹果树腐烂病菌(Valsa mali)的影响,作者将腐烂病菌分离株接种在不同浓度氯化钾处理的培养基中,测定菌落的平均直径和产孢量,再将不同浓度氯化钾处理培养的苹果树腐烂病菌分离株接种在苹果树枝条上,测定其致病性,明确不同浓度氯化钾处理对苹果树腐烂病菌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氯化钾浓度的升高,洛川苹果树腐烂病菌分离株的平均菌落直径和产孢量呈下降趋势,且差异显著;接种不同浓度氯化钾处理的腐烂病菌对苹果树枝条发病程度随氯化钾浓度的升高而减轻,但病斑扩展速度和产孢体出现时间无明显的变化。说明氯化钾能抑制洛川苹果树腐烂病菌的生长、产孢和致病性。  相似文献   

18.
香梨腐烂病是香梨树的主要病害,严重威胁香梨树的生长和生产.香梨腐烂病分干腐和湿腐两个类型,在我区严重发生,尤其近年连续冻害造成枝干死亡、树势衰弱,以及香梨优斑螟严重危害,造成了香梨湿腐病的大量发生和蔓延,轻者造成枝干受害,重者造成整株死亡,甚至毁园,给香梨生产造成很大威胁.为此,在香梨腐烂病发生期对病斑进行康定药剂喷涂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在二十九团园九连二斗七农22号陈玉果园进行,试验地园相不整齐,树势较弱,腐烂病病株率达100%.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施氮水平对‘库尔勒香梨’树体生长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为合理施肥及提高氮肥利用率提供参考。【方法】以6 a(年)生的‘库尔勒香梨’树体为研究材料,采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不同施氮水平下‘库尔勒香梨’树体的生长状况和对氮素的吸收、分配及利用特性。【结果】在不同的施氮水平下,‘库尔勒香梨’树体的生物量、氮素积累量随生育期的推进和施氮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均表现为N_3N_2N_1N_0。‘库尔勒香梨’树体各器官的Ndff值在不同施氮水平下差异较大,各生育期均表现为N_3水平下最大,N_2次之,N_1最小。在果实成熟期时,不同施氮水平下果实~(15)N分配率存在差异,N_2水平下~(15)N分配率(31.79%)显著高于N_3(23.86%)和N_1(23.76%)。‘库尔勒香梨’树体~(15)N利用率随生育期的推进显著提高,在果实成熟期树体~(15)N利用率表现为N_2(20.19%)N_1(16.86%)N_3(15.58%)。【结论】氮肥施入至果实成熟期,在N_2水平下果实的生物量和对氮素的积累量达到最大值,树体对肥料~(15)N-尿素的利用率也达到最高(20.19%)。因此,在‘库尔勒香梨’的栽培中,应该适宜控制氮素的投入,明确最适的氮肥用量,从而提高树体的氮肥利用率和果实产量,推荐6 a生‘库尔勒香梨’施氮水平为每666.7 m~2施氮20 kg。  相似文献   

20.
碳、氮含量及比值与库尔勒香梨产量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不同施氮水平下库尔勒香梨树体的碳氮含量与产量间的相关性,为梨园优化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6年生的库尔勒香梨为试材,研究0、150、300和450 N kg·hm-2(分别用N0、N1、N2和N3表示)4个施氮处理下树体的干物质量、碳氮含量及产量的相关性。【结果】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新生器官的干物质量、除中心干和果实外其他器官的全碳和全氮含量均不断升高,各器官的C/N值则逐渐降低,产量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果实成熟期,N2处理下的单株产量最高。各器官的全碳、全氮含量与产量间均为正相关,而C/N值与产量间则呈现负相关。在产量效应模型中,通过效应方程确定理论最佳施氮量为355 kg·hm-2;通过施氮量、新生器官C/N值与产量间的拟合方程发现中端叶和下端叶的C/N能很好地拟合树体新生器官C/N值与产量间的关系。【结论】根据试验结果和模型分析,以提高产量为目标,推荐6年生库尔勒香梨的最佳施氮范围为300~355 kg·hm-2,中端叶和下端叶的C/N值范围为17.8~20.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