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黄心芹幼苗为试材,设置红蓝光8∶1(R8B1)、红蓝光2∶1(R2B1)、红蓝光1:2(R1B2)、红蓝光1∶8(R1B8)共4个光处理,以白光(W)为对照,探究不同光源下芹菜幼苗的生长发育和物质分配情况,以期为芹菜的工厂化育苗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R8B1和R2B1处理能明显的增加幼苗高度但却使茎粗下降,R1B2和R1B8的效果则明显相反。芹菜幼苗的叶面积随蓝光的比例增加显著降低,而叶片数和单位面积叶质量(MA)则显著增加,这说明不同红蓝光比例会显著影响芹菜幼苗的叶片发育。根系和叶片的干物质分配在各处理之间没有明显差别;叶柄的干物质分配也仅在R8B1和R1B8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所有处理中R1B2组合拥有最大的鲜质量和干质量,以及更加矮壮的株型和更多的叶片数,说明R1B2更有利于芹菜幼苗的均衡生长。  相似文献   

2.
以番茄"金棚朝冠"为试材,采用基质栽培法,使用1/2倍山崎番茄营养液为幼苗提供营养,以LED灯为光源,在200μmol·m~(-2)·s~(-1)光强下,以白光(W)为对照,研究了不同比例的红蓝光(R∶B分别为1∶0、2∶1、1∶1、1∶2、0∶1)对番茄幼苗的影响,以期筛选出最适合番茄幼苗生长的光质配比。结果表明:红光(R)处理下幼苗株高和茎粗显著高于其它处理,B处理下最矮;不同光质处理25d后,W处理下幼苗光合速率(Pn)最高,2R1B次之,蓝光(B)处理下最低。1R2B处理下Gs最高,R最低。1R1B处理下叶绿素a/b最大。2R1B处理下,幼苗根表面积最大,1R1B处理下根体积最大。2R1B和1R1B处理下壮苗指数显著高于其它处理。总之,R处理导致幼苗徒长,B处理抑制幼苗生长,幼苗在不同阶段对不同光质响应不同,1R1B处理下根体积最大,2R1B和1R1B是较适宜的红蓝配比。  相似文献   

3.
采用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光源,以自然光照为对照,研究红光、蓝光、白光、红蓝组合光(R/B=8/2、7/3)对黄瓜幼苗生长和形态特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红、蓝光处理下黄瓜幼苗生长不良;红蓝组合光处理的黄瓜幼苗生长较单一红、蓝光有明显的优势;红光处理对黄瓜幼苗的株高、叶面积增加上表现突出,单色蓝光对黄瓜幼苗茎粗、生物量的影响比较大,R/B=7/3处理的黄瓜幼苗茎粗、叶面积、干物质增加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是适宜黄瓜幼苗生长的最佳红/蓝光配比。  相似文献   

4.
不同光质对番茄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1,自引:5,他引:71  
 就不同光质(蓝光、绿光、黄光、红光及白光) 对番茄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做了探究。结果表明, 红光处理的幼苗干物质积累多, 叶面积扩展快, 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可溶性糖及总糖含量均最高, 叶绿素a /b比值及总氮含量最低。蓝光处理幼苗的茎粗、叶面积、根系活力、光合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白光) 。壮苗指数以蓝光或红光处理的较好, 说明在苗期照射红光或蓝光可促进番茄幼苗的生长, 有利于培育壮苗。蓝光处理幼苗花期提早, 产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黄瓜嫁接苗愈合期间的适宜光质条件,利用LED光源调制不同光质比例,以白光(W)为对照,探究了嫁接愈合期间红光(R)、蓝光(B)和红蓝混合光(RB,红光光照度∶蓝光光照度=7∶3)对黄瓜嫁接苗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B处理可显著促进茎秆及叶柄伸长,叶片伸展,增加嫁接苗全株鲜质量、干质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RB处理有利于嫁接苗单位叶面积的叶片干质量(LMA)及迪克森质量指数(DQI)等幼苗质量评估指标的提高;W及RB处理下嫁接苗总叶绿素含量与R、B处理相比显著提高,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此外,黄瓜第1朵雌花开放节位以及10、15、20节以内雌花数也受到不同光质处理的影响。RB处理下第1朵雌花开放节位最低,R处理不利于黄瓜嫁接苗雌花的分化。综合来看,红蓝混合光最利于嫁接苗壮苗的培育,提升后期高产潜力,宜作为嫁接苗愈合光质。  相似文献   

6.
《中国瓜菜》2015,(3):14-17
西瓜是一种重要的园艺作物,种苗易徒长。以荧光灯为对照(光照强度为150μmol·m-2·s-1),探讨了相同光照强度下,不同红光蓝光配比(R/B)LED组合光源(7∶1、7∶2、7∶3)对西瓜幼苗生长和生理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红蓝LED组合光源下西瓜幼苗茎粗度、鲜质量、干质量、壮苗指数均有所增加,其中在R/B=7∶3下表现尤为突出。生理数据表明,较高的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以及较大的叶片栅栏组织厚度、气孔密度、气孔开张度和光合速率,是LED组合光源R/B=7∶3处理提高种苗质量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LED光强和光质对“余干”辣椒幼苗生长和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余干"辣椒幼苗为试材,设置3种光强(50、100、150μmol·m~(-2)·s~(-1))和2种光质(红光和蓝光)的双因素试验,研究了LED不同光强和光质对其生长和形态的影响,为"余干"辣椒工厂化育苗提供一定的基础数据。结果表明:光质和光强对"余干"辣椒幼苗的生长影响显著,且光强与光质存在交互作用;继续分析单因素光强和光质对"余干"辣椒幼苗生长的影响表明,中强光100μmol·m~(-2)·s~(-1)下幼苗的株高、茎粗、叶片数、分枝数和茎间距均显著提高;不同光质处理中,红光显著提高了幼苗的株高、分枝点高、茎间距、叶长、叶宽以及地上鲜重,蓝光显著提高了分枝数,红∶蓝=8∶1复合光下幼苗生物量介于红光与蓝光之间。  相似文献   

8.
以冀鹰椒6号朝天椒幼苗为试验材料,以自然光为CK,设置LED灯2种光质(红光∶蓝光=3∶1、红光∶蓝光=5∶1)和2种光强(100、150μmol·m~(-2)·s~(-1))双因素试验,研究了不同光强及光质配比模式的LED光源对辣椒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光强和光质配比模式LED光源对辣椒幼苗的生长和光合特性有一定影响。在所有处理中,处理Ⅰ(光强100μmol·m~(-2)·s~(-1)+光质红光∶蓝光=5∶1)辣椒幼苗株高、茎粗、叶片数、叶面积、地上地下干物质量、生长速率等生长指标均最高,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等指标也最大,处理Ⅰ光源最有利于辣椒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以四季油麦菜为试材,以日光灯(白光)为对照,研究了LED蓝光(B)和红蓝组合光(RB,R∶B=1∶1)对生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红蓝组合光有利于培育壮苗;红蓝组合光处理的生菜幼苗株高、主根长、茎粗、鲜重、干重和叶面积均显著的高于对照;蓝光处理的株高显著的低于对照;蓝光和红蓝组合光均提高了壮苗指数,且红蓝组合光与对照的差异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0.
LED光质补光对黄瓜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娜娜  邬奇  崔瑾 《中国蔬菜》2012,1(24):48-54
采用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精确调制光谱能量分布,以单色光质(红光、蓝光、UV-B)和组合光质(红/蓝1∶1)进行每天4 h补光,以未补光组为对照,研究LED光质补光对黄瓜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补光组相比,LED光质补光处理显著促进了黄瓜幼苗的生长;不同光质对黄瓜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其中,UV-B处理显著提高了黄瓜幼苗叶片单位鲜质量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但显著降低了Fv/Fm;红光处理显著提高了黄瓜幼苗的真叶数、叶面积、株高、干鲜质量、壮苗指数、根系活力、S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总体而言,红光有利于培育壮苗,较适合作为黄瓜育苗的补光光质。  相似文献   

11.
光质对苦瓜幼苗形态建成及碳氮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培育苦瓜壮苗的最适光源,设置红光(R)、蓝光(B)、红蓝光(R1B2)、红蓝光(R2B1)4个处理,以白光(W)为对照,研究不同光质照射对苦瓜幼苗形态建成、光合特性、碳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与W相比,R促进苦瓜幼苗高度的增加,抑制茎的横向加粗,B的作用与之相反;R2B1的总叶面积、全株干质量、壮苗指数、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最大,B的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值最大,水分利用效率最低,R的净光合速率值最低,胞间CO_2浓度最高。与W相比,R2B1的总糖、淀粉含量最大,RUBPcase、SPS、SS活性最高,W的蔗糖含量最高。B的叶片全氮、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较对照分别增加27.88%、37.92%、30.54%,R1B2次之,但GS和GOGAT活性以R1B2最高,NR活性以R2B1最高。另外,在红蓝组合光中,增加红光比例可以促进苦瓜幼苗叶片碳代谢的加强,而增加蓝光比例可以促进苦瓜幼苗叶片氮代谢的加强。综上所述,R2B1处理的苦瓜幼苗最符合壮苗标准,且净光合速率最大、水分利用率最高、碳代谢最强且氮代谢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12.
为了确立红树莓组培苗生长的适宜光质和光强,以红树莓"海尔特兹"组培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光质和光强处理下红树莓生根组培苗的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光质处理中,除R/B(红光∶蓝光=1∶1)处理外,Chl a(叶绿素a)、Chl b(叶绿素b)和Ct(叶绿素总含量)均随着R/B比率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Chl a和Ct均在2R/B(红光∶蓝光=2∶1)处理下呈现最大值,分别为1.344、1.716mg·g~(-1),Chl b则在R/2B(红光∶蓝光=1∶2)处理最高,为0.423mg·g~(-1),Chl a、Chl b和Ct均以10R/B(红光∶蓝光=10∶1)处理最低,分别为0.130、0.033、0.163mg·g~(-1),均显著低于其它光质;Chl a/b(叶绿素a/b)在10R/B、2R/B和R/B处理下较高,分别为3.942、3.709、3.653,呈现阳生植物的特性,而在6R/B(红光∶蓝光=6∶1)、W(白光)、4R/B(红光∶蓝光=4∶1)等处理下较低,分别为2.729、2.730、2.747,呈现阴生植物的特性;在R/2B处理下,红树莓组培苗叶片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值表现极优,Fv/Fm(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值达到0.881,而10R/B处理下,Fv/Fm值降低到0.355,且显著低于其它光质处理;光强处理中,随着光强的增加,Chl a、Chl b和Ct呈现递减的趋势,最大值由1.218、0.503、1.720mg·g~(-1)分别降低到0.907、0.302、1.209mg·g~(-1),均形成显著差异,Chl a/b则表现为随着光强的增加而增加,在2 000lx处理达到最大值,为3.042,且3种光强处理差异显著;叶片的Fo(初始荧光)随着光强的增加而增加,在2 000lx处理下达到最大值,为180.000,Fm(最大荧光值)则在1 500lx处理下达到最大值,为907.000,而叶片的Fv/Fm、Fv/Fo(PSⅡ的潜在活性)、ΦPSⅡ(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Rfd(可变荧光下降比值)则均随着光强的增加呈现递减的趋势,均在1 000lx处理下呈现最大值,分别为0.847、5.573、0.815、4.200。  相似文献   

13.
以‘博辣红帅’辣椒(Capsicum annuum L.)为材料,探究了幼苗期不同光质补光对其生长、光合特性、碳水化合物积累、丛枝菌根真菌(AMF)定殖以及磷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白光(WL)相比,补充红光(R)和蓝光(B)均能显著增加辣椒幼苗生物量和壮苗指数;与补充蓝光相比,补充红光对叶片光饱和光合速率、光合色素积累、根系中总糖含量、蔗糖比重以及独脚金内酯(SL)含量的促进效果更为明显。同时,幼苗期补充红光和蓝光均能显著促进后续白光和缺磷条件下AMF的定殖和辣椒干物质积累,并提高根系SL含量、PT4、PT5基因表达以及植株磷含量,以补充红光效果更为明显。以上结果表明,辣椒幼苗期补充红光有利于幼苗生长以及碳水化合物、SL在根部的积累,进而对后续缺磷条件下AMF的定殖以及幼苗对磷的吸收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以黄瓜为试材,采用发光二极管(LED)作为光源,在不同温度下以普通荧光灯为对照,研究纯红光(R)、纯蓝光(B)、红蓝混合光(R/B=5∶5、6∶4、7∶3)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色光处理下黄瓜幼苗生长不良;综合各性状表现,在光强270μmol·m~(-2)·s~(-1)、14h·d~(-1)光周期条件下,当温度控制在8h·d~(-1) 30℃、16h·d~(-1) 23℃时,红蓝光混合配比7∶3处理有利于黄瓜幼苗生长;当温度控制8h·d~(-1) 32℃、16h·d~(-1) 26℃条件下,红蓝光混合配比6∶4的处理有利于黄瓜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不同LED光质及配比对红桔幼苗生长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以长出两片叶的红桔幼苗为试验材料,设置LED白光(对照)、红光(R)、蓝光(B)、红蓝复合光(R1B1、R4B1,数字指复合光中不同色光的峰面积之比)、红绿蓝复合光(R4G1B1)等6个光照处理,水培培养2个月后观测幼苗的形态参数、生物量、光合色素含量和...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不同基质对茄子幼苗生长的影响,设计了草炭∶田园土=1∶1(T1)、椰糠∶田园土=1∶1(T2)、草炭∶椰糠=1∶1(T3)、草炭∶椰糠∶田园土=2∶1∶1(T4)4个基质处理,研究了茄子幼苗生长指标、干物质积累量、根系形态和光合参数。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处理对茄子生长的影响不同,其中以草炭∶椰糠∶田园土=2∶1∶1处理的茄子株高、茎粗、叶面积、地上地下干物质积累量、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最高,较适宜茄子,是最佳基质配比。  相似文献   

17.
吕毅 《中国果树》2023,(3):12-17
以盆栽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幼苗为试材,探讨连作对叶片光系统功能的伤害机制及对活性氧含量、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连作条件下,平邑甜茶幼苗生物量减少,叶片净光合速率降低,PSⅡ受到损伤,其响应机制是:PSⅡ供体侧放氧复合体受到损伤,QA被过度还原,光合电子传递链中的QA-大量积累,PSⅡ反应中心和受体侧均受到显著性伤害,受体侧由QA向QB的传递受阻,电子传递链受到损害,大量能量积累导致光能过剩及活性氧浓度上升,对光系统造成氧化破坏,抑制光合作用。同时,以吸收光能为基础的性能指数降低,实际光化学效率减弱,PSⅡ激发能分配方式发生改变,植株叶片通过增加热耗散等消耗过多激发能来适应连作带来的胁迫环境。连作条件下,平邑甜茶幼苗叶片抗氧化酶系统与活性氧之间动态平衡被打破,加剧了脂膜过氧化程度,加重了对叶片的伤害。  相似文献   

18.
以番茄品种"金鹏1号"为试材,设3个水平红蓝光质配比R/B=7∶1、R/B=3∶1、R/B=1∶1,2种营养液分别为山崎番茄配方和霍格兰番茄配方,以气候箱处理为对照。用波长为660nm红色LED光源和450nm蓝色LED光源,研究不同红蓝光质配比和营养液耦合下番茄生长的差异,探索人工可控条件下适宜番茄生长的光质配比和营养液组合。结果表明:霍格兰营养液各处理随红光比例增加,株高、茎粗、干鲜重有增大的趋势;气候箱对照各光合色素含量较高;红蓝光处理可以显著增大潜在光化学活性(Fv/Fo)和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霍格兰营养液,R/B=7∶1处理光合速率较高。综上所述,采用霍格兰营养液,R/B=7∶1时有助于番茄苗期株高以及生物量的增加,是适宜番茄苗期生长的较优组合。  相似文献   

19.
采用LED光源,研究了黄瓜白光(对照)、红光、蓝光和红蓝光组合照射育苗对其定植后营养生长、光合特性、雌花数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白光处理相比,红光处理的黄瓜幼苗在定植后生长缓慢,光合效率降低,净光合速率(P_n)、PSⅡ有效光化学效率(Φ_Ⅱ)显著降低,而PSⅡ处调节性(Φ_(NPQ))和非调节性(Φ_(NO))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显著升高。同时,红光育苗延迟定植后第1朵雌花开花时间,降低结果初期总瓜数和总产量;红蓝光组合处理的根冠比显著降低,而总叶面积、前20节位雌花数量和结果初期的总产量均显著增加;蓝光处理的株高和叶片数均显著降低,第1朵雌花开花时间提前。综上所述,红蓝光组合育苗显著提升黄瓜总叶面积,增加前20节位雌花数量和结果初期产量。  相似文献   

20.
不同光质LED灯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3种不同光质(8红1蓝、6红2绿1蓝、6红3蓝)LED灯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8红1蓝(8R1B)LED灯处理下,黄瓜幼苗的株高、茎粗、叶面积、壮苗指数、地上部和全株鲜质量均显著高于另2个处理;而6红3蓝(6R3B)LED灯处理下,黄瓜幼苗根系活力和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及净光合速率均显著高于另2个处理,该处理黄瓜幼苗的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a/b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