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对在“桑黄”研究中遇到基原物种混乱的问题,基于对大量文献进行研究和笔者的实验结果,对“桑黄”的名称以及基原物种、“桑黄”的学名及分类、“桑黄”的鉴定、“桑黄”的深层次开发等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桑黄因其抗癌效果突出,成为新型抗癌药物领域研究的新宠。桑黄多糖是桑黄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良好的抑制肿瘤、提高免疫功能、降血糖及抗氧化等药理活性。综述桑黄多糖的提取和分离纯化方法、结构分析和生物活性等方面研究进展,总结桑黄多糖新产品开发与应用的现状,展望前景。  相似文献   

3.
碳源和氮源对桑黄菌丝(Phellinus liteus)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影响桑黄菌丝生长的碳源和氮源。结果表明,桑黄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是蔗糖,最适氮源是蛋白胨。  相似文献   

4.
滲透压稳定剂对桑黄菌原生质体分离与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子坪  李娜  贺建东 《食用菌》2009,31(5):25-26
用6种无机盐和有机糖醇作渗透压稳定剂,研究桑黄菌原生质体的分离与再生情况。结果表明,用不同的酶解渗透压稳定剂,桑黄菌原生质体的分离产量差异很大,体积形态也有差异。酶解和培养基渗透压稳定剂对桑黄菌原生质体的再生有显著影响,甘露醇为培养基渗透压稳定剂时再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食药用菌》2013,(5):323-323
<正>灵芝、桑黄是当今菌物学界热门课题,更为世人所关注。为普及灵芝、桑黄等药用菌知识,挖掘灵芝、桑黄产品潜在价值,召开《海峡两岸灵芝桑黄专题研讨会》。本研讨会围绕灵芝、桑黄分类、培育与药理研究主题,邀请海峡两岸从事桑黄、灵芝研究的著名学者作专题演讲。会议讲究实效,短小精悍,并辅以灵芝桑黄栽培现场和产品展示。会议将吸引市民参加,咨询,让市民享受一次面对面  相似文献   

6.
桑黄菌人工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桑黄菌属于多孔菌科、木层孔菌属真菌。据《药性论》记载:桑黄性甘平、无毒、治血崩、血淋、脱肛泻血、带下、闭经。近年来,随着桑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报道,桑黄的用量日益加大,特别是韩、日对我国野生资源掠夺式的收购,野生桑黄资源的储备越来越少。随着人们保健意识日益增强,桑黄抗肿瘤保健品将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为了解决上述日益增长的供需矛盾,满足医药对桑黄的需求,近年来我们进行了桑黄的人工栽培技术探索。  相似文献   

7.
桑黄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周存山  马海乐 《食用菌》2005,27(2):50-51,54
综述了桑黄的生物学特征和人工培育的研究情况,并重点介绍了其药理作用(抗菌、抗癌、抗纤维化、抗氧化等)的研究进展,希望能为桑黄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吴声华 《食药用菌》2012,(3):177-179
传奇而珍贵的药用真菌桑黄2 000多年前就被人们所认识,它具有高度的抗肿瘤特性,在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以及日本和韩国用于抗癌药物的研究与开发。由于外观似桑黄的多孔菌较多而难以分辨,关于桑黄的学名业界一直存有争议。从各地取得相关标本,分析其形态特征及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核糖序列,作出桑黄相关种类的界定,最终确定真正的桑黄是以往未曾发表过的世界新种:Inonotus sanghuang。  相似文献   

9.
桑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桑黄是一种珍贵的药用真菌,本文介绍了桑黄的药用功能、深层发酵、桑黄多糖的提取纯化工艺以及桑黄多糖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相似文献   

10.
近日,越南胡志明市药用菌研究中心成功栽培出药用菌桑黄。桑黄含有抗癌的活性成分,特别是对乳腺癌、肝癌和胃癌疗效显著。研究中心负责人Co Duc Trong,表示,桑黄作为传统药物,历史悠久。由于桑黄具有预防和治疗肿瘤的作用,已引起全世界学者的高度关注。野生的桑黄主要生活在深山密林之中,一般可存活十年。目前,全球每年桑黄的产量大约30吨,主要是从野外采集而来。当前,韩国、中国、日本和泰国已成功地人工栽培出桑黄。由于国际市场对桑黄的需求量逐年增长,1千克桑黄的价格可达到228~571美元,在越南,也可卖到200美元。自2006年以来,该研究中心已成功地用木屑培养基替代段木,人工培植出桑黄。至今已累计生产桑黄140千克。据Co Duc Trong介绍,该技术能使桑黄不受病害侵扰,产品更洁净,质量更稳定。可出售给制药公司或用于出口。越南成功栽培药用菌桑黄$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秘书处  相似文献   

11.
以桑黄子实体为试材,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质谱联用仪法,研究了不同种、产地、生长年限、栽培基质和栽培方式之间的硒和砷、汞、铅、镉、铬5种重金属差异性,以期为桑黄的栽培及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桑黄子实体中硒元素检出率为83.3%,种和产地间桑黄子实体中硒元素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生长年限、栽培基质和栽培方式间桑黄子实体中硒元素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种以暴马丁香桑黄硒含量最高,为0.160 0 mg·kg-1;产地以浙江硒含量最高,为0.054 0 mg·kg-1;5种重金属检出率均为100%,不同产地、种、生长年限、栽培基质和栽培方式的桑黄子实体中5种重金属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5种重金属均以铬元素含量最高,最高达5.06 mg·kg-1,而砷、汞、铅、镉含量均低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但变异系数均小于1,离散程度低。  相似文献   

12.
桑黄菌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抗癌最好的真菌,需求剧增,价格昂贵,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对桑黄菌的药用机理及产品的开发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今后研究和开发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桑黄菌株S-1的形态学观察及分子鉴定,确定其生物学地位。方法:采用插片培养及显微观察法对实验菌株的生长特征及子实体形态进行初步的形态学鉴定,同时采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对其r DNA ITS区段进行克隆测序和序列特征分析,并与Gen Bank中的BLAST软件搜索同源序列进行比对,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对桑黄菌株进行分子鉴定。结果:在初步的形态学观察基础上,依据ITS序列分析结果,将实验所用菌种鉴定为桑黄核心种类纤孔菌属真菌(Inonotus linteus)。结论:明确了桑黄菌株S-1的分类地位,对下一步应用研究及其活性成分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桑黄作为珍稀食药用菌,人工驯化栽培技术逐步获得突破并形成区域规模化栽培。随着桑黄栽培规模的不断扩大,病虫害预防也日显突出。介绍桑黄病虫害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5.
桑黄多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桑黄(Phellinus)是国际公认抗癌效果较好的大型药用真菌之一,桑黄代谢产生的多糖具有明显的抑制肿瘤和提高机体免疫力的功效,为当前新型抗癌药物研究领域的热点。就桑黄多糖的化学结构、提取纯化方式及其药理作用进行了综述,并总结了桑黄多糖的产品开发情况,旨在为开发桑黄功能保健品和药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由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和浙江省卫生计生委研究审定的2017年度浙江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日前公布,获奖项目73项。在获奖的10项一等奖中,浙江中医药研究院(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寿旦博士等提交的《桑黄功效作用研究及人工栽培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赫然在列。这标志着浙江省近年来在桑黄科研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该项目开展了对桑黄的功效作用评价、活性成分制备及人工栽培质量控制研究,总计发表论文  相似文献   

17.
桑黄在抗肿瘤、提高免疫功能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是目前最具开发潜力的药用真菌。介绍了桑黄生物学特性、主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人工培养等方面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为以后进一步开展桑黄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金桑黄JS1、龙桑黄LS2、杨桑黄YS3和桑黄S6 4种桑黄菌种为试材,采用紫外比色法比较不同桑黄子实体中总三萜、总黄酮和总多糖的含量,通过对桑黄母种、原种和子实体栽培进行优选,分析不同阶段各桑黄菌丝体生长情况及子实体中活性成分的差异,以期为桑黄功能活性物质的研究及子实体品质控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阶段菌丝萌发速度呈显著性差异,4种桑黄母种均在以蔗糖为碳源的PDA加富培养基上生长最快,在玉米粉和麸皮培养基上生长相对缓慢,而在桑枝滤液培养基上生长最慢,YS3菌丝生长表型综合最佳。桑黄原种菌丝在第3天的生长速度均最快,JS1、YS3和S6在麸皮培养基中菌丝生长均最快,分别为4.78、4.60 mm·d-1和3.08 mm·d-1;LS2在4种培养基中生长速度差异不显著,其中在玉米粉培养基中最快为4.17 mm·d-1。对比分析不同桑黄子实体活性成分含量,LS2子实体多糖含量最高,YS3子实体总黄酮和三萜含量最高,S6子实体黄酮、三萜及多糖含量均最低。综合考虑菌丝生长速度、农艺性状、子实体活性成分含量,桑黄YS3和L...  相似文献   

19.
介绍东亚地区“桑黄”物种,交流主要种类、区别,讨论了桑黄名称物种起源、使用、分布、今后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20.
桑黄母种培养基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桑黄为珍稀药用菌,国内未见人工驯化栽培。笔者就桑黄菌母种培养基进行了初步的筛选,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