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以陕西汉中油菜种植基地种植最广的油菜品种“邡油777”的油菜花期和果期的根际土壤样品为试材,采用高通量扩增子的试验方法,对样品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和比较,以期为后续油菜根际促生菌的筛选及油菜-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时期油菜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显著性差异,油菜花期土壤样品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富度较果期高。群落结构组成中占比大于1%的细菌门10种,占比大于1%的细菌属6种,变形菌门和酸杆菌门是其共有优势菌群;占比大于1%的真菌门7种,占比大于1%的真菌属7种。被孢霉门是油菜根际真菌群落的绝对优势菌群。油菜的不同生长时期是影响油菜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以黄瓜为研究试材,研究不同梯度生物炭添加处理对设施黄瓜生长、产量及土壤养分和微生物丰度的影响。在土壤表层0~30 cm处每hm~2分别均匀施入0、5、10、20、40、60 t生物炭,在结果盛期测定生长指标、土壤养分和细菌物种群落,在结果末期测定产量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在黄瓜结果盛期,生物炭各处理对其茎粗、根系数、根体积、总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生物炭为20 t·hm~(-2)时,可提高黄瓜的根系数36.11%、根体积72.41%、干质量11.66%、总产量12.15%,及显著提高土壤中的碱解氮含量39.86%、速效磷含量135.95%、速效钾含量81.35%、有机碳含量82.89%、全氮含量73.77%。在20~60 t·hm~(-2)时,可明显提高结果盛期根际土壤细菌中变形菌门、放线菌门、厚壁菌门丰度;通过调控并提高变形菌门生丝微菌属、变形菌门紫色非硫细菌属等细菌数量和比例。说明生物炭在结果盛期对黄瓜生长、产量及根际土壤养分和细菌群落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3.
以“寒富”/“GM256”/“山定子”一年生嫁接苗为试材,采用盆栽法,研究了不同浓度铜(Cu)处理对植株根际土壤速效养分、酶活性和微生物活性的影响,以期为土壤质量评价以及采用生物学指标预警土壤Cu污染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随着Cu处理浓度的增加,根际土壤有效Cu含量随之增加,土壤pH呈现降低趋势。低浓度(30~200 mg·kg-1)的外源Cu处理对土壤有机质(SOM)及溶解性有机碳(DOC)含量影响不大,但高浓度(350、500 mg·kg-1)的Cu处理使SOM及DOC含量显著降低;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及速效钾含量呈现与二者类似的变化趋势。土壤脲酶、脱氢酶、碱性磷酸酶活性随外源Cu处理浓度的增加明显降低。土壤有效Cu含量与土壤养分及土壤酶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高浓度的Cu胁迫降低了微生物群落的代谢活性,抑制了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破坏了土壤微生物的均一性,使微生物群落代谢结构产生改变。  相似文献   

4.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是影响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重要因素之一。该研究选取北京市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胡桃楸阔叶林、蒙古栎阔叶林、油松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灌丛和草甸6种典型植被类型下的土壤,基于野外调查、采样与实验室分析对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胡桃楸阔叶林土壤细菌和真菌特有的OTUs和Alpha多样性均最高,细菌和真菌OTUs最低值则分别出现在针阔叶混交林和灌丛土壤,Alpha多样性最低值出现在蒙古栎阔叶林;土壤细菌群落主要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真菌群落以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子囊菌门(Ascomycota)为主。土壤pH、含水量和土壤温度会影响土壤细菌和真菌的丰富度与多样性。该研究为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土壤微生物资源保护及其生态功能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能够加速根际营养元素的循环,调节土壤肥力。分析桃树根际土壤微生态结构,可以为桃树种植土壤改良提供依据。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临沂市李官、汤头、沂水3个地区桃园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组成进行分析。经筛选和去除嵌合体后,得到了425 267条优质序列,这些序列的长度主要集中在400~450bp。在3个地区的样品中共鉴定出4 175个操作性分类单元(OTU)。物种分类结果显示,细菌包括25个门、54个纲、145个目、272个科、497个属和577个物种。在临沂不同地区的桃树根际土壤样品中,细菌群落组成和结构存在一定差异,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的顺序为汤头>沂水>李官。细菌群落中,线菌门和变形菌门的丰度之和达到50.37%~66.07%,属于绝对优势菌门。根据COG功能分类统计,土壤细菌的功能基因主要集中在新陈代谢、遗传信息和细胞信号传导等方面。总体而言,桃根际土壤的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组成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以5年生‘烟富10’苹果树为试材,研究地布覆盖和药渣覆盖对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和细菌群落的影响。结果发现,地布覆盖和药渣覆盖均改变了土壤温度,增加了果实发育前期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养分含量,提高了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蔗糖酶的活性,以药渣覆盖更为显著。药渣覆盖处理下,土壤有机质在幼果期、膨大期、成熟期分别增加了27.7%、32.1%、34.3%,速效磷增加了19.6%、53.8%、81.9%,速效钾增加了19.1%、35.0%、167.4%。对土壤细菌进行16S rRNA测序发现,两种覆盖均可增加土壤细菌α多样性,药渣覆盖的效果更好,且两种覆盖下土壤细菌群落β多样性更为相近,明显与对照不同。在细菌群落分布方面,地布覆盖处理显著增加了细菌放线菌门、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的群落丰度,分别增加了44.7%、65.7%和79.7%;药渣覆盖处理显著增加了变形菌门、拟杆菌门的群落丰度,分别增加了15.5%、54.5%。综上,药渣覆盖可以显著改善土壤水热情况,增加土壤养分含量,提高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对果树根系生长发育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7.
以1年种植(新植园)和3年连作百香果园根际土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根际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和多样性变化,以期为克服百香果连作障碍提供指导。结果表明,相比新植园,3年连作园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显著降低,细菌群落丰富度,真菌群落丰富度、多样性增加。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发生了较大变化,在门分类水平上,3年连作园根际土壤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分别增加了5.86个百分点和2.21个百分点;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减少了3.40个百分点,子囊菌门(Ascomycota)减少了28.41个百分点,而毛霉门(Mucoromycota)增加了14.73个百分点。在属分类水平上,3年连作园根际土壤中γ-变形菌纲中未分类属unclassified;ammaproteobacteria、黄单胞杆菌科未分类属unclassified;anthomonadaceae相对丰度显著增加,酸杆菌门中Gp2相对丰度显著降低;子囊菌属(Archaeorhizomyces)、孢子丝菌属(Sporothrix)、粪壳菌属(Sordaria)相对丰度减少,小被孢霉(Mortierella)、镰刀菌属(Fusarium)两个病原菌属相对丰度增加。说明连作改变了百香果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细菌多样性降低,真菌多样性升高,病原菌相对丰度增加,土壤由细菌型向真菌型转化。  相似文献   

8.
以“津优35号”黄瓜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法,用150 mmol·L-1 NaCl模拟盐胁迫,通过添加体积比为300、600倍和900倍的腐殖酸进行处理,研究了腐殖酸对盐胁迫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以期探索腐殖酸对盐胁迫下温室黄瓜土壤微生态环境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腐殖酸显著提高了土壤中有机质、速效钾、速效磷和全氮含量,而降低了pH。在细菌群落结构方面,各处理间细菌α多样性差异不显著,T1和T2中放线菌门、绿弯菌门和浮霉菌门的相对丰度均高于CK,而拟杆菌门和酸杆菌门的相对丰度则相反,细菌在属水平上组成变化并不明显。在真菌群落结构方面,T1和T2中OTU数量和Shannon指数与CK差异均不显著,而Chao1指数均显著高于CK,腐殖酸还提高了子囊菌门的相对丰度,T1、T2和T3中子囊菌门相对丰度分别较CK高28.07%、26.48%和6.41%,降低了担子菌门和壶菌门的相对丰度,在已知菌属的变化中,毛壳菌属和枝顶孢属的相对丰度升高,根生壶菌属的相对丰度降低。RDA冗余分析表明速效钾是影响细菌群落结构的关键环境因子,而有机质、速效磷和pH则对真菌群落结构起到关键...  相似文献   

9.
以中甘21(易感黄萎病和黑腐病)、满月56(抗枯萎病)、喜美(抗黄萎病和黑腐病)为试材,研究了内生黄色镰刀菌(Fusarium culmorum,F.c)和假禾谷镰刀菌(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F.p)对春、秋茬甘蓝产量,根际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类群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菌剂处理对3个甘蓝品种的春茬产量均无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了中甘21秋茬产量,而对满月56和喜美的秋茬产量亦无显著影响。2个抗病甘蓝品种根际土壤4类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大多显著高于不抗病品种中甘21;施用微生物菌剂可以显著提高中甘21根际土壤细菌、放线菌、氨化细菌、固氮菌数量,且改善了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综上,2株内生镰刀菌通过调控根际土壤微生物类群、多样性以及养分指标重塑了根际健康,对甘蓝连作障碍有显著的缓解效果,是制备微生物肥料的潜在植物益生菌。  相似文献   

10.
以西瓜为试材,在黑龙江省内11种典型栽培模式背景下种植西瓜,研究了西瓜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栽种西瓜后明显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其中处理D(西瓜/西瓜)的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以及细菌的丰富度最低,并且与大多数处理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相似性较低。相关性分析表明,真菌的多样性与土壤的电导率呈极显著负相关。经测序后发现,大部分的细菌属于链球菌属、放线菌、拟无枝酸菌、芽单胞菌门等;真菌类群为赤霉属、链格孢属、毛壳菌属、隐球菌属等。  相似文献   

11.
以茄子作为砧木,番茄为接穗进行嫁接,并以番茄自根植株和茄子自根植株作为对照,基于传统及现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根际土壤的生物学性状及细菌群落结构特征,旨在揭示嫁接植株抗性增强的机制。结果表明:番茄/茄子嫁接植株根际土壤中可培养细菌、放线菌数量,微生物生物量、酶活性和细菌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显著高于茄子和番茄自根植株;另一方面,norank_c_Acidobacteria、硝化螺菌属(Nitrospira)、芽孢杆菌属(Bacillus)、norank_f_Gemmatimonadaceae、norank_o_Gaiellales、norank_f_Xanthobacteraceae、norank_o_SC-I-84、norank_f_Anaerolineaceae、norank_f_Nitrosomonadaceae、鞘脂单胞菌属(Sphingomonas)细菌是嫁接植株与茄子、番茄自根植株根际土壤中的共有优势细菌属;g_unclassified_o_Ignavibacteriales 、 醋酸杆菌属( g_Acetobacter )、g_norank_f_Longimicrobiaceae 、g_unclassified_f_Verrucomicrobiaceae、g_norank_p_FBP、g_norank_p_Aminicenantes 属细菌是嫁接植株根际土壤的特有优势细菌属。与自根植株相比,番茄/茄子嫁接植株根际土壤存在更高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微生物生物量和相关酶活性,具有更高的土壤养分有效性,同时拥有不同占比的共有优势细菌门属,尤其拥有更为丰富的微生物可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和特有 OTU 数量,这是嫁接植株抗性增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王珊  李廷轩  张玎 《北方园艺》2012,(16):138-141
对辽宁省沈阳地区露地、温室2种种植方式下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养分和微生物区系情况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露地改为温室栽培后土壤有机质、全氮及速效养分累积量均高于露地,其中速效磷、速效钾的增幅最大,与辽宁省保护地土壤肥力分级指标相比,温室土壤速效氮含量较低,有机质含量属中等水平,全氮及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属高水平;土壤pH值整体下降,且温室使用的时间越长,土壤酸化趋势越明显;2种栽培方式下,土壤微生物都以细菌为主,但从群落结构来看,温室土壤细菌占微生物总数的比列下降,而真菌和放线菌占微生物总数的比例与之相反。  相似文献   

13.
伴生分蘖洋葱对番茄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分蘖洋葱和番茄为材料,采用高通量测序研究伴生分蘖洋葱对番茄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的组成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番茄单作相比,分蘖洋葱伴生处理改变了番茄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的组成,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为优势细菌门,子囊菌门(Ascomycota)、接合菌门(Zyg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为优势真菌门;在纲水平上,分蘖洋葱伴生处理显著提高了具有有益潜力的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了粪壳菌纲(Sordariomycetes)和散囊菌纲(Eurotiomycetes)的相对丰度;在目水平上,分蘖洋葱伴生处理显著提高了鞘脂单胞菌目(Sphingomonadales)和丙酸杆菌目(Propionibacteriales)的相对丰度,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了小囊菌目(Microascales)、散囊菌目(Onygenales)和炭角菌目(Xylariales)的相对丰度;在科水平上,分蘖洋葱伴生处理显著或极显著提高了类诺卡氏菌科(Nocardioidaceae)、微杆菌科(Microbacteriaceae)、鞘脂单胞菌科(Sphingomonadaceae)、Blrii41和毛球壳科(Lasiosphaeriaceae)的相对丰度,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了小囊菌科(Microascaceae)和爪甲团囊菌科(Onygenaceae)的相对丰度;在属水平上,分蘖洋葱伴生处理显著降低了具有致病潜力的假霉样真菌属(Pseudallescheria)、Kernia和Wardomyces的相对丰度;但是对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和微生物多样性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根际微生物群落代谢与组成方面探讨不同落叶果树根际差异性。【方法】利用Biolog ECO板方法与Illumina Miseq sequencing技术,以未种植果树区域土壤为对照,研究苹果、梨及葡萄等8种落叶果树根际微生物群落的代谢与组成。【结果】8种果树根际微生物的代谢活性与功能多样性指数(除Pielou均匀度指数E外)均显著高于对照。比较8种果树根际微生物群落的碳源利用特征情况发现,杏树根际微生物群落对酚酸类物质(PC,phenolic compounds)的利用比率显著下降,对碳水化合物(CH, carbohydrate)的利用比率显著上升,而对照土壤微生物群落对氨基酸类(AA,amino acids)碳源利用比率最高。细菌与真菌群落纲水平相对丰度表明,8种果树根际细菌与真菌群落相对丰度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苹果与核桃γ-变形菌纲相对丰度较其他果树显著上升;而与细菌群落相比,8种果树根际真菌群落在纲水平上差异更为明显。基于纲水平优势菌与微生物群落代谢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微生物群落代谢与Betaproteobacteria、Alphaproteobacteria及Sphingobacteriia呈显著正相关,而与Gemmatimonadetes、Sordariomycetes、Glomeromycetes及Chytridiomycetes均呈显著负相关。另外,RDA分析表明,微生物功能多样性(除E外)与细菌α多样性呈正相关,而与真菌α多样性呈负相关。【结论】8种果树微生物群落碳代谢存在显著差异。8种果树根际细菌与真菌群落均存在显著差异,而真菌群落较细菌差异更为显著。根际微生物群落代谢与细菌群落呈正相关,而与真菌群落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从梨土壤养分与微生物群落方面,探究红宝石梨树土壤养分与微生物群落应对低分子有机酸的变化规律,并分析梨树土壤微生物群落与养分吸收及果实品质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施用氮磷钾肥为对照,设置5%与10%的苹果酸(LM与HM)、柠檬酸(LC与HC)、草酸(LO与HO)与氮磷钾肥配施为处理,测定梨树土壤养分与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相比,低分子有机酸处理降低了梨园土壤EC值,柠檬酸与草酸显著降低了梨园土壤pH,而柠檬酸与LO处理显著降低了有机质含量。LC显著降低了土壤硝态氮含量,而LO则显著升高了土壤铵态氮含量。与对照相比,低分子有机酸显著降低了0~20 cm土层土壤有效P含量,而LM显著升高>20~40 cm土层速效K含量。另外,低分子有机酸显著改变了梨树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与碳源利用特征,其中HM显著升高0~20 cm土层多样性指数,而LO则显著降低了羧酸类与氨基酸类的利用强度。相关分析表明,0~20 cm土层微生物群落与果实维生素C含量、果实氮磷钾含量、产量等呈负显著相关,而>20~40 cm土层微生物群落与单果质量、果实色泽、果实钾含量以及叶片氮含...  相似文献   

16.
以灰枣和骏枣根际土壤为试材,采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分析了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红枣黑斑病病株及健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对土壤理化性质与根际土壤真菌丰富度前20位优势菌属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通过探究南疆地区发生红枣黑斑病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多样性,以期揭示新疆红枣发病与其根际土壤真菌群落之间的相关性,为生物防治提供思路和方法。结果表明:阿克苏和喀什地区灰枣和骏枣的根际土壤真菌测序中共获得6 221 336个有效标签,17 239个OTUs共鉴定出21个门42个纲299个属,其中80%为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阿克苏地区灰枣根际土样和骏枣根际土样中的菌属分别聚类在一起,喀什地区灰枣根际土样和骏枣根际土样中的菌属分别聚类在一起。RDA分析表明,发病灰枣土样中有效磷和pH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最大,发病骏枣土样中有机碳、速效钾和pH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最大。红枣黑斑病根际土样中真菌群落组成丰富,同一地区不同红枣品种根际土真菌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发病红枣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与土壤环境因子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不同树龄南丰蜜橘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付学琴  黄文新 《园艺学报》2014,41(4):631-640
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生物标记法,分析了树龄(嫁接后)1年、8年、15年和20年的南丰蜜橘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不同树龄南丰蜜橘根际土壤PLFA标记含量存在差异,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细菌、硫酸盐还原菌、嗜热解氢杆菌、放线菌等一些参与土壤物质循环的微生物类群的数量在下降,真菌、伯克霍尔德菌等一些适应于贫瘠土壤、代谢能力低的类群数量增加。8年树龄的南丰蜜橘根际土壤PLFA总量最大,细菌、放线菌PLFA含量高于其它土壤样品;20年树龄的南丰蜜橘根际土壤PLFA总量最小,其真菌PLFA含量高于其它土壤样品,表明土壤微生物量与土壤的肥沃程度相关,真菌比细菌更能适应养分贫瘠的条件。采用多样性指数分析,显示8年树龄的南丰蜜橘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最高,20年树龄的最低,表明随着南丰蜜橘树龄增长,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与均匀程度皆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土壤酶活性分析结果表明,与8年树龄相比,20年树龄的南丰蜜橘根际土壤脲酶、酸性磷酸单酯酶与过氧化物酶活性较低,蔗糖酶活性较高。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不同树龄南丰蜜橘土壤细菌、放线菌、真菌、原生动物各总PLFA与酶活性、土壤肥力因子之间存在相关性。由此可见,随着南丰蜜橘种植年限的增加,南丰蜜橘根际土壤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降低,根际土壤质量和一些关键酶活性出现较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18.
以井冈蜜柚主产地13个蜜柚园土壤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0~20 cm和20~40 cm土层土壤的基础理化性质以及细菌、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等指标,以期明确蜜柚园土壤与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关系,为井冈蜜柚园的科学精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采样区土壤p H值均呈酸性,土壤综合肥力总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0~20 cm土层土壤细菌和真菌的物种丰富度均高于20~40 cm土层。变形菌门、酸杆菌门、绿弯菌门、放线菌门是蜜柚园土壤的优势细菌类群;子囊菌门、担子菌门、被孢霉门和毛霉菌门为优势真菌类群。土壤p H值、有机质含量、可溶性有机碳含量是采样区果园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分异的关键驱动因子,此外,土壤真菌群落结构还受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养分含量的影响。因此,建议在井冈蜜柚果园管理过程中增施有机肥,以改善土壤肥力和调控土壤微环境。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明不同氮钾肥用量对番茄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及土壤养分和盐分的影响,以番茄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氮肥和钾肥用量,通过土培盆栽模拟试验,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根际土壤微生物及土壤养分的变化。结果表明:1)施肥使主要的优势菌群发生明显改变,过量施肥显著降低根际土壤的细菌数量,根际土壤中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细菌的相对丰度明显下降,但鞘脂单胞菌科(Sphingomonadaceae)和黄单胞菌科(Xanthomonadaceae)相对丰度略有增加,细菌种群分布趋于单一化。2)过量施肥导致的土壤电导率(EC)增加、C/N下降,是土壤根际细菌群落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3)过量施肥显著降低番茄株高、茎粗,但叶片叶绿素SPAD相对含量却呈现增加趋势,叶片光合作用受到抑制,从而产量明显下降。研究表明,施肥过量是导致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主要因素,次生盐渍化导致土壤中细菌群落发生改变,植株生长受到抑制,从而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20.
食用菌菌糠是食用菌栽培过程中收获子实体后剩下的栽培基质,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食用菌菌糠数量越来越多,菌糠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未见相关报道。本试验中以不同食用菌菌糠为材料,采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对平菇、香菇、金针菇、杏鲍菇菌糠中的细菌、真菌群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有菌糠样品细菌群落在门水平上的优势群落为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从属水平来看,未分类的细菌群落占优势;所有菌糠样品真菌群落在门水平上的优势群落为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从属水平来看,优势属为食用菌自身所在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