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桃果实香气物质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席万鹏  郁松林  周志钦 《园艺学报》2013,40(9):1679-1684
 介绍了桃果实香气物质组成、特征香气成分及其香味特点,综述了桃果实香气物质生物合成途径及关键基因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影响桃果实香气品质形成的主要因素和乙烯对香气物质合成的调控作用,提出了未来桃果实香气研究应开展的工作与方法,旨在为进一步开展本领域研究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2.
柑橘中挥发性物质以萜类为主,不仅影响植株与环境间的信号传递和赋予果实的香气,而且对消费者的感官体验及人体健康有多样的功能。对柑橘中挥发性萜类物质生物学功能、代谢谱的种质及组织特异性、合成途径相关基因及挥发性物质与柑橘分类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提出目前对柑橘挥发性萜类物质的研究仅限于代谢通路及代谢谱分析;在成分分析上多以游离态为主,糖苷等键合态的分析较少;已明确功能的结构基因及调控基因报道较少,香气品质的形成机理尚有待深入解析。展望未来,基础研究方面应重点揭示柑橘中挥发性萜类物质代谢的进化和演变规律、重要结构基因及转录因子调控机制等;生产应用中关注开发利用现有具特异香味种质、创制特殊香味新品种以及提升香气品质的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3.
香气是鉴定梨果实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近年来备受人们的关注,成为梨产业研究的热点领域.本文主要从影响梨果实香气物质的因素,以及香气物质的合成途径等方面进行了概述和展望,为梨香味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果实香气是杏果实内在品质的一个重要特征。该文介绍了杏果实香气物质的检测方法,香气物质种类与组成,以及主要特征香气物质;综述了杏果实香气物质的生物合成途径与果实成熟过程中香气品质形成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对杏果实香气品质改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果实香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前人的研究资料,对果实的香气从组成、含量、合成途径、影响因素及分离鉴定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为深入研究果实香气成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果实香气合成与遗传控制研究概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香气作为果实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近年来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化学分析仪器和手段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应用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广泛应用,香气研究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果实香气研究经历了香气组分分析、特征香气鉴定、香气生物合成途径分析及香气的遗传控制和改良等发展阶段。描述了果实香气的主要组成成分(醇类、酯类、醛类、酚类、萜类),对一些代表性水果的特征香气成分进行了归纳总结,重点介绍了与果实香气合成密切相关的脂肪酸途径、氨基酸途径,萜类合成途径以及关键酶的研究进展,展示了最近果实香气成分的遗传控制和转基因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提出了开展桃果实香气性状遗传控制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7.
香气物质是反映富士苹果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影响富士苹果鲜食及其深加工品品质。综述了国内外对富士苹果果实中香气物质的成分、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今后富士苹果香气物质的研究方向,以期为香气物质的深层次研究利用以及富士品种的更新换代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陈明  向妙莲 《现代园艺》2011,(6):17-18,20
香气是果实重要的品质指标之一,本文综述了果实香气主要成分及其生物合成途径和相关酶,以及乙烯在果实香气合成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乙醇代谢是果实采后贮藏过程中重要的次级代谢反应,代谢产物乙醇与乙醛具有合成香气与脱除涩味等功能。果实采收后由于贮藏环境胁迫以及调控技术不当,会导致组织内乙醇大量积累,产生异味且加快果实软化速度,影响果实风味与品质。系统综述了果实贮藏过程中乙醇代谢机理、乙醇积累对贮藏品质的影响、物理因子和化学因子对乙醇代谢的调控作用,以期为改善果实采后贮藏品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梨因其独特的口感和风味而备受消费者的喜爱。果肉质地和香气是梨果实重要的经济性状,针对梨果肉质地和香气研究的相关报道较多,且取得了较大的研究进展。围绕梨果肉质地和香气研究进行了概述,重点对软肉型梨、脆肉型梨果肉质地和香气形成机制,以及对影响梨果肉质地和香气形成因素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分析,展望了果肉质地与香气研究的方向,以期为梨果肉质地评价研究、果实香气研究和培育不同香型梨果新种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葡萄香气物质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气是衡量葡萄和葡萄酒品质的重要指标。葡萄果实及葡萄酒香气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萜烯类化合物、降异戊二烯衍生物、芳香族化合物、挥发性脂肪族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和吡嗪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含量、性质及相互之间的平衡,对葡萄及葡萄酒的香气品质具有决定性作用。综述了几种常见香气物质在葡萄及葡萄酒中的特点和含量,并从内因和外因两个角度综述了各种因素(品种、栽培技术、环境条件等)对葡萄果实的香气物质组成及含量的影响,认为干燥的砂质土壤,适当的曝光,冷凉的气候,生长势弱的砧木等更有利于香气物质的形成,同时分析了各种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和目前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2.
苹果红色芽变香气组分及脂肪酸代谢相关酶活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固相微萃取(SPME)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了富士、国光与红将军等苹果品种及其红色芽变品系的果实香气成分;进一步研究了国光及其红色芽变品系果实发育期间香气脂肪酸代谢途径相关酶的活性。①从8个参试苹果品种成熟果实中共鉴定出共8类116种香气成分,酯类67种(57.8%),占绝对优势;②红色芽变品系与其对照相比,香气成分种类无规律性变化,但共有组分的含量、特征香气成分的香气值总和、酯类含量及香气总含量等均明显高于各自的对照;③在果实发育末期,红色芽变的脂肪酸代谢途径4个关键酶活性均呈上升趋势,且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3.
摘要:香气成分是评价甜瓜果实品质的主要指标之一,其形成不仅与品种类型有关,也受到了外界因 素的影响,相关机理非常复杂。为了促进高品质甜瓜产业的发展及甜瓜香气品质的改良,综述了甜瓜果 实含有的香气成分及其合成机理,总结了果实成熟度、呼吸类型、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及施肥和土壤盐分 对甜瓜果实香气形成的影响,并且展望了盐胁迫对香气合成的影响机理研究将进一步成为甜瓜果实香气 合成机理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4.
柠檬酸作为园艺作物果实中的重要有机酸之一,显著影响果实风味和口感。文中综述了园艺作物果实中柠檬酸盐合成、转运、储藏及利用等诸多环节在柠檬酸积累中的地位和作用,着重介绍质子泵在液泡膜质子传递以及调节柠檬酸积累中的作用,概述转录因子、环境气候因素、栽培管理措施和采后处理等在柠檬酸积累代谢中的作用。全面解析了柠檬酸合成代谢机制,以期为通过基因编辑精细调控果实柠檬酸含量,获得糖酸比更加适宜、口感最佳果实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葡萄果实中绿叶气味组分(GLVs)合成与调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叶气味组分(GLVs)是葡萄果实中含量最高的挥发性物质,主要以游离态形式存在于葡萄果实及葡萄酒中。能为白葡萄酒带来"清新"的香气,也是红葡萄酒中果香气味组分乙酸己酯的直接前体物,其组成与含量对葡萄及葡萄酒香气品质具有重要的影响。笔者综述了葡萄果实中主要绿叶气味组分(GLVs)的种类、香气特点、生物合成途径及关键酶、生物合成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相关转录因子的鉴定及其调控机制是今后主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山东蓬莱、平度及东营‘玫瑰香’葡萄香气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山东省内陆及沿海地区气候条件对‘玫瑰香’葡萄香气的影响,为生态区划提供依据。以蓬莱、平度市大泽山镇及东营市六户镇3个地区的‘玫瑰香’葡萄为试材,测定3个地区果实成熟期葡萄香气含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并与三地气象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平度的‘玫瑰香’葡萄香气总量及种类显著高于其他两地,蓬莱‘玫瑰香’葡萄异戊二烯途径香气含量更高;东营的‘玫瑰香’葡萄C6酯类和里那醇含量均低于其他两地,但青草味香气主要贡献者己醛却显著比蓬莱和平度高出13.00%和19.61%。各产地‘玫瑰香’葡萄主要香气成分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分析表明,较大的昼夜温差促进了脂肪族类香气的合成,果实转色到成熟时期充足的光照利于萜烯类香气的合成。  相似文献   

17.
葡萄香气物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气是评价葡萄及其加工品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它构成了葡萄的特征风味。通过了解葡萄果实的香气组成,可以鉴别出葡萄的成熟度及其品种特性,从而为提高葡萄的风味及葡萄的遗传育种工作服务。葡萄果实中香气物质成分有酯、醇、醛、酮、萜类化合物等,这些化合物在葡萄果实中的含量以及它们的性质都对葡萄的香气品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介绍了葡萄果实中香气物质成分及存在形式,综述了葡萄果实中多种香气的合成途径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花香挥发物的主要成分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莹莹 《北方园艺》2012,(6):184-187
花的芳香来源于植物体内合成并释放到空气中的多种挥发性香气成分。这些成分不仅是植物诱引昆虫授粉,防御食草动物侵害以及参与体内各种次生代谢的重要物质,而且也会通过人的嗅觉系统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植物花香挥发成分的鉴定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花香挥发物主要由烷烃类、烯类、醇类、酮类、醛类、醚类、酯类及芳香族化合物等组成,按照生物合成途径这些香气化合物又可分为萜烯类、苯丙酸类/苯环型化合物和脂肪族化合物等三大类。花香挥发物的形成与植物基因型、发育阶段、激素以及温光等环境条件等有关。  相似文献   

19.
几个早熟苹果品种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38,自引:5,他引:38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极早熟苹果新品种早丰甜及贝拉、辽伏等早熟苹果品种果实香气成分。结果表明,(1)3种早熟苹果含醇类等12类136种香气成分,其中1-己醇、(E)-2-己烯醛、乙酸丁酯、乙酸己酯等成分均在1%以上,总含量占测定芳香物质总量的93.81%,为参试苹果品种的主要香气成分;(2)β-大马酮及草蒿脑可能是早丰甜特有香气物质;(3)根据香气成分的种类及含量,可将早丰甜与贝拉分别划为“酯香型”与“醇香型”苹果;(4)3个早熟苹果品种间香气成分种类和含量均存在差异,苹果香气成分是早熟苹果品种选育标准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以‘大久保’桃为材料,研究了果实在采后常温贮藏过程中特征香气及乙烯释放量和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果实中“青草型”香气成分含量的降低对风味的影响大于“花香型”香气成分的增加对风味的影响,以“青草型”与“花香型”香气成分的比值为衡量指标,比值最低时风味最佳。乙烯释放量与醛类物质含量和“青草型”香气成分含量呈显著负相关,ACC氧化酶与LOX酶共同调控乙烯的合成,进而调节香气的释放,影响果实的风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