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1 毫秒
1.
曹森  江彤  马超  江盼  雷霁卿  王瑞 《北方园艺》2021,(4):101-106
以"东红"猕猴桃为试材,通过采后用不同浓度(0、0.25、0.50、0.75μL·L-1)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进行处理后,将果实至于(20.0±0.5)℃层析冷柜中对其进行货架期贮藏,研究"东红"猕猴桃果实品质的变化,以期为延长猕猴桃货架期品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0.75μL·L-11-MCP能够有效地抑制"东红"猕猴桃果实硬度、b*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下降;0.75μL·L-1及0.50μL·L-11-MCP均能够显著降低"东红"猕猴桃果实呼吸强度、乙烯生成速率和脂氧合酶(LOX)活性;0.25、0.50、0.75μL·L-11-MCP能够更好地推迟"东红"猕猴桃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上升,而不同浓度1-MCP处理间对"东红"猕猴桃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的作用效果无显著差异。综合比较,0.75μL·L-11-MCP能够更好地保持"东红"猕猴桃的货架期品质,其次为0.50μL·L-11-MCP。综合考虑"东红"猕猴桃货架期品质变化及成本,建议"东红"猕猴桃的1-MCP使用浓度为0.50~0.75μL·L-1。  相似文献   

2.
以贵阳市乌当区“粉蓝”蓝莓为试材,在4℃条件下,结合PET+PE复合膜封装,采用正交实验法,以腐烂率为评价参数,研究了不同浓度配比的壳聚糖、山梨酸钾和ε-聚赖氨酸复合涂膜对蓝莓果实的保鲜效果,以期为蓝莓采后贮藏保鲜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具有较好保鲜效果的配方是2.0%壳聚糖、0.2%山梨酸钾、0.05 g·kg-1ε-聚赖氨酸,能够有效降低蓝莓贮藏期间的腐烂率,减缓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和花青素含量的变化,有效延长蓝莓的保鲜期。  相似文献   

3.
以‘沾化冬枣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0、1、3和5 g·L-1)和氮肥(0、2、4和8 g·L-1)对冬枣品质形成的生理调控机制,为盐碱生境氮素养分管理及提高果实品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3 g·L-1 NaCl与4 g·L-1氮交互处理下叶片氮含量、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保持较高水平,5 g·L-1 NaCl与8 g·L-1氮交互处理下光合能力最低。相同NaCl处理下,增施4 g·L-1氮对抑制果实Na+积累,提高K+含量效果最好,5 g·L-1 NaCl与无氮交互处理致使K+/Na+降至最低。果实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在3 g·L-1 NaCl处理下升至最高值,而在5 g·L-1 NaCl处理下降至最低值,同一NaCl浓度与4 g·L-1...  相似文献   

4.
以宁夏地区甜瓜主栽品种花兰柿老化种子为材料,选用3种引发剂(5 g·L-1 CaCl2、2 g·L-1 MnSO4·H2O、1.25 g·L-1水溶性壳聚糖)对甜瓜种子进行单一及组合渗透引发处理,探讨不同种类引发剂对甜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筛选最优的引发剂。标准发芽试验结果表明:单一和组合引发剂处理均能显著促进老化甜瓜种子发芽,其中,组合引发剂5 g·L-1 CaCl2+2 g·L-1 MnSO4·H2O处理的甜瓜种子活力指数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穴盘育苗结果表明:组合引发剂可提高甜瓜幼苗质量,显著增加幼苗的茎粗、总鲜质量、总干质量和壮苗指数,组合引发剂5 g·L-1 CaCl2+2 g·L-1 MnSO4·H2O(T4)和5 g·...  相似文献   

5.
1-甲基环丙烯处理对不同成熟度薄皮甜瓜贮藏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京蜜薄皮甜瓜为试材,采用体积浓度2μL·L-1的1-甲基环丙烯(1-MCP)分别处理八成熟和九成熟薄皮甜瓜,随后置于15℃冷库中贮藏,贮藏期间每3d测定相关生理和品质指标变化。结果表明:成熟度对薄皮甜瓜贮藏特性有显著影响,八成熟比九成熟薄皮甜瓜耐贮;1-MCP处理可以显著抑制不同成熟度薄皮甜瓜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速率,从而减少其贮藏期间质量损失,延缓果实表皮颜色转黄和后熟过程,降低贮藏期间腐烂率,保持其食用品质和口感,延长薄皮甜瓜货架期;八成熟的1-MCP处理组贮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玉露香梨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0、0.1、0.5、1.0 mmol·L-1)褪黑素(melatonin,MT)处理对梨果实常温贮藏品质和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将已达商业成熟的玉露香梨果实进行0.1、0.5、1.0 mmol·L-1不同浓度MT浸泡处理,以蒸馏水浸泡作为对照。分别于(20±1)℃贮藏21 d,每隔7 d货架测定果实质量、果皮颜色(L*、h°)、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等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指标,统计总腐烂果数,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果实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速率,同时采用果皮冻样测定丙二醛(MDA)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等果实生理指标。【结果】与对照相比,不同浓度MT处理均能降低果实失重率和腐烂率,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1.0 mmol·L-1MT有效抑制货架前期0~7 d果实维生素C含量和硬度的下降,0.5 mmol·L-1MT在货架第14天作用效果显著,而0.1mmol·...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褪黑素处理对采后常温货架期梨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新梨7号果实为试材,设置50、100、150、200、250μmol·L-15个褪黑素浓度梯度处理,以清水处理为对照,测定了常温货架期果实失重率、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乙烯释放速率、香气物质种类和含量等指标。【结果】从处理后5、10、15和20 d的测定结果可以看出,与对照相比,褪黑素处理减少了梨果实内水分的消耗,果实的失重率升高的幅度小,果实硬度较高,150μmol·L-1褪黑素处理失重率和果实硬度与对照差异达显著水平;褪黑素处理能够使新梨7号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稳定,处理20 d时,不同浓度褪黑素处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褪黑素处理新梨7号果实的乙烯释放速率均低于对照,以150μmol·L-1褪黑素处理最低,较对照减少了87.05%,差异显著;不同浓度褪黑素处理对新梨7号果实香气物质种类和含量存在差异,褪黑素处理能调节果实香气种类和含量。【结论】外源褪黑素处理可延缓新梨7号梨果实失水,保持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减少乙烯释放。适宜浓度褪黑素处理可调节香气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保证常温货架期贮藏品质,综合认为,150μmol·L-1浓度褪黑素处理能够有效延缓梨果实的衰老,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以六年生露地栽培葡萄‘夏黑’为试材,分别用0(CK)、100、200、300、400 mg·L-1的亚硒酸钠溶液于果实转色期进行叶面喷施处理,研究硒处理对葡萄叶片活性氧代谢的调控,同时评价其对葡萄果实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结合主成分分析筛选最佳的硒处理浓度,以期为外源硒在延缓和预防葡萄叶片早衰及葡萄果实保鲜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与CK相比,300 mg·L-1的硒处理显著提高了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了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200 mg·L-1的硒处理有效抑制了果实贮藏期间失重率的升高,延缓了硬度、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维持了较高的好果率。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浓度硒处理对葡萄叶片活性氧代谢的调控和果实常温贮藏保鲜效果排名分别为300 mg·L-1>200 mg·L-1>100 mg·L-1  相似文献   

9.
猕猴桃授粉方式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心猕猴桃为试材,设置了5种不同的授粉方式,研究不同授粉方式对红心猕猴桃坐果率、果实外观性状、内在品质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猕猴桃优质高产技术研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5种授粉方式中,人工点粉处理猕猴桃的坐果率和单株产量达到最高值,分别为77.12%和30.50kg;从果实外观来看,3号花粉悬浮液(白砂糖2g·L-1+硼酸1g·L-1+琼脂2g·L-1+0.2g·L-1吲哚丁酸+花粉2g·L-1)喷雾授粉果实的横径和单果质量的最大,分别为5.17cm、85.70g;从果实内在品质来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最高的处理为人工点粉处理,分别为17.2%和0.82%,而总糖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最高的处理为1号花粉悬浮液喷雾处理,分别为13.28%和1.12mg·g-1。综合分析可知,利用人工喷雾等器械授粉能更好地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猕猴桃的坐果率,增加产量,有效改善果实的外观性状和内在品质,因此认为1号花粉悬浮液(白砂糖2g·L-1+硼酸1g·L-1+琼脂2g·L-1+花粉2g·L-1)处理更适宜用于猕猴桃大面积大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10.
以五年生葡萄品种‘阳光玫瑰’为试材,采用赤霉素(GA3)和氯吡脲(CPPU)搭配不同植物生长刺激物复合施用,研究了不同浓度处理对‘阳光玫瑰’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合‘阳光玫瑰’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配方。结果表明:GA3 25 mg·L-1+CPPU 2.5 mg·L-1处理可明显提高果实香味;GA3 25 mg·L-1+CPPU 5.0 mg·L-1处理果实无核率达到90%,显著提高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及还原糖含量,但同时也伴随着果实空心现象增多;GA3 25 mg·L-1+CPPU 5.0 mg·L-1+壳寡糖800倍处理的果实无核化效果最好,并且空心率也较低。综合各指标,GA3 25 mg·L-1+CPPU 5.0 mg·L-1+壳寡糖800倍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以薄皮甜瓜果实为试材,用外源乙烯、脱落酸以及乙醇对采后薄皮甜瓜果实进行处理后于常温(23±1)℃条件下贮藏,研究贮藏期间各组薄皮甜瓜果实硬度及相关酶活性变化情况,以期为薄皮甜瓜采后果实品质的维持及保鲜技术的完善与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贮藏期间,薄皮甜瓜果实硬度呈降低趋势;脱落酸(ABA)处理的果实硬度与果实中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酯酶(PME)、β-半乳糖苷酶(β-Gal)、β-D-葡聚糖酶(EGase)、淀粉酶活性升高相关,且ABA主要促进了贮藏前期果实中EGase以及淀粉酶活性,加速了原果胶、淀粉的分解,促进了贮藏前期果实的软化;而乙烯(ETH)处理果实硬度的降低与果实中PG、β-Gal活性明显呈负相关,且ABA和ETH处理均能通过提高果实贮藏前期LOX活性和电导率影响了果实硬度,可能存在羟自由基氧化作用对果实硬度的影响.在贮藏后期,ABA和ETH处理对果实软化的作用相似.乙醇(EtOH)则通过抑制PG、PME、β-Gal、EGase、淀粉酶以及LOX活性,延缓了果实可溶性果胶和可溶性糖以及电导率的升高,维持了薄皮甜瓜果实硬度.综上可知,ABA和ETH调控薄皮甜瓜果实软化的酶调系统存在差异,而EtOH能通过降低果胶及淀粉代谢酶活性抑制羟自由基的作用,进而减缓了果实软化进程,维持了果实硬度.  相似文献   

12.
1-MCP和壳聚糖复合处理提高嵊州桃形李采后保鲜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嵊州桃形李成熟于夏季高温季节,果实采后极易失水软化,并且易于腐烂难以保鲜,因此探讨1-MCP、壳聚糖涂膜及1-MCP和壳聚糖复合处理对其保鲜效果的影响。【方法】采收成熟的果实于当天直接运回,从中选取大小一致、没有病虫害的果实,分别以不同浓度的1-甲基环丙烯(1-MCP)、壳聚糖及1-MCP结合壳聚糖复合处理,并以浸泡蒸馏水处理的果实为对照,分别装入塑料保鲜袋,在室温贮藏后的不同时间内观察果肉细胞结构的完整性,测定果实品质参数。【结果】与对照相比,经不同浓度1-MCP或壳聚糖分别处理后,结果发现,以6.0μL·L~(-1)1-MCP处理6 h和1.0%壳聚糖单独处理后果实腐烂率最低;同时,与单独1-MCP或壳聚糖处理的果实相比,6.0μL·L~(-1)的1-MCP和1.0%的壳聚糖复合处理对桃形李采后保鲜的效果更为明显,复合处理更能提高贮藏过程中果实的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果实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及氧化伤害,降低果实贮藏过程中的失重率,提高果实硬度,维持果肉细胞结构完整性和维持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及维生素C的含量,也达到降低果实腐烂率,延长贮藏时间的效果。【结论】6.0μL·L~(-1)的1-MCP和1.0%的聚糖壳复合处理显著提高桃形李采后抗氧化酶活性,降低氧化伤害,提高果实硬度和品质,从而延长保鲜时间和提高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以番茄品种“妞内姆1618”为试材,利用5个不同浓度的咸水(2、3、5、7、9 g·L-1),以淡水(0.3 g·L-1)为对照,分别在番茄前期、中期、后期进行滴灌,研究不同时期咸水灌溉对番茄产量及品质指标的影响,以期为盐碱地设施番茄咸水灌溉制度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前期≤5 g·L-1咸水滴灌,产量及单果质量较对照降低不明显,但7、9 g·L-1处理均达显著水平,而后期≤9 g·L-1各咸水处理较对照差异均不显著,但却使中期单果质量显著降低;咸水滴灌提高了前期、中期的维生素C及有机酸含量,但却使果实后期的维生素C含量降低,使前期、后期果实硬度增加,且均提高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土壤含盐量低于0.3%的滨海盐碱区,根据番茄不同时期进行适宜浓度咸水滴灌,能够达到保产提质目的。  相似文献   

14.
以双孢菇为试材,采用浓度为0、0.2、0.6、1.0 g·L-1大蒜素对双孢菇进行喷淋处理,于(1.0±0.5)℃冷藏10 d,测定各处理感官品质、失重率、色差、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氨基酸含量,研究了不同浓度大蒜素对双孢菇采后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大蒜素在果蔬保鲜方面的运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浓度为0.2 g·L-1的大蒜素处理能显著保持双孢菇的外观和色泽。大蒜素处理有效减少双孢菇的质量损失。大蒜素处理能够维持双孢菇中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延缓氨基酸降解。综上所述,大蒜素处理有助于保持消费者喜爱的外观颜色和营养特性,且可以减少双孢菇的生化和理化品质损失,从而延长其货架期。  相似文献   

15.
以腐植酸叶面肥为试材,以"红富士"苹果为研究对象,采用大田试验方法,分别设定5个不同腐植酸浓度(0(CK)、0.2、0.4、0.6、0.8 g·L-1),通过测定果实产量、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干物质、果径、硬度,比较不同浓度处理对苹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腐植酸叶面喷施技术在苹果栽培中的应用技术提供浓度参考。结果表明:喷施腐植酸的果实单果质量和产量与对照相比均有所增加,当用量为0.4 g·L-1时均达峰值,同时能减小果实硬度,增大果径,提高商品率;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均有所提高,适当的浓度能降低可滴定酸含量,提高糖酸比;干物质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均有所增加,干物质含量最高可增加4.0%,维生素C含量最高可增加13.65 mg·(100g)-1。产量和果实品质各指标回归拟合表明,腐植酸浓度与产量和各指标均存在显著的二次相关关系,产量最高时腐植酸浓度为0.52 g·L-1,果实品质各指标最优时腐植酸浓度均在0.38~0.59 g·L-1。  相似文献   

16.
以‘蟋蟀羊角蜜’甜瓜种子为试材,以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测量不同浓度(50、100、150、300、500 mg·L-1)硫酸铜处理甜瓜种子后的发芽数、浸出液电导率以及幼苗的根长、根体积、干鲜质量等指标,并计算分析发芽率、活力指数、根冠比等相关指标,研究了不同浓度硫酸铜对甜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期为甜瓜的研究与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低浓度硫酸铜可以促进甜瓜种子萌发,较高浓度硫酸铜对甜瓜种子的萌发具有抑制作用,当硫酸铜浓度为100 mg·L-1时,甜瓜种子萌发促进效果最好,此时发芽率、干鲜质量、根冠比分别为94.67%、0.014 6 g、0.063 4 g、0.542 5,与CK相比分别提高6.77%、5.80%、16.12%、11.46%。当浓度为150 mg·L-1时,对种子萌发出现抑制作用,随着硫酸铜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加强,当硫酸铜浓度为500 mg·L-1时,抑制效果最明显,此时发芽率、干鲜质量、根冠比分别为80.00%、0.012 5 g、0.044 5 g、0.404 6,与...  相似文献   

17.
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薄皮甜瓜品质和生理特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京蜜薄皮甜瓜为试材,研究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薄皮甜瓜品质和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贮藏温度是影响薄皮甜瓜采后品质和生理变化的重要因素。低温可减缓薄皮甜瓜质量和可溶性固形物损失,抑制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但温度过低会引起冷害,0℃条件下贮藏3d、5℃贮藏6d即会有冷害发生;贮藏温度偏高,可加快薄皮甜瓜后熟衰老过程,室温条件下贮藏9d,腐烂严重,失去商品价值;10℃条件下贮藏能较好保持薄皮甜瓜的风味和感官品质,是京蜜薄皮甜瓜适宜的贮藏温度。  相似文献   

18.
多效唑在桃果实中的残留量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估多效唑在桃园中使用的安全性,于2010-2011 年分别以3 个普通桃品种为试材,使用不同剂量(0.0375 ~ 0.225 g · m-2)、不同浓度(500 ~ 1 500 mg · L-1)多效唑进行土壤施入或叶面喷施,利用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串联质谱仪(GC–MS–MS)对成熟桃果实中的多效唑残留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仅在大棚桃试验中的1 个较高浓度叶面喷施处理(1 250 mg · L-1 喷施2 次)的桃果实中多效唑残留量超过0.5 mg · kg-1,其它处理的残留量均小于0.5 mg · kg-1,其中大部分土施处理的残留量低于0.05mg · kg-1。如果以最大残留量 ≤ 0.5 mg · kg-1(欧盟现行桃残留限量标准)为标准,按树冠投影面积,土壤施入0.0375 ~ 0.225 g · m-2 等不同剂量,桃果实中多效唑残留量不超标;在露地条件下叶面喷施浓度不超过1 500 mg · L-1,在大棚条件下浓度不超过1 000 mg · L-1,喷施次数不多于2 次,果实中多效唑残留量也不超标。  相似文献   

19.
以“百亿唐帝”甜瓜为试材,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法,用不同浓度(25、50、75、100、125 mg·L-1)的壳寡糖溶液分别进行浸种、叶喷和根灌处理,研究壳寡糖不同施用方式对甜瓜幼苗的影响,以期为壳寡糖在蔬菜育苗上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75 mg·L-1壳寡糖浸种可极显著提高甜瓜种子的发芽率;其中75 mg·L-1浸种、50 mg·L-1叶喷、100 mg·L-1根灌为各施用方式中增强甜瓜幼苗质量的最佳浓度;在施用方式中,以叶喷处理的甜瓜幼苗质量最佳,其次为根灌处理,浸种处理最弱,但均极显著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20.
以‘西州蜜25号’甜瓜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2.5、5.0、10.0、20.0 mmol·L-1)外源海藻糖浸种处理,研究海藻糖预处理甜瓜种子对不同浓度NaCl和混合盐溶液条件下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期为甜瓜栽培生长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NaCl和混合盐溶液浓度的增高,甜瓜种子发芽能力受到抑制,超过75 mmol·L-1浓度盐胁迫的甜瓜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发芽率和发芽势等指标显著下降;而海藻糖浸种则可以缓解75 mmol·L-1盐处理对甜瓜种子的伤害,其萌发相关指标均得到了提升;在150 mmol·L-1盐胁迫下,不同浓度海藻糖预处理对甜瓜种子萌发缓解作用不明显;通过隶属函数分析比较发现,浓度为2.5~5.0 mmol·L-1海藻糖对甜瓜种子萌发与幼苗地上及地下部长度的提高均显著,对盐胁迫具有缓解效应,故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