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食用菌》2021,(4)
结合生产实践,总结了如何利用柞树叶腐殖质栽培羊肚菌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栽培场地准备、柞叶处理、播种技术、外源营养袋制作与摆放、田间管理、采收与加工及转潮出菇管理等。  相似文献   

2.
根据宜昌地区的气候特点,结合羊肚菌的出菇规律,探索和总结羊肚菌避雨设施化栽培技术。内容涉及生产季节安排和菌种选择、栽培前大田处理、栽培管理、采收与干制加工。采用避雨设施栽培在羊肚菌出菇期间可有效控制土壤水分并降低倒春寒的不利影响,保证羊肚菌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3.
用沙漠砂代替土壤作为羊肚菌栽培基质,2021年10月播种,12月底顺利出菇;栽培羊肚菌后的沙漠砂,有机质含量大幅提升,出菇后基质中胡敏酸、富啡酸、胡敏素含量显著上升,改善了沙漠砂肥力。这项由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副研究员谭昊团队研发的技术在甘肃河西走廊的沙漠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秀珍菇是一种新兴食用菌,对温度和湿度要求比较严格,在秀珍菇的生产上对栽培管理技术要求比较高。从菇房建造、品种选择、菌棒的制作、出菇管理、采收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其栽培管理。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发展迅速。猴头菇出菇同步性好,出菇期较短,适宜环境能精准化控制的工厂化栽培。主要介绍工厂化栽培猴头菇关键技术环节的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对工厂化栽培车间布局、厂区要求、菌种制作、出菇管理等技术环节进行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6.
针对设施大棚栽培羊肚菌成本投入多、风险高、管理复杂等问题,介绍羊肚菌轻简化大田栽培技术。包括菌种的选择、营养袋的制作、地块选择、整地播种、覆膜及遮阳网、发菌管理、催菇、出菇采收、销售、收益分析。该栽培模式生态效益好,设施极为简单,成本投入少,经济效益好。该技术模式适合家庭农场,劳动力2~3人,栽培面积2 000 m2以下。  相似文献   

7.
针对浙江地区羊肚菌钢管大棚栽培效率低、成本投入大的问题,试验采用小拱棚轻简化大田栽培技术。具体介绍该项技术的菌种及外源营养袋的制作、机械整地播种、小拱棚搭建、发菌及出菇管理等;并比较栽培成本与效益。结果为羊肚菌小拱棚轻简化大田栽培模式与镀锌钢管大棚栽培模式产量相当,但前者可节省85%的设施成本和25%的人工成本。  相似文献   

8.
富邦双孢蘑菇周年化栽培模式的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顺根 《食药用菌》2013,(6):332-336
富邦双孢蘑菇周年化栽培模式是以莘县富邦菌业有限公司研发的"新型、周年化高效出菇棚"为基础,由公司帮助农民建设周年化菇棚,公司为农民提供优质菌种、栽培管理技术、回收蘑菇等一系列服务。将公司资金和技术力量雄厚,与农户自主经营责任心强、管理方便灵活的优势充分结合起来,开创一种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双孢蘑菇种植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李超  张士义  刘国宇 《食用菌》2011,33(2):35-36
从栽培场地及设施要求、栽培季节与品种、栽培基质原料选择与配方、拌料与装袋、发菌期管理、出菇管理、采收和包装等方面介绍了一套金针菇设施化生料袋式标准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辛颖 《食用菌》2020,(3):56-57
羊肚菌是一种低温高湿型珍稀食用菌。人工栽培羊肚菌周期短,投入成本低,效益高。近年来,我国人工栽培羊肚菌技术取得了突破,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羊肚菌栽培模式主要有大田仿生露地栽培模式、小拱棚(套棚)栽培模式、冷棚栽培模式、日光温室栽培模式。日光温室栽培羊肚菌,可以适时人为调控栽培环境,减少不利自然环境因素对出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羊肚菌栽培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效益特点,其菌种必须含有两种交配型基因才能出菇,普通羊肚菌菌种分离技术均有可能缺失交配型基因,而科研院所可以通过PCR技术检测菌种后用于生产,导致羊肚菌菌种市场价高并趋于垄断.可以自行制作羊肚菌菌种,利用冷库进行出菇效果对比试验,筛选出菌种用于大田栽培.通过3年生产实践,方法可行,具有推...  相似文献   

12.
以8个羊肚菌菌株为材料,在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开展稻田栽培试验,通过观测不同羊肚菌菌株在整个生长周期的菌丝、无性孢子、菌核、原基、子实体等生长特点,比较分析了8个羊肚菌菌株出菇特点、产量和性状等差异,以期筛选出适合于苏南地区种植的羊肚菌菌株,为苏南地区羊肚菌栽培与推广提供技术支撑。研究结果表明8个羊肚菌菌株中,以Y4菌株出菇时间最早,出菇整齐率高,抗逆性好,菌盖长度最长,产量最高,适合在苏南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3.
为优化羊肚菌营养袋的原料组成与配比,以食药用菌栽培基质中常用的4种秸秆及谷壳、麦粒、麦麸,通过主成分分析归纳各原料的营养组成属性,设计出9个营养袋配方进行栽培试验,比较出菇产量,得出高产营养袋原料组合为谷壳和麦粒;再以谷壳与麦粒按11种不同的重量比混合制成营养袋进行栽培试验,综合考量制作成本、出菇产量、经济效益等因素后,最终得到高产高效的羊肚菌营养袋配方(重量比)为谷壳19%、麦粒79%、石灰1%、石膏1%。  相似文献   

14.
露地栽培羊肚菌受自然气候影响极大,为了探索适宜室内栽培的菌株与光照条件,在设施大棚内利用周转筐栽培羊肚菌,研究六妹羊肚菌、梯棱羊肚菌、羊肚菌分离1号、羊肚菌分离2号的出菇情况以及不同遮阴处理对六妹羊肚菌出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六妹羊肚菌的产量最高,每筐子实体朵数为13.4朵,每筐鲜菇质量为150.1 g,鲜菇商品性状较好,菌盖呈塔尖顶形,子实体呈灰黑色、大小适中,单朵鲜质量为11.2 g,菇柄最短,菌盖最长,菌盖最宽位置位于菌盖与菇柄连接处;梯棱羊肚菌的综合表现次于六妹羊肚菌,但优于羊肚菌分离1号和羊肚菌分离2号;盖1层遮阳网的六妹羊肚菌处理可以正常出菇,而不盖遮阳网和盖2层遮阳网的处理均无法正常出菇;因此,利用设施大棚栽培羊肚菌时,可以选择栽培六妹羊肚菌,在棚内加盖1层遮阳网,以保证出菇、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5.
根据大量实践经验,总结浙北地区大棚地栽羊肚菌技术。内容涉及羊肚菌栽培菌种的制作,种植季节及场地的设定,播种方法,营养包的制作与放置技术的注意点,菌霜的控制与管理,出菇期间的管理,以及采收与销售等多个环节及技术。  相似文献   

16.
开展了6个羊肚菌菌株的核桃林下栽培试验,以期为大理地区羊肚菌的栽培与推广提供技术支持。通过观测各个品种羊肚菌菌丝、菌核、原基、子实体整个生长周期的特点,综合对比分析了各个品种在成熟时间、出菇特点、品质、产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在试验区内,6个羊肚菌试验菌株中以六妹系列的LL-1出菇时间最早、品质最佳、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7.
为了利用冬闲期的冷棚来降低羊肚菌人工栽培成本,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探索出1套适宜华北地区的羊肚菌冷棚栽培技术,主要内容包括:羊肚菌品种选择、栽培季节安排、土质要求和栽培流程及出菇管理等.在冷棚栽培羊肚菌可以利用果树、蔬菜大棚等设施,增加了棚室冬闲期的产出,每667 m2鲜菇产量可达200 k g,增加生产效益2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18.
苹果木屑反季节栽培香菇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栽培季节安排、栽培场地选择、菇棚建造、优良菌株选用、菌袋制作、出菇管理、虫害防治等各个方面详细介绍了苹果木屑反季节栽培香菇技术,为北方地区夏菇生产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9.
尖顶羊肚菌人工栽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3种母种培养基和5种原种培养基对分离到的一株尖顶羊肚菌(Morchella conica)进行人工栽培,并探讨了温度、光照和覆土对羊肚菌菌丝生长和出菇的影响。结果表明,母种培养基M1与原种培养基Y1最有利于菌丝生长和菌核形成。Y1培养基有利于羊肚菌子实体的形成,且在菌丝满袋后不覆土、强光刺激48h、室温(13~23℃)处理下实现出菇。  相似文献   

20.
福建地区由于冬春季温度偏高,栽培羊肚菌存在较大困难,但福建部分山区温度比平原低4~6℃,1~2月具有适合羊肚菌出菇的持续低温时间,可以满足羊肚菌原基形成的低温条件。从栽培时间的选择、栽培种和营养袋的制作、平棚搭建、播种、栽培等方面介绍羊肚菌栽培经验,并讨论尚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