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8 毫秒
1.
为探索蓝花茄的最佳矮化方式,为其实际生产管理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通过使用多效唑(PP333)对蓝花茄进行叶面喷施,研究了不同浓度多效唑对蓝花茄的矮化效果.结果表明,喷施不同浓度多效唑均能在不同程度上缩减蓝花茄的节间数和节间长度,从而达到矮化植株的目的,且多效唑的施用浓度越高,对植株的矮化效果越明显.同时,喷施多效唑...  相似文献   

2.
多效唑对菊花株型和开花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PP_(333)),不同时间对3个菊花品种进行了叶面喷施试验,祥细观察其对株型和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PP_(333)能明显地抑制菊花的茎和叶的生长,使植株矮化,节间缩短;叶片变小,厚度增加;叶色加深,叶绿素含量增加;推迟开花,延长花期。同时,试验结果为合理应用PP_(333)控制菊花株型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露地牡丹花期调控研究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了多效唑和赤霉素及去叶处理对露地牡丹“国庆节”期间开花的着花量、花径及花期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多效唑和去叶做前处理效果好,多效唑浓度以300 mg/L或150 mg/L为宜。8月上旬进行多效唑和去叶处理,8月下旬进行赤霉素处理对增加花径,提高花量,促进露地牡丹“国庆节”开花有益。在品种选择上,应选择重瓣性低、易开花的早中花品种,以提高成花率及质量。  相似文献   

4.
用不同浓度多效唑对自育小苍兰新品种"香玫"种球浸泡不同时间,研究多效唑对小苍兰株型、开花及仔球繁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高浓度多效唑结合较长的浸泡时间,对小苍兰株型的矮化有利,但同时易引起植株畸形的发生,其中以多效唑150 mg/L浸泡12 h的组合对株型控制效果较好;在各处理间,对小苍兰主花序长度、主花序第一朵小花直径...  相似文献   

5.
多效唑对水仙高度和花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崔向东  史素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6979-6980
[目的]探索不同浓度多效唑对水仙高度和花期的影响,实现对水仙株高和花期的调控。[方法]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多效唑设为5个浓度水平,用各浓度药液浸泡水仙球,观察水仙的长势、根系、叶片的颜色、花朵的色泽和香味等状况。[结果]20、30、40 mg/L浓度的多效唑处理过的水仙株型紧凑,高度适宜,延迟开花1~13 d,延长花期4~6 d,开花品质较佳。[结论]多效唑对水仙叶片和花葶高度都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叶片浓绿厚实,花葶粗壮,同时不同程度地推迟了始花期,延长了开花时间,花径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6.
多效唑对蝴蝶兰开花品质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蝴蝶兰叶面喷施多效唑对其开花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低浓度多效唑除能使蝴蝶兰根系更粗壮、植株生长更旺盛外,还能改善蝴蝶兰开花品质如花梗粗壮、花瓣厚实、花大、花期较长等,蝴蝶兰的商品价值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不同浓度多效唑处理对长寿花株型和开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改善盆栽长寿花的观赏品质,笔者采用50~400 mg/L不同浓度多效唑处理,探讨其对长寿花植株形态和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效唑处理促使长寿花植株明显矮化并使花期提前,促进干物质向根、茎和花的分配比例。根据综合效果来看,多效唑最佳处理浓度为200 mg/L。  相似文献   

8.
月季花期调控和增加花量的研究是通过采用不同修剪强度、修剪时间、施肥水平等方式使北京城市栽培的月季于奥运会期间持续开花,同时增加花量。试验结果表明:修剪强度对月季花期调控和增加花量具有较大的效应,采用强修剪、中度修剪和弱修剪相结合的修剪方式有利于调控花期;修剪时间受气温、开花周期和修剪强度等多因素影响;施肥数量和施肥种类影响月季开花的质量、数量和抗逆性。温度是藤本月季花期调控的最大影响因子,不同品种受温度影响的程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蓝花楹开花特性及其花器官构造特征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生长在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内两个不同地点的蓝花楹为材料,对其开花特性及花器官特征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蓝花楹在温江地区存在一年两花现象,即5~6月为花期Ⅰ,8~10月为花期Ⅱ,花期Ⅰ的花量大于花期Ⅱ。同时,对蓝花楹的花序和花器官构造进行了观察与描述,旨在为今后蓝花楹在园林植物上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PP333和B9对白兰花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为使乔木白兰花矮化适应盆栽,并提高白兰花的开花产量,对白兰花幼苗喷施多效唑(PP333)和比久(B9),进行盆栽试验,并加强肥水管理。结果表明:生长延缓剂对白兰花有明显的形态效应:植株矮化,开花数增多,花期延长,同时,生长延缓剂对白兰花有明显的生理效应: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明显提高,各处理中,以喷施多效唑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试验以台湾"平头台菊"品种为材料,在菊花苗期用多效唑做矮化控苗处理来提高植株矮化及花期的可塑性。试验结果表明,秋季菊花种植在做好药剂防治的前提下,用多效唑控旺对菊花旺长及花期发生均有不同程度的作用。以每平方用200 mg/kg浓度的多效唑分别在菊花旺长前的定植后20d、35d 2次叶面喷施方法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为了确定多效唑有效调控漳州水仙生长和花期的适宜浓度,通过4种浓度的多效唑溶液浸泡漳州水仙鳞茎球,研究在宁夏银川地区春节前居家环境条件下,不同浓度多效唑对漳州水仙生长及花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100mg·L~(-1)浓度范围内,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对漳州水仙叶片生长的抑制作用加强,矮化效果明显;随着多效唑浓度的升高,漳州水仙花花葶高度逐渐降低,浓度为100mg·L~(-1)时接近极限;随着多效唑浓度的增加,漳州水仙开花时间明显延后,100mg·L~(-1)多效唑处理延后最长为9d;不同浓度多效唑处理均不同程度地延长了花期,多效唑浓度≤100mg·L~(-1)时,花期最多为17d,多效唑浓度100 mg·L~(-1)时,花期反而缩短;在春节前35d开始使用100mg·L~(-1)多效唑处理,可使漳州水仙在春节开花,并且花期可持续15d(正月十五)。  相似文献   

13.
多效唑在杂交油菜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试验结果表明:在幼苗三叶期施用多效唑200mg/kg可显著提高油菜幼苗素质;在初花期施用1次和在三叶期、初花期各施用多效唑1次对油菜有明显的抗倒防病增产效应,其中以200mg/kg处理效果最佳;在三叶期、初花期各施用多效唑1次优于仅初花期施用1次的效果,但彼此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马铃薯原原种繁育能力,以渝马铃薯5号的脱毒水培苗为试验对象,在高海拔地区直接栽培,研究不同浓度多效唑、不同生育期喷施多效唑对植株和原原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始花期和盛花期各喷施1次200 mg/L多效唑,可以有效控制植株高度,其大薯率、有效薯率、总粒数分别增加39.62%、41.74%、28.83%,大幅度提高了田间直栽脱毒水培苗繁育原原种的产量。  相似文献   

15.
追肥时期对夏大豆植株养分和株型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对追肥时期试验研究表明:苗期追肥,初花期植株的全氮、全磷含量明显增加,明显促进中部节间和所有各节位叶柄、叶片的生长;初花期的开花后10d追肥,鼓粒期全氮、全磷含量明显增加,促进上部节间和中上部节位各叶柄、叶片的生长;开花后20d追肥对植株的促进作用降低;开花后30d追肥无促进作用;籽粒蛋白质含量随着追肥时期的后延而增加,开花后20d达到最高(45.47%);不同时期追肥以初花期增产幅度最大,比CK增产24.2%,达极显著水平,其次为开花后10d,增产15.6%。从不同时期不同部位养分吸收特点和株型变化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分析得出,夏大豆最佳追肥时期为初花期至开花后10d。  相似文献   

16.
试验研究比较了2种常用生长调节剂对辣椒幼苗生长和植株开花、结果及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辣椒对多效唑更加敏感,且二叶期喷施比子叶期喷施对初花初果期的影响更显著;而各处理中使用剂量过大会影响后期产量。试验结果表明,多效唑二叶期喷施50 mg/L处理的壮苗指数最高、开花结实最早、产量结果较好,表现最稳定。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以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宁杂1号恢复系宁R1为材料,研究了宁R1分期播种的这效应和盛薹期搞薹对植株开花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推迟播种能有效地延迟宁R1的初花期的终花期,但随着播期推迟花期缩短,株高、一次分枝数、二次分枝数下降,植株开花量大幅度减少。而盛薹期摘处理不仅能有效地推迟油菜的初花期和终花期,对开花期天数影响较小,且打薹植株的单株开花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因此,盛薹期摘薹是调节油菜花期的一个有  相似文献   

18.
以万寿菊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多效唑和喷施时间对万寿菊生长和开花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喷施浓度越高和时间越早,矮化效果越明显,花期延迟时间越长,总体看来,A500和A750处理矮化效果较好,观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以杜鹃品种状元红为试验材料,用100、200、300、400、500 mg/L 5种不同浓度的多效唑(PP333)对盆栽杜鹃进行叶面喷雾处理,研究多效唑对盆栽杜鹃株型控制效果及生物学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00~400 mg/L多效唑处理均提高了杜鹃叶片叶绿素含量,并在一定范围内随浓度增大而增加;杜鹃植株抗性随着多效唑浓度增大而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其中300 mg/L多效唑处理抗性最强;多效唑施用浓度与盆栽杜鹃当年发枝数、枝长、叶面积呈负相关,各处理对杜鹃枝条伸长生长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对花径和花期影响相对较小,中、高浓度多效唑处理能显著增加花蕾数量。总体看来,300 mg/L多效唑处理的综合性状最好,以30 m L 300 mg/L多效唑喷雾处理盆栽杜鹃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了多效唑对大豆初花期、盛花期、结荚期、鼓粒期的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还原糖、蔗糖、粗淀粉含量,全氮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的作用。根据测定的结果,分析并讨论了多效唑对于大豆不同生长发育时期C—N代谢动态变化的影响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多效唑由于能够有效地影响大豆的上述生理效应,调节好大豆植株内的C—N代谢,减少大豆花、荚的脱落,增加籽粒数和单株粒重,从而促进了大豆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