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豆制品的豆腥味与大豆中的脂肪氧化酶活性有关,为了降低豆腥味,培育出了脂肪氧化酶缺失类型的大豆品种。本研究分析了脂肪氧化酶缺失品种大豆(北农103)和普通大豆的脂肪氧化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蛋白质亚基组成、Ca、Mg和植酸磷的含量等理化性质,并以这两种大豆为原料分别用卤水、石膏和内酯为凝固剂加工豆腐,对其豆腐产品进行了感官和质构评价。感官分析结果表明,脂肪氧化酶缺失品种(北农103)豆腐的豆腥味明显弱于普通大豆豆腐,由北农103大豆品种加工成的内酯和卤水豆腐的质构特性好于普通品种大豆,而石膏豆腐则相反。  相似文献   

2.
以红香椿和大豆为原料,以葡萄糖酸-δ-内酯为凝固剂,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红香椿豆腐的加工工艺条件,讨论了香椿提取液添加量、豆浆浓度、凝固剂用量、凝固温度与时间对豆腐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红香椿提取液添加量为15.0%时,按豆浆浓度(豆∶ 水=1∶ 5)添加0.30%的葡萄糖酸-δ-内酯,在90℃下凝固35 min后冷却即可得到浅绿而有光泽、凝固性和保水性好、口感细腻,具有典型香椿香气和豆香的红香椿豆腐.  相似文献   

3.
针对全豆豆腐加工中豆腐凝胶强度低的问题,研究了全豆豆腐煮浆工艺和凝固工艺中酶添加量、凝固温度、凝固时间和NaCl添加量对全豆豆腐凝胶强度的影响。得出全豆豆浆加热至90℃,保温10min的加热条件下,全豆豆腐凝胶强度最佳。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得到最佳的凝固条件为:酶添加量1.2U/mL豆浆、凝固温度50℃、凝固时间2h和NaCl添加量0.125%,制得的全豆豆腐品质优良,几乎包含大豆全部营养,比传统豆腐营养更丰富。  相似文献   

4.
田亚  胡萍  王电  谭华 《大豆科学》2018,(3):438-444
针对千张豆腐生产工艺中的点卤工艺影响产品品质及产量不稳定的问题,在传统千张豆腐生产工艺的基础上,对机制千张豆腐生产工艺中的点卤工艺进行标准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点卤工艺中的凝固剂种类、添加量、点浆温度、豆浆浓度等因素进行优化,结合感官评分、理化指标测定及质构特性分析得出的千张豆腐点卤工艺标准化参数为:凝固剂石膏与盐卤的配比(g∶g)为1.875∶1.100、点浆温度85℃、豆浆浓度9°。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标准化生产的千张豆腐与传统工艺制作的千张豆腐相比质量显著提高,含水量增加4.92%,总蛋白质含量增加2.87%,出品率增加7.87%,弹性增加1.63 mm,咀嚼性增加20.92 m J,硬度降低313.00 g,粘性降低0.03 m J,损耗率降低3.36%。  相似文献   

5.
李杨  张金凤  马雪  马松艳 《大豆科学》2019,38(3):449-454
为得到大豆芽花生内酯豆腐最优制备工艺,以绥化寒地黑土地产大豆、花生为主要原料,大豆经发芽脱腥、花生经烘烤处理,以葡萄糖酸-δ-内酯(GDL)作为凝固剂制作一种新型内酯豆腐。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基料(大豆芽和花生)与水比例、大豆发芽时间、凝固剂(葡萄糖酸-δ-内酯)添加量,以内酯豆腐的感官评分和失水率为评价标准确定最佳工艺配方。结果表明:大豆芽与花生配比为4∶1,基料与水配比为1∶6,大豆发芽时间为48 h,GDL添加量为2.3%,并采用感官定量描述分析(QDA)方法对比最佳工艺配方条件下生产的大豆芽花生内酯豆腐与市售内酯豆腐的风味特性(豆香味、花生香味、顺滑、细腻、弹性、涩味、酸味),结果表明:大豆芽花生内酯豆腐表面组织较均匀细腻、洁白、口感较好、营养丰富、且具有大豆和花生特有的香味。  相似文献   

6.
为促进新型天然凝固剂的应用,本研究在豆腐加工中利用柠檬汁作为新型天然酸类凝固剂,采用响应面法对生产工艺进行优化。以质构特性和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对料水比、柠檬汁添加量、点浆温度及养花时间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进行Box-Behnken响应曲面设计,得到最佳加工条件。结果表明:在料水比1∶10、柠檬汁添加量50%、点浆温度74℃、养花时间22 min的条件下,制得的豆腐色泽光亮,有浓郁的豆香味,口感细腻,断面光滑,内部空隙均匀一致。研究结果为新型天然有机酸类凝固剂在豆腐加工上的应用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优化乳清粉营养豆腐加工工艺,应用Plackett-Burman析因设计进行了主效因子的筛选,根据主效因子影响及变化方向进行爬陡坡试验,最后,应用二次旋转中心复合响应面设计对乳清粉营养豆腐加工工艺进行了优化,优化工艺条件为:葡萄糖酸-δ-内酯添加量0.4%、乳清粉添加量9%、凝固时间20 min、凝固温度85℃。最优条件下模型预测乳清粉豆腐感官得分为97.046 23分,验证试验结果为97.55分。该产品具有良好的感官性状,具有纯正的豆腐香味及淡淡的奶香风味,是一种营养丰富,开发前景广阔的产品。  相似文献   

8.
研究莲子添加量、料水比和白砂糖添加量等单因素对豆花持水量、凝胶强度、感官和质构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莲子豆花加工工艺。结果表明:莲子豆花最佳工艺为莲子添加量20%,打浆时料水比为1∶10,白砂糖用量为5%,β-环状糊精用量为1.5%,葡萄糖酸-δ-内酯用量为0.2%,凝固温度为78℃,凝固时间为20 min。  相似文献   

9.
以豆浆为基础原料,以感官评分和质构特性为主要评价指标,通过响应曲面法优化鲜果豆丁工艺配方。利用Design-Expert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得出鲜果豆丁的最佳配方为:木糖醇添加量为14%,柠檬酸添加量为0.3%,复合胶的添加量为明胶2.5%、琼脂0.5%,果肉的添加量为14%。在此最优条件下制备的大豆鲜果布丁感官得分为93,弹性为0.88,回复性为1.31,口感较好,具有独特的豆香风味。  相似文献   

10.
豆浆粒径与豆浆品质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未脱皮大豆和脱皮大豆为原料,利用3种主流家用豆浆机(九阳精磨豆浆机JY1、美的无网豆浆机MS、九阳无网豆浆机JY2)分别制备干豆及湿豆豆浆,分析不同豆浆机所制豆浆的粒径及粒度分布规律,进而分析粒径与豆浆品质及蛋白质吸收率间的关系。结果表明:JY2制备豆浆的体积平均粒径D[4,3]最大,MS豆浆的D[4,3]次之,JY1豆浆的D[4,3]最小。湿豆豆浆体积平均粒径小于干豆豆浆,蛋白质含量、蛋白吸收率及感官评分(脱皮豆除外)亦显著高于干豆豆浆,说明湿法可以减小豆浆的粒径,提高原料利用率。脱皮湿豆豆浆感官评分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浸泡过程中脂肪氧化酶被激活而产生不良风味物质。  相似文献   

11.
不同干豆豆浆机制备豆浆的主要品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大豆为原料选用我国2个主导品牌的3款豆浆机(九阳精磨豆浆机、九阳无网干豆豆浆机、美的无网干豆豆浆机)制作豆浆,从蛋白质含量、蛋白质回收率、豆浆颗粒度及感官特性等方面对豆浆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豆浆的蛋白含量为1.72%~2.66%,蛋白回收率为47.13%~68.66%,带有精磨器的豆浆机制备的豆浆蛋白含量及蛋白回...  相似文献   

12.
采用定性PCR检测技术,通过分析豆腐、豆奶、豆粉3种大豆加工食品中磨浆、煮浆、调配、均质、杀菌、喷雾干燥等关键工艺对Roundup Ready大豆外源基因EPSPS的影响,揭示外源基因在不同加工过程中降解程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外源基因EPSPS在3种大豆加工食品的各个工艺过程中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和影响.在豆腐、豆奶、豆粉的加工过程中,片段大小为1512bp及807bp的外源基因仅能在原料中检测到;当原料经过磨浆后,EPSPS基因的片段大小骤然降至800bp以下;点浆、加热等工艺又使得外源基因继续降解至400bp左右;随着挤压成型、高温杀菌及喷雾干燥工艺的完成,3种大豆终产品中目的基因片段大小仅为190bp左右.  相似文献   

13.
Roundup Ready大豆外源基因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降解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定性PER检测技术,通过分析豆腐、豆奶、豆粉3种大豆加工食品中磨浆、煮浆、调配、均质、杀菌、喷雾干燥等关键工艺对Roundup Ready大豆外源基因EPSPS的影响,揭示外源基因在不同加工过程中降解程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外源基因EPSPS在3种大豆加工食品的各个工艺过程中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和影响。在豆腐、豆奶、豆粉的加工过程中,片段大小为1512bp及807bp的外源基因仅能在原料中检测到;当原料经过磨浆后,EPSPS基因的片段大小骤然降至800bp以下;点浆、加热等工艺又使得外源基因继续降解至400bp左右;随着挤压成型、高温杀菌及喷雾干燥工艺的完成,3种大豆终产品中目的基因片段大小仅为190bp左右。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选用了绥农22、徐豆14两种大豆品种作为原料,采用了两种不同加工工艺制做豆腐,并将制得的豆浆、豆腐利用顶空-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测定其中6种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通过内标法对各物质进行定量分析。研究中涉及到的两种制作工艺分别是填充型豆腐和压缩性豆腐,6种主要挥发性物质分别为己醛、己醇、2-戊基呋喃、3-甲基丁醛、2-甲基丁醛、二甲基二硫醚,内标物为2-甲基-3庚酮。通过比较分析豆浆在制作成豆腐时风味物质的变化情况,以及不同凝固剂制备的豆腐中6种不良风味物质的含量差异,找出不同凝固剂对豆腐风味成分含量的影响。通过本实验研究结果可知,采用不同的凝固剂和工艺制得的豆浆和豆腐中上述6种物质的含量和总的含量均呈现显著性差异。使用不同凝固剂制备的豆腐6种风味成分物质中,己醛和己醇是含量较多;不同制备工艺对豆腐的风味成份含量差异性显著,填充型豆腐制备的豆腐风味含量高于压缩型豆腐;豆腐中的6种主要风味成分低于豆浆中的风味成分。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一种新型天然酸性豆腐凝固剂,以柠檬汁制备豆腐,以感官评价和持水力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结合模糊数学评价法优化柠檬豆腐的加工工艺。结果表明:柠檬豆腐的最佳加工工艺组合为豆水比为1∶10,柠檬汁添加量为55%,点浆温度为70℃,养花时间为20 min,此工艺组合下制得的柠檬豆腐有浓郁的豆香味与柠檬香气,无酸涩味,断面光滑细腻,弹性好,持水力最好。  相似文献   

16.
吴素萍 《大豆科学》2007,26(6):946-949
以大豆和海带为主要原料制作的海带豆腐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作用.采用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确定了海带豆腐的最佳工艺参数.即:海带添加量20%、葡萄糖酸内酯0.30%、凝固时间16min、凝固温度95℃.制作出的海带豆腐呈白色,凝固状态好、保水性好、有弹性、质地细腻,具有纯正的豆香味及海带特有的风味.  相似文献   

17.
豆浆的营养价值——豆浆粉与现磨豆浆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豆浆因水分含量高不易保存、携带和运输,将豆浆经过喷雾干燥加工成豆浆粉,不仅可以解决储运不便的问题,而且豆浆加工成豆浆粉后,风味更加愉悦,口感细腻醇厚,冲调饮用方便。近几年随着豆浆粉冲调豆浆在餐饮行业得到推广应用以后,关于豆浆粉和现磨豆浆哪个营养高、哪个价格低引起了广泛关注和争议。文中论述了豆浆的营养价值,并从原料、工艺、风味、营养、方便性和经济性等几个方面对现磨豆浆和  相似文献   

18.
以豆浆为原料,比例为1∶1的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 subsp.bulgaricus)和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为发酵菌种进行大豆酸乳的发酵工艺的研究。采用提高牛奶中豆浆的比例驯化发酵菌种,使菌种逐步适应豆浆中的发酵环境。以接种量、发酵时间、营养因子、豆浆固形物含量进行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采用模糊综合评定法进行感官打分。试验得出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接种量3%、发酵时间为6 h、胡萝卜汁的添加浓度为15%、豆浆固形物含量为7°Bx。  相似文献   

19.
正当前研究豆浆品质评价的方法主要以感官品质评定为主,但关于感官评定的指标与内容较为混乱。国内学者一般都采用打分法的手段进行感官评定,苗颖等人评价豆浆时,以豆浆色泽、组织状态为评价指标,将二者都设置为20分,权重值认为1:1;李立英等人以豆浆的色泽、组织状态、气味和滋味、杂质等为评价指标,权重值都认为1,通过计算获得最佳工艺豆浆。曹冬梅等人  相似文献   

20.
豆浆稳定性工艺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豆浆作为营养健康的食品受广大人群的欢迎,但是放置过久后会出现分层现象,影响豆浆的质量和销售.分别对影响稳定性高低的均质压力、添加乳化剂、稳定剂和低价盐进行单闪素试验,并用正交设计实验来确定最佳工艺提高稳定性.结果表明:当均质条件是15 Mpa,CMCNa添加量为0.05%,单甘酯添加量为0.1%,NaCl添加量为0.025%时,复配后的豆浆稳定系数可以达到0.784,可以在4℃放置1个月不分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