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设施葡萄常用品种的需冷量、需热量及2者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3种不同的需冷量估算模型(≤7.2℃模型、0~7.2℃模型和犹他模型)和2种不同的需热量估算模型(生长度小时模型和有效积温模型)分别对22种设施葡萄常用品种的需冷量和需热量进行测定,同时分析2者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葡萄解除休眠的需冷量和萌芽展叶的需热量因品种和种不同而异。需冷量值品种间差异较大,介于573~1 246 h(≤7.2℃模型)或573~971 h(0~7.2℃模型)或917~1 090 C.U(犹他模型),且欧美杂种品种需冷量值普遍高于欧亚种品种;而需热量值品种间差异较小,介于9 976~12 541 GDH℃(生长度小时模型)或253~353 D℃(有效积温模型),且欧美杂种品种略低于欧亚种品种。同时研究表明葡萄的需冷量和需热量与其果实成熟期没有必然联系。无论以何种估算模型估算葡萄的需冷量和需热量,我国设施葡萄常用品种的需冷量和需热量之间均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研究宁夏地区设施葡萄品种的需冷量、需热量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筛选出适合估算该地区设施栽培葡萄需冷量、需热量的估算模型,为设施葡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以宁夏地区设施栽培常用的8个葡萄品种为试材,利用3种需冷量估算模型(≤7.2℃模型、0~7.2℃模型和犹他模型)和6种需热量估算模型(生长度小时模型、有效积温模型、最大积温模型、温度最大值累计模型、平均温度累计模型和热量模型)估算3 a(年)内各品种休眠期需冷量和萌芽期需热量;比较不同估算模型对估算结果的年际间变异系数,探究需冷量与需热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宁夏地区设施栽培葡萄需冷量因品种不同差异较大,其中‘汤姆逊’品种需冷量最高,‘白宝石’品种需冷量最低,3 a内8个葡萄品种需冷量依次为‘汤姆逊’‘6-12’‘红地球’‘维多利亚’‘红十月’‘贵妃玫瑰’‘奥古斯特’‘白宝石’;品种间需热量差异较小,其中‘白宝石’品种需热量最高,‘红地球’品种需热量最低,3 a内8个葡萄品种需热量依次为‘白宝石’‘贵妃玫瑰’‘维多利亚’‘6-12’‘奥古斯特’‘红十月’‘汤姆逊’‘红地球’。对于供试葡萄品种需冷量的估算,犹他模型效果最好,3 a内的变异系数为5.66%;对于需热量的估算,以生长度小时模型最为稳定,3 a内的变异系数为3.83%。尽管葡萄需冷量和需热量均与其浆果成熟期无必然联系,但无论以何种模型估算需冷量与需热量,二者之间都呈负相关。【结论】宁夏地区以犹他模型估算品种需冷量、生长度小时模型估算品种需热量最适宜;需冷量与需热量之间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为了评价不同需冷量和需热量估算模型对桂林地区桃的适用性,利用2种需冷量模型和2种需热量模型对28个桃品种2017—2021年不同年度的需冷量和需热量进行估算,分析比较各模型估算结果的年际变异系数。结果表明,在桂林地区,7.2℃模型和犹它模型估算的桃花芽需冷量变异系数平均值分别为27.6%和24.1%,适用性较差;生长度时数模型和有效积温模型估算桃花芽需热量的变异系数平均值分别为19.1%和19.6%,适用性较差;需冷量和需热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葡萄不同品种需冷量研究初报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葡萄设施栽培已在我国南北各地包括高温多湿的南方地区推广.但是葡萄与其它落叶果树一样,需要一定的低温时数(即需冷量,0~7.2C累积低温时数)才能打破休眠,正常萌芽开花.为了确切掌握葡萄设施栽培的扣棚时间,必须了解葡萄不同品种的需冷量.近几年,江苏省从国内外引进了不少葡萄优良品种,露地栽培表现良好.为确切掌握这些品种用于设施栽培时的扣棚时间,1998年底到1999年初,我们对19个葡萄优良品种的需冷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适宜在豫东地区设施栽培中杏的需冷量及其扣棚升温时期,在2013—2014年对豫东地区9个杏品种用犹他(Utah)模型、0~7.2℃模型、≤7.2℃模型进行了需冷量测定。结果看出,若以≤7.2℃模型进行估算则介于800~1 300h之间;若以0~7.2℃模型进行估算,则介于620~900h之间;若以犹他模型进行估算,则介于550~800CU。相比而言,豫东地区杏需冷量的研究采用犹他模型较为适宜。综上所述,结合当地生产实践,一般设施杏适宜升温时间为该品种结束休眠时间向后推迟5~7d为宜。  相似文献   

6.
设施栽培灵武长枣、冬枣休眠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宁夏设施栽培灵武长枣、冬枣为试材,采用温度记录仪和水浸枝条萌芽法,应用3种需冷量估算模型(≤7.2℃模型、0~7.2℃模型和犹他模型),对其需冷量进行估算,并测定了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不同估算模型下相同枣品种需冷量值略有差异;以≤7.2℃模型估算,设施栽培灵武长枣需冷量值为446h;设施栽培冬枣为470h。适宜的萌芽温度20~25℃,在休眠后期至萌芽初期,枝条可溶性糖含量呈下降趋势,蛋白质含量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7.
2008—2010年连续3年,分别采用0~7.2℃模型、≤7.2℃模型和犹他模型估算四川省成都地区早熟梨品种翠冠和爱甘水的需冷量。结果表明,采用3种模型估算的2个早熟梨品种不同年际间需冷量差异较大;相同模型下,估算爱甘水需冷量数值大于翠冠;在四川省成都地区,适宜选择犹他模型估算2个早熟梨品种需冷量,估算的数值在年际间差异较小,翠冠顶花芽和叶芽需冷量分别为716~952、696~782 C.U,爱甘水顶花芽和叶芽需冷量分别为869~952、831~952 C.U,2个梨品种自然休眠结束期在1月3—17日。建议四川省成都地区翠冠和爱甘水梨设施栽培时,扣棚时间为1月上旬至中旬。  相似文献   

8.
在浙西南地区气候条件下,采用0~7.2℃模型、7.2℃模型、犹他模型和0~9.8℃模型4种低温模型对主要李品种花芽休眠需冷量进行估算。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犹他模型估算需冷量年际间差异小,本地区李需冷量研究宜采用犹他模型。以犹他模型测定结果显示,试验品种中低温需冷量低的品种为芙蓉李和红心李,约为660~720c.u;其次是贵阳李、黑宝石、红肉李、皇家宝石、佛来索、李王和盖县大李,约为720~800c.u;再次是黑琥珀、凯尔斯和玫瑰皇后,约为800~830c.u;需冷量最高的品种为早美丽、红晶李、大石早生、金滴李,约为900~930c.u。  相似文献   

9.
果树需冷量及休眠期生理生化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果树的自然休眠是在系统发育过程中形成的,是果树为了适应低温等逆境的一种积极的反应。近年来,随着果树设施栽培的迅猛发展,研究果树需冷量及休眠期间生理生化的变化,对果树设施栽培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1果树需冷量1.1需冷量的概念和估算方法落叶果树打破自然休眠(内休眠)所需的有效低温时数称为果树的需冷量,又叫需寒量、低温需求量或需寒积温。需冷量的度量一直倍受关注,目前还没有适合各个树种、品种的统一有效的估算方法。常用的方法有两种:1.1.1冷温小时数(chillinghours,CH或h)指经历7.2℃以下低温的小时数。在20世纪30…  相似文献   

10.
落叶果树需冷量及其估算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需冷量对落叶果树适地适栽、设施栽培和预测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需冷量估算模型的研究为落叶果树需冷量的深入研究和理解提供了理论基础:0~7.2℃模型和犹他模型是应用较广的模型,动力学模型是目前较为完善的模型,0~14℃低温模型,正犹他模型和改进的犹他模型是针对当地特殊气候而采用的一些模型。对落叶果树需冷量及其估算模型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主要从落叶果树需冷量的概念、不同需冷量估算模型的介绍,应用及模型间的选择、需冷量影响因素以及我国需冷量研究存在问题与展望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我国落叶果树需冷量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采用河北顺平露地栽培油桃早红珠、曙光与瑞光5号枝条为试材,比较了不同低温累积量下的萌芽率,并采用7.2℃低温模型和犹他模型对3个品种的需冷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瑞光5号的需冷量最高,花芽与叶芽分别为7607、00 h;曙光需冷量最低,花芽与叶芽均为640 h;早红珠介于二者之间,花芽与叶芽需冷量分别为7006、40 h;同一品种需冷量年际间差异不大;通过对7.2℃低温模型和犹他模型作比较,发现在该地区7.2℃低温模型更适合。  相似文献   

12.
103份桃种质在南京地区的需冷量和需热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不同模型估算南京资源圃103份桃种质花芽和叶芽的需冷量和需热量,筛选花芽和叶芽需冷量和需热量的最佳估算模型,探讨需冷量、需热量与开花展叶的关系。【方法】连续2 a(年)(2018年11月—2019年4月和2019年11月—2020年4月),采用3种需冷量估算模型和2种需热量估算模型对103份桃种质(南京地区)的花芽和叶芽需冷量和需热量进行估算,并对不同年际间、不同模型间、不同种质间、花芽与叶芽间、需冷量与需热量间,以及需冷量和需热量与开花期和展叶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0~7.2℃模型和有效积温模型为南京气候区域桃需冷量和需热量估算的最优模型。绝大部分桃种质的花芽和叶芽需冷量基本一致,仅‘帚形山桃’和‘红花山桃’2份种质的叶芽需冷量约为花芽的5倍。桃花芽需热量基本低于叶芽需热量;桃芽需冷量与需热量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需冷量和需热量与盛花期和展叶期均存在相关关系,需冷量和需热量低的种质开花展叶早;需冷量和需热量高的种质开花展叶晚。【结论】适宜南京气候区域桃需冷量和需热量估算的模型分别是0~7.2℃模型和有效积温模型;103份桃种质花芽和叶芽的需冷量和需热量值范围广,分别为151~1 264 h和187~1 108 h,256~391 D·℃和267~498 D·℃;花芽需冷量与叶芽较一致,需热量则基本低于叶芽;需冷量与需热量无相关关系,二者对开花、展叶均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落叶果树的需冷量和需热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落叶果树需冷量和需热量的定义及其估算模型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并指出在设施栽培条件下,为尽快提早开花,果品提早上市,必需选择低需冷量、低需热量并且果实发育期短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4.
15个葡萄品种需冷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0~7.2℃模式,采用温室水培催芽法,对15个葡萄品种在自然条件下的需冷量和休眠结束时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葡萄品种间的需冷量差异较大,金星无核、大粒六月紫、里扎马特、郑果大无核、京秀、红双味、紫珍香、矢富罗莎和奇妙无核等品种的需冷量较低或中等,结束休眠较早,适合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15.
66个甜樱桃品种需冷量的评价与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甜樱桃品种需冷量。【方法】2008—2013年应用7.2℃模型、0~7.2℃模型和犹他模型对11个甜樱桃品种的需冷量进行比较分析后认为,0~7.2℃模型作为需冷量的评价标准比较适宜,利用此模型对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樱桃种质资源圃保存的66个甜樱桃品种的花芽和叶芽需冷量进行评价,采用系统聚类法对甜樱桃品种进行分类,K-S检验法进行正态性检验。【结果】供试的66个甜樱桃品种需冷量值介于516~852 h,51个品种花芽的低温需求量低于叶芽;聚类结果显示,≤549 h的品种属于低需冷量品种,573~716 h的品种属于中需冷量品种,≥740 h的品种属于高需冷量品种,其中中需冷量品种占比约为88%;K-S检验结果显示,需冷量性状符合正态分布。【结论】以0~7.2℃模型评价国内各甜樱桃栽培区广泛栽培的品种大多属于中需冷量品种,需冷量值主要集中于550~720 h,甜樱桃品种需冷量的评价为国内栽培区的引种以及设施栽培确定扣棚控温时机提供了关键依据。  相似文献   

16.
葡萄品种需冷量及打破休眠研究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对上海地区葡萄促成栽培的几个主要品种的休眠需冷量进行了调查,发现在供试的5个品种中以里扎马特的需冷量最低,自然条件下仅为447.5h;其次为京亚和巨峰,需冷量均低于1000h;绯红和无核白鸡心需冷量最高,均超过1000h。由此推算,上海地区葡萄结束自然休眠的时间在1月上旬至2月中旬。打破休眠的试验表明以20%石灰氮12月中旬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以“犹他模型”为计算依据,对金太阳等几个杏品种的需冷量进行了研究,结果为;欧洲生态系杏品种的需冷量累积在需冷量累计的第一阶段就可完成,一般在1月10日前可结束自然休眠,具体指标为金太阳为567h〈小时),凯特、玛瑙、鲁杏1号、鲁杏2号分别为580、594、621、658h(小时);华北生态系杏品种需延迟到第2阶段才能完成需冷量累积,  相似文献   

18.
提早解除葡萄休眠的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葡萄设施栽培中,除了必要的栽培管理技术外,何时升温也是非常重要的,过早升温可能造成萌芽不整齐、花芽分化不良等情况,过晚升温又抢不上市场那么何时升温才是最佳时期?理论上,在温度等条件满足的条件下,升温的最佳时期是在自然休眠结束时。自然状态下解除休眠需满足其需冷量。目前适合于温室栽培的品种的需冷量,按尤他模型计算基本为1060-1810需冷单位[l,2],按O-7.2℃计算法计算需冷量为600~1 600hls〕。若想提早设施葡萄的上市时间,应通过选用低需冷量品种、休眠过程中增加有效低温量、提早打破树体休眠3个途径来实现。本试验选用了几…  相似文献   

19.
棚室果树栽培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伟 《河北果树》2007,(6):36-36
<正>1需冷量所谓果树需冷量,即果树完成自然休眠所需要的0~7.2℃的累计时数。不同树种、品种需冷量不同,果树达不到各自的需冷量,就不能打破自然休眠。  相似文献   

20.
桃品种需冷量评价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4  
 通过1986~2001年对450余份桃品种需冷量的7.2℃模式、0~7.2℃模式(不包括0℃)和犹它模式比较分析,归纳出桃品种需冷量的评价模式为:以秋季日平均温度稳定低于7.2~C的日期为需冷量测定的起点,以0~7.2℃累积低温值作为需冷量的评价标准比较适宜;犹它模式在中需冷量和长需冷量范围内能有效预测休眠的结束,而不适宜低需冷量品种的测定;7.2℃模式不适宜作为需冷量的评价模式。品种的需冷量与叶芽开放和始花期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2和0.58,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提出了桃品种需冷量评价的系列标准参照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