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验证TRPF(Three River Plain Fertilizer Recommendation System)系统在玉米测土配方施肥中的应用效果。以玉米‘哲单37’为材料,通过设置不同的施肥处理,利用SPSS对玉米的相关性状、产量等项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TRPF处理的穗长、穗行数、行粒数、穗粗及单株粒重表现最好,与RF(常规施肥处理)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与其他处理之间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玉米产量在不同施肥处理间有显著或极显著性差异,TRPF处理的产量最高,与LR(低肥处理)、CK(对照处理)间存在着极显著差异。HR(高肥处理)的肥料投入量最大,每公顷投入2564.0元,玉米按1.2元/kg计算,得出TRPF处理的纯收益最大,每公顷13246.2元。从每公顷增收情况来看,TRPF处理较CK(对照处理)增收2314.2元,较HF(高肥处理)增收1458.2元,较LF(低肥处理)增收771.2元,较RF(常规施肥)增收800.2元。研究从农艺性状、产量情况、肥料投入等角度验证了TRPF系统取得的较好效果,即TRPF系统在玉米生产的应用达到了化肥减量效果,同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水稻减量化施肥与氨基酸水溶性肥配施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基础上的水稻减量化施肥与氨基酸水溶性肥配施的效果试验,探究该条件下水稻施肥减量化的可行性。试验设置4个施肥处理:测土配方施肥、测土配方施肥量减氮10%+氨基酸水溶性肥、测土配方施肥量减氮15%+氨基酸水溶性肥和测土配方施肥量减氮磷钾各10%+氨基酸水溶性肥,研究了不同处理对水稻经济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评估了对农田生态环境的保护效果。结果表明,不同肥料减量处理对水稻的经济性状影响不同。所有肥料减量处理均不同程度降低水稻株高、每穴分蘖数和结实率,,但都提高了每穗实粒数。减氮10%处理提高了水稻千粒重,其他两个肥料减量处理则减少水稻千粒重。减氮10%+氨基酸水溶性肥处理可增产6.73%,节本增收19.77%;减氮15%+氨基酸水溶性肥处理则产量和收入与测土配方施肥处理持平;减氮磷钾各10%+氨基酸水溶性肥处理则显著减少了水稻产量和农民收入。因此,测土配施肥基础上氮肥减量10%或15%并配合喷施氨基酸水溶肥可达到稳产或增产目的,且环境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3.
免耕抛栽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摘要探讨了免耕抛栽水稻测土配方施肥与不施肥和常规施肥对比的效果。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处理的水稻产量比不施肥和常规施肥的分别高106.23%和10.28%;处理间产量差异显著。测土配方施肥的有效穗、株高、穗长、穗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均显著高于不施肥;除株高外,其余性状与常规施肥无显著差异。测土配方施肥的分蘖发生趋势与常规施肥一致,两者的分蘖发生数均高于对照。测土配方施肥比不施肥增效4396元/hm。比常规施肥增效730元/hm。;而常规施肥比不施肥增效3666元/hm。免耕抛栽水稻测土配方施肥,其产量对土壤养分的依存率为43.97%,与目标产量的吻合度为106.15%。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在大豆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并找到合理施用方法,以商豆6号作为供试大豆品种,在睢县供试田块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分别于大豆初花期、盛花期、荚果期对其喷施"含腐植酸水溶肥料"500倍稀释液,共3次;与同期对大豆喷施等量清水相比,喷施"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增加了大豆的单株有效荚数、每荚粒数、百粒质量和单株产量,增产7.5%,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综上,喷施"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对商豆6号具有良好的增产作用,可以进一步在大豆大田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腐植酸水溶肥料对燕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研究了燕麦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喷施相同量不同腐植酸水溶肥料后燕麦株高、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腐植酸水溶肥料均可以缩短燕麦生育期,其中含腐植酸≥50g/L水溶肥料与对照相比可提前6d成熟;各腐植酸水溶肥料处理的燕麦株高和干物质积累量在孕穗期、抽穗期和灌装期均高于对照,各指标均随着腐植酸含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喷施腐植酸水溶肥料后燕麦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均增加,喷施含腐植酸≥50g/L的水溶肥料后,燕麦穗数、生物学产量和子拉产量与其他处理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子拉增产达15.7%。  相似文献   

6.
不同有机肥对旱直播水稻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究不同有机肥对旱直播水稻产量和干物质转运的规律,于2018年和2019年,以龙粳31为试验材料,在旱直播条件下比较了零肥(T0,对照)、常规施肥(T1,对照)、生物炭+常规施肥(T2)、海藻生物肥+常规施肥(T3)、凹凸棒有机肥+常规施肥(T4)、腐熟有机肥+常规施肥(T5)6种肥料处理下水稻的干物质积累、产量和产量构成的差异。结果表明:与T1相比,T3、T4、T5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水稻齐穗期上三叶叶面积指数,而T2呈相反趋势;综合2 a水稻齐穗期-成熟期群体干物质量,与T1相比,水稻齐穗期T3、T4、T5处理平均增幅12.03%,5.07%,3.36%,T2降低14.73%,水稻成熟期群体干物质量,T3、T4、T5与T1之间差异虽不显著,但T3、T4、T5均表现不同程度大于T1的趋势,T2则降低14.11%;与T1相比,T3、T4、T5改善了齐穗期-成熟期群体结构,提高了叶和茎鞘的输出量、输出率和转化率,T2呈相反趋势;与T1相比,T3、T4、T5处理水稻实测产量平均分别增产4.40%,2.70%,2.98%,T2降低11.02%,通过产量构成分析发现,T3、T4、T5处理可有效提高每平方米穗数,但不利于穗粒数的提高,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每平方米穗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呈正相关关系,而与结实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综上所述,施用海藻生物有机肥、凹凸棒有机肥和腐熟有机肥能有效提高旱直播水稻分蘖,增加穗数,改善齐穗期-成熟期群体结构,提高了叶面积指数和群体干物质量,促进叶和茎鞘物质输出和转化,最终使旱直播水稻产量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7.
基于盐碱地土质差、水稻产量低的问题,开展增施腐殖酸及减量施肥对水稻穗部性状与产量影响的研究。采用二因素完全随机设计,盆栽试验,共计12个处理,每个处理16盆,3次重复,设置腐殖酸3个水平,施肥量4个水平。结果随着腐殖酸施用量的增加,垦粳7号穗部性状中穗重、穗长、每穗一次枝梗数、一次枝梗穗粒数、二次枝梗结实率明显增加,一次和二次枝梗千粒重明显降低,理论产量明显增加,A2、A3较A1分别增加2.45、4.97g/穴;减量施肥对穗部性状影响不明显。腐殖酸通过增加垦粳7号穗粒数和每穴穗数,从而增加水稻的理论产量;随着腐殖酸施用量的增加,千粒重随之下降;减量施肥通过增加垦粳7号每穴穗数和穗粒数,B3理论产量较B2和B4分别高出0.90、1.29g/穴,从而保证理论产量。因此,增施腐殖酸及减量施肥通过增加垦粳7号每穴穗数与穗粒数提高和保证理论产量。以腐殖酸A3(31.68g/盆)配合B3(常规用肥量减量20%)组合即可保证理论产量,又可降低肥料使用量。  相似文献   

8.
几种水溶肥喷施对草莓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适合于苏南丘陵地区草莓上喷洒的水溶肥。本试验在句容李家桥村实施,以草莓(‘红颊’)为材料,设5个处理:(1):常规对照(CK1),(2):清水对照(CK2),(3):含腐植酸水溶肥料(易民),(4):中量元素水溶肥料(易民),(5):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劲力)。结果表明:含腐殖酸水溶肥能提高草莓单果重,促进草莓增产,提高草莓抗病能力,草莓生长前期单果重、产量及抗病能力,处理5表现最佳,处理4次之,与对照(处理1)比,处理5、处理4分别增产11.28%、5.10%;而中量元素水溶肥则可提高草莓品质,促进草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增加,草莓整个生产过程中,处理4一直表现较好,处理5次之,与清水对照(处理2)比,处理4、处理5分别提高0.5、0.1个百分点。因此,在草莓生产中喷施含腐殖酸水溶肥可以提高草莓产量,增强草莓抗病能力,改善草莓品质,研究结果可以为当地农户草莓生产用肥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不同肥水管理方式对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水稻品种丰田优553为试验材料,开展不同施肥方式和晒田控制水分灌溉量试验.结果表明,合理使用有机肥+复合肥的混合施肥方式并配套适时晒田控制水分灌溉量的水稻栽培方式,比其他试验处理的成穗率、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结实率显著提高,产量提高6.89%~18.62%.适时晒田控制水分灌溉量的水稻栽培技术,比不晒田的成穗率、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结实率明显提高,生育期短3d.因此,合理施肥并配套适时晒田控制水分灌溉量的水稻栽培方式,可节约灌溉用水、提高肥料利用效益,实现水稻增产增效.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硅肥、磷肥及他们的交互作用对水稻产量的影响。采用盆栽水稻技术,应用响应曲面法分析了施用不同比例的硅肥、磷肥对水稻单位面积穗数、每穗平均籽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四个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磷肥能够显著影响穗均粒数和千粒重,硅肥能够显著影响桶均穗数、穗均粒数和千粒重,硅磷的交互作用亦能显著影响穗均粒数。在研究了硅肥、磷肥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影响的基础上,通过计算获得了水稻产量与硅肥、磷肥施用量的回归模型,根据模型确定出最高产量的生产条件为:磷酸一铵1.68 g;硅酸钠5.25 g,理论产量为91.74 g。经验证实际产量为71.74 g,较空白处理提高了53.32%。  相似文献   

11.
一次性施肥对水稻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一次性施肥对水稻生长的作用效果,进而明确水稻一次性施肥是否能达到传统分次施肥的增产效果及其机制。本研究以传统分次施肥为对照,研究了一次性施用常规速效肥、硝化抑制剂DCD型稳定肥、硝化抑制剂DMPP型稳定肥以及树脂包膜控释肥对水稻产量、产量构成要素、分蘖动态、灌浆期光合速率以及主要生长节点植株氮、磷、钾含量的影响。试验表明,分别一次性施用各种类缓/控释肥均可以满足水稻各生长期对氮、磷、钾的吸收,促进水稻分蘖、增加水稻有效穗数及穗粒数,增强水稻光合速率和碳氮代谢水平,提高或保持了水稻正常产量。一次性施用缓控释肥较传统分次施肥对水稻具有稳产或增产的作用是因为其能在整个生育期内满足水稻的养分供应,在不降低千粒重及结实率的基础上提高或是保持水稻的有效穗数及穗粒数。  相似文献   

12.
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小麦肥效试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在小麦上的肥效试验结果证明,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每667m2用含氨基酸水溶肥料800倍液,于小麦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各喷一次,增加了小麦每667m2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每667m2平均增产33.3kg。  相似文献   

13.
以中嘉早17、中早39、泰优390和汕优46为材料,研究了欣庆凹凸棒复合微生物肥以及与调节剂的配合施用对水稻的生长发育、产量以及水稻重金属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T1相比,施用欣庆凹凸棒复合微生物肥和调节剂处理(T2、T3、T4、T5)可以显著提高水稻产量,有利于获得较多的穗数和每穗粒数,早稻和晚稻最高产量分别为6.39 t/hm~2、7.88 t/hm~2;可显著降低稻草和糙米中镉含量,分别比对照低1.16%~53.16%、0.64%~44.83%。在250kg/hm~2凹凸棒复合微生物肥施用量下,不同调节剂用量(0~300 kg/hm~2)处理下水稻产量、结实率差异不明显,但泰优390、中早39的穗粒数有显著差异,4个品种只有泰优390的千粒重表现出明显差异。凹凸棒复合微生物肥与调节剂配施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及降低镉的效应与施用量和水稻品种有关。  相似文献   

14.
以迟熟中粳南粳9108为材料,研究不同缓/控释肥处理机插侧深施肥条件下水稻产量及其氮肥效应的变化,结果表明:各缓/控释肥处理前期叶色偏淡,分蘖迟缓,有效穗比对照略多,穗粒数比对照明显减少,结实率和千粒重与对照差异不大,单产比对照降低2.1%~6.4%,氮肥偏生产力比对照显著提高8.8~10.5kg/kg,提高幅度达32.9%~39.1%。  相似文献   

15.
杂交水稻经济性状的相关分析与通径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王惠珍  罗伟雄  王蕴波 《种子》2004,23(12):55-57
本文研究了11个广东省主推杂交水稻组合主要经济性状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产量的通径作用.结果表明:单株产量与每穗实粒数和生物产量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而与千粒重达到极显著负相关.每穗实粒数对单株粒重的直接贡献最大,其次是生物产量、千粒重;株高、每株穗数的直接效应为负.广东省的杂交水稻育种和栽培目标是:株高适中,大穗粒多,粒小,分蘖适中.  相似文献   

16.
RM109是水稻原品种日本大力(Oryza sativa L.cv.Oochikara)经过化学诱变剂叠氮化钠(Na3N)处理获得的稳定无侧根突变体。本研究以RM109为研究对象,以及其野生型水稻品种日本大力为对照品种,研究了不同氮素水平下侧根对突变体及其野生型对照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无论是在低氮素水平下还是在高氮素水平下日本大力的最大分蘖数、株高、穗数、穗长、每穗粒数和每穗实粒数均极显著高于无侧根突变体RM109;无侧根突变体RM109的株高、穗长和结实率在高低两种氮素水平下的差值与原品种日本大力差异不显著,而高低两种不同氮素水平下最大分蘖数、穗数和每穗粒数的差值在二者之间差异显著,两种氮素水平下每穗实粒数的差值在二者之间差异极显著。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水稻根系尤其是侧根对地上部分产量相关性状影响很大,不同氮素水平下各农艺性状差值在无侧根突变体RM109与原品种日本大力之间差异显著性表现不同,也表明水稻不同的农艺性状受环境(尤其是氮肥)的响应、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明钾硅钙微孔矿物肥对污染稻田土壤重金属镉(Cd)有效性的影响,弄清其对稻谷中Cd含量的降低效果。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和室内分析测定方法进行研究,试验设5个处理,处理1:对照(CK),常规施肥(40%复合肥450 kg/hm2);处理2:钾硅钙微孔矿物肥600 kg/hm2+常规施肥;处理3:钾硅钙微孔矿物肥750 kg/hm2+常规施肥;处理4:钾硅钙微孔矿物肥1125 kg/hm2+常规施肥;处理5:钾硅钙微孔矿物肥1425 kg/hm2+常规施肥。结果表明:钾硅钙微孔矿物肥可以显著提高水稻穗总粒数、穗实粒数和结实率,提高水稻产量,增产率达到7.5%~16.0%;增加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提高土壤pH值,降低土壤有效Cd含量,从而降低稻谷Cd的积累,最大降低稻谷Cd含量达到38.6%。钾硅钙微孔矿物肥要达到降阻水稻重金属Cd的最佳效果,施用量不能低于1425 kg/hm2。  相似文献   

18.
余庆县中等肥力土壤水稻肥料利用率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余庆县中等肥力土壤测土配方施肥与常规施肥田间试验比较,研究测土配方施肥的增产效果以及对水稻氮、磷、钾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稻产量上,测土配方施肥较常规施肥增产57.2kg/667m2,增产比率达10.18%;在水稻经济性状上,测土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有效穗数多0.84万/667m2、成穗率提高9.04%,穗实粒数多5.7粒、结实率提高2.10%,千粒重增重0.3g;而从对肥料利用率的影响上,测土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氮、磷、钾肥的利用率分别提高8.83%、4.14%和7.55%。说明测土配方施肥的肥料用量及配比基本合理,能达到水稻增产、增效的目的,大大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测土配方施肥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一项重大农业生产技术措施。为进一步研究测土配方施肥在小麦生产上的应用效果,在不同肥力水平地块分别设置了测土配方施肥、习惯施肥与不施肥(空白对照,CK)3个处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更有利于满足小麦不同生育时期的需肥要求,对小麦产量形成及提高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有一定促进作用。综合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产量及效益的影响认为,测土配方施肥效果明显优于习惯施肥和不施肥。  相似文献   

20.
为探明川西平原水田两熟区基础土壤地力与水稻产量的关系,以2个杂交籼稻为试验材料,在四川省绵竹市选取2个乡镇高、中、低不同基础地力田块进行试验,研究基础地力和施肥对水稻生育期、生长动态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后各地力田块水稻有效穗、穗粒数显著增加,施肥处理较CK大幅增产,增产幅度为低产田中产田高产田,高、中、低产田的基础地力贡献率分别为84.4%、82.0%和77.4%。试验地高、中、低产田施肥后分别增产19.8%、22.0%、30.2%。施肥处理有助于水稻提早分蘖,显著增加水稻株高及分蘖数,施肥后总生育期略微延长,高、中、低产田生育期延长程度差异不明显。高产田有效蘖数略高于中、低产田。总体上,水稻产量随基础地力的提升而升高,肥料贡献率为低产田中产田高产田,相同施肥处理下低产田增产潜力更大。从产量构成要素看,施肥显著增加水稻有效穗数,是产量提升的主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