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总结上海市绿色食品30年发展取得的成就,对上海市绿色食品的发展阶段、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依据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生产单位类型结构不合理、管控水平良莠不齐、核心产业发展规划不明确等),提出了推进申报主体结构调整、提升管控能力、强化统筹规划等对策建议,以期不断提升上海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2.
依据上海市青浦地区自然资源的特点,阐述了青浦优质稻产业现状以及重塑青浦薄稻米品牌知名度的意义。青浦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土壤肥沃,水系丰富,特有的地域条件适合农业生产,据记载"青浦薄稻"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青浦薄稻米是青浦农业的优势品牌,人文历史渊源深厚,稻米品质优良,地域特色明显。组建稻米产业联合体,打造一个从品种繁育到米制品加工的全产业链服务组织,可以大幅度提升稻米产业各环节黏合度,实现稻米产业提质增效、增产增收。围绕薄稻米绿色农产品高质量发展目标,基于青浦薄稻米的产品品质特色、产地环境、生产方式、人文历史、产品知名度等方面,结合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从促进青浦薄稻米产业化优质、安全发展,保护生态环境质量,强化全产业链科技支撑等方面提出了促进青浦稻米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并对其未来产业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立足生态资源优势,浙南山区大力发展绿色稻米生产。二源绿色稻米基地为浙江省首个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绿色大米基地,绿色稻米产业已成为山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并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然而,目前生产面临着一些问题,主要是种植规模偏小,绿色意识不强,质量检测体系有待完善,龙头企业带动力弱。因此,绿色稻米产业发展必须科学定位目标,发展规模经营,推广新品种,实施标准化生产,强化技术服务,加强质量监测控制,创建绿色品牌。  相似文献   

4.
常德市是以水稻生产为主的粮食生产大市,在对全市粮食生产状况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化领导责任、加强基础建设、加大科技投入及确保粮食安全的5条建议,旨在提高粮食生产效益、促进稻米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成为重大国家战略,河南省濮阳县地处黄河下游北岸,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区。水稻产业是濮阳县优势粮食产业,且水稻种植区紧邻黄河大堤,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核心区的核心,如何推动濮阳县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笔者详细剖析了水稻生产面临的品种杂乱、施肥用药不科学、产业融合度低、品牌不响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优化品种结构、推广绿色栽培技术、打造标准化基地、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壮大产品品牌等发展对策,对做强做大濮阳绿色水稻产业,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易兵 《农业考古》2005,(6):281-284
绿色食品产业是可同时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朝阳产业,是我国政府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湖南省的绿色食品生产已获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农业环境和农产品污染严重,绿色食品包装不符合标准,保障体系不完善等.因此应该强化绿色食品生产基础地建设,规范绿色食品加工及包装,重点建设品牌产品及龙头企业,完善保障体系,开拓市场,以促进湖南省绿色食品生产.  相似文献   

7.
现代稻米产业体系具有丰富内涵,我国稻米产业发展在种植、加工及市场集中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苏垦米业聚力构建自主可控、富有竞争力的现代稻米产业体系,强化基地建设、技术革新、品牌创建和市场营销工作,提高稻米产业创新力、竞争力,推动了稻米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洪泽区依托独特资源优势,围绕推动绿色发展、结构升级,重点打造有机绿色稻米产业。以“淮味千年”品牌为核心,重点培育“洪泽大米”有机绿色稻米区域公用品牌,强化基地建设及产地、产品认证,全面提升有机绿色稻米品牌化水平,聚力推进“洪泽大米”全产业链发展,促进稻米供给侧走向高端化、品牌化、特色化,深入挖掘稻作文化和休闲观光旅游潜力,深度推进优质稻米一二三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汉中市优质稻米产业化开发的优良自然资源禀赋及目前稻米的生产开发现状,分析了汉中优质稻米产业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从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规模化生产、标准化栽培、加工龙头企业培育、品牌深度开发、产销对接等方面前瞻性地提出了促进汉中市优质稻米产业开发的主要措施,为做大做强本市优质稻米品牌提供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稻米产业是苏州农业的优势产业,优质稻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了苏州市优质稻米产业的优势基础和存在问题,提出基地建设、加工能力、品牌营销“三提升”发展建议,以期提高地产优质稻米的市场竞争力,促进苏州优质稻米产业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辽宁粮食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如生产经营模式落后、生产经营主体分散、劳动力老龄化、留守人员文化水平较低等,阐述了辽宁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主要任务,并提出了政府引导推动、财政金融助力、科技引领支撑、龙头企业牵动等加快辽宁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以更好地发挥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支撑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2.
针对“双碳”目标,为深入推进江苏绿色食品产业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目标,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本研究以我国农业大省江苏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绿色食品供给侧,分别从认证、种养两个维度考察江苏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发现,目前江苏绿色食品产业依旧存在“化学农业”生产模式、缺乏规模效应、龙头品牌产品引领不足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政府及相关部门应从强化绿色食品产业供给侧改革,打造产业创新集群,推进认证体系建设,健全绿色食品价值补偿机制等方面提升江苏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质量,加快向“绿色低碳”转型。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常德市鼎城区蔬菜生产结构和布局不断优化、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涌现、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生产效益稳步提高。但是现存的蔬菜生产规模化程度不高、设施化程度偏低、产销对接不畅等问题,制约了蔬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建议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撑,主攻“两品一标”生产,创新模式机制,促进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根据对原阳县稻米产业生产现状的调研,分析了原阳县稻米产业的发展优势,总结出原阳县在其稻米产业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存在引黄灌溉得不到保障、机械化程度不高、品牌多乱杂、市场监管不到位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强化引黄种稻水利保障、建立高标准优质稻米生产基地、引进筛选和利用优质品种、提高机械化水平、整合创建大米品牌等建议,并作出相应的效果及效益预测,以期进一步振兴原阳"中国第一米"品牌。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分析了平罗县水稻产业的优势和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大力发展优质水稻生产,培育发展稻米精加工龙头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提高稻米品质,完善稻米营销网络、拓展销售渠道、发展订单农业,促进稻米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等优质稻米产业高质量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加快绿色食品市场建设,对促进绿色食品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今年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栗战书省长指出:"要充分发挥我省生态条件好的优势,突出抓好绿色食品总量扩张,强化全程监管,搞好品牌整合,大力开拓市场,促进绿色食品产业升级"。我们要认真领会和贯彻这一精神,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快绿色食品市场的开发步伐,以此带动整个产业升级。一、绿色食品市场的主要特征2000年以来,围绕"打绿色牌、走特色路"的发展战略,全省各地坚持一手抓产品生产,一手抓市场开发,有效地促进了绿色食品产业步入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的新阶段。呈现出八大明显特点:一是专营市场逐渐完  相似文献   

17.
为加快推进江苏省溧阳市稻米品牌建设,提升稻米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分析溧阳市稻米品牌建设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从品牌建设、绿色生产、宣传推介、融合发展、服务水平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溧阳市稻米品牌建设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8.
刘姝言 《河南农业》2023,(19):19-20
<正>绿色食品是指产自优良生态环境,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实行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无污染、安全、优质食品的总称。按照《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规定的程序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安全、优质食用农产品及相关产品。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快速发展,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绿色食品市场需求不断增加,种类不断丰富。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已经向绿色化、可持续化转型,为绿色食品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绿色食品产业在发展中还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如标准不统一、品牌缺乏等问题。但总体而言,绿色食品产业正在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福建省绿色食品申报量持续增长,截至2023年10月,拥有有效绿色食品产品1 840个。福建以品牌建设为引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挖区域特色农产品优势,着力在优化农业生产布局、优化产品结构、培强壮大绿色产业、提升品牌价值上下功夫,推动绿色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刊消息:3月25日,农业部在广东省广州市召开全国绿色食品工作会议,会议强调:经过近20年的发展,绿色食品品牌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影响力越来越大,已成为我国大中城市居民消费的一个热点、促进农产品出口的一个亮点。我国发展绿色食品实施“环境有监测、操作有规程、生产有记录、产品有检验、上市有标识”的全程标准化生产模式,推行“以品牌为纽带、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农户为基础”的产业发展模式,倡导“保护环境、清洁生产、健康养殖、安全消费”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