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3 毫秒
1.
林萍  王超  李宗艳  吴荣 《园艺学报》2012,39(10):2045-2048
 蒟蒻薯(Tacca chantrieri Andre)是观赏价值较高的稀有黑色切花,但瓶插寿命较短,对其进行保鲜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用蔗糖、8–羟基奎宁(8-HQ)和柠檬酸按三因素二水平的正交设计配制瓶插保鲜液,通过观察切花形态变化,测定瓶插寿命和鲜样质量,研究瓶插液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各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延缓切花衰老,其中A处理,即2%蔗糖 + 100 mg · L-1 8-HQ + 200 mg · L-1柠檬酸 + 50 mg · L-1 6-BA + 100 mg · L-1 K2HPO4处理效果最好,花枝寿命和花须寿命分别比对照长17 d和14 d,是蒟蒻薯切花较好的瓶插保鲜配方。  相似文献   

2.
不同糖浓度对蜡梅切花寿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明芹 《北方园艺》2010,(24):110-112
分别研究了不同浓度蔗糖(20、30、40、50 g/L)以及葡萄糖(20、30、40、50 g/L)对蜡梅切花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葡萄糖或蔗糖的浓度为30 g/L时,能明显减缓蜡梅切花的枯萎速度,延长其瓶插寿命;当其浓度为50 g/L时,均能加速蜡梅切花的枯萎,缩短瓶插寿命;此外,协方差分析表明,瓶插前蜡梅花枝的开花率与花枝瓶插13 d的枯萎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643,且达到了显著水平(F=33.916,P=0.05),二者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8.855+1.1011x。  相似文献   

3.
不同发育时期牡丹切花瓶插生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发育时期牡丹切花采后的瓶插生理特性以及保鲜液的调控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蒸馏水(对照)瓶插牡丹切花,从露色期到盛开期随着开放级别的升高瓶插寿命和最佳观赏期相应缩短,保鲜液能够延长瓶插寿命和最佳观赏期,提高最大花径和花枝鲜样质量;牡丹切花瓶插期间花枝吸水量和失水量持续下降,水分平衡值在瓶插1 d 达到最大,保鲜液能够改善花枝的水分状况,延迟水分平衡值趋于0 的时间,瓶插期水分平衡值降为零的时间与瓶插寿命呈显著的正相关。牡丹切花的适宜采收期为绽口期到初开期,保鲜液能够改善切花的观赏品质。  相似文献   

4.
GA3 等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睡莲切花的保鲜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GA3 等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睡莲切花的保鲜效应。结果表明:GA350 mg·L-1 处理的保鲜效果最佳,能增大花径,使花茎挺直和延长切花开放时间,有利于维持花枝鲜样质量,减缓花瓣pH值和膜相对透性上升的幅度,从而延长瓶插寿命。PP333 10 mg·L-1 和CCC 10 mg·L-1 处理的保鲜效应不显著。6-BA 1 mg·L-1 和NAA 1 mg·L-1 瓶插处理不适用于睡莲切花保鲜。  相似文献   

5.
以香石竹切花为试材,采用不同瓶插液配方对香石竹切花花枝进行处理,通过测定其花径、观赏值、鲜重、水分平衡、弯头现象及瓶插寿命等试验指标,分析不同瓶插液配方对香石竹切花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3%蔗糖+150mg/L 8-HQ+50μg/L柠檬酸+50mg/L1-MCP处理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芍药切花冷藏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Nowak  J. 陈秀华 《园艺学报》1990,17(2):149-152
本文观察研究了STS预处理和保鲜液对干贮2-4个月后芍药切花开花率、花朵直径、品质及瓶插寿命的影响。结果:1、保鲜液对改善开花率、花朵直径、品质及瓶插寿命约有明显效果; 2、 STS预处理有保持开花率、改善花朵直径及品质的效果,但未能延长瓶插寿命;3、经STS预处理再插在保鲜液中开放的切花最好,冷藏3个月后,其开花率、花朵直径、品质及瓶插寿命仍与插在保鲜液中的未贮花相近。  相似文献   

7.
以蝴蝶兰“红龙”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不同预处理液和保鲜液组合对蝴蝶兰鲜切花瓶插寿命的生理影响.结果表明:经硫代硫酸银(STS)预处理再置保鲜液中处理后的蝴蝶兰切花寿命与花枝鲜重指标均有明显改观,其中以STS浓度为2.0mmol/L预处理1.5h+保鲜液(2%蔗糖+200 mg/L 8-HQS+25 mg/L硝酸银)为最佳配方,该保鲜液有利于延长蝴蝶兰切花瓶插寿命,延缓鲜重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的速度,减缓脯氨酸含量的升高,此条件下蝴蝶兰的瓶插寿命最长可延长26.75 d.  相似文献   

8.
以月季‘传奇’(Rosa hybrida‘Legends’)切花为试验材料,在分析枝条皮层光合特性及其对离体枝段皮层吸水贡献的基础上,在瓶插期对浸在水中的枝条进行黑暗和光照(200μmol·m-2·s-1)处理,研究枝条光照处理对切花瓶插寿命的延长效应。结果表明,枝条皮层总叶绿素含量为叶片的24.30%,皮层组织的最大光化学效率显著高于木质部和髓心。在200μmol·m-2·s-1的光合有效辐射下,枝条皮层净光合速率达到峰值(0.15μmol·m-2·s-1)。对于浸在水中的离体枝段,200μmol·m-2·s-1光照处理使枝段皮层吸水量显著提高了50%。与黑暗处理相比,在瓶插期对浸在水中的枝条照光,可显著增加枝条皮层的可溶性糖含量,提高切花的水分平衡值,减缓花枝水势降低,抑制叶片光合速率下降,进而维持了花朵开放所需的水分和糖分,显著增大了切花花径,减缓了鲜质量下降,将瓶插寿命延长了4 d。  相似文献   

9.
蔗糖对切花月季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市售切花月季为试材,以5、15、30、45 g/L的蔗糖溶液作为保鲜液,研究了蔗糖对切花月季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15 g/L瓶插寿命比对照延长3 d;能有效增强切花月季花枝的吸水能力,增加花枝的鲜重,缓解切花水分胁迫,延缓吸水量、蒸腾量,保持水分平衡.有效增加POD活性,推迟蛋白质和糖的降解,提高切花月季的观赏品质.  相似文献   

10.
以"菱花湛露"为试材,研究在基本保鲜液中添加硝酸钙、氯化钙对牡丹切花瓶插过程中瓶插液对瓶插寿命、花枝鲜重变化率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3%蔗糖+200 mg/L 8-HQ+300 mg/L柠檬酸+400 mg/L硝酸钙+100 mg/L氯化钙能显著延长瓶插寿命达8.7 d,该保鲜液能使瓶插花枝鲜重变化呈平稳缓速上升态势,推迟下降时间,从而延迟萎蔫出现时间。  相似文献   

11.
以黄姜花切花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的B9与6-BA保鲜液对黄姜花切花在瓶插期间的鲜重变化率、瓶插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B9或6-BA的保鲜液能使花枝的鲜重变化率下降变缓,延长切花的瓶插寿命,提高黄姜花切花瓶插的观赏品质。其中以处理10 mg/L 6-BA的保鲜液的保鲜效果最佳,其次为处理300 mg/L B9的保鲜液,均比对照瓶插寿命延长4 d。  相似文献   

12.
纳米银对瓶插月季切花乙烯作用的拮抗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月季‘影星’(Rosa hybrida‘Movie Star’)切花为试材,用5、10和30 mg · L-1纳米银(nano-silver,NS)溶液,0.5 mmol · L-1硫代硫酸银(silver thiosulfate,STS)溶液和去离子水(对照)分别预处理花枝(长为25 cm)基端2 h后再移至去离子水中瓶插,之后用10 μL · L-1外源乙烯处理24 h,观测切花瓶插期间的观赏品质,瓶插寿命,花径和花枝鲜样质量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乙烯处理可加快切花失水凋萎及叶片脱落,并抑制花朵开放,而NS处理可显著减轻乙烯处理的不利影响,其中以30 mg · L-1 NS处理效果最佳,该处理月季切花的瓶插寿命比乙烯处理延长7 d。另外,取月季切花的花朵(带5 cm花茎,无叶)进行上述试验,进一步证实乙烯处理可抑制花朵开放,而NS处理可显著减轻乙烯对花朵开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外源水杨酸对‘Pra to’百合切花瓶插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亚洲杂种系百合‘Prato’为试材, 在基本保鲜剂成分( 20 g·L-1蔗糖、250 mg·L-18 - 羟基喹啉、1 g·L-1 CaCl2 ) 的基础上加水杨酸进行瓶插处理, 研究其保鲜效应。结果表明, 用含水杨酸的保鲜液能延长瓶插寿命、单花寿命, 增加花枝鲜样质量和花瓣中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 推迟呼吸和乙烯峰的到来并降低峰值, 减少花瓣中丙二醛和游离脯氨酸的积累。两种保鲜剂处理对百合切花叶片都有较好的保绿效果。  相似文献   

14.
硝酸银及水杨酸对菊花切花的保鲜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白菊切花为研究对象,瓶插在以3%蔗糖+100 mg/L 8-羟基喹啉+100 mg/L柠檬酸为保鲜底液,添加不同浓度的硝酸银及水杨酸的保鲜液中,通过对切花寿命、观赏品质、鲜重变化率的研究,研究硝酸银及水杨酸对菊花切花的保鲜效应。结果表明,硝酸银浓度为15 mg/L时保鲜效果最佳,瓶插寿命延长1.6 d,花枝鲜重下降现象推迟2.1 d出现,但对花径大小影响不明显。水杨酸浓度为75 mg/L时保鲜效果最佳,瓶插寿命延长2.6 d,花枝鲜重下降现象推迟2.2 d出现,但对花径大小影响不明显。因此,硝酸银及水杨酸均能显著提高保鲜剂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以"黄中黄"切花菊为试材,通过调查瓶插寿命、最大花径、鲜质量变化率和叶绿素含量,分别采用表面涂膜和瓶插液保鲜2种方法,探讨了羧甲基壳聚糖对切花菊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高浓度的羧甲基壳聚糖(如20.0g·L-1)不利于切花菊的保鲜,适当的低浓度处理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切花菊的保鲜效果。如1.0g·L-1的喷涂处理或0.5g·L-1的瓶插液处理可以延长切花菊的瓶插寿命1.0~2.3d;4.0g·L-1喷涂处理和0.1g·L-1瓶插液处理均能增加切花菊花径。并且羧甲基壳聚糖还能减缓切花菊叶片中叶绿素的分解和切花失水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采用4因子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了4种保鲜剂成分对唐菖蒲切花的瓶插保鲜效果及其最佳组合配方.结果表明:(1)蔗糖和KC1对唐菖蒲切花有延长瓶插寿命,提高开花率,增加观货值,改善切花品质的作用.(2)蔗糖可促进花朵开放,具有催花效应;而其余3种保鲜成分均延迟切花开放.(3)8-HQ低浓度处理缩短瓶插寿命,降低开花率和总观赏值,而高浓度处理效果相反.(4)AgNO_3降低开花率,其低浓度处理可延长瓶插寿命,增加总观赏值.(5)本试验处理组合V和Ⅵ对唐菖蒲切花综合保鲜效应较好.  相似文献   

17.
以东方百合品种‘西伯利亚’为试验材料,研究低温冷藏前用蔗糖溶液进行预处理以及不同冷藏方式对百合切花保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进行低温冷藏前用100 g/L的蔗糖溶液进行预处理,能提高切花的开花质量、延长瓶插寿命;冷藏期间将切花插入水中,比干燥冷藏更有利于切花的保鲜。  相似文献   

18.
 以开花指数为1级的‘洛阳红’牡丹切花为试材,研究了外源乙烯和乙烯作用抑制剂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其采后开花衰老进程中开花指数、花径增大率、瓶插寿命、内源乙烯生成量及乙烯生物合成关键酶ACC合成酶(ACS)和ACC氧化酶(ACO)活性的影响,从乙烯生物合成角度探讨了乙烯对其采后开花衰老的调节机理。结果表明,10 μL·L-1乙烯处理6 h明显加快了‘洛阳红’花朵开放进程,缩短了切花的瓶插寿命,并促使其在盛开后出现严重落瓣;1.0 μL·L-1 1-MCP处理6 h则延缓了花朵开放,延长了瓶插寿命,但却影响了部分切花的充分开放;内源乙烯的生成分别受乙烯和1-MCP处理的促进和抑制,与切花的开放衰老进程密切相关。不同处理后ACS、ACO酶活性分析表明,ACS活性变化与内源乙烯的生成相联系,是影响牡丹切花开放衰老进程的主要因子,这与目前得出的ACS是植物乙烯生物合成限速酶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9.
唐菖蒲瓶插保鲜成分保鲜效应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4因子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了4种保鲜剂成分对唐菖蒲切花的瓶插保鲜效果及其最佳组台配方。结果表明:(1)蔗糖和KCI对唐菖蒲切花有延长瓶插寿命,提高开花率.增加观赏值,改善切花品质的作用。(2)蔗耱可促进花朵开放,具有催花效应;而其余3种保鲜成分均延迟切花开放。(3)8-HQ低浓度处理缩短瓶插寿命,降低开花率和总观赏值,而高浓度处理效果相反。(4)AgNO3降低开花率.其低浓度处理可延长瓶插寿命,增加总观赏值。(5)本试验处理组合V和Ⅵ升唐菖蒲切花综台保鲜效应较好。  相似文献   

20.
不同保鲜剂对香石竹切花保鲜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由蔗糖、KNO3、Vc和柠檬酸组成的不同保鲜剂对香石竹切花的保鲜效果及瓶插寿命的影响.通过对切花在瓶插期间的生理生化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1.5%蔗糖 0.2%KNO3 0.02%Vc 0.01%柠檬酸能改善花枝的生理状况,延长切花瓶插寿命(17 d(天)),是适合香石竹切花保鲜的最优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